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商王妃

《药商王妃》

第432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厚厚的一层雪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也不知是因为在美人面前人总是不自觉的希望展示出自己美好的一面,就像对着孔雀挥手绢它便会开屏类似的原理一样,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异性相吸在里面,总之苏寒月最后还是不负所望的露出了一个略僵硬的腼腆笑容。

大概是被苏寒月的表情取悦了,舒博远对等苏寒月越发和气,陪在舒诗桃的身边听自己妹妹与苏寒月聊天,一点不耐烦都没有。

等到快进水榭的时候,舒博远趁大家没注意走到苏寒月身边低声,以极快的语速道:“苏三妹妹的竹枝使得好,能用浑圆的竹枝将假山削掉一块,这要用到人身上可了不得。不知苏三妹妹什么时候有空能跟我切磋一二,不胜感激。”

在苏寒月发呆的时候,舒博远已经从她身边经过进到了水榭里。

到竹林里采竹枝是为了赶走郭志云出的下策,并未使用。郭志云走后苏寒月只是泄愤似的拿竹枝朝假山石上挥了一下,谁料到会削下一个角来。她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

估计就算苏寒月照实说了舒博远也不会相信,就让他误会着吧,反正她是不会跟他切什么磋的。

今天这效果还行,但苏问蕊已经中廖氏的毒太深,想要从根上改变非一日之功能行的。还得随时随地替她偏移的思想作调整,以后像这样促膝谈心的机会不会少。

“咱们这姐妹兄弟以后便是互相的依靠,我只盼着你们都好,以后给我当靠山。”苏问蕊笑着把苏寒月抱进怀里。“只是姐姐的亲事已经订下了,可你又该如何呢?”

怎么才刚好一点,这就又转回去了?

苏寒月在心里叹了口气,不会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吧!

这时门外响起小丫头的声音,“小姐,炭盆已经升好了,要端进来吗?”

“端进来吧。”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屋里也瞧不太清楚了。小丫头端着的炭盆里亮着红色的光,星星点点的很是耀目。仿佛黑暗中的希望,让人心生向往。

苏寒月不禁想起了一句话: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等小丫头退出去,苏问蕊点亮了油灯屋里才又重新亮了起来。

以前都是跟苏寒月的女先生谈,虽然她也偶尔说两句但陆景焕一直没把苏寒月当作个平等的成年人对待。他微微一窒,他们能谈成什么生意?

苏寒月可不管他怎么想,继续道:“上次陆公子替我做的东西很不错,我也很满意。如今京中各世家已经开始流传有关我这放大镜的传说了,大至的情形我会慢慢告诉你。你是读书人,奇货可居的道理想必你也明白。你做的那些首饰,我也需要跟你商量后续的事宜。当然,前提是你愿意为我做事,我自是不会亏待你的。至少可以让你搬到我那屋子去住,那里虽然不大,但供你读书、制作手饰却是没问题的,而且包三餐。”

苏寒月“啧啧”两声,摇了摇头。这谷文翰瞧着也十五六了,正是火气最旺的时候。依照这个时代的惯例,十六七岁也是能找些个侍候床第的姑娘来练练手了。不过这姑娘瞧着也太小了,他真能下得去口?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与苏寒月无关,感叹一番便抛到脑后去了。她已经跟女先生说过了,按北斗七星的说法来售卖放大镜。她虽然不懂,但女先生对这什么天旋、天枢的知道得比较多。送给怀安侯的放大镜苏寒月因准备不足没想那么多,也没做什么特别的记号,但以后的女先生会想一些不甚明显的标记让陆景焕给做上去,她只要根据女先生说的特点画好设计图就行了。

天太冷了,苏寒月忍不住抖了两下,闻到一阵面饼的香味忍不住叫停了马车。既然都出来了,那该出手时就得出手,给自己买点吃的也给姐姐弟弟们带点。

苏寒月先买了个烤得黄灿灿,隐隐浮动着芝麻香味的面饼。一边啃一边朝对面的蜜饯铺子走去,再买点蜜饯就差不多了,她心里想。

陆良翰沉默着,显然已经听进去了。

为了加重筹码,苏寒月再接再励,“虽然我现在无法承诺让你赚多少银子,但以后我若开铺子你必占一成干股,如何?”

外面的风刮得越发猛了,树影摇晃,黑云遮天蔽日。等到雪真的下下来,风反而还小了一些。

“关外恐怕早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了。”自从苏兴德失踪后,几姐妹一直谈论得不多。今天无意中说到,苏寒月便将一直藏在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父亲恐怕是还活着的。”

苏问蕊点点头,“父亲自然会活着。”

苏寒月听出这话并不走心,答得有些敷衍,似乎只是为了安慰她。

“我是说真的。”苏寒月认真的看着苏问蕊,“也许咱们真能等到他回来的那一日。”

这时苏问蕊才听住了,“你的意思是……”

趁着送契书去衙门这段时间,陆景焕乘着苏寒月赁来的马车回去把房子给退了,又将东西全搬了过来。

“先生给他安排在什么地方?”事情办成了,苏寒月才坐下来喝了口茶。

“就在第一进的东厢三间屋子,进出方便,门前还有块空地,又与后院区隔开来。”女先生的考量向来是稳妥的,苏寒月从来都不担心,不过是随口问问罢了。

她又提起苏光启读书的事儿。女先生想了想,让苏光启将教过的都背一遍,又解释了一遍,最后说可以让他留在鹊桥胡同,先头几年自己可以给他开蒙。

其实苏光启挺喜欢这个严肃的女先生的,先前在车上哭是因为舍不得离开姐姐。现在虽然还是舍不得,但他却不怎么敢在女先生面前哭。只好扯着苏寒月的衣带,低着头,半晌不说话。

水榭茶话会挺别开生面的,一共五个人,年纪,从十四到七岁各不相同;性别,男女都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家庭背景,相差巨大……

由这毫无共同点的五人组织起来的茶话会出现得最多的情况是什么呢?

冷场!

再冷场!

继续冷场!

郭月姝是大家闺秀,性格较为内向,她感兴趣的事其他四人都无甚兴趣。

苏问蕊比朝月姝小些,平日里在家做得最多的就是管家理账,虽然性格爽利却难免眼界不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