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942章 各方恐惧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天佑十四年八月,马楚,潭州,楚王府。

从杨吴武昌军节度使李简宣布归顺朝廷开始,楚军这边便如临大敌,马殷更是吓得觉都睡不好。

若是之前,朝廷虽然攻占江陵,但好在还有杨吴在一旁,就算是朝廷动兵,他也有盟友。

可现在呢?

李简归顺朝廷,朝廷的镇南都督府直接成了悬在他头上的一柄剑,随时会落下来。

特别是在杨吴覆灭的消息传来,马殷更是吓得食欲大减,连续十来天都在惶恐度日。

甚至还病倒了,可见马殷被吓得多惨。

在他卧床养病的时候,其弟马存则是急匆匆地跑来。看到气色好了不少的兄长,马存拿着刚刚得到的消息,有些不忍向其汇报,生怕加重对方的病情。

在床榻旁,马殷的长子马希振、次子马希声,还有几名妻妾都在。

看到亲弟过来,手里还拿着信件,马殷让两个儿子把自己扶起坐起来,“有什么事就说吧,难道朝廷打过来了不成?”

马存连忙回道,“回兄长,不是朝廷军队来袭。”

“那是何事?不如直接说。”马殷沉声说道。

最坏的消息就是朝廷来袭,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坏的不成?

马存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兄长,刚刚得到的消息,朝廷的镇南都督府驻地迁到江陵府了,下辖江陵府、峡州、归州、沔州、鄂州、岳州。朝廷还增加了岳州的兵力,据探子来报,朝廷在岳州驻扎了一万步兵和五千水师。”

说到最后,马存忍不住抬头看向自己兄长,这话代表着什么意思,相信对方应该能猜到。

马殷听闻神色凝重,“朝廷这是要对我们出兵不成?”

马存连忙回道,“回兄长,朝廷刚刚平定杨吴,想来今年不会轻启战端。只是朝廷在岳州驻扎重兵,明显是防备我们,南下是早晚的事。

如今连杨吴都不是朝廷的敌手,若是跟朝廷交战,我们的军队恐怕。。。”

马存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照理说这基业是兄长马殷打下来的,他没必要去过多操心。但他的地位也是靠兄长而来的,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旁的马希振忍不住开口道,“叔父此言是不是过于抬举朝廷了?杨吴覆灭是因为有军中将领勾结朝廷,若是没有李简、米志诚、李昪等人的配合,朝廷不可能这么快拿下杨吴。”

看着兄长这个长子,马存不禁摇头说道,“大郎可知我们麾下是不是有人也暗中归顺了朝廷?

如今朝廷一统已经是趋势,难保下面的将领不会为了封侯拜相,而背叛我们马氏一族。”

马希振听闻想要辩解,可他也不敢保证手下的人都忠心。

马殷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老三,你说本王归顺朝廷如何?”

马希振听闻,大吃一惊,连忙劝道,“父王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如父王归顺朝廷,肯定会被冷落,哪有如今的地位尊崇?”

马殷瞥了一眼这个想继承自己王位的长子,冷冷道,“为父地位再尊崇能有皇帝尊崇吗?若能换来我们马氏一族的延续,放弃如今的地位也不是不能接受,总比吴王杨氏、齐国公徐氏一族落得个身死族灭要好。”

马存没想到自己兄长会有这个想法,有些惊讶,连忙劝道,“兄长三思。若是兄长纳土归顺,恐怕这楚王爵位就没了。

对于归顺朝廷的异姓王,最高也不过是国公,当初刘知俊就是舍弃了郡王爵位。”

马殷听闻不以为意,“若是降为楚国公,也不是不能接受。”

“兄长,此事干系重大,是不是跟大臣们商议一下?而且如今的情形,朝廷还不急着对我们剩下几方势力动武,兄长没必要主动去归顺。”马存着急劝道。

马殷听闻不以为意,直接摇头说道,“早早归顺的好处更多,疏不见韩逊这个陈国公当的多舒服。若不是其弟战死,他灵武韩氏一族也算得上朝廷顶尖权贵。”

“可这件事若是传来,肯定会引起恐慌的,还望兄长三思。如今情形,不如静观其变,毕竟朝廷并未彻底控制杨吴故地,兄长没必要这么快做决定。”马存继续相劝。

马希振也连忙附和,“父王,叔父说的有些道理,父王不必如此着急。”

在亲兄弟和长子的劝说下,马殷也犹豫了。

正如他所说,早早归顺的待遇肯定更好。

韩逊不过是献了灵武两州外加凉州之地,就能得到陈国公,其弟也一度担任安北都护。

自己治下好歹也有十几州,不见得会比韩逊差。

但在亲人的劝说下,他有些不舍现在的权力。归顺朝廷,不管能否保住楚王之位,生死都在朝廷的手中,哪有现在当个实际上的土皇帝好。

于是他便暂时放弃了归顺的想法。

其实有归顺朝廷想法的不止他,钱镠、王审知和谭全播得知杨吴覆灭的消息后,都有这个打算。

但钱镠和王审知仗着隔得远和实力强盛,比马殷还要先放弃归顺朝廷的想法。

他们虽然担心朝廷来袭,但又不愿舍弃现在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并不想这么快就归顺,也想看看情况再说。

反倒是谭全播决定了归顺朝廷。

其实也简单,谭全播今年都83岁了,对于权力不权力的,也就没那么上心了。

他当初之所以接管虔州,是因为之前几任虔州的掌权者几年内换了四个人。因为谭全播有威名,于是虔州的实力派就把他请出来了,当时他都有八十岁了。

可以说,谭全播出山也是为虔州的百姓考虑,所以才会在那么大岁数的时候出山。

如今朝廷攻占江淮之地,谭全播就掌握着虔州和韶州,实力也不强,他也想身后得个好名声,于是便决定归顺。

只是北边的镇南军节度使刘信还未彻底归顺朝廷,谭全播也拿不准,所以便想等镇南军的事情稳定下来后,他在派人去朝廷,愿意纳土归顺。

对于这一切,其他三方势力都不知道。

若是谭全播归顺朝廷,估计伪越就难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