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卡斗

《异世卡斗》

第349章 猜想!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349章 猜想!

国号这东西,一般来说也就那么几种来源。

一个就是源自崛起发迹之地的称谓。

无论是周朝以前由后人追记的国号,还是之后由开创者定的国号,都存在这种情况。如夏部落酋长启建国,以夏为国号。周酋长姬发灭商建国,以周为国号。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遂以秦为国号;后升为诸侯,仍以秦为国号;秦王嬴政灭六国称始皇帝,继续沿用秦为国号。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前曾为后周归德军宋州节度使,因该地原属古宋国,便以宋为国号。

另外就是在创始人在没有称帝之前的爵位、封号,称帝之后就作为国号。

这种国号直接来自创建者爵名,历史上类似朝代最多。如隋的国号来自杨坚称帝前承袭其父杨忠的随国公之爵,随本为地名,在今湖北随县南。到杨坚称帝时,因随字从走,征兆国家政权不稳定,就改随为隋。而创建者爵位往往与某一地名相一致,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平定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三国时魏国创建者曹操曾受封为魏王,儿子曹丕承袭爵位后建国,仍以魏为国号。

这两种无疑是最多的,除此之外的一些国号的来源方法则比较稀少了。

一个就是遵循谶语或文义,也就是说,国号之字遇有某种深意。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南朝齐的国号就是来自谶语,《南齐书·崔祖思传》载:“宋朝初议朝太祖(尚道成)为梁公,祖思启太祖曰: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实应之,从之。”元朝国号则源于文义,是取《易》中的“大哉乾元”,元为首,为刚,遂由蒙改称为元。而清朝国号之所以为清,系因前朝为明朝,清又是五行属水,明属火,水克火。

还有就是根据地方的特产而言。

这种国号多见于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人所建的辽国。“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之意,辽太祖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改国号为辽,象征国家如铁坚强。而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基本上都是大周分封的侯爵,日后强盛起来,以此为国号。

“既然如此,那么在国号作为承载气运的象征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姜军疑惑道。

“其实,国号、图腾虽然作为气运的承载者,但是却也不仅仅是如此。最初自然没有那么多,就是一个图腾就行了。随着对气运研究的了解不断深入,运朝模式不断的发展,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对于气运的研究和运用。”

防风氏笑道:“首先就是印玺,人道第一的皇道印玺就是崆峒印,至于你们认知之中的自然就是以传国玉玺为首。至于番天印,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帝王是天,谁闲着没事翻天玩?”

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看:书网玄幻/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玉玺,那就是修帝王道之人精心凝练的法宝。”防风氏笑道:“说起来,那个时候我们也有自己的玺印,不过,天下共主是舜帝,我等玺印自然不能与之相比,只不过,即便是我们一个部落,也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够比拟的。”

“除了玺印,天音下达的另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圣旨了。这个东西,自然就是材质越好效果越高了。”

“另外就是圣剑!”防风氏笑道:“其实,一般来说,剑、尺、镜、玉、镇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有的,每一个形态都是具有其独特的威能。”

“说道圣剑,自然不用我多说了吧?”防风氏笑道:“轩辕黄帝的人道圣剑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圣器的极致,而在轩辕黄帝之前是三皇则是以自身大道所代表的形态象征来发挥圣剑的作用。”

“轩辕黄帝仁道之中威严甚深,是以才有剑道之锋芒,剑指所向,无所不至矣。”防风氏笑道:“而神农圣皇自然不用多说,真正心系万民,是以有神农鼎。鼎乃是重器,不失皇道威严,但是神农之鼎,自然是侧重治病求人的真意。”

“而随后的帝王自然都是喜欢安排圣剑作为皇帝的象征。”防风氏笑道:“三皇乃是皇道至尊,三皇之后,帝皇道以黄帝为尊,自然黄帝的种种行为很可能就被作为是帝皇应有的表现。”

“这些东西越是完备,镇压气运的作用自然就是越好的了。而只有通过战争,不断的削弱对方对气运的镇压作用,如此才有机会去吸取对方的气运。”

防风氏沉吟道:“所以说,像是这种不知不觉的就把气运偷走的情况,实在是太奇怪了。”

“难道就没有什么已经发生的体例吗?”姜军连忙追问道。

“不可能!”防风氏一口否决道:“据我所知,绝对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不过,我说的也是一般情况,事实上,你们这里却反而有了特殊的情况!”

“我还是那句话,建立运朝的关键就是要获得天地的认可。”防风氏笑道:“所以说,一种图腾,一个国号已经获得了天地的认可,那么其他王朝自然不可能还是用这个图腾或是国号。”

“当然,另一方面,如果是前面的运朝毁灭了,后面建立的王朝沿用这个特征,那么就会有两种结果。”防风氏继续说道:“一个自然就是好像新的运朝,不过,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图腾还好说,老虎还有黑虎、白虎、黄虎之类的,有点变化就可以算成是新的王朝,除非是整个一族图腾始祖血脉所认可的皇朝,就好比是炎帝对应的牛头、皇帝对应的翼龙之类的,那就是整个一个种族,别的即便是什么奶牛、黄牛、青牛之类的玩意也只能是附属的国家了。”

姜军点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

“所以说,即便是沿用出现过的标志,很可能就会继承一些前朝的因果。当然,拥有前朝的血脉传承,或者说运气好获得了对应玉玺之类的镇压气运的东西,就可能继承到一些前朝聚集的气运等等。”防风氏笑道。

“等等!”姜军忽然心中一动,开口说道:“这么说来的话,那就是说因为这个世界的特殊性,所以有一些个国号相同的国家同时出现在这个大陆上,而两者又同时具有合法性,都是天地认可的运朝,所以会影响另外的同名的运朝的气运?”

“大千世界还真实无奇不有啊!”防风氏也是感叹道:“当初我们也是有过这样的先例的吧。”

“传说中,混沌先天诞生的生灵被称为混沌神灵,混沌神灵不死不灭,即便是深受重创,也能够保全混沌本源不灭,日后还是有可能死而复生的。”防风氏再次说出了一些远古秘闻。

“混沌本源虽然不灭,但是,那个时候的混沌本源的抵抗能力已经很低了,虽然不至于彻底毁灭,却可以被封印甚至扔到一些绝境之中,可以说和灰飞烟灭没什么区别。”防风氏继续说道:“混沌神灵基本上都领悟了大道,也就是说,对天道有着很大的贡献,是以天道对于这些人也是有很大的福利的,在他们这种状态的时候,天机不存,不说大能推算,就连天道之中也没有他们的印记,就好像是他们从没有出现一样。也就隔绝了别人推算他们的可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他们在沉寂的时候后世会出现一些与他们雷同的存在。”防风氏笑道:“也可以说是因为天地之间虽然没了他们的规则,但是却有着某种特殊的惯性痕迹,天地就有可能塑造出一些与他们类似的存在。甚至有很小的机会能够使得他们替代当初的混沌神灵。虽然这个几率很小,就连天地法则都不站在他们这一边,完全就是看这个后来者的能耐。”

“这种情况,有相似的功法神通,有相似的大道法则,而相似的运朝帝王虽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传说远古时期就有过另外的三皇至尊,不过这种事情就不是我们了解的了。”防风氏笑道。

“不说远古时期,现在而言,我估计十有八九也就是这种情况。”防风氏笑道:“所以说,吸收大齐的气运的,很有可能就是同样国号为齐的,同时获得天地认可的运朝。”

本文由小说“”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