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697章 杨刘之战(十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圣上这话明显是在给他挖坑,若是他直接回,就会被怀疑监视后宫之人,这也是大忌。

刘明思索了一会儿恭敬回道,“陛下,是谁跟杨修媛传递消息,臣并不清楚。但前些日子太常寺少卿卢程娶了一名据说是出自弘农杨氏的小妾,这名小妾太原城中一名清倌人,据说有一远方堂姐在宫中。

因为此事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臣才有所耳闻。”

“那你怎么不继续查下去?”李柷幽幽道。

大冬天,刘明吓得冷汗直冒,连忙道,“陛下明鉴,此事涉及宫闱,臣断不敢胡来。”

李柷不禁笑道,“朕只是顺口一问,爱卿未免反应过度。爱卿觉得卢少卿的远房堂姐会是杨修媛吗?”

刘明恭敬回道,“回陛下,臣也不知。”

李柷没有追究,随即就换了一个问题,“若卢程的小妾真的是杨修媛的远房堂姐,可卢程并不是兵部和枢密院的官员,如何知晓前线的战事?还如此详细?”

刘明试探回道,“回陛下,卢程或许不知,可卢程跟内阁郭大学士关系密切。”

李柷一听,便知道怎么回事了,其实最开始郭崇韬就是他心中怀疑人选之一,还是最大的那位。

“这件事不要声张,下去吧。”李柷并未对这件事过多评价,也没说处置与否。

“臣告退。”刘明如蒙大赦般的离开,书房内就剩下李柷和高升。

沉默了一会儿,李柷才开口问道,“高升,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高升听闻脸上惶恐,“陛下恕罪,此乃朝堂之事,奴婢不敢妄议。”

“若朕非要让你说呢?”李柷沉声道。

高升犹豫了一会儿说道,“陛下,或许跟皇长子有关。”

说完,高升便不说了,说太多肯定犯忌讳,其实他开这口就犯忌讳了。

李柷并没有追究,反而点点头,“或许还真的是。就算是皇长子年幼,可毕竟是皇长子,谁会没有一点野心呢?”

对于后宫的情况,李柷其实比较清楚。

他的一众妃嫔之中,李贞仪权势最大,王衣和杨氏都是有心无力。但杨氏有一个王衣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诞下了皇长子。

古代尊崇长幼有序,太子也多以立长不立贤,但也有立嫡不立长的说法。

当然,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可李柷目前并无皇后。

已经自缢的李妙薇倒是皇后,三皇子算是嫡长子。可李妙薇的皇后之位被废后,三皇子自然就失去了嫡长子的身份。

李贞仪虽然以贵妃代行皇后之权,但毕竟没有真正被立为皇后,二皇子也不算名正言顺嫡长子。这种情况下,皇长子就有很大的优势。

在朝中,郭崇韬和李嗣源、安金全的关系不密切;在后宫,杨氏和李贞仪的关系有些僵。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郭崇韬才会通过卢程的小妾跟杨氏搭上关系,并在后宫寻得一个有力的支援。

其实李贞仪的地位最合适,但郭崇韬无法借势;王衣空有名分,没有皇子,没什么竞争的权力。

除此之外,就剩下几位九嫔。

有皇长子在世的杨氏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在李柷冷笑着分析时,一旁的高升低声劝道,“陛下英明神武,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

“说的也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朕就看看他们会闹出多大的事来。”李柷一听,便有了决断。

既然郭崇韬本就是他扶持起来对抗李嗣源、安金全二人的,如今双方各为一方阵营,这不正合他的意吗?

只要事情不超出控制,他何必去管太多?

只是前线的战事,倒是有些不太对,希望渡过黄河的将士们可以坚持住。

。。。。。。

相比于李柷希望杨刘等地的将士坚持住,远在郑州的朱友贞却恨不得戴思远立即攻克杨刘城,扫除这隐瞒。

此时的朱友贞并不在洛阳,而是在郑州。

除了洛阳跟虢州就隔了一个陕州的原因外,也有麾下官员、将士担心家人的原因。

洛阳的确不安全,西边的屏障就剩下一个陕州,若唐军攻克陕州,洛阳就直面唐军。

这个时候,随行的官员、将士也在闹腾,因为这些人的家眷大多都在开封及周边各州。之前开封被叛军占领不说,如今叛军逃出开封,这些人就上奏朱友贞可以立即回开封。

没办法的他只能暂时在郑州停留,并以开封局势未定的理由,安抚朝臣们。

倒不是朱友贞怕唐军,而是怕朱汉宾。

宋州距离开封太近了,他那造反的弟弟还在宋州,这要是举兵打来怎么办?

