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第四编·第三章 变法维新时期的哲学思想 3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阐发变化日新的思想中,康有为吸收了中国古代《易传》中的一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并且把它同当时传入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也曾表露了一些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思想。他说:“若就一物而言,一必有两。《易》云‘太极生两仪’。孔子原本天道,知物必有两,故以阴阳括天下之物理,未有能出其外者。”据此,他批评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关于“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而生阴”的说法,认为“元与太极,太一,不可得而见也。其可见可论者,必为二矣”。所以,他又说:“孔子穷极物理以为创教之本,故系易立卦不始太极,而始乾坤、阴阳之义也。”“生物之始,一形一滋,阴阳并时而著。”康有为这里肯定就每一事物来说,必定是同时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是有其合理因素的。他还吸收了当时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对此加以补充说:“理皆有阴阳,则气之有冷热,力之有拒吸,质之有凝流,形之有方圆,光之有白黑,声之有清浊,体之有雌雄,神之有魂魄,以此八统物理焉。”

用“阴阳”来“括天下之物理”,表述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这本来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一个直观、笼统的概念。康有为把它与近代自然科学中关于气、力、质、形、光、声等物中的矛盾对立结合起来,表明了他高于朴素辩证法的地方。但他把“神之有魂魄”也归为最根本的“物理”的内容,又表现了他的非科学。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思想完全落伍了,他以所谓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现在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派所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至此,他完全背离了他早年反对封建顽固派,提倡变革的进步立场,而向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投降了。

三、“仁爱”哲学

康有为早期曾吸收了古代一些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万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从而批判了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观点,说:“朱子以理在气之前,其说非。”

他的学生梁启超在概括他的哲学思想核心说:“先生之论理,以仁字为唯一之宗旨,以世界之所以立,众生之所以生,国家之所以存,礼义之所以起,无一不本于仁,苟无爱力,则乾坤应时而灭矣。……其哲学之本,盖在于是。”所谓“仁”,也就是“不忍人之心”。康有为宣称“不忍人之心”,是“人人皆有之”的“爱质”,它是“万化之海,为一切根,为一切源……人道之仁爱,人道之文明,人道之进化,至于太平大同,皆从此出”。

康有为在《春秋董氏学》中,又提出了“元为万物之本”的观点。他说:“元为万物之本,人与天同本于元,犹波涛与沤同起于海,人与天实同起也。”这里,他把“人”与“天”说成是“同起”,“同本于元”,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天”的至上性和神秘性的否定。这也是他接受了当时自然科学影响的反映。

“元”是什么呢?他曾引何休《春秋公羊传》中注的话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所以,他又说“浩浩元气,造起天地”,“天地之本,皆运于气”,“天地万物同资始于乾元,本为一气”等。从这方面看,康有为所谓的“元”与“气”等同。而“气”,就他所引“《列子》中谓天地空中之细物”一条,和他所说的“天地之间,若虚而实。气之渐人,若鱼之渐水……故无往而不实也。……若自至精之物推见,则气点之联接极粗”等说法看,他所理解的“气”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同时,他还把古代关于“气”的概念,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中的某些物质概念如电、元素、以太等联系起来,因而表现出某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康有为既把“气”当做一种永恒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那么他“万物皆始于气”的命题也就变成了由精神产生万物的命题了。他首先用“物我同气”来否定“物我”的差别。他说:“物我一体,无彼此之界;天人同气,无内外之分。水之周于全地,电之遍于长空。……物即己而己即物,天即人而人即天。”

在他看来,“山河大地,皆吾遍现;翠竹黄花,皆我英华”。也正是这样,他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重要、更根本。他说:“魂用事者为大人,魄用事者为小人。……故大人者,在先养其魂灵,统御其体魄而已。”又说“魂灵者,清明光洁,端庄粹一”,“卓然立青云之上,不物于物而造物”。至此,康有为“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始于气”的命题,完全成了主观唯心主义。

康有为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更表现在他“以仁为本”的“仁爱”哲学体系中。他曾说:“孔子本天,以天为仁,人受命于天,取仁于天。凡天施、天时、天数、天道、天志,皆归之于天,故尸子谓孔子贵仁。”又说:“仁者,在天为生生之理,在人为博爱之德。”

康有为的主观唯心主义“仁爱”哲学,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在人性论问题上,康有为早期是赞同告子“生之谓性”的思想,而反对孟子“性善”论的。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凡论性之说,皆告子是而孟子非”。据此,他也批评了程朱理学分“性”为“气质”、“义理”的说法。他说:“分性为二,有气质、有义理……盖附会孟子。实则性全是气质,所谓义理,自气质出,不得强分也。”

