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116章 玻璃大棚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周星领着红杏来到了自家的田头,因为种了小麦,到处显示出清晰单薄的浅绿色,褐色的土地越发显得苍桑,堆积在垄上的土块儿细碎优雅,几根拢起来的玉米秸段儿,插在垄上,大地安详,向着远处铺排开来,一望无际。

红杏拢着他的胳膊,缠绵地依靠着,舍不得丢开,两个人嫁一个丈夫,还经常不见人影,让情窦大开,知道了人生妙味的她异常珍惜这个单独相处的机会。

“星哥,你再抱抱我嘛!”她小声地央求着。

“今天夜里我会好好疼你的!”周星在她耳边说着,轻吹一口,痒得她哇一声跳起来,杏眉横立,可是,说话时,语气又软得不行:“你,你真是坏死了!”

周星在地头构思着,是在自家地理搞还是在黄家把一百亩实验田里做,想来想去,还是在自家吧,大约有七分地,准备明年种红薯的,红薯产量高,是农家大半年的粮食,可是,它毕竟又不算是主粮,因为皇粮国税不要它,上集市买卖也不稀罕。

“在这里搭建一个窝棚。我要种大棚蔬菜!现在就行动!”

“星哥,星,你,在这半地里住?你不害怕?万一夜里有狼……”红杏担忧地说。

“不,我可以派人来,再给他些防备的家伙。”周星见她体态娇媚可爱,忍不住抱了来:“我夜里才不看呢,我要看着你,我还要在你身上种地呢!”

红杏被他一阵温存,瘫软如泥,媚眼如丝。

周星请来了流民兄弟,暂时不要挖掘沟壑了,直接来干活儿,他在地头儿讲了一通,大家都明白,知道怎么做了,可是,都不明白,在这半野的田头,干吗要打一人多高的围墙?还要立木架子?

“诸位兄弟,好好做,做得好,将来田里有了收益,我们大家都有份儿啊!”周星笑着鼓劲儿。

几个流民兄弟偷偷摸摸地看红杏,周星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自己的小媳妇吸引人眼球嘛。

流民们迅速地干起活来,主要是找麦秸,切细碎了,从地上挖泥土,和水,搅拌了麦草,用钢叉一类的器具打墙,幸好天不是太冷,泥浆也能够和开,流民清楚了任务,都急急忙忙地工作。“星爷,您老放心吧,我们保证给您弄好!”

周星充分感受到了一个施舍恩惠者的荣耀,很放心地带着红杏走了,他回到家里,跟周光夫妻俩说了,让俩人也知道,还跟便宜老爹周老根说了,周老根好象磕睡一样的眼神告诉他,他实在莫名其妙,不过,这便宜老爹有一样好处,很知足,很有纪律性,尊敬儿子,立马自己去田头看情况:“星儿,你说怎样做咱就怎样做,咱家,现在你做主。”

周星又去了黄家,向何管家讲述了自己的创意,何管家张口结舌,瞪大了白眼睛:“你,小周兄弟,你又要出啥鬼点子?冬天种菜?你今天没有头疼脑热吧?”

周星向他保证,自己的蔬菜计划,决定行得通。

“成,你去找咱东家吧,你要的东西我不敢做主儿!”

他真不敢作主,因为他说了,一块儿玻璃,大约台式电脑那么大的标准,需要好几吊铜钱儿,黄家这么超级的地主,也没有安几块儿,玻璃都是城里的富贵人家少许安几块招摇,所有的玻璃,都是从西洋进口过来的。中国人能够制作的就是琉璃。

“城里有作坊吗?”

“嗯?”

“有卖玻璃的商家?”

“有!只有一家!”

周星恍然发觉,自己出了一个极臭的主意,怎么要搞蔬菜大棚?虽然是晚清,虽然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可是,要用船只将南方的蔬菜往北方运,还是有条件的,顶多就是一个月半个月吧,而自己要做的事业,花费太大。

忽然,周星想到了汉口,对,那里的洋人直接经营有玻璃店,自己要去购买,不是少了几道手续便宜不少?正思想间,黄得榜出来,看见了周星,笑得一朵花,“周星,你这几天干什么?”

“没有干什么?”他随便应付,毕竟,这几天不在黄家的庄园里周旋,拿了人家的工资,有些愧疚。

“你能不能再去汉口,买些东西回来?你们二爷上回有信,算算时间,也该到了,别人去我不放心,可是,你去吧,我又担心你的俩小媳妇恨我!”黄得榜说话,也极有人情味,也很技巧,周星就是不想去,也不好意思,正好心里有事呢!

“行,我今天就去!”周星满口答应。

黄老头子感激得很:“唉,还是周星,年轻人有心劲儿,好!”

