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267章 甲午风云骤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徐建寅出来,瞪着眼睛,担心道:“周大人,您干吗那么不实在呀?您是在太后面前,要是信口开河的话,是要犯欺君之罪的。”

“多谢指点!老徐呀,我今天其实也不想说什么,您看,谁不想当官儿呀?嘿嘿,对不起,我是鬼迷心窍,鬼迷心窍,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面对忠诚老实的徐大科学家,周星坦然自若地道歉,感谢。

“哦,今天呀,你真吓了我一跳,万一太后要亲自验看我们的新式武器,你就惨了!”老徐现在还心有余悸。

周星打量着这个一流的中国早期科学家,笑得很甜蜜:“还是你的功劳!”

徐建寅的胸膛被砸了一下,“你?”

“我这三百两银子,奖励给你了。嘿嘿。”

“我不要。”

“那就是说,你不把我当哥儿们!”

“嗨,得得得,我收了。”

得多少钱儿,升没有升官儿,周星都没有在意,他出来以后,是满面春风,一脸喜气,让徐建寅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的企图受到了打击,怎么还高兴?

科学巨匠,糊涂为人。周星这样暗暗地评论着老徐,然后,带着他到京城里去消费了。

又几天,周星向西太后提出了辞职的请求,在又一次接见中,让西太后大吃一惊。

“周道台,前一次,你还在邀功请赏,要本宫升你的官儿,可是,这一回,居然要辞职,为什么呀?”

“太后老佛爷,因为,微臣想通了,得到了李鸿章中堂大人的开导,彻底地想通了。”

当然,周星也是信口开河,他老听人讲,当官的人身不由己,不过是个表演的戏子,现在想想,也真是的,其实,在官场混着,不仅是一个戏子,还需要是超级水平的演员。周星顺便一句话,就将李鸿章给套进去了。

“他怎么开导你呢?你又如何想通了呢?”西太后问。

周星讲了李鸿章如何如何教导他要谦虚谨慎,要知难而退,所以,他感到异常惭愧,要辞职,要将北洋军事研究所的事务,转交给朝廷。

现在的西太后,对于周星的什么秘密研究所,已经没有了一点儿的神秘感觉了。“哦,知道了。”

“太后老佛爷,要不,您找一个满员人才,来负责武器装备的研究吧。万一将来研究不出成果,我们也背靠大树好乘凉,能够蒙混过关。”周星见她不批准自己的辞职,顺便提出了新的建议,其实,这新建议,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西太后想了一会儿,连连点头,“也好!”

就这样,在一个月以后,代表清廷的一个纨绔子弟崇仑,被任命为北洋军的武器装备的研究所的所长。这崇仑,虽然长得也玉树临风,大眼睛白面皮,聪明能干的,其实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别说监视周星,管理厌倦所,就是能够每天按时到研究所里报道,都得千呼万唤,八台大轿来邀请,还是满脸不自在。

周星很高兴,很得意。

如果来的是个干员,周星一定要好好地转化他,让他懂得科学的威力,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研究的管理者,不管满汉,只要是人才,都星都愿意和他共事,成为朋友,如果他是白痴,周星也很高兴,因为,他不会造成任何障碍。

周星自己做了副手,将主官的位置都抛给了崇仑,但是,这个家伙只能每天转着手上的鸟笼儿的绝技,吸引着许多孩子的目光,而且几天以后,就从河南怀庆失踪了,在痛痛快快地娱乐了数个月后,才肯现身,去领自己的薪金。

就这样,周星彻底地化解了研究所的危机,开始了大刀阔斧地研究。为了支持研究所的费用,他一方面利用崇仑的名义,去北洋申请款项,又跑到朝廷,哭穷叫苦,化来了一笔又一笔的款子,然后,投入到了研究中,同时,他又很随意地动了动歪脑筋,利用黄家的农业,商业渠道,资源,办了纺织印染等好几场事业,特别是在北京等地成立了银行,使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两年半,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年半就过去了。周星过得快乐充实,也严肃紧张。

该来的,将必然来到,一四年春天,大旱造成朝鲜农业危机,而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曾经平息的矛盾,再次激化开来。朝鲜全境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又是以全罗道为核心,几乎席卷了整个朝鲜,农民起义军越战越勇,迅速就击溃了官军的阻挡,然后向平壤,汉城等地进军,朝鲜封建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完全是历史的演绎,在农民起义军的压力下,朝鲜国王再次向清军求救,于是,驻扎在朝鲜的清军,参与到了对农民军的镇压中,而同时,日本政府立刻宣布,要帮助朝鲜政府,应付事件,接着,不等朝鲜政府表态,就派遣了大批的军队,利用日本舰队的威力,在朝鲜的南部诸多港口城市登陆,然后,整顿秩序,向朝鲜的中部地区进发。

这年夏天,到了麦收季节,农民军遭遇了多国部队的镇压打击,势力渐渐衰弱,同时,又要回家收麦种地,人们纷纷自动地溃散,返回家园。很快,朝鲜农民军的核心将领全俸准在战斗中牺牲,全部农民军都深受打击,于是,很神奇地和政府达成了第二次协议。农民军返回自己的家园,政府依然不再追究责任,事变再次平息了。

这一回,可到了历史的轨迹上了,日本人,绝对不会再走的了。

周星立刻给李鸿章上书,又给皇帝和西太后上书,指出了日本人的野心,要求政府立刻出面,对日军的撤退提出干涉,并且,要求朝廷,立刻以北洋体系为核心,组建一个针对倭寇战争的指挥部,部队集团,进行物资的调集储备,随时随地要和日本军队战斗。

