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289章 袁世凯来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让叶祖奎去京城糊弄皇帝大臣,都是后勤上的活儿,现在,周星没有把那些事情看得多严重,都是小把戏,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他在加紧训练官兵,强化思想控制,激励精神的时候,还十万分火急地派遣人手,回了河南省老家,向徐建寅的研究所发出了全面开工,开足马力,最大限度地生产军火的通知,还从皇帝那儿请到了一道圣旨,向徐建寅进行表彰。

周星公开了河南省的军火研究所的存在,以及某些特殊的先进武器,所以,把皇帝等人乐坏了,一听说那些武器的先进性,他们先觉得激动,再觉得兴奋,然后觉得好奇,心里痒痒的,非要将谜底给揭开了的渴望。

自然,皇帝嘉奖了徐建寅,也嘉奖了那个被周星请来作挡箭牌的满族纨绔子弟,名义上的研究所都监,被铺天盖地的嘉奖弄得胆战心惊,据说,他高兴得大病了一场。乐得。

周星这样公开军事秘密,也是迫不得已,虽然他要求保密,可是,真正的战争已经开始,要保存秘密谈何容易?既然无法保证,干脆公开得了。

这一公开,使河南省的军工企业和研究所,成为清廷关注的重心,皇帝大臣都喜出望外,将之看成了支持大清,****日寇胜利的唯一依托,立刻派遣大员,频繁往那里指导和巡视。

周星却连连给皇帝上书,要求由李鸿章和另外一名满族大员,共同主持。

周星在信中说得很客气,很委婉,以前之所以不公开,是担心被西洋和东洋鬼子窃取了情报,局势机密,是需要保证的,同时,许多研究,也没有成功,不敢过早地暴露。

为什么要请李鸿章去呢?周星列举了几条理由。第一,研究所就是北洋的旧物,人情世故关系,由李鸿章来出面,是最合适的,同时,如果朝廷这样安排,能够安慰失败了的淮军官兵人心。显示出朝廷和皇帝的大度。第二,李鸿章祸国殃民,丧师失地,罪大恶极,所以,要他来领衔负责军工企业的生产,是将功折罪,他一定努力,亲身亲为的,研究所也一定能够搞好,他毕竟很有经验,北洋的旧人,很有人脉。第三,周星自认为是北洋的旧有官兵,李鸿章是其主子,他不忍心其老来遭受耻辱,他希望,如果李鸿章能够主持好研究所和军工企业,则当完全战胜了日寇之时,以周星的功勋,来折算李鸿章的罪责,他周星也算是对旧主的报答。第四,研究所和军工企业要成为全国的战争物资生产中心,必然需要巨量的人力物力,此事,非精通洋务的李鸿章莫属。

周星的理由,看得皇帝非常感动,尤其是周星以自己在北洋担任小军官的经历,自认为李鸿章的旧部这一点,觉得周星真是个正人君子,道德佳人,难得的人才,知恩图报的人,在官场上,那就是忠臣啊。

在邀请李鸿章的问题上,周星的分析能力,博得了皇帝的赞赏,皇帝也不是多么聪明能干的人,他一看周星的分析,就觉得好深,俺服了。

周星的要求,皇帝最终还是觉得重大,所以,给太后老佛爷说了,结果,把老佛爷感动得很,“这个周星,是个有良心的,是个大才,可用啊。”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周星以敏锐的直觉,在研究所的问题上,做得相当漂亮,再次赢得了清廷的欢心。

这时候的周星,一门心思想的是,怎样才能够打败日本人,凝聚和和谐内部的力量。这样,必须和谐的是皇帝和西太后的注意力。

周星吩咐再加派一个得力的王公大臣,和李鸿章共同主导研究所的事情,也让皇帝和醇亲王等十分放心,看来,周星是个真诚地为满洲天下考虑的,是个新的曾国藩。这也切中了满洲权贵的猜疑之心,既然那么重要先进大军火库,没有满人怎么行?虽然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可是,现在,派了一个重量级的李鸿章汉人,就必须再派一个满人重臣。

这个,周星都考虑好了,自然,得到了满洲权贵的欣赏。

周星也将次事,专门修书一封,向李鸿章讲了,据说,当李鸿章看到以后,激动得两眼泪不花花的,哭了。他一辈子纵横天下,老子遭到甲午之败的耻辱,自认为无法向国人较低,几乎要自寻短见了,现在,忽然有了翻盘的机会,而且。这人还是周星,是自己北洋的人,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不还不是他北洋的功勋?他的责任也就可以大大减轻了。

李鸿章最感动的是,在周星的书信里看到了一句他刻骨铭心的话:“卑职已经向皇上禀报,说我等部队盘锦之战的依据是先进武器,而这些,正是中堂大人所谓确定指使,秘密研制的,根本乃是大人的功劳!”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周星把盘锦之战的功劳,大半都推给自己了,这不是雪中送炭吗?

