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重生诸葛

《三国之重生诸葛》

第307章 忐忑不安 2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董承仰天长叹说:“我昨天上朝,碰到伏后。她将我拉到一静僻处对我说汉帝回宫后,哭着对他道:‘朕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常人未受之苦,吾与汝当之。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今日在围场上,身迎呼贺,冒犯已极!早晚必有异谋,吾夫妇不知死所也!’伏皇后那时候听着很激动劝他:‘满朝公卿,俱食汉禄,竟无一人能救国难乎?许田射鹿之事,谁不见之?然而满朝之中,非操宗族,则其门下。假如不是国戚,谁肯尽忠讨贼?微臣无权,难行这件事情。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托也。”帝说:“董国舅多赴国难,朕躬素知;可宜入内,共议大事。’于是陛下就制衣一领,取玉带一条,密赐我董承;却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我找人杀了曹阿瞒这个奸臣。

曹操那么一搞,恣意任用私人,又将各地诸侯萎靡之风,引入我大汉,使妄臣得志,群趋奉迎、互竞捧拍的技巧,这于我大汉实是大大不利。”

董承停了下来,灼灼的眼神落到诸葛亮脸上,沉声说:“我绝非因曹操非我族类而排斥他,本朝历代功臣是异族之人,然而却最得我的崇拜。”

诸葛亮点头说:“我明白董将军的意思了。”

“刘皇叔已经过目,他交待我带给你一阅以作计策。这件事情事关机密,不可向第仨人透露半句,要不然必遭灭族之祸!”

诸葛亮接过董承递来的血书,乃天子手书血字密诏也。诏说:“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最近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逆贼,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又见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工部侍郎韩渠;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七,右将军刘备

董承摇头叹说:“曹操作茧自缚,以为杯葛了皇上,汉室天下就是他的了。何曾想到老天爷还不曾肯莫我大汉,出了刘皇叔,因此我董承即使是粉身碎骨,亦须保刘皇叔和曹阿满抗衡到底。”

诸葛亮暗吃一惊,说:“听董将军口气,形势似乎相当紧迫。”

董承拉着他到一道小桥旁的石头坐下来,小声说:“本来我并不忧虑,关键是蜀汉出现叛乱,曹操派了许褚和张辽二人前往镇压,一下子将京师附近的军队全抽空了,眼下京师只有禁尉军、中卫军、羽林军三军在支撑大局,形势之险,实百年来第一次见到。”

诸葛亮愁云密布说:“据我所知,蜀汉出现叛乱乃幽州牧刘裕和郭汜二人的诡计,曹操没有说清楚这事吗?”

董承脸上阴霾密布,闷哼说:“话固然是那么说,可是幽州牧刘裕有多少斤两,所有人都心里面有数,十个幽州牧刘裕都赢不了半个曹操,哪会到事发的时候,曹操才恍然惊觉,匆忙收拾?”

诸葛亮心里面冒起一股寒意,嗫嚅说:“董将军的意思是──”

董承斩钉截铁说:“这事必与曹操有关,一旦曹操将内奸安插到幽州牧刘裕的谋臣内边,就可像扯线公仔般将幽州牧刘裕操控在手上,制造出这等形势。”

董承再正色说:“一旦曹操在这段期间内,能将你和两位裨将军除掉,禁尉军、军羽林军两军,都要落进曹操手内,那时你说会出现什么形势?我猜到你今天晚上会来见我,原因十分普通,就是假如你确非曹操的人,以你的才智,一定会发觉不对劲的地方,孔明明白了吗?”

