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1001章 召回传素(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雁门郡王,你是说庾传素来找了你?私会他国使臣,你胆子倒是挺大。”

紫微宫,武成殿,当听到李嗣源主动提及此事,李柷颇为惊讶。

庾传素去了雁门郡王府的事,李柷自然知道,但他没想到李嗣源事后会主动前来提此事,不怕自己怪罪?

李嗣源恭敬行着礼回道,“回陛下,臣想到此事关乎陛下大计,若是臣拒绝,定会引起庾传素的怀疑,所以臣才贸然接见此人。臣此来,就是向陛下汇报昨日跟庾传素交谈内容,以待圣裁。”

然后李嗣源就把昨日的事详细说了一下,但省略了分析皇后李贞仪所面临威胁的事。

李柷也在细细听着,听完李嗣源的话后,有些疑惑,“你是说庾传素只愿意接受钱银方面的补偿?不愿去帝号以及割让土地?”

李嗣源连忙点头,“回陛下,庾传素的确是这么说的,而且态度有些强硬。臣想到陛下之前所说,也未继续逼迫,可见蜀国方面求和意愿是有,但态度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软弱。”

“雁门郡王怎么看此事?”李柷有些好奇。

“陛下,臣想着是不是先把那钱银和绢布拿到手,至于其他的,倒是没必要太在意,好处拿到手才是最稳妥的。”李嗣源犹豫了一会儿,把自己的看法说了一下。

他本想建议若是蜀国愿意补偿钱银,就暂时搁置伐蜀,可他有些担心圣上会怀疑,所以没提此事。想要朝廷放弃伐蜀,除非是蜀国表现出强硬的态势,这样朝廷这边就会担心伐蜀的代价有些大,进而暂缓伐蜀。

可这需要蜀国配合,若是蜀国不配合,那也是白搭。李嗣源也不傻,不会因为庾传素的三言两语就答应帮蜀国,只要朝廷风向不变,他也不会改变态度。

李柷思索了一会儿,并未立即表态,他想到锦衣卫那边的消息,神色平淡地说道,“此事先等等,看看蜀国后续态度。朕听闻蜀国那边对于之前的谈判内容有了回复,已经派了人来。

这事都拖了这么几日,朕也不介意多等等。”

李嗣源听闻心下一惊,好在他是低着头,脸上的表情变化并没有被圣上察觉。

他这才想起此事,李旻是一月底启程返回蜀国的,如今已经是三月上旬。若是速度快一些,也差不多该有回信了。

听圣上这意思,蜀国那边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可他的消息并没有那么灵通,也不知道蜀国那边的消息。

迟疑了一会儿,他决定暂时静观其变。

“陛下英明,是臣考虑不周。”李嗣源连忙拱手行礼。

“这件事你做的也不错,这件事你和郭崇韬相互配合,倒也能唬住蜀国使臣。接下来的谈判,你也参与吧,有什么事,向朕汇报。”李柷想了想,决定给李嗣源一个甜枣。

李嗣源听闻顿时大喜,一脸激动地回道,“臣遵旨。陛下放心,臣一定据理力争,不损我大唐威仪。”

李柷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疲倦之色,挥了挥手说道,“朕有些乏了,你先下去吧。”

李嗣源恭敬行礼,“臣告退。”

说完,李嗣源便快速退去,而在对方走后,李柷却是坐了起来,脸上的疲倦之色一扫而空,哪里是乏了的表现。

“陛下。”高升凑到李柷身边低声喊道。

李柷淡淡道,“叫刘明出来吧。”

高升点了点头,便不快不慢走向后殿,没一会儿,刘明就跟在高升后面,举止恭敬地走了过来。

“臣参见陛下。”刘明恭敬行着礼。

李柷抬手示意对方平身,然后说道,“你之前说蜀国那边的使臣换人了?换的谁?”

刘明恭敬回道,“回陛下,是宦官王承休,此人曾是蜀主王衍的专房。其妻子亦是蜀主王衍的女人,两人有私情。”

李柷听闻有些惊愕,“宦官也能娶妻?”

刘明瞥了一眼高升,如实回道,“回陛下,宦官也可与宫女对食。王承休在王衍担任太子后,便成了婚,但旁人都知道其妻跟王衍的私情,对此,王承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有什么可羞耻的?”李柷听闻直摇头,“朕还以为这王衍即便换人会换一名大臣过来,结果换了一名宦官,倒是有些意思。”

“陛下,需不需要臣想办法吓吓此人,让此人对我大唐心生惧怕之心,以便于之后的谈判?”刘明试探问道。

李柷听闻摇头道,“你去吓他做什么?先等他来了,看看态度再说,若是态度强硬,那倒是可以吓吓。

朕倒想看看这个王衍的专房对其是不是真的那么忠心。”

听到圣上这话若有所指,高升顿时有些紧张,但他并未开口表忠心,那就是不打自招。

“臣遵旨!”刘明到不觉得有些不满,只是有些遗憾罢了,这么好的机会,可惜只能让给旁人。

李柷随后吩咐了一些事,便让刘明退下。李柷在武成殿思索了一会儿,决定今晚去杨氏那里。

这段时间想来杨氏的日子也不是多好过,也该给对方打打气了,就李贞仪那脾气,若是对方在后宫真的没人跟对方唱对台,还不知道会跋扈到什么地步。

而宫中的妃嫔,能制住李贞仪,好像也就杨氏了。至于其他妃嫔,还是差了点,即便是符英,也不过才21岁的女子,入宫只有几年,如何跟李贞仪唱对台戏?

当天晚上,李柷就在杨氏的宫中就寝,第二天他便宣布册封修媛杨氏为昭仪。

杨氏的身份有些瑕疵,李柷不至于把她册为四妃,于是就册封为昭仪。

昭仪为九嫔之首,是除了一后四妃之下,在一众妃嫔中地位最高者。

如今宫中,四妃只有贤妃王衣,而这位最近几个月一直深居简出,对于后宫的纷争并无兴趣。这样一来,后宫之中,册封为昭仪的杨氏,地位一下就成了李贞仪之下地位最高者,加上名下有皇长子诞下,想来这后宫后面一段时间又会热闹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