还有,周星邀请李鸿章,将自己的儿子李经方派遣到辽河前线,担任淮军宣抚使,主要是召集流亡的淮军水陆各军,这也让李鸿章甚为感动,这是给他儿子帮忙啊,看来,拥有了先进武器的周星军,能够打败日寇不是问题,这样,自己儿子李经方也可以建立了功勋了。

但是,李鸿章又感到了周星的压力。因为周星在信中说,他已经给皇帝说了,盘锦之胜,全在军火,所以,以后对日战争的胜败,也在河南的军火能否及时供应,这话明着是说河南军工企业的重要,其实是在督促他要认真,万一前方的仗打不顺了,那就是你的责任。

不管怎样,李鸿章觉得自己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激动感谢之余,立刻就匆匆忙忙地走马上任了。

皇帝还专门发诏夸奖了周星对李鸿章的忠诚态度,让周星暗暗得意:嘿嘿,老子其实是将那他老李给当驴使用了,他要是好好干,咱就好好养它,他要是不好好干,咱给的这一次机会,足可以将他直接灭了。

淮军?历史上还可能有淮军吗?就连淮军的老大都安分守己给老字周星打工当后勤,你们还牛什么呢?

使用李鸿章为军工企业的监督人,可谓是周星处心积虑的一招,这一手下来,就将淮军的命运彻底地断送了,而且,还要将所有的淮军人气,都围拢收集到自己的手中了。

“我周星是新淮军。”

严格地讲,周星不喜欢打仗,面对面,真刀实枪地干,虽然热血,痛快,可是,不文明啊,不够公关原则啊,他最喜欢的就是阴招,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将敌人给搞垮掉。他最最欣赏的就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某集团,将整个苏联帝国搞垮的金融战争,那才是兵不血刃,善之善战者。

搞到了一个李鸿章的余热,周星还是不满足的,现在,周星的手下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所以,他开列了一个黑名单,要收集的人才,其中,第一个就是袁世凯。

历史上都讲袁某人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坏蛋,诚然,要论起他做的事情,卖国求荣的条约,确实是的,不过,此人本领,确实不是一般盖的。他早年就在朝鲜投军,在淮军吴长庆处,由小兵而升迁,直到负责人,在朝鲜早一次的政变中,英勇善战,将日本竹下公使带的日军打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逃走,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后一直为朝鲜的清廷大臣。可惜,他手里没有多少兵,周星曾经想,如果是清廷当时,不是派了一个花费架子分子叶志超为统帅,而是以袁世凯为统帅的话,整个甲午之战的朝鲜战事,还说不清楚呢,最起码,不会败得那样窝囊。

这是个窃国大盗,敢盗国的人,本领能小吗?

周星提出了要求,于是,皇帝立刻就答应了,将回到了京城,正在客栈等待处理的袁世凯派遣到了辽河前线。

袁世凯接到了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没有想到,大清朝忽然冒出了一个常胜将军,一个文官儿,一个商贩儿,一个简直就是流氓的家伙,居然能够两次打败了日军,歼灭敌军近四千人,自己的损失只有三十余人,他不敢相信,只当笑话听听,再震惊的就是,人家周星居然知道自己的大名,亲自向皇帝要了自己。

周星是谁?他没有见过,好象听说过,当年的嘉禾嘉瓜事件,他略有耳闻,对于一个有权利直接出入太后宫殿的人,相当然地,他也在心里进行了邪恶的揣测。可是,这家伙怎么知道自己的?他要自己去做什么?

忧心忡忡的袁世凯接到了圣旨以后,赶紧出发,一路跋涉,风尘仆仆,赶到了盘锦前线。

不了,让袁世凯感到意外的是,在路上,不断地有人打听他的行程,还自称是盘锦城来的新军。

等他到了盘锦城的时候,忽然晕了。

一百多名清朝骑兵,挥舞着雪亮的马刀,骑着高头大马,排列得整整齐齐,还有两个营的步兵,携带着武器,欢迎他,而且,早就有人过来,告诉了他,前面谁谁谁。

袁世凯感慨万千。

他是一个朝鲜战场上逃回来的残兵败将,正在倒霉,等待着被御史弹劾参奏,是个待罪之人,可是,人家却把他当一个大人物来看待!当一个英雄来接待!

不是英雄,不是大人物,谁会摆出这儿大的排场啊?

几个人骑马过来了,很快就跳下来,前面那个年轻人自我介绍说,他就是盘锦城的周星,还握着袁世凯的手说,久仰久仰,数年前,平定朝鲜叛乱,他就知道,袁某人是中国大清的一根擎天柱石,大英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