诸葛亮心里暗呼走运,要取得董承的信任确不随便,一直到方才,董承依然在猜疑自己是曹操一着巧妙的工具,或可说是多重地位的反间谍。

有点尴尬地说:“多谢董将军信任。”

诸葛亮又不解说:“即使是曹操手上有中领军羽林军两军,然而假如他的目标是汉帝,怕是没有人肯听他吩咐。”

董承叹说:“孔明还是资历尚浅,除非曹操获得了通通兵权,要不然一定不会动献帝半根毛发,此乃愚不可及的举动,可是一旦他能将我和吴子兰残害,再将事情推在幽州牧刘裕上,那时汉室还不是他的天下吗?许褚不用说了,张辽这犯迷糊鬼在那种形势下独木难支,加之又有皇后护着曹操,谁还敢去惹他呢?”

接着双目厉芒一闪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受制于人。曹操一天不死,我们难以有好过,大汉却是重蹈覆辙,受像董卓一样的权臣所陷。”

诸葛亮差不多惨呼起来。

站在董承的位置角度,对策上彻底正确。

关键是诸葛亮晓得在玄德称霸前,没有人可要曹操的命。

假如要不了他的命,自然是自己要丢命了。这件事情怎逃得过?

只恨他不能以这理由劝董承放弃此意,难道是告知他史书写明曹操不会那么快完蛋吗?

正头昏脑胀的时候,董承又说:“一旦刘皇叔肯略一点头,我可保证曹操活不过这三天。”

诸葛亮叹说:“董将军有否想过那后果呢?”

徐筅不屑一顾地说:“最大问题的三个人,就是伏皇后、许褚和司马懿。最难搞的还是司马懿,曹操一去,他必抢先拥立刘沐,若不是有此担忧,献帝被曹**迫迁都的时候,我和吴子兰早采取行动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张辽从中不同意。因此我才盼望由你劝导刘皇叔,眼下他最信任的人就是孔明你了。”

诸葛亮说:“我却有另一个打算,首先要通过滴血认亲,正式确定了刘皇叔和曹操没有半丝瓜葛,其次就是解决曹操亲信的第一谋士,这人一去,曹操就变了一只没有爪牙的老虎,恶不出什么样儿来,第三──”

董承挥手打断他说:“你说的是不是那郭嘉?”

诸葛亮吃惊地说:“董将军竟听过这人?”

董承轻描淡写说:“这点本事都没有,怎样敢和曹操作对。最好将典韦一起宰掉,那就更加是妥当。只是眼下的形势是你在防我,我也在防你,若不是明目张胆地采取行动,谁收拾得了他呢?”

诸葛亮晓得单凭这点依然未足以感动这位智者,小声说:“第三就是将杨修捧出来与曹操打对台,一旦拖到刘皇叔称王之日,曹操这盘棋即使是输了。”

董承雄躯一震,不解说:“杨修不是曹操的人吗?”

诸葛亮将计划和盘托上,说:“我还建议刘皇叔给曹操安上一个魏王的虚衔,以安他的狼子野心。”

董承深吸一口气后,像第一次认识他般扫视了好一会,双目虎目生威说:“说到玩花招、弄诡谋,怕是那郭嘉亦须让你一点,无怪乎到今天你依然活得那么健康了。”

诸葛亮暗觉无地自容说:“多亏今天晚上喝少了一杯酒,要不然就真不情愿当董将军说此话了。”

董承催问下,他说出了今天晚上所出现的事。

董承听罢点头同意说:“你言之有理,一天不宰掉郭嘉,早晚会给他残害。唉!眼下没有人敢吃曹操送来的东西了。”

诸葛亮心想这郭嘉用毒的功夫,怕比死鬼董卓还高人一等,要知即使是慢性毒药,总还是有迹可寻,吃下肚后会出现中毒的征兆,那有毒药可在吞入腹内后七天才使人毒发呢?尽管在二十一世纪,怕是也很难办到,除非毒药被特制的药囊包裹着,落到肚内黏在胃壁处,经一段时间后表层被胃酸腐蚀后,毒药才泻逸出来,致人死命。

想到此处,福至心田,巴不得马上折返花满楼,查看一下自己将下了剧毒的酒泼下处,会不会有那么一粒包了某种保护物的毒药。

董承见他脸色忽晴忽暗,问说:“你想到什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