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1151章 马球比赛(二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圣人怎么想的?摆明了要打仗,还举办这么一场马球比赛,也不怕天下人议论。”安重诲见马球比赛如期举行,有些意外。

在几日前,渤海国覆灭的消息传开,洛阳城内的百姓都议论纷纷,朝中对契丹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这个时候,朝廷还要举办整个大唐范围内的马球比赛,自然也有人觉得不合适。

李嗣源摇了摇头,“大战前的手段而已。朝廷需要时间去准备,而且马上就是冬季,不合适跟契丹开战,这个时候举行马球比赛,也能冲散一些战争的阴云。”

“那这一战郡王可有机会领兵?”安重诲好奇询问。

这几年,李嗣源基本赋闲在京,一直没有外调领兵的机会。朝臣中也有人在猜测,认为李嗣源失势,但他依然是能参与朝中大事决策的重臣,安重诲和李从珂这样的心腹也都在朝中或者军中任重要职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其女儿如今是皇后,其外孙很有可能立为太子。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圣人才打击李嗣源,以免后族太过庞大,影响朝局稳定。

提到领兵,李嗣源也没多大的底气,“按照朝廷目前的计划,恐怕圣人亲征的可能性更大。讨伐契丹,至少要出兵二十万,这样庞大的兵力,圣人怕是不会让任何大臣去领兵。”

“郡王忠心耿耿,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勋,难道圣人还要一直猜忌郡王?下官真的为郡王感到不值。”因为没有外人,安重诲胆子也大了些。

李嗣源脸色微变地看了看周围,低声告诫,“这些话在本王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切不可在旁人面前提及,这是要掉脑袋的话。”

安重诲觉得李嗣源太过大惊小怪,“郡王放心,下官只是为郡王感到不值,断然不会在外胡言乱语。”

李嗣源听闻也没过多指责,如今自己赋闲在京,还愿意追随的他手下已经不多。当然,因为他是国丈,所以也有一些新的官员来投靠他,但大多都是中低级的官员,朝中大臣除了安重诲外,就剩若即若离的安金全。

到了安重诲这一步的朝臣,也都不是傻子,如今圣人掌控朝廷大权,而且年轻,如今就胡乱站队,实属不智。

圣人才三十岁不到,身体也无隐疾,活个四五十岁没问题,就算是立了太子,这太子能不能顺利登基都不一定。

这要是太子失势被废,其党羽不也得完蛋?所以其他大臣不会在这个时候站队,得到圣人青睐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圣人亲征,本王或许有机会随军出征。几年不上战场,都有些生疏了,还是得回去练练,免得到时候掉链子。”李嗣源笑了笑,仿佛没把赋闲的事放在心上。

当然,是不是真的没放在心上,那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若是郡王有机会领兵,定能在沙场上好好教训契丹人。”安重诲见对方不想再提那事,也就聊到对契丹的战事上。

两人一起共事多年,打仗的事自然不陌生。跟契丹如何作战,朝廷现在并没有定论,他们都可以上疏建议,若是能被采纳,自然是好事一件。

。。。。。。

“最近几日朝野关于马球比赛,议论不少,燕国公在府内可曾听说此事?”

在马球比赛举办的如火如荼时,李柷则是把燕国公张承业叫进了宫内。

张承业一听,连忙回答,“陛下,老奴也曾有所耳闻,大部分都在称赞陛下。至于那些非议之人,也不过是目光短浅,老奴也就是听听,并未放在心上。”

“其实他们有些话也没说错,举办这马球比赛也有朕闲得无聊,想找点热闹看看。”当着张承业,李柷倒也没隐瞒什么。

马球跟足球有些区别,古代的足球可以说是蹴鞠。但大唐时期的蹴鞠活动还不是很普及,多存在于宫廷宴会,不像宋朝那么普及,毕竟没有高太尉这样的能人。

要是有这样的能人,后世的男足不至于人人喊打。

在大唐,马球更加流行,稍微有点条件的都喜欢玩这个,所以李柷搞这个马球比赛有很大的基础。

张承业也被圣人的思路雷的不轻,不知道该怎么接话,“陛下今日诏老奴进宫可是事情吩咐?只要陛下吩咐,老奴定义不容辞。”

李柷本来还想多客套一下,没想到张承业直接这么问,“诏燕国公进宫,的确是有事情吩咐。

来年对契丹的大战,朕会亲征,到时候留守的重任,燕国公切勿推迟。”

张承业没想到是此事,顿时有些担心,“陛下,关于亲征事是不是稳妥考虑一下?陛下乃一国之君,亲征太过冒险。”

李柷听闻淡淡反问了一句,“涉及二三十万大军,燕国公觉得朕该放心交给谁指挥?”

这可不是后世一二战,那时候通讯方便,自然不担心。可在这种冷兵器时代,让一员大将指挥二三十万大军,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赢了,那就是滔天大功,甚至是功高盖主,李柷能放心?一旦他不放心,就会收拾功高盖主之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他御驾亲征,赢了的功劳大多也在他身上,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至于输了,那就没法了。

张承业听闻不禁沉默,“陛下,可留守的事,老奴怕是难以接下。朝中有内阁,老奴是宦官之身,担任留守一事,实在不妥。”

李柷点了点头,“这一点朕也知道,所以并不是让燕国公一人肩负留守的重任,朕打算以燕国公和内阁一起肩负留守重任。”

说到这里,李柷屏退了闲杂人等,只留下张承业和高升二人。

然后他继续道,“出征前,朕会给你一封密旨,若是朕顺利归来,这密旨就没什么用。若是朕回不来,到时候燕国公可以这密旨稳定朝中大局。

这样的事,朕交给其他人不放心,唯独爱卿能让朕放心。”

张承业听到这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然后对李柷恭敬行礼,“陛下放心,老奴定会为陛下守好朝廷。”

这件事,他没有多说,甚至拒绝,毕竟这不是第一次发生。当初李柷第一次亲征便是如此,这样的密旨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交给十分可靠的人。

在李柷眼中,张承业无疑就是这样的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