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江湖

《周易江湖》

第42章 望文生义 2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简体字里的“几”在繁体里写作“幾”,“机”写作“機”,其实,在繁体字里,既有“几”,也有“幾”;既有“机”,还有“機”。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知几”、“见几”的“几”,在繁体字里是“幾”,被我们简化为“几”;而繁体字里出现“几”的时候,一般都是指“茶几”——我小时候总不明白什么叫“窗明几净”,以为是说“窗子明亮而且有几分干净”,很困惑,后来想通了:是“窗子明亮,茶几干净”。

繁体字里的“機”也有“征兆”、“原由”的意思,它最先可能是指弩上发箭的那个小机件,大概相当于手枪的撞针,后来引申为各类机械,还指事情的关键和人的机智,还有时机、机会。这个“機”后来被我们简化为“机”。

但令人讨厌的是,繁体字里也有个“机”,是指一种树。我也不知道这种“机树”是什么模样,不过汉朝大文学家、也是算卦高人的扬雄在《蜀都赋》里写过“春机杨柳,袅弱蝉杪”,看来是一种婀娜多姿的漂亮树。繁体字的“机”也通繁体字的“几”,当“茶几”讲。我们在繁体字的书里不但会看到“幾”和“機”,还会看到“几”和“机”,真够乱的。好了,以后再说到“知几”的“幾(几)”,我就一律用简体字来写了。

关于这个奇妙的“几”,我再引一段新儒家的大师牟宗三的话,很多人一定都会爱听:“任何一件事在人世间,在宇宙间生起,开始一发动,将来的结果就统统包括在内,这一开始发动就是‘几’。占卜最重要是看几,能看到几,将来的结果都可以算到了,占卜就是用最具体的心态看事物。中国人的头脑很灵活,但这灵活要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养讲。西方人讲本质属性那一套很死板。现在,中国人忘记自己的长处,学西方人那一套,但又学不好,所以现代中国人最麻烦。”

“占卜最重要是看几,能看到几,将来的结果都可以算到了”——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宿命论啊?”

难道不是吗?宿命论难道不正是算卦的基础吗?

有人可能还会追问:“我们不是都学过必然性和偶然性吗?就算必然性和宿命论有点儿关系,那偶然性又怎么解释呢?”

不,这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偶然性。

继续追问吗?你也许会说:“我买彩票偶然中奖了,出门偶然被石头绊倒了,这不都是偶然性吗,怎么会不存在呢?”

如果承认有必然性,当然就不存在偶然性,所谓偶然件其实也都是必然发生的,只是我们认识不到其中的因果关系罢了。好了,我用两个三段论来推演一下:

第一个三段论:

www.youxs.org:整个宇宙是有一个“第一因”的。(佛教不承认这点,但我们这里先不涉及先验性的内容。宇宙大爆炸学说也不是科学上的定论,只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罢了。承认宿命论的前提是承认宇宙大爆炸学说。)

www.youxs.org:因果规律是严密的。(只不过因果关系过于错综复杂,有些我们能粗浅地认识,便归入“必然性”,有些我们认识不到,便归入“偶然性”。但“偶然性”之所以“偶然”,其实并不是真的偶然,只不过我们认识不到促成这个结果的各种原因罢了。)

www.youxs.org:命运全是注定的。(在“第一因”的作用之后,万事万物都会按照因果的既定轨道发展,哪怕我们现在在想什么,今天晚上吃什么,甚至信不信命,我现在在写什么,都是被注定好的。)

第二个三段论:

www.youxs.org:即上面的结论——命运全是注定的。

www.youxs.org:对某一事物的未来发展,我们已经知道全部的“因”,并且能够从这全部的“因”当中再按照因果关系严密地推导出后面一步步、一个个的“果”(此事的“果”又会变成彼事的“因”),这里面所有错综复杂却都严丝合缝地吻合着因果规律的关系,我们全都能够知道。

www.youxs.org:那我们当然就能精确地推导出该事物的未来变化情况。

(补充说明:要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个“算卦”工作及其对该事物未来的影响也是被注定好了的,算卦这件事本身也要被演算进去。)

举个例子:

我刚才一出门,就被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陨石给砸死了。

这个事情看上去够“偶然”的吧?

