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明

《霸明》

第27章 持久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就在两人都有些尴尬之时,王守义却从后面冲了出来:“干爹,那些蒙古兵追出来了。”

王一凡见他吊着半个膀子,衣服上血迹斑斑,情知是在刚才的激战挂了彩。

本想宽慰他两句,但军情紧急,便立刻走到了营门口。

远方数百米外尘土大作,大队蒙古兵骑着战马围着大营默然而立,却有数千名蒙古步兵挥舞着铁锹、铁镐,围着大营挖起了堑壕。

“这分明是想困死我们!”王守义气愤地捏了捏拳。

王一凡沉思了一下,侧脸问:“袁芳,我们的火器和弓弩射程够不够?咱们绝不能让他们在这里为所欲为。”

袁芳轻轻摇了摇头:“恐怕不行。这次为了轻装上阵,红衣大炮和佛郎机炮等重火器都没有带。现在的火铳、神机箭和三眼铳的射程都够不上,打了也只是白费火药弹丸而已。”

王一凡伸手对王守义招了招:“去把我的弓箭拿来。”

他接了自己的牛角硬弓,搭上只白羽箭,对准蒙古阵中的掌旗官就是狠狠一箭射去。

这一箭飞了三百多米后,无力地落在蒙古军面前的十几米处,马上的蒙古兵将见了后哈哈大笑,挥舞着手里的弯刀大声嘲笑起来。

“这把弓不行!”王一凡生气地丢了弓,愤愤地望着那些蒙古兵,却又无计可施。

“大人,试试这把弓!”一旁的戚无伤立刻捧着张巨弓递了过来。

这张巨弓足有一米多长,放在王守义的身边竟和他不相上下。

红色烤漆的弓身在夜色中泛着点点微光,王一凡左手抄起来放在身前,立刻就感受到了一股沉甸甸的感觉。

戚无伤继续介绍道:“这把弓,是先父戚继光用过的神臂弓,从没有人能将它拉满。听过去和父亲一起东征西讨的叔伯们说,射程可达两百丈以上!”

王一凡伸出二指轻拉弓弦,粗如大拇指的牛筋立刻就绷得紧紧的。

他松开手指,“噗”地一声,弓弦立刻就弹回了原位,嗡嗡地颤抖不已,显然它的弹力和韧性都要远胜过刚才那一把弓。

“果然是把好弓!”王一凡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微笑,伸指从腰间的箭壶里夹起根箭,刚要弯弓发射,就被戚无伤匆忙拦了下来。

“好弓要配好箭,大人请用这一只。”他恭恭敬敬用双手捧着只箭递了过去。

这只箭同样大得惊人,竹制的箭身上嵌着一个四棱状的铜镞,从外表上看来异常狰狞可怖。

王一凡深深吸了口气,举弓、拉弦、瞄准,绷得紧紧的弓身颤抖不已,竟让周围的诸人有种怕它当场崩裂的感觉。

却见蒙古兵阵中的掌旗官也渐渐不安起来,毕竟被这样一把巨弓当成靶子瞄准,并不是一件舒心畅快的事,他扬起马鞭甩在坐骑的屁股上,骑着马就要向阵中奔回去。

正在这时,王一凡扣住弓弦的手指用力一放。

“嘭”的一声,炸得周围的人耳膜一震。

这一箭如闪电般破空而出,箭身上的骨制小哨在飞行中发出“呜呜”如夜鬼索命般的哭号声,飞快地穿过前排的两名蒙古骑兵,瞬间就贯穿了那掌旗官的后背。

一股大力立刻将他从马上一下子推了下来,长长的箭杆穿过他的前胸,只在背上露出几片白羽随风招展。

这时,他才惨叫一声掉下马来,背上的血洞触目惊心,鲜血如喷泉般顺着箭杆冒了出来,将他的战袍和箭羽染得红彤彤一片。

那面蒙古大旗也随之倒在了地上,周围的蒙古兵竟还没能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发射完这一箭的王一凡,个个都被震撼得哑口无言

足足两秒钟后,他们才从这种震撼中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惊骇,纷纷拨转马头逃了回去,就连沟渠内的蒙古兵都吓得缩在了坑里,连口大气都不敢出。

明军大营这边喝彩声一片,现在却是明军将士开始嘲笑起那些胆小的蒙古兵了。

“我这一箭如何?”王一凡笑着转头问道。

戚无伤立刻抱拳赞道:“大人天生神射、举世无双!我看就是李广复生、养由基再世,都比不上大人的神威。”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溜须拍马?”王一凡笑着将手里的巨弓丢给一旁的王守义,用力舒展了一下胳膊,正色道:“李广夜射石虎,养由基百步穿杨,这二人都是名震千古的神箭手。我王一凡岂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戚无伤忙继续夸奖道:“大人过谦了,我看大人的神射功夫并不下这二人,另外大人远抗外虏的胆略也在他们之上,实在是世所罕见的大英雄!”

