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重生诸葛

《三国之重生诸葛》

第140章 互相牵制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孙乾点头应是,慢条斯理道:“曹丞相眼下欠的只是功勋,然而他却不情愿大意妄为,怕因汉庭的不配合而吃不了兜着走,那他由孔明你经营出来的少许优势,就要尽付东流了。”

诸葛亮心里面苦笑。这件事他怕是难以帮忙了,固然说在这战争的时代,你不去侵略人,其他人亦须来侵略你,然而假如要他在下带兵去围城掠地,杀人纵火,他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那种打算。

其他所有人又再研究了一会,决定由马超明天马上出发去制止东吴使者到来,才返回后院去。

诸葛亮远远听到楚翘她们一片欢笑声,加重脚步走了进去。

二十天后,当张飞恢复了生龙活虎,大家马上秘密启程,出汉关,绕了个大圈,由冀州入长安。

诸葛亮的思虑比以前更缜密了。先派出使者向大汉的边防军递上晋谒汉帝的正式文书,没多久董卓军团城楼钟鼓齐鸣,城门放下吊桥,队形整齐地驰出数百董卓军团,向他们大本营迎来。

关羽一声令下,由三百刘表家“铁血卫队”组成扮作牧马人的队伍,列阵营外,恭候董卓的人大驾。

带军来的董卓军团将领是守将张力,年约三十,身形短少精干,脸眉精灵,立场故作亲切,一见面就哈哈笑道:“管先生之名,大名鼎鼎,今日一见,更胜闻名。”

客套过后,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伴侍左右,领他观看带来的骏马。

张力身为战将,自然识货,凭栏观马,惊异莫名道:“这批战马质素之高,更胜以前。”

诸葛亮等心里面暗暗发笑,谦让一阵后,让人牵出其中特别高骏的一匹,赠与张力。不用说张力的态度更加亲热了,忙大开城门,将他们这支声势浩大的赶马队请入城里,边行边道:“皇上晓得管先生远道由楚而来,十分高兴,先生来得恰好是时候。”

诸葛亮和关张二人交换了个暗号,都晓得马超不辱使命,打通了董卓这关节。

当晚张力设宴招待大家,席间问到他们在东吴的形势,他们遂以编好的故事淡然应对,宾主尽欢。

第二天张力派了一名带兵,带他们朝长安进发,晓行夜宿,四天之后,诸葛亮最终回到了长安这座新城大城市。

自从成为帝都以后,长安风采光彩不少。

来恭候的是“老熟人”大夫李傕,还有化名为“狄引”的马超。

一阵礼仪和场面话后,大家赶着千匹战马,昂然进入这代表董卓军权力中心的古城去。

李傕和诸葛亮并骑而驰,笑道:“主公对先生身在东吴,心存故国十分欣赏,今天晚上特在王宫设宴招待先生。”

诸葛亮正感慨万千望着城内风光,闻言以压低得又沙又哑,放缓了节奏的声调道:“皇上能明白小人的心境,真使小人感动十分。唉!身份卑微的人,犹如无根浮萍,其中苦处,实不够为局外人道。”

李傕微侧少许道:“听贵府大总管说,管先生打算回来大展拳脚,然而不晓得是不是已考虑清楚呢?”

诸葛亮福至心田,扮出愚鲁诚恳的样儿道:“小人只懂占卦算命,其他狗屁不懂,还望李大夫能多加提携,小人一定不会忘记大夫的恩典。”

这一次的对策就是装作愚蠢和不明昼里,以应对李傕这种狡猾之人。

李傕仰天大笑,才严肃小声道:“不知是何原因,一见先生,就心里面高兴,提携实不敢当,李某定会竭尽所能,助先生实现心里面理想。”

诸葛亮装出感恩不尽的样子,道:“有大夫这样照顾小人,那就安心得多了。不知小人要关注何事呢?”

李傕以无比诚恳的语调道:“皇上那里,自有下官为先生布置。然而长安有两个人,先生务必要留神防着,要不然不仅心愿难成,有可能还有三长两短,遭到与刘表同一的命运。”

诸葛亮装出震骇的样子,瞠目结舌道:“我和任何人都无怨无仇,怎么会有人要害我?”

心里面却是好笑。

李傕很显然是以为他是草野莽夫,思想单纯,才用这种直接的办法巴结自己,好使自己执迷不悟,为他所用。

由此也可知汉帝打算以他取代刘表,才令李傕认为自己有被巴结的价值。

李傕那对闪烁不定的贼眼先巡梭四方,见前方开路的董卓军团和后面的马超等人,都隔着一段“安全”距离,才小声道:“第一个要留神的人是乔国老,这人不会容忍有另一个刘表的出现。”

诸葛亮点头表示明白。

李傕这话不无道理,这叫作一山不能藏二虎。不过他这“管辂”假如要变成刘表当日如此财雄势大,怕是没有几代的时间很难办获得。因此李傕还是在虚声恫吓。

李傕神秘地续下去道:“另一个要留神的人就是董太尉董卓。”

诸葛亮按耐不住失声道:“什么?”