康有为早期这些关于人性的论述,虽然没有什么新鲜的思想内容,但在当时来讲,是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礼教束缚的现实意义的。然而,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软弱本性,他们看不到反封建的真正力量所在,只是一心幻想“圣明的皇上”一旦能以“慈悲”为心,实行变法维新。所以,康有为最后又不得不陷入孟子的先验“性善”论的泥坑。特别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更是竭力鼓吹“性善”论。他说:“不忍人之心,仁也,电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调人性皆善。”

所以,如果“人绝其不忍之爱质”,则“人道将灭绝矣”。这完全是从孟子那里贩卖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他把人的道德观念、主观精神说成是先天的,而且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他曾说:“人之性命虽变化于天道,实不知几经百千万变化而来。其神气之本由于元,溯其未分则在天地之前矣。”

这是说,人的“性”、“命”或“神气”都是先于天地就存在的。他还进一步发挥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认为:“天下虽大,我身为本,若无我身,即无天下国家。”又说:“人之灵明,包含万有。山河大地,全显现于法身;世界微尘,皆生灭于性海。广大无量,圆融无碍,作圣作神,生天生地。”这又是把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与佛教的唯心主义杂糅在一起了。康有为的这些思想对谭嗣同的《仁学》有重大的影响。

但是,以上这些仅仅是康有为哲学思想中偶尔透露出来的一些合理因素,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就在他对于“元”和“气”的解释中也充满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内容。如他把“元”形容为“无臭、无声,至精、至奥”,又说:“孔子发此大理,托之《春秋》第一字,故改‘一’为‘元’焉,此第一义也。老子所谓‘道’,婆罗门所谓‘大梵天王”耶教所谓‘耶和华’。”

这里,他把“元”和婆罗门教的至上神“梵天”,基督教的至上神“耶和华”相提并论,也就把“万物之本”的“元”神化了。关于“气”,康有为的认识是十分混乱的。他经常把“气”比喻成“电”,但他并不是用这一比喻来论证“气”的物质性,相反,却论证了“气”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他说:“光电能无所不传,神气能无所不感。”

这里“神气”指的是一种精神活动,他认为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就是由这种“神气”的相感应而沟通起来的。“神气”,他又称为“知气”,而“知气者,灵魂也,略同电气,物皆存之”。

康有为讲的“气”完全是一种精神实体。这从理论上来讲,是由于受到当时西方庸俗唯物主义的影响,把精神现象看成是和物质一样的东西。所以,他甚至认为,这种“知气”如果能“养之久者”,更能达到“团聚不散”,并“可附人他体”,甚至“随附百体,频历生死,益增神灵,绝无障碍”。

这就是说,精神和物质一样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且是永恒存在的。

而且他还把发扬“人人皆有之”的“仁爱”之心看做实现“大同”理想的关键,说什么“以其本有爱质而扩充之,因以裁成天道,辅相天宜,而止于至善,极于大同”。正因为如此,他把人的“仁爱”之“性”,看做天地万物生成、变化以至社会发展的“根”、“源”。这也就是他“仁爱”哲学的唯心主义的理论归宿。

四、谭嗣同的“仁学”哲学

谭嗣同早年曾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气”的概念,以后又运用西方自然科学中假设的一个物质概念“以太”,来解释客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后来,他受到唯心主义,特别是佛教唯心主义的影响,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谭嗣同在《仁学》中构造的哲学体系是十分杂广的。他企图融合中学与西学、科学与宗教、唯心与唯物于一体。

在谭嗣同的早期著作中,他继承了王充、张载和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吸取了从西方传入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一种以“元气”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且对佛教、道学的唯心主义进行了一定的批判。

他把“元气”看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他说:“元气纲组,以运为化生者也。”“天以其混沌磅礴之气,充塞固结而成质,质立而人物生焉。”

这是说,宇宙充满“元气”,“元气”凝固起来,形成各种物质元素,然后形成各种天体和人物。后来,他又把组成这些物质元素的“气”,归结为“以太”。他说:“原质犹有七十三之异,至于原质之原,则一以太而已矣。”又说:“任剖某质点一小分以至于无,察其为何物所凝结,曰惟以太。”他依据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知识,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他说“考察僵石(化石),得其生物”,“以究天地生物之序,盖莫先螺蛤之属,而鱼属次之,蛇龟之属又次之,鸟兽又次之,而人其最后焉者也”。他宣称:“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然而,全面考察一下谭嗣同“仁学”的哲学体系,实际上是以佛教唯心主义为归宿的。他明白地说过:“尝谓西学皆源于佛学,亦惟西学,而佛学可复明于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