但是,如果算命先生事先知道了所有的“因”,必然能推算出我会这么被陨石砸死。

具体说:算命先生要知道:

www.youxs.org。

www.youxs.org。

www.youxs.org,我要马上去买拖鞋。

www.youxs.org。

www.youxs.org。

www.youxs.org。

www.youxs.org。

www.youxs.org、体积和物理结构。

……

大概会有上亿、甚至几亿亿的信息汇总,然后再按照因果规律来精密演算,必然能够得出结论:在某一个精确到毫秒的时间,在某一个精确到微米的地方,我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陨石砸死。呵呵,这就是命中注定,毫厘不差。

如果能做到这点的话,就连每个人下一秒钟脑子里会想什么,都能准确地算出来。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运算过程中只要有一个因素没算周详,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比如,那颗陨石在外太空的位置如果偏差了哪怕只有一毫米,那它掉下来的时候可能砸死的就不是我,而是千里之外的某个人了。

可见,在这种“上亿、甚至几亿亿的信息汇总,然后再按照因果规律来精密演算”的情况下,一个极其微小的偏差就已经足以使运算结果变得完全不准确了。

还要知道,算命先生并不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的,他们自己也同样受着因果规律的支配。

所以,牟大师说的“占卜最重要是看几,能看到几,将来的结果都可以算到了”,理论上可能确实成立,但在实际操作上,就需要你具备惊人的演算能力了。

好吧,先假定你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那么接下来你很可能会关系另一个衍生问题:命运可不可改?

一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就会拿《了凡四训》说事,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我在《孟子趣说》里论及了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这里就不再细说了。总之,这问题的肯定性答案的前提是:要么因果规律不是严丝合缝的,甚至是不真实的(休谟就怀疑过);要么逻辑是靠不住的,逻辑上的严密并不一定意味着事实如此(芝诺就讨论过);要么就是有外力的干涉(内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

了解了这个“几”,再来看那句难解的“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知至至之”,读起来像绕口令,有人说,第一个“至”是指事物的发展,第二个“至”是说你自己相应的行动。也就是说,第一个“至”是说你发现手纸涨价了,小区里的邻居们全赶往超市排队抢购呢;第二个“至”是说你自己也意识到了手纸涨价问题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程度,赶紧回家拿存折,把存款都取了,跟着大家去排队抢购手纸。

那么,“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这就是说,如果你的脑瓜聪明到看见大家抢购手纸了也知道跟着去抢购,你就够资格跟我来学习“几”的深刻哲理了。

“知终终之”,第一个“终”是指事物发展的终极阶段,第二个“终”是说你在认清了事物发展的终极阶段以后所采取的相应行动。比如,还说抢购手纸那件事吧,第一个“终”是说你认识到了取出全部存款用来抢购手纸将会导致的结果是:如果每天不闹几回肚子,你就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第二个“终”是说你今后的一日三餐全在无证小吃摊解决,而且哪家脏就专门去哪家。

那么,“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这就是说,你能做到“知终终之”了,为人处世也就不会有什么行差踏错之虞了。

——这是一种解释,再说另一种。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这都是接着前文“进德”和“修业”来说的。

“知至至之”,第一个“至”是说思想品德的高尚程度,第二个“至”是说你要去达到这个程度,那么,“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这就是说你给自己树了个目标,要争当“四有新人”,有了这个目标之后你就天天努力学习,思想觉悟越来越高,如果你是个这样的人,那就可以跟你讲讲“几”的深刻哲理了。

“知终终之”,第一个“终”是指事业可能达到的结果,第二个“终”是说你努力去达到这个结果。“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就是说你在思想品德上要做“四有新人”,在实际工作中你还要争当“三八红旗手”,为此你天天努力工作、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那你在为人处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行差踏错之虞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