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

《三戒》

第2章 第一节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二章第一节

一?

市商业系统决定在下属公司门店开展承包经营的消息,在国营商业內部引起极大的震荡,国企职工们真实地体会到,国企体制改革终于是要真刀真枪地推行了?

市饮食服务公司邹副经理不但是方清的顶头上司,因为和方清还沾亲带故,一直都很关照他。邹副经理及时找方清通气说,饮服公司这次体改,首先在公司实行人员精简,办公室行政这一摊准备只留一个人。方清一算,原来办公室有政工员、教育员、安全员(治保主任)、车队长、打字员,这大刀阔斧的去四留一,他清楚知道自己这个位子不上不下,又没有过硬的后台,精简人员定会精简到自己。?

果然,邹副经理又说,教育员黎丽华是电大毕业生,也算大学学历,整个饮服公司才这么一个大学生,而且刚解决了入党问题,更要命的是,黎丽华是市局黎副局长的亲侄女,有这么硬的kao山,徐经理会不看僧面看佛面。邹副经理说他个人很想留方清,但国营企业的运作大家都清楚,还是一把手说了算。?

方清早知道邹副经理是徐经理的应声虫,这样提前通气也是为自己撇清责任,但他还是有了被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情绪被变很灰暗。两年前他被抽去参加市计生工作队,明白这几年的努力上进没有白费,果然,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他在运动临结束时火线入党,并且在回来后,马上到公司接替退休的麦姨,坐上了公司政工员的位置。那时他是何等意气风发又小心翼翼啊,工作更积极踏实,态度更谦虚谨慎,他的工作表现让公司领导很满意,把他作为第二梯队干部培养。方清知道,他等于过了一道门槛,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会有着灿烂的前程。?

而现在这一切变得很遥远、很捉摸不定,甚至可能结束了。这时他有点恨这个改革,因为他也正在念电大拿文凭,如果不是这个改革,他一定会按既定过程被提拔为副经理,即使饮服公司没有位置,他也可能被调到其他兄弟公司任职。市商业局人事科张科长是个从部队转业的正团级干部,很看重方清。方清想到张科长总要升回局级那个位置的,而方清就会成为张科长的嫡系人物、得力干将。?

现在这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但方清不是自怨自艾的人,俗话讲马死落地行,他需要重新设计自己要走的路。市局张科长确实很关心他,专程找他谈过话。方清于是明白,这个关口对他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会,或许,命运的另一扇门就这样打开了,它同样展示了光明的前景。于是,方清沉稳下来,开始计划下一步,而且他毕竟在公司干了两年多,公司头头们的心态基本都摸透了,这是一个不能浪费的资源。?

方清把目光投向了金龙酒家,而公司头头们也半公开地暗示支持他。于是,在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后,方清正式向公司提出了申请。?

方清敢于报名参加金龙酒家的承包竞选,更得益于他妻子林珊珊助了他一臂之力。方清早知道林家家境富裕,海外亲戚众多,况且外父身居高位,这诸多有利因素不加利用岂不是傻瓜?燕尔新婚,他对妻子温柔体贴又热情如火,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把一丝丝忧郁流lou出来。?

方清和林珊珊谈恋爱之前,曾对两个女仔动过真心。一个便是巷内欧宅的欧海盈,也算是青梅竹马的初恋吧。欧海盈在旅游局当导游,人长得漂亮不说,她身上还有一种优雅的气质,令人自觉愿和她亲近。不过这初恋很快就夭折,因为欧德庭夫妇的反对,欧海盈也看出父亲对方家有一种本能的憎恶,不敢和方清再谈下去,婉转地编了一个理由,说是算起来其实比方清还大了两岁,不合适,客客气气地分了手。后来欧海盈谈了一个对象,就是现在的丈夫董文涛,是市税务局的一个小干部,听说现在提了当副科长。转眼功夫连小孩也两岁了,欧海盈在局里也坐上了办公室。方清有时回想,当年和欧海盈拍拖(谈恋爱),连手仔也没有拖过,更不用说拥吻亲热了,想起来真是傻得紧要?

