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906章 荆南变故(五)(三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快,快派人去通知鲍唐,让他率军回防江陵府。”高季昌大声疾呼道。

“殿下放心,下官这就去办。”王保义刚走出两步,想到一个事,又转身看向高季昌,“殿下,那世子那边?”

听到长子,高季昌有些犹豫。

“殿下,世子可能会勾结朝廷,但跟蜀国应该没什么关系。”王保义劝道。

高季昌思索了一会儿,沉声道,“把他放出来吧。”

“殿下英明!”

王保义这边去传达高季昌的命令后,没多久高从诲就被放了出来。

被关在府内的高从诲,虽然只有十来天,但明显消瘦很多,可他没想到自己被关这十来天,居然发生这么多事。

当得知蜀军来袭的时候,高从诲也很震惊。

说实话,他也想过是朝廷,但结果最先攻打江陵的是蜀军,看来行刺一事,蜀国脱不了干系。

想到蜀国为了攻下江陵,居然做如此下作的事,心中也很气愤。

可得知父王把主力派去了北部跟朝廷接壤的重镇,他便知道要坏事。

关键是这派出去容易,回来就难了。

如今蜀军兵临城下,傻了才不会放着北边那一万多军队不管,而来强攻江陵府。

想通这点,他便决定去找父王。

“父王,孩儿建议向朝廷求援。”高从诲是死活没忘归顺朝廷。

没办法,守着一个江陵府有什么用?不如果断投降朝廷,说不动还能混个不错的官职,可父王就死活不愿。

他是不明白对方怎么想的,这次一定要劝对方归顺朝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本来高季昌还在为冤枉了长子而感到愧疚,可听到对方一出来就是要卖掉家业,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拿着手中家伙事就扔了出去。

“父。。。”

高从诲一进书房就看到那飞来的笔架,连忙朝着旁边躲去。很快,那一套珍贵的狼毫毛笔就这么报废了。

“你这个逆子,这江陵是我们的家业,你这是败家!”高季昌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骂道。

高从诲却不这么认为,反驳道,“父王,一个江陵府有什么好?归顺朝廷,至少是一个上州刺史,有可能还会是一道布政使,哪里不比现在好。”

高季昌听闻,也有些心动,如今情形,与其被蜀国夺了江陵,不如把江陵献给朝廷。

“你知道什么?为父如今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楚军和吴军的援军就要抵达了,为父一定能守住江陵。”高季昌没好气道。

自由自在当个荆南节度使在他眼里还是比归顺朝廷好。

归顺朝廷后,生死就在别人手上了,他好不容易摆脱那种局面,自然不想回去。

他是家奴出身,更加在乎这些。

“他们是真心来帮父王的吗?”高从诲嘀咕道。

高从诲不傻,虽说他没猜到楚军和吴军也有可能是他们的敌人,但也知道这两家也没安好心。

在他看来,吴军会不会来都还一说。

吴军一来,很有可能就会得罪朝廷,他敢肯定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那也跟你没关系,好好待着,别给我惹事,照顾好你的母亲和弟弟们。”高季昌吩咐道。

这个时候,他没空管家眷,这些事只能交给长子去做。

倒不是他彻底放下了对长子的怀疑,可都这个时候了,他不相信长子,还能相信谁?

“父王放心。但有一点孩儿要说,那就是鲍将军此时撤回来会很危险,蜀军不可能坐视鲍将军撤回江陵的。这个时候还是该向朝廷求援,只有这样,江陵府才能免受战乱。”高从诲又忍不住劝道。

这一次,高季昌没有再怪罪长子,因为他也意识到鲍唐所率大军的危险。

围点打援啊!

这个时候,水师已经失去了作用,若鲍唐这支大军出事,那就糟了。

他连忙让人去给鲍唐传令,让对方务必小心。

可已经晚了。

其实也简单,蜀军杀到江陵城下,鲍唐肯定也得知了消息。

就算是高季昌没有下令回援,在发现朝廷大军没有集结的情况下,鲍唐肯定要率军回援。

不管有没有高季昌的命令,他都得回援,否则就会引起猜忌。鲍唐深知这点,所以就带着一万大军回援,结果在距离江陵府四十余里的地方,鲍唐的军队遭到一万三千蜀军步骑的袭击。

经过一番厮杀,鲍唐所率大军不敌蜀军,于在二月二十八日,带着残部不足两千人撤回了长林县。

长林县就是后世的荆门市,位于两山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誉为‘荆楚门户’。若是唐军攻占了这里,跟江陵府就一路畅通,所以高季昌在这里驻扎了三千军队,就是为了防备唐军。

可以说,鲍唐这一万大军的惨败,让高季昌失去了仅剩的机动部队,接下来的他只能死守江陵城。

当得知鲍唐战败、生死不知的消息传来,高季昌整个人都傻了,瘫坐在地上,不知所措。

“完了,一切都完了!鲍唐误我啊!”

高季昌在王府内大吵大闹,旁人根本不敢去劝。

过了好一会儿,看到高季昌的气消了一些,高从诲又开始了,“父王,如今之计只能去向朝廷求援。我们只需要固守江陵城,等候朝廷援军抵达,定能解此危局。”

“向朝廷求援?”高季昌有些犹豫。

王保义听闻,也有些纠结,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殿下,如今看来,世子的建议是最稳妥的。”

“王司马?你不是不建议归顺朝廷吗?”高季昌惊讶地看向王保义。

王保义摇了摇头,“如今情形,下官岂可自私。”

他看向高从诲,犹豫了一会儿来到高季昌的耳边低声说了一会儿,开始后者还很疑惑,转瞬大喜。

听完王保义的话后,他连忙下令,“快,快去向朝廷求援,就说本王愿意归顺朝廷。”

高从诲不知道王保义到底说了什么,让父王态度大变,但听到父王愿意归顺朝廷,心情大好,连忙高呼。

“父王英明!”

但他并未看到父王和王保义嘴角的笑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