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304章 清廷的忧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前线在节节胜利,控制和收复的地盘在迅速扩大,使得扩张的兵力,显得极为薄弱。

周星没有再急于进攻,时间已经是当年的六月初,农历的六月初,按照西元的纪年,已经是七月初了,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周星担心天气问题引起瘟疫,他毕竟是个医学白痴,所以,不敢麻痹大意。

“大人,进攻啊,进攻!您看,驻守在海城的日本鬼子,被您的一封书信就吓跑了,看样子,日本人是真的不行了。”叶祖奎得意地说。

方伯谦,吴春等,都主张立刻进攻,因为,在他们看来,日本人是个花架子,吓唬人还可以,真正打仗起来,很稀松平常嘛。

“那么,吴将军,你们刘坤一大帅的人马,为什么被日本人打得那样惨呢?”周星善意地讽刺道。

“因为,因为,我们当时还不知道日本这么逊,被吓怕了。”吴春不好意思地说。

李经方也感慨地说:“是啊,当时,我军承平日久,十数年未经大战,所以,都不谙战事,被日寇气势所逼迫,情有可原。现在,我们的大军,威武雄壮,早就比日军压了下去,将军,您一个人带领五百人就攻取了盖州城,还歼灭敌军一千余人,正说明了,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再战了,将军,我现在觉得,也应该急攻呢。”

连续胜利,所有的官兵,都骄傲起来,忘记了很多的危险。

周星还是头脑清醒的,因为,他是一个从来都不作赔本买卖的人,作为现代公关经理,他是个思维严密计划详细的人,科学理智,绝对很少为情感所诱惑,这种专业精神,为他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周星坚决地守卫在三角形的地带,即营口,盖州,海城,而且将重兵力放在盖州,海城的部队,只是一些侦察的游骑,这种将兵力收缩的战略,是防御的态势。

新兵的招募和训练,却在退缩的政策下,加紧进行。

其实,不仅仅是军事需要,更是政治需要。

在职场上,嘴巴会说,有口才,是必须的,口才就是实力,就是战斗力,就是发展力,而在官场上,同样存在,不过,周星已经将之扩展到了“善于表达标榜自己的功绩”的原则和教条上了。

打了这么多的胜仗,该停下来休整,跟皇帝和太后,还有整个清王朝进行谈判商榷了。

老子可不是一个军事奇才,政治白痴,老子打仗,可不光光是为了你们,为了国家民族,还要为了个人的前程啊。

要是连个人利益都不为了,还怎么为了他人利益而挺身而出保护呢?

老子付出这么多心血,进攻盖州,还相当冒险,总不能傻呼呼地乱打,得不到多少报酬。

周星明确地派遣人,向北京城拍发了电报,表示,自己的进攻能力,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暂时不能前进,因为,有几大原因,约束了事情,第一是武器弹药,特别是速射子弹匮乏,先进的机枪,冲锋枪形同虚设,而军工企业根本无法供给。第二,部队损失惨重,伤亡无法抚恤,新招募的官兵,素质极低,不堪应战。第三,兵员太少,无法同敌人决战决胜。

周星在书信里,极力地描绘了日本兵力的雄厚,信口开河地夸赞,说日军已经有七个常规的师团,几个对应的临时师团,还有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遮掩之间,也有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而周星的本部兵马,只有两千余,号称二十万的勤王民军,因为武器不足,无法成军。

周星的书信和电报到了京城,立刻引起了皇帝的震惊,现在,皇帝已经完全信任周星了。因为,周星已经成为大清的中流砥柱,没有了任何人都可以,大清朝还是存在的,可是,要是没有了周星,那大清朝转眼就完了。

周星在战斗之余,派遣了参谋人员,编写了几次战役的经历,情况细节,然后,明着送京城给皇帝和大臣们知道,暗着,也传播到了战地周围许多的乡村百姓耳中。

周星打着唤醒百姓的斗志旗帜,其实,派遣了许多的宣讲团员,对老百姓讲的是,周星军如何如何英勇善战,如何如何聪明能干,战胜了如何凶恶的敌人。为了使宣传的效果更好些,周星还亲自参与,制定了宣传的口径,培训宣讲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有意识地散布了许多小道消息。这些小道消息,有真的,也有假的,不过,就是那些假的,听起来跟真实的没有多大区别。

制作新闻,不是能力问题,周星轻易地就开始实施。

一个人要混得好,除了他能够聪明能干外,还要能够说得好。

总之一句话,周星将自己的军事环境和态势,说得很是恶劣,而将自己的功勋,如实地禀报出来。周星的军事****,确实创造了很多的奇迹,而周星刻意地宣传和广告,又进一步壮大了影响。

光绪皇帝对周星是满意的,感激的,因为,他是主战的皇帝,而太后,掌握着实权,却是个主和派,战争的前期失利,让皇帝无地自容,在太后面前,丧失了进一步收复权利的决心,现在,周星赢得了,这说明,他主战的策略是对的,中队可以打败日军!