“倭寇侵略我大清之心,昭然若揭,若我大清以君子之心度其小心之腹,必将受其荼毒,即便我大清以堂堂正正之风和款日本,也要聚集重兵,做好最坏打算。”

周星完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没有管他朝廷是汉人满人的,是封建的还是民主的。无论如何,不能让清廷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悲剧重演了,中国的尊严,不应该在这一场亚洲人的战争中,丢弃得干干净净。

为了提醒清政府注意,周星上窜下跳,几次求见皇帝,求见太后,都力陈备战,更几次跑到了李鸿章那儿,要求他认真思考。他还提出了日本必然侵略中国,朝鲜,和大清决一雌雄的十条理由,以惊醒世人。

清朝内部,对于和日本的关系,也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可是,有一条,西太后的六十岁大寿即将到来,西太后本人,骨子里坚持要对日妥协,不愿意轻启战端。

皇帝是个小屁孩子,如果他有周星的见识,阅历和本领的话,清朝早就翻天覆地变化了。他就是个傀儡,没有任何有力的见解,李鸿章完全以忠诚老实自居,完全揣测着西太后的意思办事。自然,也不肯多么卖力地备战。

接着,历史残酷地演绎着一幕幕的真实,日军挑衅,攻击了中国在朝鲜牙山的大营,还冲进了汉城的皇宫,逮捕控制了朝鲜国王,实际上将整个朝鲜控制,然后,迫使朝鲜国王“邀请”日军,驱逐清军。

不久,日军又偷袭了中国的运兵船,造成了一艘兵船被击沉,死伤千余人的惨剧,还俘获了另外一艘兵船。

是年八月一日,在朝野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对日宣战。以李鸿章的淮军为主力,布置对日战事。接着,日本也对华宣战。

在九月十七日,中国北洋水师舰队,在提督,中将丁汝昌的带领下,运输物资到朝鲜,返回途中,在黄海的大东沟,遭到了日本舰队的偷袭,日本舰队悬挂英国战旗,等两舰队接近,则亮出日本旗帜,对北洋水师偷袭,两舰队展开了激烈战斗,北洋水师十艘战舰,日本舰队十二艘,在黄海的海面上,上演了一幕近代史上,世界先进海军(蒸汽战舰)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结果,清军完败,提督丁汝昌受重伤,五艘军舰被击沉,其余军舰皆受重伤,日本舰队损失轻微,只有旗舰松岛号被多发炮弹击中,死伤百十余人。

日本舰队见袭击效果已经达成,又有中国北洋海军的战舰从威海卫军港出发前往救援,感觉再战不利,就率先撤退了。

接着,朝鲜战场上,中日两军激战,清军统帅叶志超,淮军的大将,李鸿章的心腹爱将,软弱无能,胆小如鼠,一战即溃,带领残兵败将,一溃千里,逃到了鸭绿江,以后,日军追击,跨越了鸭绿江,进攻中国东北地区,中队以淮军为首,继续抵抗,但是,连连失败,抵抗力甚微。

日本军队海陆两部进攻旅顺,驻扎在此地的清军将领徐邦道,坚持抵抗,给日军造成了相当损失,最终,其他各部清军溃败,徐部独立难支,被迫撤退,日军进入了旅顺,大肆屠杀,将全城军民,约一万八千余人,全部驱逐屠杀,最后,旅顺剩下了一片焦土,能够侥幸逃脱死亡的,不过三十六人而已。

一四年,在凄风凉雨中,就这样度过了。

第二年的春天,日军进攻北洋水师在山东半岛的又一军港,威海卫,日本舰队封锁了军港,而李鸿章再次提出了无耻的保守策略,不允许海军出港决战,结果,使其坐以待毙,陷入了困境,日军派遣两个师团登陆半岛,在荣成湾挺进,接着,进攻军港的南北两帮炮台,清军战斗力甚为微弱,被日军轻易击溃,于是,日军夺取了炮台,转而以清朝陆军的大炮,去轰击躲避在军港内的水师舰队,于是,炮弹横飞,清军水师纷纷中弹,在如此危机面前,提督丁汝昌服毒自杀,诸多将领也有效仿自杀者,而其余将领在洋人顾问和教官的率领下,向日军投降,拱手交出了残余的全部战舰,武器弹药,成为了日军的战俘。

甲午之战,中国大败亏输,从此,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危机里。

作为战争的最后尾声,清廷严厉地惩罚了祸国殃民的李鸿章,将其剥夺了官职,严惩逃跑溃退的军官,派遣两江总督刘坤一为统帅,以南部的湘军为主力,调集运输到了北洋,在天津以东,辽河一线,向日军发动了****,开始小胜,接着大败,六万清军,一朝崩溃,逃得一塌糊涂,清朝政府手里的战争本钱,已经全部用完。

北京,紫禁城,一五年的三月,政府在接到了湘军崩溃的消息以后,已经决定向日本乞和了。

数名外国公使被紧急的约见,英国公使,美国公使,德国公使,俄罗斯公使,都在皇帝和太后的邀请之列,他们得到了清廷热情洋溢地款待,而谜底是显而易见的,请求他们充当中间人,阻止日本的继续进攻,调停战事。

日本军队聚集在辽河以西,做出了直接进攻中国天津北京的架势,并且扬言:“如果中国不肯屈服,则北京城必不可保!”

历史事实,同出一辙,唯一的不同是,参加了黄海大东沟战役的北洋舰队,没有经远,济远,致远号三舰,再者,就在李鸿章在朝廷受到皇帝的痛斥,晕头转向起程,要往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际,一个特殊的人物终于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站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