刹那间他明白了李傕并不甘于屈居董卓之下,还正在找办法将他除去。不过李傕这样向自己一个局外人透露心事,确实是有点不小心了,禁不住疑云阵阵。

这时刚来到用来招待他们的宾馆,李傕微微一笑,没有再往下说,伴着他进府去了。

李傕又说了一阵好听的话,接收了一千匹骏马这令董卓的人不可抵抗的重礼后,回宫覆命去了。

大家来到内厅,听取马超汇报。

马超吁了一口气道:“我们确有点运道,东吴人果然派来了特使,多亏给我截个正着,还获得了不少珍贵的资料。”

关羽明白地道:“六弟有劳了!”

这六个结拜兄弟里,以刘备地位显著居长,因此成了大哥。接着是关羽和张飞,接着是赵云和自己,马超添陪末席。

马超点头道:“的确很艰难,固然在截捉东吴使者时设下了圈套和伏击,依然损失了五名兄弟,伤了十多人,不过这是在所难免的了。”

诸葛亮可想象到那时候形势的凶险和激烈,道:“弄清楚他们怎么会要来长安吗?”

马超道:“还是四哥的疲劳审讯管用,那叫孙康延的东吴使者捱不了三天就投降了,吐露了实情,原来这事牵涉到淮南王刘泓。”

大家齐齐立马脸色大变。

自七百年前由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也许能够借一个累世同居的大家庭来作为形容。

这大家庭先由一英明强干的始祖,督率着几个儿子,在艰苦中同心协力,创造出一个以刘姓宗族为中心的大家族,天子与异姓诸侯间,多半有姻戚关系。

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都是以家族为经纬。

只从这点结论,就知这帝国的衰败只是时间的问题。危机来自两方面,首先就是“嫡长继承制”,一旦所传非人,就会弄得众叛亲离,韩信是最显然的证据。

其次就是彼此间原本亲密的关系,数代相传后渐显疏隔,而人口增加,良莠愈不齐,难免会出现仇怨争夺,倾轧动武的形势。

乱局一现,谁也无力去制止历史巨轮的自然运转。一旦王室失去了驾御诸侯的能力,立马会陷进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外族的入侵,逼使汉帝东迁,正提供了那么一个时机。

君臣上下的名分开始消失,名分就成了纸老虎,汉室的治权也全面衰败。

不过这坍崩是慢慢地出现,却非一泻而下。

黄巾之乱前,诸侯间和与汉室的关系上,还有顾念旧情,不为已甚的心理,干忤而不过度。

因此东汉百十年间,大体上依然能维系着对汉室精神上的尊重和敬意。

黄巾之乱后,依然没有以非公室至亲的大夫篡夺或僭登君位的形势出现。然而自从汉帝被董卓挟持以后,淮南王刘泓打着重振汉室的旗号依然不失为诸侯不错的选拔。

眼下淮南王刘泓针对各地诸侯畏惧汉室的心理,作出最后的一击,确依然不可轻忽视之。

马超续道:“这一次淮南王刘泓派来的特使叫郭为,若让他促成了幽州、东吴、冀州、两周、徐州、司州各地诸侯的联盟,汉庭势将处于十分不妙的形势,而如今看起来成功的可能相当大。”

关羽望向诸葛亮道:“我们务必要想方设法破坏这件事情,要不然曹操将很很难保证他丞相的地位。”

诸葛亮的头立马大了几倍。

关羽的话很有道理。说到底曹操的丞相之位,全靠汉帝而来,并不稳妥。而汉庭最重功勋,若让各地诸侯联手,此仗定是有败无胜,那时即使汉帝也护不住曹操。

若曹操坍台,他们刘表家很难再立足汉庭,天下固然大,势将刘表家没有安居之所。

原本容易的事情,一下子变得复杂麻烦起来了。

张飞最终找到打岔的可能,道:“益州和司州不是在开战吗?怎么会这一趟也有益州的份儿?”

关羽道:“这百年来诸侯间谁不是忽战忽和呢?”接着正色道:“冀德最好忍耐一点,不要在形势未明前去找你的颜如玉,要不然现出底细,我们很难有一人能生离长安。”

张飞神色一黯,低着头认可了,不过所有人都晓得他心里面的不情愿。

诸葛亮道:“董卓那方面的形势到底怎么样了?”

马超犹有余悸地道:“多亏我们抓了东吴人派来的特使,要不然这一趟定要吃不了兜着走,原来董卓是东吴辅吴将军的亲家,这东吴使者孙康延恰好是辅吴将军派来与董卓联系的人,还带着辅吴将军的亲笔密信,省去了我很多唇舌。”

关羽笑道:“大哥肯定不会一字不改将信交给这大枭雄吧!”

马超笑道:“这是必然的了,这密信内容普通,只是教董卓信任孙康延,好好与他携手合作,至于携手合作什么,却没有写出来。于是我依着信上的印口签押,另外仿摹了一封,交给了董卓,眼下看起来他对我们是坚信不疑的了。”

诸葛亮恍然大悟道:“那封密信依然在吗?”

