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章:日本求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各位读者大大,本书已经被拒绝了N次了。原因至今不明,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够将本书收藏,看能不能碰碰运气。雄猫在此叩头了。

中日两国的后续资金几乎同时到帐,两国的战争机器又开始轰隆隆地运转起来。中国军队将在越南的第1装甲师通过铁路运送到了朝鲜,同时,为了让各个军区及各集团军都能获得实战机会,还让成都军区的第1、第3集团军各派出一个师,兰州军区的第5集团军、南京军区的第4集团军、北京军区的第6集团军各派出了一个旅,总共约4万人开赴朝鲜。全国各地的军工企业也开足马力生产,大量的火炮、弹药通过铁路、公路输送到前线。甚至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通过总数达10万人的军队及超过100万人的民工辅设了从大庆到沈阳的输油管道。虽然大庆油田还没有竣工,但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日产原油2000吨。通过输油管道将这些原油输送到沈阳的石油提炼厂,每天可提供600吨汽油及800吨其它燃油,足以满足前线战事需要。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日本现时的工业力量除了钢铁产业和石油工业外,其实与中国相差不大。在得到美国的资金后,其整个工业也爆发了相当巨大的能量,各种军事物资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通过海运运送到朝鲜南部,装备正陆续从国内前往朝鲜的各个师团。由于日军从第1到第11师团被全歼,加上第16和第18师团被打残,使得整个日本陆军上下都充满了对中国陆军的畏惧。虽然日本政府现在非常清楚,要想侵入中国境内,获得本溪钢铁基地是一个绝无可能实现的目标,而且甚至连朝鲜能否保住都很难说。但为了不让天皇的统治受到民间的任何怀疑,为了以军人为首组织的政府不被民众推翻,所以日本必须继续战斗,以期望能够保住朝鲜。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中国一旦全境占领朝鲜,按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将极有可能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日本本土。

日本通过美国的资金,大量购买废钢铁、各种稀有金属、机器设备、石油等战略物资。而美国政府为了不让日本垮掉,甚至将一些关键性的物资和技术也出售给了日本。石油的大量输入,使得日本能够有足够的燃油提供给海军。因此日本海军在沉寂了近一个月后,继续开始了对中国沿海的封锁和骚扰。各大船厂也不停地建造军舰和船只,为陆军提供足够的海上掩护和运输力量。

日本陆军一直在扩充部队规模,到了4月中旬,双方因财政困难而开始停战时,日本已经组建了31个师团的兵力,除了在东北战场损失的13个师团外,仍有18个师团,并且还在进一步地扩充当中。鉴于中国陆军令人恐怖的强悍实力,日本陆军认为,至少要在朝鲜投入25个以上的师团才可能阻挡中国装甲部队的攻势。也就是说,除了卫戍东京的近卫师团,至少都还缺少8个师团,如果中上护卫日本本土的兵力,那么缺口就更大。于是,新一轮征兵狂潮在日本掀起了。

5月4日,刚刚抵达朝鲜前线的第1装甲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日军新组建的第27师团在礼成江构筑的防线,直扑议政府。接着,一直在平山、新溪与日军第12师团对峙的第3装甲师绕过日军防线,迅速越过虎飞岭山脉,攻占了日军第12师团师部所在地城北里,兵锋直指平康和玉洞里。仅仅三天,中国装甲部队便向前推进了50多公里。这带给日军大本营的是极大的震撼,除了下令让日军各部坚守外,还不断地催促海军加速运送陆军部队进入朝鲜。

5月10日,接替第1装甲师的第2装甲师突然发力,割裂了日军第21师团和25师团在开城、文山和议政府的防线,快速渡过临津江,于5月12日占领了议政府。这一下,只离日本朝鲜总督驻地――汉城仅仅10多公里。大惊失色的日军大本营立即下令在朝鲜南部的各个师团迅速向汉城汇集,并确定在(北)汉江一线构筑坚固防线。到了5月15日,日军在汉城就集结了5个师团及3个独立旅团共计15万人的兵力;在汉江沿岸还布置了4个师团及2个旅团和其它独立联队共计14万人的兵力。由于太白山一带地势险要,中国装甲部队通过极为困难,所以,日军只是在此布署了1个师团的兵力,扼守各个山口及要道。

5月18日,第1和第2装甲师积聚了力量后,开始向汉城防线进行了第一次进攻。虽然装甲部队凭借坦克强大的冲击力,迅速突破了日军的防线,但日军舍生忘死的战斗意志显然超过了两位师长的预期。第1装甲师的一个坦克团首先突破,并深入防线近3公里,但跟进的步兵部队却被日军用“人海”战术淹灭了。不得已,第1装甲师又投入2个步兵团进入防线的缺口,接应里面的坦克营,但上万日军士兵不顾一切地涌向中国这两个团的步兵。虽然,中国的重炮部队给予日军步兵大量杀伤,但心存死志的日军仍然不知恐惧的扑向中国军队。