“原来如此啊。”皇帝感慨地拍打着周星送来的奏折,专门弄的一叠奏折,都是他认为最好的最重要的内容,周星的全部军事信件,都在其间。

皇帝很是着急,周星这么能打,是他做梦都没有想象过的,现在,周星每出兵一次,前线就胜利一回,而且,动不动就歼灭日军成千上万的人,可是,清军只有数千人,到底是真是假呢?皇帝都开始怀疑数据问题了。

“小桂子,依你看呢,这周星真的那么能耐?”光绪皇帝兴奋地搓着手,带着天真无邪地笑容问。

小桂子有些蒙,他也不确定,这问题不好回答,所以,他轻易不敢表态,否则,一句话说错了,那就是欺君,千刀万剐的,就算是光绪宅心仁厚,自己也最好不要触犯这样的忌讳:“嘿嘿,皇上,依奴才看来,周星确实很有本事儿的,皇上再想想,周大人捣古出来的那些武器,确实是天下无双,天下无双,我就想啊,要是那些东西真的管用,别说是聪明才智的周大人,就是奴才小桂子,也跃跃欲试,很想出兵打仗了。”

这话的意思,很隐蔽地支持了周星,也提出了依据,让光绪皇帝微微波点头:“嗯,不错。”

小桂子这一向,在京城皇宫里可给憋得不轻,年轻人心气儿好动,要不是周星此前的嘉禾和反季节蔬菜,他真的还不能出宫办事儿,领略下沿途的无限风光,现在,他又动心思了:“皇上英明,就是奴才也能知道,这周将军打的胜仗实在是太容易了。”

“哦?如何个容易法?”皇帝笑着,尽管他知道,这些阉人不过是些奴才,容不得干犯政治的,可是,从小就长大的情感,他还是很看重的,最关键的一条是,他不是嫡传宗系,同治帝死后无子,依靠了大阿姨的亲戚关系,他才被转移到了皇帝的宝座上,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因此,对于下人们,还是很有同病相怜心思的。

小桂子讲了。“皇上啊,谁能相信啊,您看,我们堂堂正正的李鸿章大人,刘坤一大人,那是谁呀?都是百战的名将,聪明能干,英明神武,可是,在日本人面前,败得稀里糊涂的,足以说明,倭人是很厉害的,但是,他一个周星,区区几千民团,就能够将倭人打得落花流水,也太神奇了吧?难道倭人都是泥捏的?”

“你的意思,他搀假了?”皇帝的目光一寒。

“不不不,奴才是想啊,既然不知道,不敢确定,就立马派人去查查呀,是不是?”

“哦,对对对。”皇帝喜笑颜开:“查查,可是,谁去合适呢?”

“皇上仔细考虑了,如果真的没有合适人选,奴才愿意效劳。”小桂子乖巧地说。

“好,我就知道你又有了这心思。”皇帝一笑,又变了脸色,“可是,这事情,不是闹着玩儿的,朕最忌讳的就是虚夸战功,甚至是谎报战功,以败报胜,周将军连续传来捷报,朕的内心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小桂子,你就去查查,哦,这样吧,你一个人权也不合适,朕立即就着李秉衡赶往前线,和你一起去督查,你等二人,务必精诚团结,将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喳!”

小桂子去了,皇帝犹豫了一会儿,得意洋洋地抄着最新的战报跑去求见皇爸爸了,古怪的清庭,将皇家的闺女叫哥哥(格格)管太后叫亲爸爸……人逢喜事精神爽,光绪皇帝很快就到了太后那里,请安以后,他还没有讲,就听太后问:“皇帝呀,前线战事如何?”

光绪帝一阵得意,因为对战事的不同态度,血气方刚的他极力主战,而太后极力主和,又因为太后的六十大寿的问题,帝后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冲突,所以,皇帝最希望的结果就是战争的辉煌胜利,也只有这些,才能够在太后面前说明自己的见解正确,有乃祖康熙的英明之风,这一仗如果打赢了,他将真的成为大清的一代世界圣祖,在太后面前说话办事,也就有份量了。所以,他欣喜地将捷报呈现给了太后,也简明扼要地讲解了。

西太后看着战报,目光如水,沉思默想了好一会儿:“皇帝呀,你确信这战报没有问题?”

皇帝一愣,“这,老佛爷,您觉得真的有假?”

太后没有正面回答:“周星倒是个可心可意儿的人,精明强干,细心务实,问题是,这样的捷报,怎么着都不让人踏实啊,如果偶尔也败上一阵,胜多败少,本宫觉得还是可信的,这么一味大胜,倭人简直就是泥浆粪土,他区区数千乌合之众,就能够击败人家的精锐之师,谁能够完全相信啊。”

“是啊,老佛爷说的是,所以,儿子已经吩咐,让督师李秉衡和小桂子一起,马上到前线督战,间接地也来查证下,那些战功是否属实。”光绪皇帝赶紧说。

“嗯,皇上办事儿,有条不紊,好。但是,本宫还是要警告你,半年前,倭人袭击牙山大营,叶志超大败,可是,他居然谎报胜利,骗取了前军提督的职位,小人当道,事不可为,所以,朝鲜之战败得一塌糊涂……”

太后的隐语,光绪听得懂:“老佛爷,儿子倒觉的,周星虽然聪明凌厉,却不是浮躁刁滑之人,朝廷对于败将的惩治,极其严厉,想来,他不会步其后尘,老佛爷,儿子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谁啊?”西太后有些奇怪,因为,皇帝的脸上,实在有了多日不见的喜气。

“周培公。”

“嗯?”

“周培公是我大清圣祖爷爷手下的一员大将,由小小书生投军从戎,为我大清扫平三藩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儿子想,这周星和周培公,是不是一个人呢?”

“嗯?荒唐!”西太后轻轻斥责道。

“老佛爷,儿子想,也许是他周培公的灵魂,附着在周星的身上,是圣祖爷爷派遣他来保护我大清江山了。”光绪帝激动地说。

西太后听他这么说,心里舒畅了很多,“也许吧,皇帝,既然周星禀报胜利,你可多着人送些物品,以示安慰之意。”

“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