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841章 钱镠之怒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父亲,这徐知诰要带走升州水师,显然是有所图谋。”李昪走后,作为徐温次子的徐知询有些不解地看向父亲,不知道对方为何要同意对方带走水师。

徐温沉声道,“若是不答应,他会老实离开升州吗?现在不同往日,为父也不可能杀了他,只能用计逼迫对方离去。他的根基在升州,离开了升州,几年内,他基本没有多大的威胁。

当务之急还是朱瑾那边,这一次杨濛去太原,恐怕也是去求帮助的。”

“父亲,那我们应该怎么做?难道就这么看着吗?”徐知询有些不甘。

在他兄长徐知训在的时候,他这个次子其实并没有多少存在感,一直跟在徐温身边。或许是有不甘,但在上有长兄存在,他也没办法。

而且徐知训虽说荒唐,但本身能力却是有的,不然徐温也不会让其在扬州‘辅佐’杨隆演。

徐温没有跟次子谈论过多此事,他心里其实早有决断。

而李昪离开徐温的住处后,就匆忙赶往自己的府邸,跟手下宋齐丘商议此事。

得知徐温同意后,宋齐丘建议道,“殿下,下官认为殿下只需带走一千亲卫和一半水师即可,其余的军队不要带。”

“不带?本王在升州也训练了数千可战之兵,难道就这么放弃?”李昪有些不甘。

除了训练水师的同时,他也在训练升州的步军,虽说人数不多,但却有数千之众,也算是不错的军队,就这么放弃,他有些不舍。

宋齐丘劝道,“若殿下把这些军队都带走,齐国公那边反而会更加猜忌殿下。殿下好不容易以这次出镇润州的机会缓和跟其的矛盾,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殿下那一千亲卫,皆是骑兵,殿下应该知道一千骑兵在这江南之地的优势。有这一千骑兵,胜过数千步军,加上一半的升州水师,殿下足以在润州立足。”

李昪本来没这么多骑兵的,之前朱瑾给了他五百匹战马,他就编入了自己的亲卫。而他又是大唐的郡王,通过跟朝廷的关系,这一两年陆陆续续采购了不少战马,这才组建了一千骑兵。

可以说,他这骑兵算得上杨吴境内排在前列的。

因为杨吴并无多少骑兵,总共加起来还不足万人,即便是徐温麾下也没有这样一支骑兵。

战马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即便是杨吴现在也不可能从朝廷那里采购到战马,最多只能通过零零散散的购入,但质量参差不齐。

可以充当战马的马,朝廷管控地很严,所以当初李承嗣等人带着骑兵归顺,杨行密那叫一个激动,对李承嗣和史俨二人那是送女人、送财宝、送宅邸,就是为了留住二人,准确地说是留住二人的骑兵。

徐温也不是没想过把李昪的骑兵抢来,或者让其背叛李昪,但都没能奏效,李昪对这支亲卫骑兵掌握的很严。

宋齐丘一直反对,李昪也只能作罢,“你说的也有些道理,那就这么算了,收拾收拾,过两日就离开升州,本王现在是一刻钟都不想在这里待着。”

而在李昪这边坦然收拾东西前往润州的时候,走海路的吴越使团终于回到了杭州,可当看到只有皮光业一人的时候,钱镠有些疑惑。

“皮推官,怎么就你一人?沈书记呢?为何不在船上,难道是身体有恙?”钱镠对于沈崧还是比较重视的,不然也不会让其担任掌书记一职。

提到此事,皮光业就一脸自责地哭诉道,“回大王,臣无能。沈书记。。。沈书记他被朝廷留在了太原,不回来了。”

“什么?”钱镠身躯一震,有些震惊,反应过来后,连忙扶住对方,“朝廷这是打算把沈书记当作人质吗?”

或许钱镠也知道这里不是说事的地方,连忙带着沈崧去王府,并且还让皮光业同车随行。

在车上,皮光业把情况告诉了钱镠,后者听闻后,顿时大怒。

有对朝廷强行留人的愤怒,也有对沈崧不拒绝的愤怒。

自己都把亲儿子送到太原,朝廷居然还做如此之事,这显然是不把他当回事,说留人就留人,都不商量一下。

沈崧也是,自己待其不薄,对方倒好,根本就不拒绝,直接答应了出任朝廷的国子祭酒。

对方的家眷都还在杭州,难道他要抛弃家眷吗?

一路上,钱镠的脸色都不好看,开始是大骂,后面骂着骂着又不想骂了,但脸一支铁青着。

回到王府,钱镠让皮光业当着一众心腹的面把刚才在马车上说的那些话再重复了一遍,众人一听更是大惊。

“朝廷也太无耻了一些,居然做如等龌龊之事。还有沈书记,为了一个国子祭酒一职,就背叛大王,读书人的底线呢?”一旁的杜建徽有些气愤。

不管是真的气愤,还是假的气愤,都必须有这个动作。

一旁的顾全武听了同样眉头紧皱,“大王,如今圣上下了旨意,若是大王不答应,恐怕朝廷就会不承认大王的一切,甚至还会让杨吴和闽国出兵攻打吴越。

目前,恐怕也只能把沈崧的家眷送到太原去。

而且就按照皮推官说的那样,每年按期上缴贡赋,以求得到朝廷的承认。毕竟只是损失一个臣子,大王也没必要因为这事而得罪朝廷。”

钱镠倒不是在乎一个臣子,毕竟朱温当初要王景仁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甚至还为王景仁求官。

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丢了面子,如今不仅要主动把沈崧的家眷送去太原,还要每年上缴贡赋。

“最多把沈崧的家眷送去,没必要上缴贡赋吧?这样一来,岂不是朝廷占尽了便宜,而我吴越跟朝廷的差距也会拉的更大。”杜建徽显然不同意这么便宜了朝廷。

“难道不上缴贡赋,我们跟朝廷的差距不大吗?若是因为此事而惹恼朝廷,恐怕接下来吴越都别想有安宁的日子。

大王,切不可因小失大,大局为重啊。”顾全武着急地劝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