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986章 淮王选妃(五)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首诗本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朱熹所作,原诗的名字叫《春日》,李柷对其稍微改了一下。

原文第一句本来是‘胜日寻芳泗水滨’,因为是朱熹在游玩时所作。李柷搬来时,肯定不能用‘泗水’二字,于是改为了‘九洲’。

当然,李柷这一改,这首诗所蕴含的意思就降了好几个档次。

朱熹这首诗的原文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不过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国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因此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这样一来,所谓的“寻芳”,就变成了寻求圣人之道。

但李柷改了两字之后,这首诗就真的成了写春景。即便是有些深意,也最多是感慨九洲池焕然一新,要是再联想一下,也可以暗指目前大唐的局势。

九洲池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也能理解为此时大唐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句的‘等闲识得东风面’,字面意思是指谁都能看到春天的面貌,要是往深里理解,也可以理解为谁能都看到大唐一统是必然趋势。

这里的‘东风面’自然就不只是指春天,也指大唐一统的天下大事。

所以当一听完这首诗,其余四人的反应不一。

李祥这个琼王属于读书不怎么认真的,听了这首诗后,也只是听出纸面意思。

于是他专门起身看了看外面的景色,然后撇嘴道,“皇兄,你这首诗也太离谱了一些吧。这外面的景色哪有你写的万紫千红,也没开多少花。”

听到琼王这话,李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

若是按纸面意思说,是有些早了,毕竟现在才是初春,很多植物都没开花。但诗人的想象是很丰富的,看到一两朵花开,写成‘万紫千红总是春’有什么不对吗?

就像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庐山的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吗?

按照此时大唐的一尺来算,三千尺差不多是后世九百米,有落差那么大的瀑布吗?

有人说,李白酒后写的诗,你也信是真的?不知道这位大唐第二剑客是浪漫主义诗人吗?

何为浪漫?

也有人说,你这诗没读完,李白都说了只落九天。你一千多年后去看,早就落没了。

也有人说是来的时候不对,李白写的时候应该是恰逢庐山下大雨,那瀑布说不定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

思索了一会儿,李柷才回答琼王的问题,笑着说道,“老十,文人写的诗词,你理解意境就行,不用太当真,又不是写实景。”

“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旁人都说‘文人的嘴,骗人的鬼’。”琼王听不出这首的深层意思,自然以为李柷说的是真的,还觉得很有道理。

一旁的李詹听闻不断擦着额头上的汗,这琼王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

李昪连忙开口说道,“琼王殿下,这话在这里说说就行了,最好是别在外面与旁人说。”

琼王不解,好奇问道,“为何?”

李昪解释道,“回琼王殿下,这话说出去,一些读书人可能会不太高兴。”

“有什么不高兴的?”琼王听闻不以为意,“连皇兄都这么说了,所以不用怕。”

李昪犹豫了一会儿回道,“琼王殿下,其实陛下这首诗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

“更深层次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琼王一脸惊讶,因为他根本都没听出来更深层次的意思。

李昪转过头看了一眼李柷,见对方一脸笑容,并未阻止,他才大胆说道,“这首诗看似只是写春景,其实不然。

第一二句写的是九洲池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其实也暗指目前大唐的局势变化颇大,这九洲,其实也暗指天下。

第三四句,看似写的是百花开放,任何人都能看出春天的到来,其实也指的是大唐重新一统天下的大势不可阻挡。

陛下简单的四句写春景之诗就概括天下局势,臣连陛下万分之一都比不上。”

一旁的李詹也跟着附和,“陛下大才,今日臣算是大开眼界。陛下之诗才,堪比李杜,甚至过之。”

李柷听闻摇头,也对李昪的联想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也不知道怎么会想起这首诗,或许也是有感而发,下意识就想到了。

“襄邑郡公言重了,朕只是写一首春景的诗,你们非得乱想。至于堪比李杜,还是算了,在这方面,朕自愧不如,而且朕也志不在此。”李柷笑着解释道。

李詹连忙行礼说道,“陛下,臣所言发自肺腑,陛下在诗词上的才华,当世文人,无人可出其右。”

李柷本想解释,一旁的淮王也点了点头,“皇兄,臣弟也觉得襄邑郡公所言有理,皇兄流传的诗词虽不多,但首首皆是佳作。这首诗,臣弟开始也未理解到更深层次的意思,如今一听,才觉得皇兄大才。”

看到其余三人都这么说,琼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理解肤浅了,尴尬啊!

摸了摸脖子,琼王讪讪道,“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啊。”

李柷听闻不禁一乐,其余三人也不禁掩嘴笑道,倒不是嘲笑琼王,而是觉得这位有些玩世不恭的琼王挺有意思。

这时,有宦官走来汇报,恭敬行礼一番后说道,“启禀陛下,太后和诸位贵人已经商议好淮王妃以及两位淮王孺人的人选,特让奴婢把三人的名册送来交由陛下。”

听到这话,五人顿时就噤声,李柷则是好奇地看向几人,然后说道,“没想到母后那边已经定好了,把折子呈过来,朕看看是何家的女子入了母后的眼。”

他一说完,高升便过去把折子拿过来,然后转呈李柷。

旁边几人一听也很好奇,琼王更是用胳膊捅了捅淮王,后者脸上有些尴尬。

好奇是免不了的,但他却做不到像琼王那么放得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