后来方清看上了欧二巷蛇妹的女儿何丽。何丽长得和欧海盈有点相像,都是眉目俊俏,身材欣长苗条,在南方人种里算得上是漂亮的了,性格却又和欧海盈不同,是个极有主见又敢说敢为的人。难怪当年方清示意阿嫲去找蛇妹说合,蛇妹倒是很中意,蛇妹看方清大小是个干部,年青有为,以后一定能提拔上去,而且人也生得靓仔,知书识礼,喜孜孜的和女儿说了,谁知何丽**扔下一句“你中意你就嫁给他好了”,把当妈的气得倒噎了一口气。?

方清阿嫲是看着何丽长大的,也想让何丽当孙媳妇,不死心又找了蛇妹几次,倒是方清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何丽的父亲是上门入赘的,这样的人家倒瞧不上他方清,方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板下脸叫阿嫲不要再去说这事,暗自发誓要找一个更好的,果然就让他碰上了林珊珊。林珊珊进门后,尊奉老人,体贴丈夫,关爱家人,性格温柔,方清便觉扬眉吐气。?

林珊珊生得娇小,算不上特别漂亮,但她很有女人味,特别善解人意。她很细心地发现了新婚丈夫的烦恼,三言两语就把夫君的忧愁套问出来。林珊珊也着急起来,她专程回家和父亲说起饮服公司的企改动态,说了方清的忧虑和打算,要父母帮助方清的渴求情溢于表。?

林珊珊的话引起了她一个世叔伯的注意。这个叫彭其康的世叔伯和她家沾点亲,很早就从家乡潮汕出来,先后在广州、深圳、海南岛、佛山做生意,三年前来到这里,在新市区开了一间茶叶店。彭其康的茶叶店虽然不起眼,但他的店成了潮汕老乡的聚会之所,经常有很多在清源工作的潮汕藉老乡来泡工夫茶,谈天说地。?

听林珊珊说起方清有承包金龙酒家的打算,他很感兴趣,第二天晚上把方清约到林家,彭其康和林珊珊父亲就边冲工夫茶边与方清倾谈。彭其康大约四十五、六岁,个子不高,阔口园脸,显得敦厚老实,脸上整天带着笑容,十分健谈好客。他交游广阔,对人很热情,因为常到方清外父林可奕家串门闲坐,所以和方清也是熟络的。?

方清一听彭其康有兴趣出资合作承包金龙,他的高兴之情、感激之情简直是无法形容。那天晚上他们倾谈到很晚,他更发现性格志趣及经营管理理念都和彭其康接近,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就是这一晚,基本上把彭其康出资让方清承包金龙、承包后如何管理、营业盈利如何分成都谈妥了,当然是谈论如何改变管理体制、如何策划开展各项经营最多。?

方清第二晚应约到彭其康的茶庄关门细谈,对这个被林珊珊和他称为彭叔的人毕恭毕敬,极具诚意。彭其康后来就直言不讳的问方清,你个人认为自己有几分把握中选??

方清想了想,这才发现,自己有满腔热忱,却无三分把握,因为和已知的几个报名竞争者相比,不管论资历、论威望、论人气、乃至论资金,自己都占下风,自己略占了一点优势的,只不过是在公司当政工员有一点地位,再就是公司第二把手和自己沾点亲,想到这里,方清顿觉黯然。?

彭其康笑了笑,示意方清喝新冲泡的功夫茶,说道,你今年是二十六岁吧?我告诉你,你的年龄就是你的优势;还有,你认为是劣势的地方,恰好正是你的优势!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何谓心?把皮肉骨头都看透了,便可摸得准这个人的心思。我和你们的徐经理打过交道,我教你一个办法,包管把徐经理拿下来──**现行体制可以说有一个致命弊端,就是搞惦一把手,万事通行无阻……?

彭其康对争取承包权的步骤计划早就思虑周详,令方清大为佩服,自叹弗如。从和彭其康正式谈论承包金龙开始,他就从彭其康身上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办公室学不到的东西,他显得心诚悦服。彭其康对竞包金龙的分析和对策,处处透着世故和老到,这些正是自己最匮缺的。而数万元抵押金,彭其康已经准备妥当,不用方清操心。?