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不愿意回开封。

“陛下,前线的战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等开封城内的余孽清除后,陛下便可返回开封。”赵岩恭敬说道。

“姐夫,可朱友孜那个逆贼还在,朱汉宾、张万进都还在支持朱友孜。这样的情况下,朕怎么敢回开封?”因为没有外人,朱友贞这才能敞开说,“让段凝率领大军南下平定宋州如何?”

赵岩连忙回道,“陛下,段凝需要驻守滑州,防止唐军南下。”

“那让袁象先或者王彦章去?朕听闻王彦章在平叛之中的表现不错,率先攻破开封城,让他领兵会不会更合适?”朱友贞突然说道。

王彦章?

听到对方提及这个人,赵岩心中有些不满敬翔,就是这厮跟自己作对。

“陛下不可。”赵岩连忙阻止道。

“姐夫,你这是为何?”朱友贞有些疑惑。

“陛下,据开封传回来的消息,朱友孜、朱汉宾等逆子搬空了国库,如今朝廷若是对宋州和唐军同时开战,朝廷无法支撑。

臣以为可对朱汉宾予以劝降,只要他能交出逆贼朱友孜、李振等人,可以不追究他的罪过。

这样就能解除他这个威胁。”赵岩劝道。

他肯定不会让王彦章去领兵的,所以对朱汉宾那边,他宁愿求和。

“姐夫,此次叛乱,就是朱汉宾支持朱友孜才出现的,朕若是饶了他,如何服众?”朱友贞有些不满。

“陛下,如今局势切不可意气用事啊!”赵岩苦口婆心劝道,“朱汉宾不过是要权、要地位,陛下给他就是。可若他一直对抗朝廷,陛下如何迁回开封?

若是陛下担心他威胁东都,可以在事后提出换镇的建议,让他去平卢、武宁都可以。

然后在换镇的途中,解决他,岂不是更合适?

对于朱汉宾,可以先稳住,只要局势稳定,再收拾他不迟。”

朱友贞对这个建议其实并不满意,可犹豫再三后,他决定试试。若是朱汉宾愿意交出朱友孜并重新归顺朝廷,也不是不能接受。

在他犹豫的时候,突然有内侍神色慌张地跑来,在他面前站定后连忙指着一个方向喊道,“陛。。。陛下,德妃娘娘突然晕倒了。”

“什么?德妃晕倒了?”听到这个消息,朱友贞顿时惊慌失措,刚起身准备离去,想到赵岩还在,连忙道,“姐夫,朱汉宾这件事就由你负责,只要他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并交出逆贼,朕可以赦免他的罪过。”

说完,朱友贞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后院中跑去,赵岩根本来不及行礼。

可得知德妃晕倒,赵岩也不禁眉头微皱,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德妃在这个时候居然出这事。

此时的后院早已乱作一团,因为朱友贞对德妃张氏十分宠爱,这次祭天,其实也是打算再回去后就册封其为皇后。

一群宦官宫女都战战兢兢地立于一旁,朱友贞此时哪里有时间去责罚这些人,只是顾着来到德妃的面前。

此时德妃陷入昏迷之中,旁边的太医们争作一团,对于病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又更担心病情继续恶化。

“爱妃。。。爱妃。。。”

朱友贞的呼喊,并没有让德妃苏醒。一番无用的呼喊后,他这才起身来到太医们的身前,沉着脸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为何爱妃会突然晕倒?”

太医们立即停止争吵,看到朱友贞的脸色,为首的一名硬着头皮道,“回陛下,德妃娘娘是积忧成疾,加上此地寒冷,感染风寒,这才突然晕倒。”

“可有良策医治好真的爱妃?”朱友贞连忙问道。

太医犹豫了半天这才回道,“陛下,德妃娘娘的病,只能暂时遏制,除了改善居住条件、不受凉外,只能多多调理,或许会有转机。”

朱友贞听闻神色一沉,“你的意思朕的爱妃药石难救?”

太医们不敢开口,在那里面面相觑。

“说。。。实。。。话。”朱友贞阴沉着脸,咬牙说道。

“陛下,如今情形,臣等的确没有太好的办法。德妃娘娘的病除身体本身有恙外,也是积忧成疾,若能让德妃娘娘心情变好,或许比药石这些更有效果。”

朱友贞听闻,神色有些复杂地看向昏迷的德妃,眉头一皱,随即有舒缓开来,同时做了一个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