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团立即陷入了身绑炸药包的上千日军的围攻。仅过了一刻钟,就有17辆坦克被炸毁,剩余的坦克不得不立即撤退。会同刚进入防线缺口,正陷于与日军苦战的两个步兵团一道,匆忙退出了日军防线。就这样,日军凭借肉体不断地消耗着中国装甲部队的力量,中国装甲部队终于在离汉城仅7公里的地方停滞了下来。

双方新的战线稳定后,立即进入了土工作业,日军凭借雄厚的人数优势,中国军队凭借强大的机械力量,在汉城以北构筑含有大量永固工事的工事群。第3装甲师也在突破到(北)汉江边上后,撞上了钢板,被挡了回来。整整一条(北)汉江南岸,布满了日军修筑的各种工事,明暗堡不仅沿着江岸一直绵延下去,即便纵深也被占满。很明显,强行突破,将会给中国军队造成巨大的杀伤。于是,中日双方又将战线稳定在(北)汉江沿岸,每天就是用重炮互相对射。

这就形成了一个古怪的态势:中国的装甲部队铁定能够迅速突破日军的防线,但跟进的步兵部队则必然会陷入日军“人海”。日军只能堪堪抵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却没有余力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进攻,即便能够发起突袭,在中国强大无匹的炮兵火力下,也会损失殆尽。双方就这样偃旗息鼓,逐渐积累着各自的力量。

到了5月底,日军又从本土逐渐运送了16个师团进入朝鲜,其中10个师团直接进入汉城及(北)汉江沿线,另外6个师团则在水原、清州、忠州、原州一线构成纵深梯次防御。而中国军队也得到了加强,全部由军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组成的士官团队,加上各现役部队副长组成的中高级军官团队,配上新征的10万士兵组建的第8集团军也秘密进入朝鲜。第8集团军虽然没有坦克,但却配备了大量的轮式装甲车及火炮,而且,在战前动员后,就立即进行了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造就了一支强大有力的作战力量。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新兵太多,没有经过实战锻炼。

这样,到了5月底,中国军队在朝鲜的军事力量就有一个装甲集团军、一个野战集团军、第403步兵师加上一些独立旅、团,总兵力为25万人左右。这个强大的作战集团组成了朝鲜战区,由沈阳战区司令胡玉兼任朝鲜战区司令员,副司令员为龙战天,而率一个旅收复外蒙的张云义则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员。整个朝鲜战区的参谋长则由郝跃峰担任。而日军在朝鲜则有整整26个师团及其它旅团,共计70多万人,差不多是中国军队的3倍。虽然,日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军队的战斗力上,却仍与中国相差太远。

为了迅速打破僵局,朝鲜战区参谋部制订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用秘密进入的第8集团军在太白山进行突破,然后迅速穿插。面对日益完善的太白山防御工事,参谋部想出了一个绝招,将进攻部队划分为以连排为单位的作战分队,进行渗透式进攻。各连排对各个工事发动突然袭击,或者干脆绕过一些工事。每个连排打完,后续的连排跟着上。遇有实在无法攻克的甚至连绕行都无法的工事,则交由重炮和飞机进行摧毁。纵深穿插后的部队立即切断日军防御工事的后勤补给,并从侧后对其发动进攻。

第8集团军忠实地执行了参谋部的计划,6月5日,第81师和83师分别实现了突破。到6月8日,第81师越过金刚山,占领了大津里,第83师则拿下了雪岳山。这是整个太白山最高的两处山峰,当然,也意味着中国军队占领了整个太白山的制高点。并且,第8集团军的前锋已经出现在(北)汉江南岸日军防线的背后。这让日军大本营魂飞魄散,一旦中国第8集团军从防线的背后捅上一刀,那么整个(北)汉江防线将会全线崩溃。而且在(北)汉江以南,除了小白山脉外,整个朝鲜半岛南部都是一马平川,非常适合中国装甲部队的突击。

不得已,日军又立即将在忠州、原州的两个师团派往阻截中国第8集团军,同时,国内刚刚组建并抵达朝鲜的另外7个师团也抽调了4个师团前往太白山脉北部,对中国军队进行阻击。除了被第8集团军消灭的驻守太白山脉北部的第24师团外,整个朝鲜半岛南部就猬集了日军32个师团,加上其它旅团,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90万人!当然,中国军队也没有停止增强兵力,到6月3日,与第8集团军构成相同的由刘伯城兼任的第9集团军也开进了朝鲜。战争,已经变得不可控制了。

此时的日本政府也明白,将战争继续下去,日本国内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都将枯竭下去,最终仍会丢掉朝鲜。而且帝国整整一代青壮年牺牲在朝鲜,对帝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同中国拼人力,显然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在陆军大臣、海军大臣的暗中支持下,若口礼次郎终于鼓足勇气向裕仁天皇请求停战,并坦率地向天皇承认:日本其实已经战败。裕仁天皇,这个在另一个时空中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真正的凶手,这个对武力充满敬仰,满脑子都是大和民族主义、大亚洲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怪兽,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咆哮着让若口礼次郎将战争继续下去,要让“低劣”的“支那”人尝到“高贵”的大和武士真正的力量。