虽然知道他语带恭维,但王一丹听了后却也颇为受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身后的袁芳却低头叹了口气:“可惜我们明军将士中,几乎没有一人如大人这样骁勇善射。”

王一凡定睛一看,刚刚窜逃的蒙古骑兵已经被后面的几骑逼了回来。

这几匹马上的骑手盔甲鲜明,为首的正是查哈和多尔衮二人。

“弓来!”王一凡猛地伸了伸手。

却见从查哈的身后涌出数百名蒙古兵,举着宽大厚重的方盾立在阵前,将后面的蒙古骑兵挡了个严严实实。

王一凡见无机可趁,只得愤愤地推开王守义递过来的神臂弓,对着蒙古阵中大喊道:“查哈,多尔衮!是条汉子的话就不要藏头露尾,有本事站出来和我说话。”

却听多尔衮在阵中桀桀一笑,也大声回答道:“君子斗智不斗力。王大人,方才我军营中的大坑滋味如何?我这可是应了你们汉人的典故,请君入瓮啊!”

“这个混账王八蛋!”戚无伤暴跳如雷地向王一凡请命:“大人,请让我带一队骑兵冲杀过去,我保证把这两个家伙给你砍下带回来。”

“不可轻举妄动!”袁芳忙拦住他,向着营外的左侧和右侧指了指:“这个多尔衮在后面设有伏兵,只要我们经不住挑衅派兵冲了出去,这两股伏兵就会立刻包抄过来,将冲出去的人马团团围住。”

王一凡顺着她指的方向远远看去,果然在一片如被大风吹得如波浪滚滚的密草后,隐约看到两大队隐藏着的蒙古骑兵。

他立刻挥手下令,严禁手下将士出营攻袭敌军,领着心有不甘的众将士回到了帅帐。

戚无伤焦虑道:“这可如何是好?多尔衮和查哈现在公然在我们大营外挖沟壕固守,分明就是想和我们打持久战,我们现在不但粮草不足,而且伤兵满营。这么拖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啊。”

“越是在这种情势紧张的时刻,我们就越是要冷静。两军相持,谁先露出破绽,谁就第一个被消灭。”袁芳朗声道。

见众将官都面有忧色,她的眼珠转了转,笑着对大家说:“大家不用担心,我已经派人回宁远求援了。算着日程,我父亲袁崇焕和赵大人也该回到宁远了,救援我们的大军应该就在路上,大家一定要坚持到底,咱们才有胜利的希望。”

王一凡也点了点头:“没错,我们严守阵脚,等援军一到,我们里应外合,定能将敌军杀得片甲不留。”

众将官这才舒了一口气,纷纷离开帅帐回到各自的营中布置去了。

等帐中只剩自己和袁芳时,王一凡才起身上前问道:“袁芳,你刚才说的是真的么?袁大人和赵大人真会率大军过来救我们?”

袁芳苦笑着摇了摇头:“刚才我的话只是为了稳定军心。虽然从天数上看,我父亲和赵大人应该是述职完毕,回到了宁远城。但最近朝中混乱多事,难保那个九千岁魏忠贤不会留他们下来。现在我们只能期望你之前埋下的一步棋能奏效了。”

“我埋的棋?”王一凡笑着问:“你也知道我的用意?”

“虽不十分清楚,但我可以猜到。”袁芳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蕴满了智慧的光芒:“你故意放那仁毕力格回去,就是希冀他能发现查哈的弑父篡位之举。这个家伙虽然为人鲁莽,但看得出来,他对老汗王莽古斯却是忠心耿耿。”

“但现在查哈独揽大权,这个那仁毕力格却未必能帮得上忙。”王一凡却忧虑起来。

袁芳笑着走到他旁边,柔声劝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刚才那个多尔衮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君子斗智不斗力。别看蒙古大军人多势众,但将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但愿如此吧。”王一凡勉强笑道。

两个人无言地相对,各自有些话堵在喉咙口,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就这么僵了好一会,王一凡才长吁了一口气,转身走出大营。

“这一仗我们若是能活着回去,我就亲自用八抬大轿娶你过门!”王一凡忽然小声道。

袁芳紧握着双手放在面前,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两滴晶莹的泪水从脸颊上滑落下来,也不知是喜是忧虑。

两军的僵持正式开始,才一天的时间,明军大营外就挖出了三道丈许深的壕沟,查哈和多尔衮的军营也都移到了壕沟外,和他们远远相对,却并不主动进攻。

军粮和药品迅速消耗着,每天都有伤口感染的伤兵在痛苦中死去,明军的士气也在对峙中渐渐低落了起来,一种强烈的不安和恐慌情绪,慢慢笼罩在了明军大营内。

这一天晚上,王守义慌慌张张地跑进了帅帐,对王一凡大声喊道:“干爹,戚无伤招来的匪兵和咱们的人因为粮食分配而争执了起来,听说还动了刀枪伤了人。他现在召集了手下,看样子是打算哗变!”

一旁的曹文昭一下子就惊得跺脚站了起来:“好家伙!反了他了!快集合人马,和我抓他们去!”

“等等。”王一凡立刻摆手劝道:“我亲自去看一下。”

王守义忙劝道:“不行,干爹!乱兵见了血,就什么事都敢做出来,还是我和曹大人带兵去吧。”

王一凡起身道:“你放心,虽然我和戚无伤相识不久,但绝不信他是这种背信弃义的人,这其中必然有些误会。你们要和我一起去也行,但事先说好,一会决不许和他们兵戎相见。”

“好!我们全听你的就是。”说完,三个人一起走出了帅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