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

《前门》

第5章 阴错阳差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4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五章阴错阳差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4)

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无罪推定”的法律准则,所以也就没有“犯罪嫌疑人”这个说法,警察们提到犯罪嫌疑人时都叫“罪犯”、“案犯”,老百姓甚至把劳改释放以后的人也统称为“劳改释放犯”。盗枪案比起偷金子的案子自然要严重得多,丢一块金子,尽管这块金子很值钱,充其量也就是经济上受一些损失而已,而枪丢了,很可能紧跟着后面的就是凶杀人命案,而且会有多少人死在这支枪的枪口下谁也没法预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这支枪的下落找不到,整个银州市人民都将处于这支枪的威胁之下,因为谁也说不清楚偷这支枪的人将把枪口对准谁。再往严重里想想,如果盗枪的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反革命分子,拿着这支现代化的杀伤力极强的枪支到省城、到都北京作案,那后果简直让人头皮炸,不寒而栗,想都不敢想。所以,局长当机立断,出了紧急动员令,所有警力都集中到这桩案子上来,于是彭远大也总算有了从那块沉重的大金子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的机会。

那天晚上刚好姚破旧值班,接到报案后,马上叫了刑侦组长蒋卫生一起到现场进行现场勘察,根据蒋卫生的汇报,可以初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第一,有可能是内部作案,理由是如果罪犯不掌握武器库的内部况和管理漏洞,就不可能贸然闯入盗窃枪支。第二,也可能是外部人员作案,理由是案犯破门而入,一路上撬开了铁门的铁锁、木门的暗锁、枪柜的铁锁,盗取枪支以后从大门离开。第三,案犯可能头脑聪明,有备而来,熟悉况,有恃无恐,理由是从现场来看,案犯作案手段大胆、熟练。第四,案犯也有可能是头脑简单、手段粗糙的低档次作案,理由是案犯方式笨拙,一路对枪库实施了强行突破,到处都留下了明显的作案痕迹,足迹、手纹采集到很多。第五,案犯有可能是出于反革命政治动机,企图偷盗武器制造反革命暴力事件。理由是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很可能还有一些四人帮的残渣余孽对现实不满进行反革命报复。第六,也不排除仅仅是一般性的刑事案件,案犯就是刑事犯罪分子,偷盗武器准备进行抢劫、偷盗、杀人等犯罪活动,理由是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分子是四人帮的残渣余孽,而且案犯在现场也没有留下任何足以证明这起盗枪案具有政治动机的线索……

彭远大在案分析会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人家汇集现场勘察结果、分析案、探讨作案动机等,越听越糊涂,好像什么样的可能都有,什么样的可能也都可以排除。果然,局长印证了他这种感觉的正确性,很不耐烦地打断了正在作案分析的蒋卫生:“你们勘察现场的结果就是这也可能那也可能吗?别说那些可能了,就说现场况,可能的事谁都会自己想。”

蒋卫生尴尬地干咳着,面红耳赤。局长又问了一句:“现场你去过了吗?”蒋卫生连忙表白:“接到报案的第一时间我就去了。”“你就给我说说你的印象、感觉,勘察报告别念了,我识字会自己看。”

蒋卫生开始按局长的要求汇报:“我们到现场的时候,新华印刷厂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已经把现场保护起来了,所以现场没有遭到破坏。从现场看,武器库的治安防范工作有明显的漏洞。第一,铁门仅仅用普通大铁锁,虽然锁头很大,可是如果用适当的工具还是能够撬开的。第二,铁门里面是普通的木门,仅仅安装了一个普通暗锁,熟练的小偷用一张扑克牌就能打开,偷枪的罪犯不是熟练的小偷,他是用刀子一类的东西硬将木门撬开的。第三,枪支弹药都存放在铁柜子里,但是铁柜子的锁却又是普通的明锁,所以也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

就在蒋卫生唠唠叨叨向局长汇报自己对案现场的看法、感觉时,彭远大偷偷拿过桌上的现场勘察报告看了起来。现场勘察记录做的还是比较专业的,有草图、照片、痕迹模式等。他刚刚正在第三遍熟读《刑事侦查学》,对现场勘察的知识还是热乎的,看到现场勘察报告上有现场遗留的足迹、指纹照片,足迹、指纹的旁边还有格尺标明长度宽度深度等,就开始根据足迹、指纹的基本况测算起罪犯的身高、体重、胖瘦等数据,越算越有兴趣,蒋卫生的汇报声离他越来越远,后来干脆充耳不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