周星去了汉口,一来二往的又是十六天,就这,还是相当快捷的,驱赶了两辆马车回来,装了二爷带回来的东西,同时,也多了一辆车子。

“呀,这是什么?周星啊!这一车是?”黄得榜,何管家,府里的许多人,都欢天喜地地观看周星带回来的东西,大家都很好奇,毕竟好些天不见,一个个亲热得不得了。

“这是我的私货!老爷,诸位,实在是对不起!”

“私货?”大家更感兴趣了,周星为人,向来光明磊落,这回夹带了私货,让人期待。

“呀,这么多的玻璃?”

“什么?是玻璃?”

“呀,这么多呀?”

玻璃是稀罕物,车拉马载的如此之多,是一笔巨额货物,所以,大家都拥挤过来,你摸摸我摸摸,甚至连对东家的顾忌都少多了。

黄得榜奇怪:“你们二爷没有说要给玻璃啊。”

周星讲了自己的计划,是他从汉口洋人那儿购买的。

“多少钱一块儿?”

“洋人不要钱儿,死活不要,我只好随便给了十两银子。”

“十两?买这一大车?”黄得榜还没说,背后,丘师爷就嚣张起来:“呀,我们发大财了,要是到了城里,这一车怎么着也要卖二三百两银子呢!”

黄得榜自然知道行市,也是这么说,要周星再去购买,专门捣腾玻璃就可以发大财,可是,周星一说实话,大家就蔫了,因为和德国商人的商约,人家感激,所以不惜工本地赠与。

听说周星要搞玻璃大棚种冬天的蔬菜,没有人不好奇的,黄得榜甚至亲自坐了轿子,和周星一道到了周屯的田头儿,那里,这么些天,按照周星的吩咐,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长长的半围的土院子,几个流民正和周老根一起刨着木板。

一见周星回来,周老根也是喜悦万分,几个流民兄弟,也很热情,周星将玻璃量了尺寸,要求流民们制作。

黄得榜实地考察了情况,十分感兴趣,当即拍板:“周星啊,你要是真的能够种出冬天的好蔬菜,我也绝对要奖赏你,哪怕你是种给自己的,说吧,你还需要什么?”

周星知道花费巨大,赶紧向他保证,“老爷,我这样做,是怕万一失败,就算自己的了,等明年种好,一定在黄家多做!”

“好,用心良苦,你说吧,还需要什么?”黄得榜的慷慨是有原因`的,仅仅是这些天来他的洋式钢钎的打造,就赚了好几百两银子,不仅风行了怀庆,还有许多周边的府县大户人家,慕名而来,要看看希奇,同时,顺便买上几把,十几把。即使不用也要看着玩呢。有了实际利益,黄得榜又本是开明之人,当然要格外支持周星了。

周星感到,自己穿越这一回,还是值得的,遇见了一个好领导,不仅给自己分了两个美女老婆,还极力配合工作,好!

在黄得榜的亲自干预下,黄家几乎是有求必应地支持周星搞大棚种植,因为玻璃的数量有限,他只能搞一个,宽三米,长八十米,如果有了塑料薄膜的话,那就简单多了,随便斜着扎写竹片就可以种……

还好,几天时间,热闹得象是集会的周家屯上的田野里,树立起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很可能要创纪录的玻璃大棚。

玻璃都装在窗户上,窗户是天窗,白天,凳上可以够着,打开数扇以透气,每隔一段都有很粗的檩条支柱,而黄家,也将自己仓库里的厚杆秸席倾巢出动,捐助了周星。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周屯的人实在是希奇,周七爷今年有了小病,走路都不利索,还是坚持来看了:“玩什么?孩子?”

一听说是种菜,周七爷就倒吸一口冷气。“种白菜吗?”

“不,七爷,我们种豆角儿,茄子,香椿,还有甜瓜,西瓜,什么方便种什么。”周星乐呵呵地说。

“嘿嘿嘿。好!”周七爷笑容可掬地应付着,一转脸就咒骂起来:“这小崽子,骗我呢,他是不是嫌弃家里的房屋太小了,往这儿住?”

在众人的期待中,一切都处理好了,为了表示吉祥如意,周星还放了一挂长鞭,搞得周屯的人都来看热闹,有的脸色苍白,拿着刀枪,还以为是闹了土匪。

周星亲自在大棚里工作,梳理了沟垄,安排了蔬菜和瓜果的品种,还将黄家的老年师傅请了来,老年师傅非常愿意,因为,正是有了周星的撮合,黄得榜也成人之美,真的将柳姑许给了老年,老年师傅对于周星,那是感恩戴德,惟恐自己不能报答。反正在冬天也没有事情,抢着要来。

在大棚的里面,开了几处房屋,给人居住,一是给老年师傅和柳姑,二是给做活的两个流民老头儿,再就是周星自己居住,别说是这些蔬菜瓜果的稀罕,仅仅是天窗上的玻璃,就是一大笔财富,得看守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