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560章 和谈幌子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周星召开了在海参崴的中的所有官员,将领,要求大家商议对朝廷的请求,最后,按照他的意思,拟定了一份前线各军官对朝廷恳请书,以他为首,数名军官签署于后,表示同意。

内容很一般,但是很微妙,周星请求清廷对俄和谈。

话不是这样说的,周星对各军官讲得很清楚:“我们必须对俄和谈,越快越好,如果俄国肯和谈,肯让步,则`我们可以轻松地巩固胜利,当然,本帅知道,这一点儿,可能性在百分之五都不到,但是,我们要争取,我们钱也抢了,女人也抢了,只剩下在朝庭的功勋薄了。只要和谈确定,清俄两国间协议签定,则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其实周星是担心清廷对自己过于紧张了,目前,在周星的麾下,有海参崴军团十五万人,伯力城附近尤世德,袁世凯军五万人,黑河聂士城军七万人(都经过清廷军和民军的补充),接近三十万大军,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可以说,这样的部队,可以纵横清国南北,无人可以抵抗。周星居安思危,主动地提出了和谈,以示自己无意于长期拥兵自重。

这就是典型的做作,可是,既然做,就得作出个样子,做得象那个样子,否则,给人看穿了,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弄巧成拙。

周星没有让更多的军官签字,起草什么共同的奏折,这是犯忌讳的,历史上别的将军统帅怎么做,周星不管,反正,周星自己,绝对不会那么傻,象清廷雍正皇帝手下的大将年羹尧,立功很大,举止行事太过嚣张,结果,连小命都搭进去了。

周星吩咐几个文员,自己分头写,还给监军荣禄请求,要他也写。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庭,传到了皇帝光绪的那儿,皇帝看看,沉思默想一会儿,笑了:“这周星,谨小慎微,惟恐朕计较他呢。”

以电报形式传到京城,速度快得很,军机大臣们正在晋见皇帝,也被皇帝通了消息。王文邵,李鸿藻,翁帝师等几个,都莫名其妙。

“你们议议吧。”皇帝越来越有气魄了,对俄战争的胜利,是他没有想到的,从来就没有想到,会胜得如此酣畅淋漓,中以数千人的伤亡,就歼灭了俄军精锐部队三十万,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精神振奋以后,皇帝也自信了,对于大臣们,摆起了皇帝谱。现在,西太后也轻易不敢找皇帝的不是,象皇帝任上,把国家形势弄得如此之好的,恐怕只有康熙爷才有如此鸿运。

“求和?”王文韶小声地问。

“不不,哪里是求和?我们胜利。怎么还是求和?”李鸿藻鄙视着政敌。

“不是求和?可是,毕竟还是我们先提出来,”王文韶不满地反瞪了李鸿藻一眼:“既然我军大胜,就该继续撑着,把俄国沙皇和一干大臣们给撑死!要是他们不肯求和,咱大清坚决不允许!这才有气魄!有大国的体面儿!”

“王大人说的何其有理,然而,鄙人觉得,不这么简单啊!”李鸿藻坦然自若地露出了一个高深的微笑,还有表面的谦虚谨慎。

其他军机大臣一见两人接上了火儿,纷纷关注,就是光绪皇帝,也好奇地观望着,对于军机处的官员争端,他才不在乎,都是文官儿,扯闲话放屁,没有什么大不了,越是大臣之间有矛盾,他心里越安稳,更何况,现在军事大胜利,他的心情好得不得了。

六名大学士,两个吵架,四个偷乐,明着是疑问,实际上是挑拨:“李大人,您老对于目前局势,想必看得比我们等长远些,请不吝赐教!”

在皇帝面前,几个大臣还是很守规矩,毕恭毕敬的。

李鸿藻一笑,“皇上,诸位大人,鸿藻以为,周星将军所言,荣禄大人所谓,都有道理,既然我军已经大胜,当迅速决断,和俄国媾和,鸿藻详细看了两位大人的人心,深以为然,国际局势复杂,法国英国虎视眈眈,暗中支持俄国,又道,法国英国,都已经研制成功坦克飞机,即将供给俄国使用,所以,我国当适可而止,持重为上,能和俄国和平为上策。”

平心而论,他的话还是很中肯的。很有战略眼光。

“问题是,俄国人,愿意和吗?”光绪皇帝问。

他也想和,就象一个偶尔玩一把的业余赌徒,最怕的是押宝,如果适时终战,他的辉煌军事胜利,将大写在自己的历史和大清的国命上,这一点儿上,他甚至可以超越乃祖康熙皇帝,就算是十全武功的高宗(乾隆皇帝)全部军功加起来,也没有他辉煌灿烂。

“当然,看我国如何提条件,既然我大清为战胜之国,就可以提全部条件,鸿藻以为,若我大清只要俄国归还之前数十年掠去的领土,俄国当十分愿意。”李鸿藻笑容可掬:“我国征战,非为灭人国家,害人百姓,而是被迫反击,大清国运持久,在于居心中正,以德为率,鸿藻闻俄国土地千万里,百姓上亿,乃是一等一的大国,此等国家,可谓友邦,不可结成仇恨。”

王文韶却笑了,他着意地观察了皇帝的神色,毫不犹豫地反驳:“李大人说的当然有理,可是,文韶以为呢,乘胜求和,若能成功,必将重蹈覆辙,为安南不败而败故事。”

“你?”