方清于是按照商定的计策,拿了2000元封了一个红包给邹副经理,对徐经理这个一把手却没有封红包,方清提着礼物上门拜访,悄悄提出每年负责两万元的业务费,由徐经理个人专用,并郑重承诺对内外保密。这一招果然立杆见影,不但形势向他倾斜,而且承包金额也作了公开调整。?

方清在公司办公室上班,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掌握公司里的各种最新动态,眼看着企改第三阶段时间逼近,金龙酒家的承包竞争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而公司最后确定的内部职工承包方案一公佈,又激起了一重波浪。因为新方案确定承包金额从原议的24万元调为20万元,盈亏自负;但方案同时规定要缴交6万元风险抵押金,很多人就望而止步,揠旗息鼓。?

这一来只剩下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三人组合集体承包,这三个人就是现任金龙酒家经理吴秉光、副经理李昌文、王波,另一个是公司属下湖滨酒家的厨房部长赖水清。?

赖水清干厨师干了二十多年,有一级厨师证书,他敢向公司提出申请承包,是因为他是港澳同胞眷属,十万八万也拿得出来。赖水清很想承包金龙,这些天都在金龙笼络人,一日三餐都在金龙请人饮茶吃饭;他故交旧友、师兄弟、徒弟众多,很多人都以为金龙已是他的囊中之物,没怎么看好年纪轻、根基浅的方清。?

方清很清楚他的对手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来源,就是金龙酒家点心部的欧灿辉天天和他碰头通报情况。?

方清知道,欧灿辉和赖水清的亲细佬阿球是老友兼死党,两人的关系比方清和欧灿辉的关系更亲密。方清的策略,就是开诚布公地和欧灿辉谈了一个晚上,把他意欲承包金龙的计划和欧灿辉交了底,并且诚挚地邀约欧灿辉做他的帮手。?

欧灿辉听了,心里一热,觉得方清真正看得起自己,若是方清承包了金龙,自己也会有出头之日;只是赖水清的亲细佬阿球正是自己的好朋友,自己夹在两头当中,顺得哥来失嫂意,盘算来盘算去,心里又踌躇起来。?

方清早就看穿了欧灿辉的心意,于是便说,公司领导不会让赖水清承包金龙的。你也知道平日里赖水清对公司头头不敬而远之,而且诸多批评挑刺,公司怎么会把这么大的金龙酒家交给他?!公司办公室就在近处,金龙酒家是公司的金字招牌,头头们三不时就到金龙用餐,赖水清掌管了金龙,对公司头头恐怕沒有什么好处。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不是简单的财力、能力问题,门店的承包问题,现在还是公司领导说了算。?

看欧灿辉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方清又转了话题,说,对吴秉光的三人组合,我更没有认真放在眼里。这三个人都是现任经理,他们若是领导得好,金龙也不用再搞承包了。他们的斤両自己清楚,公司领导也清楚──不破旧,怎能立新?所以,你动脑筋想一想,金龙的承包问题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一番话把欧灿辉说得连连点头。方清又说,俗话说胆大有官做,这个时候不搏,还待何时?我承包了金龙,自然要找几个得力的人相助,你和我兄弟一样,我不找你帮手还找谁?你放心,我发达了,还少了你一份吗!?

欧灿辉便打定了主意,全心全意帮助方清竞包金龙。只是他不过是点心部的一个小青年,人微言轻,能帮得什么了?只是每天留心酒家里的形势动态,暗地里时时和方清通气。?

他和方清同住一条欧巷,抬脚就到对门,方便得很。有时听方清聊起公司和酒家的事,听方清大谈承包后的设想,要革掉大锅饭弊端,改革工资制度,奖勤罚懒,优胜劣淘,强化经营管理,竟是听得头头是道,觉得方清有水平有见地有胆识,又觉得金龙这次改革实在必要,若是还按现在这个样子经营下去,金龙一定是王小二过年─一一年不如一年,说不定哪一天就垮下去了……?

于是欧灿辉在心里想,这一仗希望方清能赢。忽然又想起在金龙听到的传闻议论,大家看好的是赖水清──方清真能赢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