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954章 嗣源之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殿下,下官是说错了什么吗?”

看到李嗣源的脸色不太好看,安重诲心下一沉,不知道自己是哪里说错了话。

安金全咳嗽了一声,便把今日殿上的事情说了。

安重诲听闻有些意外,他倒是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殿下是不是多虑了?以下官对李存璋的了解,他应该不会跟郭崇韬保持太密切的关系才是。”

“你对李存璋的了解?你认识李存璋才多少年?本王跟他是多年的义兄弟,怎会不知道他的为人?”李嗣源不悦地说道。

安重诲听闻有些尴尬,只能无奈点头,不在这事上跟李嗣源争辩。

“父王,孩儿认为父王如今回到太原,不如趁机把小妹的皇后之位确定了。那样一来,父王就是真正的国丈,郭崇韬之流也只能屈服于父王之下,朝堂上谁又敢反对父王?”在众人气氛凝重的时候,李从审忍不住开口说道,言语间颇为自大。

以前的安金全根本不会多想,可现在他却是在担心。一旦贵妃成为皇后,那样一来,李嗣源的地位更高,真的就成了李从审口中那样。

如此一位权倾朝野的外戚,圣上会容忍吗?

一旦容忍不了,自己作为李嗣源的盟友,会不会被牵连?

在他思索的时候,杨凝式也一脸惊讶地看向李从审,这怕不是个傻子吧?

他也自己也在思考投靠李嗣源是不是选择错了?怎么看如今的情况,有些危险呢?

杨凝式本就是一个懂得趋利避害的人,不然也不会从伪梁逃到大唐来。或许,自己得想办法离开朝堂,这朝堂随着雁门郡王的回来,恐怕会变得波澜诡谲。

早知道,自己就应该趁着之前灭吴的机会外放的。

安重诲倒是没有多想,或许觉得没什么,本来就该这样。

李嗣源一听却是不太高兴,顿时板着脸,大声呵斥着这个长子,“你胡说什么?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滚出去!”

“父王。。。”李从审不明白为什么会挨骂。

李嗣源抬起手指着大门方向,冷冷道,“出去!”

李从审一听,顿时一脸不满,咬着嘴便起身朝着屋外走去。

在李从审走后,李嗣源这才开口说道,“你们别当真,是本王缺乏管教了,这个逆子满嘴胡说。”

安重诲连忙笑着回道,“殿下此言差矣,世子只是性子直了些。”

李嗣源没有反驳,算是默认了这个事,他这才发现杨凝式在那里没说话,作为已经身居御史中丞的对方,他也很看重。

“杨中丞,本王记得你之前提议过弹劾郭崇韬麾下的官员,可为何没有下文?”李嗣源一脸认真地说道。

杨凝式听闻哑然,没想到对方询问此事,整理了一下话述回道,“回殿下,的确有一些证据,但下官担心此事闹得太大容易引起郭崇韬那边的强烈反击。当时殿下不在朝局,若是闹得太大,仅凭御史台不一定能压住。”

他自然不会说这件事是安金全吩咐暂时搁置的,因为不仅是牵扯一两个官员,若是闹大了,很容易牵扯出更多的人。

安金全虽然是御史大夫,但本身在朝中并无多大的势力,他能担任御史大夫,不是因为他公正不阿,而是因为他是沙陀人。

当时作为皇帝的李柷在平定李存勖的叛乱后,为了稳定朝局,所以封赏了不少朝廷官员,用以稳定局势。

李嗣源也不追问缘由,“之前的事本王就不管了。如今本王回来了,那就不能继续被动防守,先打掉郭崇韬在朝中的一些得力手下,不能让他继续扩充势力。”

杨凝式听闻看向安金全,这件事他可做不了主。

安金全听闻,虽然不愿,但也只能点头,“这件事过些日子,我便让侍御史上奏弹劾。”

李嗣源点了点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除了这件事,还都洛阳的事也得提上日程,既然圣上那边没拿定注意,我们作为臣子的也该帮帮忙。

只有还都洛阳,并祭天,贞仪才能真正成为皇后。”

安重诲听闻连忙点头附和,“殿下所言极是,下次上朝,下官上奏圣上还都洛阳。”

杨凝式也跟着点头,“殿下,这件事也不能一股脑上,下官会过些时日上奏。”

安金全也只能同意,“我这边也会上奏。”

李嗣源听闻很满意,“这件事就由你们各自一些品级不高的官员先上奏,先把这件事炒热,再怎么也得让圣上同意在明年还都洛阳。”

“明年?是不是太着急了?今年可就剩三个月了,各衙门在洛阳那边的事情并未准备好,若是还都,恐怕会影响朝廷事务。”安金全忍不住说道。

李嗣源直接摇头,“来得及。在本王返京前,各衙门的官员都派了人去洛阳,想来前期的准备事宜用不了多少时日。如今朝廷覆灭伪梁已有两年,中原局势稳定,洛阳的紫微宫和皇城也都修缮地差不多,也该还都了。”

见李嗣源这么说,三人也只能点头。

想要还都的也不只是他们,朝中不少官员都有这个想法,就算是他们提出,也不会太招摇。

至于会不会太匆忙,那就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

。。。。。。

就在李嗣源这边和一众亲信密谋的时候,李柷却是在去贤妃王衣寝宫的路上。

倒不是他不知道李嗣源的野心,只是这位才刚回来,没必要现在就开始削弱对方,太明显了。至于李嗣源等人的密谋,有锦衣卫盯着,他也不担心。

至于来王衣这里,还是因为其父王建身死。李柷忙完之后,刚好今日无人侍寝,他还是决定来她这里,也算是安慰一下她。

来到贤妃王衣的宫殿后,李柷便把准备派遣使团去蜀国吊唁以及祝贺新君继位的事告诉对方,看对方有没有什么需要带话的,好让使团的人顺带办了。

可他刚说完这些,谁知道王衣突然就跪在地上行着大礼,李柷顿时一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