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654章 唐蜀议和(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你。。。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张格一脸震惊地站起来,看向赵观文的脸上充满不解。

这些事虽说不是绝对的秘密,但所知者也不多,可就这么点时间,李唐的人就知道了,肯定是有人泄密。

赵观文神色平淡地喝了一口茶,“自然是贵国有大臣心向我大唐。”

这个时候,他不介意给蜀国找点麻烦。

大臣?

听到两个字,张格陷入了沉思,说明知道此事的是朝中地位很高的人。可到底是谁,会把此事透露给李唐。

“赵相说笑了,我大蜀君臣一心,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和亲的事,不知道赵相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虽说被人捅破了底牌,但张格却不想这么快承认。

“是吗?”赵观文看了一眼张格,当即站起身。

“赵相这是要做什么?”张格有些疑惑,心中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既然贵国并不是真的想和谈,那就不谈了,战场上见真章吧。氏都统,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了,本官要回太原复命。

真的浪费时间,早知道就不来了。”说着赵观文就欲离去。

可他走的却很慢,一边走,一边还在数数。

一。。。二。。。

没等‘三’说出来,张格连忙起身说道,“赵相留步,我大蜀是真的想与大唐停战。”

赵观文一脸疑惑地看向对方,“可刚才本官所说的和亲一事,阁下并不承认。”

张格一脸苦涩,“和亲之事是真的,我大蜀的皇帝愿意把公主嫁于大唐的皇帝为妃,难道还不能体现我们停战的诚意吗?”

赵观文淡淡道,“只是如此,本官也说服不了氏都统以及关中的二十万朝廷大军。”

底牌尽皆被李唐得知,张格自然失去了谈判的主动权,神色沮丧道,“赵相还想增加什么条件?我大蜀虽富裕,但却是比不上大唐,也比不上梁国,若赔偿太多的开拔之资,承受不了。”

为了不让李唐狮子大开口,张格只能先提醒一下。

于是双方就和谈的条件展开了更多的交流,先把大方向定下来,然后再研究细节。

不过求和是蜀国主动的,所以注定主动权不在蜀国这边。

经过一天的商讨,最终初步的一纸合约便成型了。

一、唐蜀以兴州、文州为界,北边的凤州、成州、阶州归李唐,南边的兴州、文州等归蜀国;

二、协议生效后,双方各自撤兵,并且唐蜀两国不允许在巴山以北、秦岭以南的地区驻扎超过三万人的军队;

三、蜀国向李唐提供五十万贯钱银、五十万匹绢的大军开拔之资(由蜀国在三十日内运抵凤州,李唐则分批允许被围蜀军南撤);

四、蜀国把安康公主嫁于李唐皇帝为贤妃,并附带不低于五十万贯的嫁妆(包括五万匹蜀锦,为此,李唐需扣留蜀军的盔甲和武器等,待和亲事必后交还);

五、两国不允许阻碍相互之间的商旅正常往来;

六、蜀国和伪梁断绝同盟关系;

七、此协议生效后,唐蜀两国停止交战状态,并互不侵犯。

总得来说,这跟之前张格提出的和亲和一百万贯相差不大,只是和亲一事多了五十万贯的嫁妆。

本来七万蜀军的军械作抵押一事,张格开始不同意,但赵观文以担心蜀国言而无信以及蜀军进攻唐军为由,逼着张格答应了。而且他也保证,只要和亲事必,那些军械就会归还。

形式比人强,张格也没太好的办法,只能咬牙答应了。

但此时并不是他能做主的,所以他还需要派人快马加鞭把此事传回成都,让王建决断。

或许是为了逼迫蜀军尽快服软,借着这个机会,氏叔琮还让人袭击了蜀军位于褒斜道、子午道等几条蜀道的堡寨。

此时唐蜀正在议和的消息已经传开,蜀军上下都以为战事将结束,没想到唐军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攻打蜀道上的堡寨。

消息传到张格耳中,除了口头上表示不满,却没太好的办法。

而王建的心情却不是很好。

原因很简单,张格在密报里说有人向李唐的暗探泄露了朝廷的和谈底牌,导致主动权尽皆被李唐掌握。

密报中,张格更是表示自己费尽心思,才让李唐把钱粮的赔偿从五百万降到了一百万。

至于那五十万嫁妆,双方都忽视了。

皇帝嫁女儿,嫁妆多一些不很正常吗?

