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重生诸葛

《三国之重生诸葛》

第444章 主动请缨 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诸葛亮暗叫天才晓得,在大家面前则坚信不疑说:“战争胜败,不是嘴上说说可道个分明,要不然擅于作夸夸其谈的董卓就不会有黄巾之败,不过若刘皇叔任下臣为统帅,先要允准下臣三个请求,要不然此仗会是有败无胜。”

未待玄德发言,伏皇后高兴地说:“孔明有话请说。”

杨修眼里的妒意更盛了。

坏蛋终是坏蛋,在这种国事为重的形势下,诸葛亮又于他有大恩德,然而他依然只是为私人的私欲着意。

诸葛亮豪气横生,严肃说:“首先是将兵的问题,我要关羽和魏延二人作下臣左右裨将,同一时间在将军和铁甲兵团分别调派一万和两万精骑,至于已调集的十五万人,下臣则要去芜存菁,减至七万人,就此十万之数,就足够破敌。”

大家没想到他竟会自动裁减兵员,大感震惊。

杨修巴不得有空在伏皇后面前挂折他,愁云密布说:“对手兵员数目庞大,五十万之数还是初步估计,有可能对手依然在陆续增兵,现今孔明还将兵员数目裁减至十万,即管加之许褚将军的十二万兵员,总兵员数目依然末及对手之半。这一仗怎样能打?”

曹操点头说:“杨修这番话还是有道理,孔明要深思熟虑才好。”

诸葛亮心里面牵起颇觉荒旦的感觉,他休假前曹杨二人斗生斗死,怎么会猛然间又似同一鼻孔出气呢?

玄德对诸葛亮的自信近乎盲目,说:“大将军必有他的道理,大将军能不能解说一二。”

诸葛亮淡然笑说:“兵贵精而不贵多,各地割据诸侯联军兵员数目固然众,终究各军互不统属,在统领和携手合作上肯定问题丛生,因此臣下针对此点,精简兵员,不仅可提高效率,又可增强斗志。何况带兵打仗讲求深不可测,以虚击实之术。人多兼兵员质素低,只会使下臣统领不灵,反而致招败绩。”

孝文侯和伏完首先表示认可,这两大军方要员一表明立场,余下人等那还有话可说。

庞统问说:“对于许褚将军的十二万人,大将军是不是会又一次编整呢?”

诸葛亮斩钉截铁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了。不过下臣须要亲身察看他们的形势,方重新得决定。”

伏皇后对诸葛亮的自信只仅次于玄德,高兴地说:“孔明的第一个请求通过了,只不知第二个请求又是什么呢?”

诸葛亮泰然自若地说:“第二个请求就是务必要将许褚将军由前线召回许昌,统领之权全交到下臣手上,要不然此战不打也知必输无疑。”

这一次连伏完和孝文侯都要张嘴结舌。

要知许褚固然连吃败仗,然而却未曾败得很难翻本,可算十分非池中之物。兼之他带兵打仗资历远胜诸葛亮,有他在前线助阵,即使是诸葛亮兵败,也不致任对手长驱而来,因此所有人都不情愿坦率认可。

曹操睑上现出怒容,正要说话,玄德谈笑自如说:“大将军此说有理,军无二帅,本王彻底认可。”

曹操急说:“下臣认为最好由许褚将军退守第二线,方是万全之策。”

卫凯、杨修、王粲等都表明立场赞同此议。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由雍原到许昌都是最前线,何有第二线可言,只有放手给下臣展开对手意没想到的战术,下臣才能够少胜多,击退强敌。”

伏皇后说:“孔明究有什么妙法退敌呢?”