若口礼次郎首相见无法说服天皇,便将希望寄托在陆军大臣及海军大臣身上,向天皇提出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共同讨论目前的战争形势。裕仁天皇同意了首相的请求。陆军大臣荒木贞夫面带愧色,首先向天皇认罪,并黯然指出:目前在朝鲜的90万日军应该不能挡住中国军队的攻势。裕仁立即要求陆军继续扩充,90万人挡不住,那就派150万人去,一句话,朝鲜绝不能丢。几个大臣面面相觑,荒木贞夫只好又说,目前,中国军队的扩军速度也很快,他们已经扩充了另三个集团军,即第10、11、12集团军。日本目前的青壮年数量已经受到极大地削弱,在国内新组建的15个师团已经使国力达到了极限。和中国拼人力是很不明智的。

裕仁听后,大骂陆军部是一群胆小的懦夫,是帝国军队的耻辱。直骂得荒木贞夫满脸通红,将身子深深地伏在地上。裕仁骂了好一会儿,冷静下来后也明白日本陆军根本不是中国陆军的对手,于是将眼光瞟向东乡平八郎。东乡平八郎立即伏低身子说,帝国海军完全能够胜任封锁中国沿海的任务。裕仁显然对仅仅是封锁中国不太满意,他要求海军必须能够摧毁中国某个沿海大城市,并让陆军在此登陆,在中国的腹部插一刀。东乡平八郎面有难色指出:帝国海军可以打败中国海军,但要摧毁诸如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就必须冒着无数鱼雷艇及岸炮的攻击,帝国海军也必将受到极大的创伤。目前,帝国只有海军能够胜过中国,但将海军主力用来面对岸炮是很不明智的。

最后,若口礼次郎总结说,必须尽快结束战争,通过国际调停,保住朝鲜半岛南部,否则,继续打下去的话,朝鲜必然会落入中国人之手。东乡平八郎和荒木贞夫也附和着表示同意。心气甚高的裕仁显然不能接受战败的耻辱,他隐晦地表示,不能让中国得了便宜。就算真的要停战,也必须给中国一个极大的惩罚。首相及陆海军两位大臣不由得暗叹了一下。东乡平八郎表示,目前帝国没有实力给中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荒木贞夫也说,就算日本想停战,保住朝鲜半岛剩下的部分,还不知道中国方面的意思。毕竟,朝鲜对于中国为说,已经是唾手可得了。

这次日本的御前军事会议基本没有什么结果,只是让裕仁明白了目前战局完全糜烂。但裕仁仍心存幻想,想用武力保证朝鲜半岛不被中国吞并。6月22日,中国第8集团军第82师攻占了麟蹄,离(北)汉江防线中央位置的重镇春川只有不足100公里。两天后,第83师沿着太白山脉继续南下,攻占了五台山。整个日军防线已经岌岌可危了,用荒木贞夫的说法来形容,朝鲜已经被中国完全掌握了。

裕仁终于下了停战的决心,要求若口礼次郎立即联系美国,请求国际调停。

持续的战争也使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损失较大,第8集团军参战不到一个月,战斗减员就达到了近万人。由于缺乏装甲部队的冲击,日军在太白山以4个师团加上数个旅团构筑的防线,虽不说固若金汤,但不付出巨大的牺牲也是不太容易被突破的。第9集团军在第3装甲师的左侧沿着(北)汉江展开,给予对岸日军极大的压力。但双方就在此地形成了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对峙。但随着第10和经11集团军的到达,兵力均势开始被打破了,日军在朝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美国的调停成效不大,中日双方仇恨太深,也导致了分歧极大。中国仍是那句话,不归还台湾、琉球,不对中国进行赔偿,中国将会把战争进行到底。而日本提出的条件则显得有些可笑:中国无条件退出朝鲜,对日本进行赔偿。面对日本这种神经质的条件,连美国调停代表都觉得甚为无理。最后,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私下里同日本商量,并提出了一个对日本虽然极为不利,但却能挽救日本衰亡的建议:中日双方保持现有的战线为实际分界线,日本将台湾、琉球群岛交还中国。在朝鲜,中国军队驻军不得超过10万,而日本不得超过25万。同意日本修改《华盛顿海军条约》,将日本主力战舰的限额放宽至45万吨。

美国政府的这个提议,显然是对中日双方都作了限制。在大陆,日本根本不可能取得任何优势,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南下。进入东南亚,掠夺当地的各种资源为日本服务,这必然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利益。而台湾地处日本南下的航道上,由中国控制,对日本是一个极大的牵制,使未来日本要想将势力范围深入到东南亚,就必然先夺取台湾。这就又会造成两国的战争。而且中国海军力量薄弱,对美国在菲律宾的利益不会构成威胁。而且,中国要想保住台湾,就只能对日本时刻保持警惕,也无力南顾。实际上,美国这么做,是将两国推入到长期对抗的深渊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