对于这和谈协议,王建不满归不满,但思索再三后,还是决定答应了。

好在这还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比丢失兴元府等地和七万大军,这些钱粮倒不是多大的问题,大不了后面加税就是。

“协议就这么定了,但对外不要公布,特别是那一百万贯钱银之事。”王建这些天的气色好了很多,但看到协议内容,依然神色阴沉。

“臣遵旨!”唐文扆恭敬道。

“之前吩咐准备的钱银如何了?”王建沉声问道。

唐文扆恭敬回道,“回陛下,户部这些日子倒是准备了不少钱银,只是没想到李唐还要五十万匹绢布和五万匹蜀锦,这些若凑齐需要一些日子。”

“两天内,准备好四十万贯钱银和二十万匹绢布启程,剩下的十五日内必须凑齐。”王建不容拒绝地吩咐道。

“臣遵旨!”

“还有安康那边准备的如何?”想到这个女儿,王建心里有些愧疚之意。

由普慈公主这个先例,王建也担心安康公主嫁到李唐会受委屈。

唐文扆低声道,“殿下那边似乎不同意和亲,这些日子在闹。”

“闹就闹吧,能嫁给李唐的皇帝,对她来说也不算委屈。她的嫁妆快点准备好,然后就尽快送她去太原。

朕也不打算去见她,后面的事,朕会让徐贤妃出面。”王建想了想,心一狠。

徐贤妃就是大徐妃,王宗俨的亲生母亲。

“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妥此事。”

“还有去查查到底是谁泄露了此次和谈之事,居然让我大蜀白白付出那么大代价。若是查实,不管是谁,直接下狱,朕倒要看看是谁背叛了我大蜀。”说到最后,王建神色一冷,一身霸气侧漏。

“臣遵旨!”

唐文扆一听,心中反而隐隐窃喜,这不就是大好机会吗?

。。。。。。

“张相,没想到是你亲自前来,和谈之事可是已经定了?”

当王宗弼在成州看到宰相张格的时候,便知道和谈之事敲定了,不然这位不会通过唐军的重重阻拦出现在这里。

只是不知道此次朝廷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张格看向对方,神色有些复杂,把和谈协议的内容如实说出。

王宗弼听闻,脸色微变。

不仅是赔偿上百万贯钱银,还有和亲之事,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让大军交出军械返回蜀地。

“张相,这未免太过了。我等大军若是交出军械,岂不就任由李唐宰割?

张相为何答应如此条件?”因为此事,王宗弼对张格有了一些怨言。

不仅是他,这事要是传出去,大军肯定会哗然,甚至出现骚乱。

张格一听,顿时就不高兴。

自己辛辛苦苦跟李唐达成了协议,为的是谁?为的不就是大蜀和这七万蜀军吗?

现在倒好,反倒被人埋怨了。

自己这些日子可谓是放下尊严,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这个结果。

“为了能让李唐答应让你们过境,朝廷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个时候,你们反而不愿意了?

李唐也说了事后会归还军械,招讨使何必在此事逮着不放?再说了,若是招讨使没有吃败仗,圣上怎么可能答应这么苛刻的条件,为的是谁?”说到后面,张格也是一肚子火大。

正好这些天在李唐那里受了气,如今直接在王宗弼这里发泄出来。

王宗弼也自知理亏,便岔开吃败仗这个话题,“张相可否想过,若李唐不归还军械如何?没了军械,我们如何弹压七万大军不出乱子?”

张格也沉默了,其实他也担心过这个,他不信圣上没想过此事,既然圣上都不提,他何必去自找不快?

“招讨使,这不是该我们担心的,目前的关键是让你们撤回去。南边的战事陷入僵局,朝廷耗不起,也损失不起。

若招讨使不答应,李唐可能就会直接攻入武定军节度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

招讨使或许不知,在和谈期间,唐军已经攻占了褒斜道、子午道等诸多堡寨。

至于弹压七万大军之事,本相会向李唐的人转达,希望能留下一部分军械,但只能是一部分。如今主动权不在我大蜀这一番,跟李唐和谈是招讨使建议的,难道这个时候却要破坏好不容易达成的协议吗?”

面对张格的步步逼问,王宗弼听到后面,虽然心里很不爽,可却自知无力反驳。

最后,他只能答应,然后当着张格的面,去把那些大将叫来。和谈成功之事,也许给他们说说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