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549章 西梁覆灭(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先生说的可是真的?”

开封,康王府。

听到自己幕僚所说的那比较详细的消息,朱友孜吃惊地站了起来。

大梁的二十万大军就这么折损在了河朔,而且杨师厚、贺德伦和王檀等数名大将或死、或不知所踪,得知这个消息,朱友孜怎么可能坐得住。

面对朱友孜的追问,幕僚连忙道,“回康王殿下,此事已经传遍了开封。

杨师厚、王檀和谢彦章战死,贺德伦不知所踪,如今李唐的军队攻占了整个河朔地区。仅有朱汉宾、王彦章、张汉伦、贺瑰、戴思远等人逃回来,而且朝廷在此战折损了近二十万大军。

这二十万大军应该就是朝廷最精锐的军队,如今一战皆损,短时间内朝廷面对李唐就会处于不利境地。”

“怎么会这样?二十万大军怎么可能就这么败了?这才一个多月。

杨师厚、贺德伦和王檀都是一方大将,怎么可能都战死?”朱友孜头摇地跟个拨浪鼓似的,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这。。。”幕僚有些犹豫,或许是想到什么,却不知道该不该说。

“难道你知道原因?”看到幕僚这欲言又止的表情,朱友孜有些疑惑。

幕僚犹豫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回殿下,坊间有些传闻,但下官也不知道是其他不满朝廷人故意博人眼球,还是李唐的暗探散播的消息,便不敢向殿下说明。”

“不妨说说看,本王也想听听坊间都怎么传的?”朱友孜一脸好奇。

幕僚低着头,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但很快隐去,“回殿下,坊间传闻之所以此战朝廷败于唐军,是因为朝廷在作战时,谋害邺王杨师厚、试图趁机控制魏博,所以造成魏博军队叛变,并投靠唐军。

此事事关朝廷颜面,下官也不确定是否属实。”

“居然还有这层原因?”朱友孜颇为惊讶,眼珠一转,露出一丝冷笑,“本王倒是觉得此事是真的。”

“下官愚钝。”幕僚知趣地藏拙。

“先生估计是一时没想到。本王那三皇兄当初登上皇位就是靠的邺王杨师厚支持,否则他怎么可能击败朱友珪,坐上皇位?

只是邺王杨师厚坐镇魏博,手上有精兵十万,本王那三皇兄也很怕,之前不是说杨师厚身体不好,估计就动了歪心思。”朱友孜很有信心地猜测道。

幕僚脸上颇为不忿,“殿下,朝廷此举不就是自毁长城吗?邺王即便是拥兵自重,但毕竟是我大梁的重臣,而且有他在,唐军根本无法南下。

如今局面,唐军饮马黄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过来。”

“肯定是赵岩那些人出的馊主意,三皇兄就知道听他们的,现在还猜忌本王等一众兄弟。”提到此事,朱友孜不仅恨朱友贞,也恨进谗言的赵岩等人。

“除此之外,下官还听说天平军节度使张汉伦在博州一战临阵脱逃,舍弃天平、泰宁等四万大军,导致被唐军全歼。

而张汉伦只带了数百人逃至郓州。”见朱友孜情绪激动,幕僚不禁再加了一把火。

“什么?还有这事?”听到这个消息,朱友孜更是愤怒。

“下官也是听说,但张汉伦的确逃回了郓州,下官今日看到张汉杰还进宫去为张汉伦求情。”幕僚自然不会做的太过,一切让朱友孜自己去猜。

“张氏兄弟都是一群蠢货,也不知道三皇兄怎么想的。如军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若是大梁继续被他们这么折腾,迟早得完蛋。

父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能就这么败了。”说着朱友孜就准备出府,很是着急。

“殿下这是要去哪儿?”幕僚大急,连忙喊道。

“本王去宫中劝劝三皇兄。”朱友孜头也不回地说道。

“殿下不能去啊,圣上对张氏十分宠爱,而张氏兄弟也是最开始支持圣上登基的。

如今圣上本就猜忌殿下,若是殿下此去皇宫,肯定会无功而返、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幕僚急得也顾不上其他,指着开口大喊着。

听到杀身之祸,都快走出书房的朱友孜停下了脚步,疑惑地转过身看向幕僚。

“先生为何说本王进宫为招来杀身之祸?”朱友孜隐约想到一些,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殿下忘了郢王朱友珪吗?圣上本就得位不正,所以才对郢王除之而后快,对殿下几位亲王都大加监视。

殿下若是表现出对朝堂之事过于关心,张氏兄弟等人若是趁机进谗言,说殿下有异心,圣上会如何处置?”幕僚苦口婆心地劝道。

“他肯定会杀了本王的!”

朱友孜神色平淡地说道。

都是兄弟,他何尝不知朱友贞的性格。

“所以殿下切不可胡来,朝中还有敬翔这些重臣,他们自会向圣上进谏,何必殿下去出头,平白惹来圣上猜忌?”

朱友孜点了点头,眼神焕发出异彩,“先生说的有些道理,不过先生也提醒了我一句。

二皇兄得位不正,三皇兄何尝不是?”

幕僚听着话,心里不禁嘀咕,不知道是否是自己所猜测那样,只能旁敲侧击,“殿下慎言。”

“怕什么?这里有没有其他人,难道先生会把这里的话外传不成?”朱友孜撇嘴道。

幕僚大惊,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解释道,“下官对殿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先生这是干什么?”朱友孜哭笑不得地扶起幕僚,说道,“本王对先生还是很相信的。若本王真的有心改变现状,先生可有良策?”

“这。。。”幕僚也没想到朱友孜这么着急,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如今局势,圣上掌控着禁军,朝中又有赵岩等奸佞之臣,殿下想要改变现状并不容易。

依下官之见,殿下不妨静观其变,不要过多过问朝局之事。暗中跟敬翔等老臣交好,等时机成熟,这些人或许会成为殿下助力。”

“敬翔?”朱友孜听闻点了点头,“本王明白了。既然先生建议本王不过问朝局之事,那就麻烦先生派人去约贺王,就说本王要跟他一起打马球。”

“下官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