诸葛亮恭敬答说:“这恰好是第三个请求,兵书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故敢请皇后、刘皇叔和魏王予下臣绝对的信任,不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都一概不予关注。那是由于此役将是出现先败后胜的局面,又是敌先长进后惨退之局。故在战争开始的阶段切勿因小败而失去了对下臣的自信。至于下臣所采御敌之策,请恕下臣卖个关子,要不然泄露出去,就要不管用了。”

玄德拍案叹说:“大将军确是非凡人物,兵未动已对全盘形势估计入微。二天后本王登坛拜将,我大汉国的兴亡,就交到大将军手里了。”

就是这几句话,使诸葛亮担上了统领全面大战的重任。

会议完毕后,诸葛亮再和玄德、曹操、孝文侯开了一个小组会议,研究了在作战各方面有关粮食、后援等的细节,又议定了由刘封担当运输补给,诸葛亮才能逃脱。

刚出宫门,杨修在后方追来,客气过后,杨修与他并骑而驰,装出歉然之色说:“方才兄弟只是以事论事,孔明切匆介怀。”

诸葛亮心里面背地诅咒,嘴上答说:“杨修兄太小看我诸葛亮了。这算得什么回事呢?”

杨修叹说:“然而有一事,我果真是在责备孔明。”

诸葛亮诧异地说:“是何事?”

杨修无可奈何说:“孔明怎么会将雨烟送往大粱呢?至少该知会兄弟一声呀。”

诸葛亮也以苦笑回报导:“那是由于我怕杨修兄不同意,那时候很显然杨修兄争不过曹操,和其便宜了那大枭雄,不如让雨烟到她高兴去的地方好了。杨修兄还打算怪我吗?”

杨修盘算一会儿,点头说:“孔明坦白得令我很难接受,然而又不得不接受。唉,真没想到眼下我权势大增,反得不到心爱的女子,一得一失,确让人迷惘。”

诸葛亮明白他暗讽要看伏皇后脸色做人,第一次触觉到他内心的感受。

不管杨修怎样坏透,总是一个人,有他内在的真诚和感触。

生命总有不少无奈的事。

例如他面对的对手,其中有不少就是曾经将盏言欢的好友。

最紧密的莫如韩遂。

假如要被迫杀了他,自己会有何的感觉呢?

回到办事的府邸,找到关羽,让他命人去急召魏延回许昌研究。

何曾想到张飞此时问道而来,晓得自己没份随行,无论如何也不情愿干休。任诸葛亮、关羽二人威迫利诱,例如说他新婚燕尔,不该出征,又或须要他在京统率将军一类的话,都打他不动。

最终诸葛亮、关羽二人唯有举手投降,由诸葛亮再进宫面见玄德,任命张飞为另一裨将,京城将军则由孝文侯兼管,以王平暂代为裨将军,才将这件事情平息。

按着就是到城外军营,选拔精锐部队,老弱者一概归还地方,新兵则交由夏侯惇夏侯渊训练。

那天夜晚魏延赶来,三兄弟加之魏延和刘封,摊开地图,只是行军的细节,就研究了一晚。

早上其他所有人小睡一会,就分头行动。

诸葛亮进宫再与玄德研究,除了孝文侯和曹操外,还有伏完、杨修和皇后。

曹操固然巴不得解决诸葛亮,却为了切身私欲,绝不想诸葛亮输了这场关系到汉室兴衰存亡的关键性战役,故假扮得十分携手合作。

到此刻,诸葛亮才知大汉是多么富强,在粮食兵器车马各方面的供应一点问题都没有,任他诸葛亮要多少,就有多少。

一会儿议完毕,曹操、伏皇后和杨修先后走掉,诸葛亮向玄德、孝文侯和伏完说:“眼下对手连战皆捷,各地割据诸侯齐心,气势如虹,假如我贸然与敌对决,注定惨败。仅有之法,就是先令对手生出自大之心,再诱之深进,兼以焦土之法,将沿途乡县的人彻底撤离战线。待对手补给线无限地拉长,远离后勤基地,才利用险峻的山地灌木丛,以奇兵突袭,胜则穷追猛打,打不过迂回撤走,藉此摧毁对手锐气,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与对手主力展开对决,则这一仗就至少有九成胜利把握了。”

仨人的眼睛同一时间亮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