“难道不是吗?若我大清条件过宽纵,则俄国虽败而得利,若我国条件严苛,俄人必不能允许。”

王文韶讽刺得很犀利,拿李鸿藻的弟弟李鸿章在越南战争后的《中法新约》为例,攻击他。

李鸿藻顿时面色一赤:“哼,条件苛刻又如何?此时毕竟不同于安南战事,我大军若是在当年击灭法军三十万,恐怕法国早就求和了!”

李王二人的口舌之争,引爆了清廷对于俄国战事的前景决策,此后,各大臣在皇帝的询问下,纷纷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在皇帝面前,你要装聋作哑是不成的,你得显示自己的见解,作为老官油子的诸位大学士们,是轻松的,因为,光绪皇帝的素养不怎么高深,甚至很有些天真,这是他们的福气,只要胡诌几句,符合条理逻辑,皇帝都不会苛责。所以,讨论很热烈,建议很丰富,理由很具体,好象开得很有成效。

不过,皇帝没有表态,在此后,立刻去电责问周星。

周星对于皇帝提出的问题,做了一番回答,以密电形式再次上奏,“三十万大军聚集在东疆北疆及远东滨海,每日消耗巨大,另报,俄国将有大批军队东来,决死而战,法国英国都将支援之,我大清尽管不惧怕之,也不必作困兽之斗,目各国为敌人。”

御前会议进行了很多次,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并且,由礼亲王负责总理衙门出面,向德国公使表达了借助调停的愿望,希望德国出来,主持公道,结束清俄两国争斗。会议还对俄国和谈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有多种说法,最终,皇帝赞成了王文韶的意见,决定了一揽子的领土要求计划,最基本的要求是,俄国归还所有自一八五八年以来窃取的大清领土,并且,赔偿军费一千万两。

“条款如此,到真正谈判时,当可斟酌细节。”皇帝相信,这个条件,俄国人该会满意的。

私下里,皇帝召见了礼亲王世铎,认为,只要俄国归还原大清的领土,于赔款一事上,不必苛求。

所有的大臣最后都认为,这一条件,俄国当能同意。

周星得到了消息,是皇帝亲自下令给他的征询意见,所以,周星知道了。

周星二话不说,立刻就密电给了留守在东疆沈阳城的德国小情人,并要求她们迅速通知德国公使克林德,德国公使的调停身份,是周星推荐的,皇帝和诸位大臣,头都不点就同意了,德国是大清的秘密盟友,由它出面,对清国最为有利。

启用了秘密电台,德国的两位被周星玩得越来越成熟风韵的美女间谍,心急如焚地给她们的老爹和老主顾通报,道出了周星的本意,明着让克林德出面调停,其实是要他搞破坏,因为,周星想更狠地教训俄国沙皇。

和周星早就达成了默契,清****重创俄国元气,是克林德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他笑眯眯地看了密电以后就答应了。

莫斯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等人,也聚集了起来,商讨着德国政府从柏林发来的电报。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有着不同的情绪,沙皇尽异常焦虑和愤怒,却竭尽全力地压抑着,曾经担任外交大臣,现在主管经济财政的维特,最为沮丧,他是煽动对清战争的旗手,现在,局势如此出人意料,他忐忑不安。

没人敢乱说话,沙皇特意地揣测了下群臣的脸色,然后将电文念了念,毫不犹豫地抛了老远:“卑鄙!无耻!”

所有的大臣都吓了一跳,脾气极好的沙皇,难得这样愤怒一回。

沙皇站起来:“德国人和清国人之间的秘密勾结,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而且,清国人提出的条件,对于我们俄国来说,简直就是侮辱!我们俄罗斯的土地虽然广阔,但是,每一寸都是经过血汗开拓出来的!都不是多余的!清国的领土?笑话!我们俄罗斯人已经耕耘经营了数十年了!”

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立刻愤怒地站起来:“对,陛下说得很对,绝对不能和谈!要战斗,战斗!我们俄罗斯人,从来没有在东方黄种人的面前让步过!虽然远东地区的战局暂时不利,可是,我们绝对不能屈服!这不是俄罗斯的性格!”

俄国大臣不敢有自己的性格,因为局势不利,谁都不愿意在沙皇的面前讨没趣儿。俄军在远东地区的惨败,让所有的俄国君臣都始料不及,大家都恼羞成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