马超道:“那么有用的东西,我哪会掉了,连那东吴使者也留了下来,囚禁在长安外一个秘密地方,这一趟董卓有难了。”

诸葛亮大为高兴,四兄弟再研究了一会后,才收拾心境,往汉宫参加筵会去也。

路途中诸葛亮想起那次到汉宫与伏惊云对决,不由得大生感触。

世事之难以逆料者,莫过于此。

那时候那猜想获得,两年后的今天,他会以另一种地位,彻底不同的情怀去见董卓和他扶起来的那个假汉帝呢?

在董卓军团的引领下,诸葛亮和三个结拜兄弟,昂然策骑进入宫门。

中护军摆开阵势,在汉宫主殿前的广场上列队欢迎,载歌载舞,好不喧哗。

诸葛亮等没想到那么大阵仗,都颇感突然,也知着假汉帝十分看重他们的“回归”。

其中一名将领驱马迎出,高唱出欢迎的赞语,明显是忘恩负义的老相识雷铜。

这小子的军服焕然一新,看起来是高升了一级,成了中护军的首领。

诸葛亮依足繁文缛节,虚与委蛇一阵后,与他并骑驰往宫庭。

雷铜和颜悦色地笑道:“不知怎样,属下固然是第一次见到先生,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唔!先生很像某一位属下了解的人,却霎时间想不起那是谁。”

诸葛亮心里面暗懔,晓得自己即使是改变了容貌,然而体形依然,言行举动方面也会在偶然间漏出少许纰漏,才勾起了雷铜对他的回忆和感觉。

他面无表情地以他“低沉沙哑”、“节奏缓慢”的声音道:“雷都尉不必诡异,在下也经常会有这类感觉,就是见到第一次相识的人,却像早曾相识的样子。”

雷铜释然道:“看起来是那么了!”

这时来到内宫玉华殿前的广场处,雷铜首先下马,诸葛亮和随后的关羽等随之跳下马来。

玉华殿台阶两边左右排开了两列数十名禁尉军,执戈致敬中,董卓这大枭雄在华雄和李傕二人傍陪下,迎下阶来。

诸葛亮等看得心底暗叹,没想到汉帝这昏君经过他们一役的严厉责怪后,依然那么信赖董卓。

董卓远远呵呵大笑道:“本人董太尉董卓!管先生来得真好,皇上等得心都焦了。”

诸葛亮装出惶恐的样子,彬彬有礼地道:“让皇上心焦,小人怎担当得起。”

董卓趋前,伸出双手和他握着,向他打了个暗号,浅笑着道:“皇上亲身看过先生送来的礼物,十分高兴。我们大汉得先生之助,定能大振军威。”

诸葛亮见董卓认不出他来,放下烦恼,高兴地道:“能令皇上高兴,小人已感满载而归了。”同一时间与李傕交换了个暗号。

董卓和颜悦色地为他推荐了华雄,诸葛亮则为关张二人介绍,客气话后,其他所有人舒坦行往汉宫去。

刚步进宫门,大殿内的侍卫动作整齐地端立敬礼,乐队奏起恭迎贵宾的喧天乐声。

诸葛亮等和董卓三人趋前下跪。诸葛亮一看,这汉帝居然和洛阳的那个汉帝长得有分貌似,只是神色气度上当然是洛阳的那个有过之而无不及。

假汉帝仰天大笑,离开设在对着正门另一端的王座,步下台阶,急步走来,一把扶起诸葛亮,高兴地地和颜悦色道:“管先生乃寡人上宾,不用执君臣之礼。”又向关羽等人道:“诸位请起!”

诸葛亮刚长身而起,后面的张飞竟“哗”一声哭了出来,连带诸葛亮等人在内,全愕在立马。

当所有人的眼神汇集到低着头痛哭,赖在地上不情愿爬起来的张飞身上的时候,这小子呜咽道:“小人失礼了,可是看到少主公最终能回国力,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使我激动得竟又哭了起来。”

诸葛亮等心里面叫绝,没想到张飞有此要哭就哭的本领,假如不是他们心里面有数,还以为他果真是感动得按耐不住落泪。

汉帝肯定更不会猜疑,行过去将张飞扶起,劝慰一阵后,向诸葛亮道:“管先生有此忠仆,令寡人感动不已。”

诸葛亮这才有空扫视殿内的环境。

何太后何璐也参加了晚宴,座位设于汉帝右旁稍后处,正眼神灼灼瞧着自己。多亏看表情只是出于好奇,绝非晓得他什么纰漏来。

汉帝左右下首处各设四席,应是每人一席,那就有一席空出来了,只不知什么人架子那么大,竟连汉帝的晚宴都斗胆迟到?

口中诚恳答道:“小人等固然长期身处异国,然而时时刻刻想着回国力,可是因着刘表的关系,担心受牵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