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597章 真正赢家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对于盛衰成败,盈亏变换的道理,周星何曾不知?就是简单的职场中,都要讲究低调为人,高调做事呢,所以,他坚持了暗取其利,明示之弱的方针,以避免树大招风。

倭国还需要再灭吗?

不需要了,这是周星的认识。

倭国的国家,已经被搜刮一空,几乎本州,九州,四国岛屿上的公私财产,全部梳理了一遍,说挖掘地三尺以求财,也不为过,精华人口也掳走了,一切金银,珠宝,文物什么的,都弄走了,甚至,在京都城的许多倭国建筑材料,都被一丝不苟地拆下来装运走!那个唐朝大和尚鉴真的金身,也弄走了,还有许多东西,只要有价值的,统统地弄走,一概不留。

倭国的主流经济政治中心,都在本州岛上,现在,这里基本上就是一片废墟,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啊,能够见到的居民,也都是老弱病残,丑陋不堪。

周星已经达到了攻倭的目的。

一,使周星避免了和清国直接的冲突可能,二,极大地强化了东北地区作为自己统治中心的势力,三,掠夺和削弱了倭国,使之不能再威胁自己。

没有人能够知道,周星的部队在侵入了倭国以后,确切地说,确实是周星军侵略了倭国,还是野蛮地侵略。在一年多的过程里,周星部队,到底攫取了多少利益。

多数人都能够想到,周星军对倭国的裸的经济掠夺。但是,怎么都不能想象,到底弄走了多少货物。

周星自己,则吩咐部下,特别是亲信的部下,对这一事情进行了秘密调查,研究,而且,为了进一步保密起见,他将许多事情分为几块,让不同的人来处理和总结,这些人一般情况下不见面。这掠去倭国财富的真相,就会比较长久的隐藏下来。

最终,在周星的帐目里,是这样的,所有除去各地部队将领吞噬贪污中饱私囊的金钱以外,上缴给周星部队和主要负责部门的倭国掠夺财富有,黄金五百八十七万两,白银七亿四千五百万两,各种珠宝价值白银四亿一千万两,粮食等物不计算,以缴获的布匹绸缎等物,又价值二亿余两,至于其他大宗小宗的货物类,又价值四亿多两。

据周星估计,各部队军官和将领贪污私分的缴获物,总货值将在五亿两白银以上。

倭国一个庞大的国家主体经济能量,当在这此数。

其实,周星又估计,倭国天皇大臣等在逃跑时,早就将大量的财物携带,卷往北海道了,许多倭国的商人富豪官员等,也跟随逃跑,否则,他周星的部队,将有更多的收获。

落在周星控制下的财富,突然就增加了近二十个亿的白银。这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啊?多得就连周星自己都想不通,闹不明。

倭国居然有这么多的金银硬通货币?想不到,倭国的家底蛮厚实的。

联想到晚清经济,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八千万两白银,周星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二十年的大清财政收入啊。

这笔帐,周星自然不会给满清朝廷公布公开的,他也不讲自己的部队在倭国如何掠夺,在给朝廷的奏折和电文中,只讲部队如何驻守,如何艰苦,如何和倭国的残兵败将战斗,倭国人如何狡猾凶悍等等,他还讲述了许多真实或者虚假的故事,吸引大清君臣的眼球。

周星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好几个秘密金库,堆积金银等财物,派遣自己的亲信人物去,又将他们的家属什么的控制为人质,周星自己的宪兵队扩充了人数,严密地督查东北地区诸多事务。

发财了,发大财了,周星在夜里睡觉都笑醒了好几回。

不仅如此,周星还在多个方面达到了重大突破,单纯个人的收益什么,都没有什么,关键是,以他为核心的东北地区当局,赚了多少。

首先,充分利用了德国的优势和能量,利用和英国倭国联盟作战的幌子,周星将德国人欺骗得晕头转向,趁机从德国手里购买了两艘先进的战列舰,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了一个新舰队,在半年的时间磨练以后,这些军舰全被他的亲信官兵接收使用,等于说,他新建立了一支舰队。这支舰队的威力还相当厉害。包括运输船炮艇等配合附属的舰只,一个中等战力的完整舰队,凭空诞生了。

这是周星绝对控制的海军势力,是未来和列强决战过招的宝贝,也是制约清国北洋舰队的有力武器,如果将来清国皇帝朝廷和自己闹翻了,这支舰队完全可以抗衡邓世昌的舰队,甚至是,有此舰队在,邓世昌等人会反复研究,掂量,不敢对周星反叛。

其次,周星有了强大的造船业能力。从德国欺骗了三百多名素养很棒的造船业技师,弄到了旅顺和大连以后,立刻就按住了,用好酒好饭来招待,还每人配备一名倭国女青年为生活秘书,其他的则实行军事管制,软硬兼施之下,将这些德国高级工人,控制起来,一面维修保养各色战舰,一面开始建造新的战舰了,对德国技师中的精英,周星吩咐袁世凯,给予重金聘请,敦促他们开始了舰船的设计,建造。周星还从倭国捕获了上万名有经验的造船业工人,有的还是技师,或者是设计者,对于这帮倭国高素质的人才,周星一口气吞噬了,依照德国工人的故事,给予相当好的待遇,然后,大量运用。

单纯的使用,不是办法,周星还将清国的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教师等,大量的聘请到大连造船厂,担任领导职务,监督工作,又挑选了许多有兴趣的,有资质的清国青年,加入到造船业中,作为新学徒,要求这些人在一段时间内,必须掌握技术,否则,予以惩罚云云。在实际的操作中,德国倭国清国的熟练工人,技师,新学徒等等进行三位一体的合作,又采取了某些激励手段和压力,保证了造船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培养锻炼了大批清国人才,为造船业的迅速发展,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德国购买的两艘大型商船,已经被改造成了简陋但是可以使用的航空母舰,当倭国的掠夺战略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周星将尤世德调遣回国,又任命方伯谦为新舰队的司令员,两人齐心协力,要将航空母舰弄好,因为有周星的直接指挥,东北地区的航空母舰就没有任何探索和曲折,直奔目的地,在半年时间里,就修改好,每一艘航空母舰上,可以停泊三十架现有的双翼飞机。虽然载运量不大,各种各样的指挥也很生疏,毕竟已经拉起了场子,周星还任命尤世德为航空母舰的训练部长,这是一项重大任命,尤世德是个勇敢的军官,管理上并不怎么样,可是,他的地位很高,功勋很大,很有威望,等于说,周星异常重视航空母舰,其他官兵,也就不敢大意了。

和现代的航空母舰有很多区别,当时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前身,是正在使用航海的船只,所以,没有其他问题,这和现代中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不同,可以立即就投入使用,问题主要在舰载机的训练上。高度的危险性,使一些航空官兵有所畏惧,不过,最终,这问题还是解决了。两艘航空母舰,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在周星的手下诞生了。

航空母舰的诞生,有重大意义,这是周星准备和世界上的第一海军强国英国开始决战决胜的前奏。

在大连港口,尤世德又负责起了新的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聘请了德国的高级设计师,进行图纸设计和规划,然后,开始了建造过程,不过,周星的军官们,给德国人在讲述设计理念时,说的极为搞笑,德国人也觉得好笑,但是,既然中国人给了那么好的费用,人家也不管你玩什么把戏。

“我们要建造一艘海军驳船,在甲板上可以站立许多的陆军士兵,还可以放大炮,比起一般的军舰来,这些军舰要大,其甲板要厚,能够有很强的承受力。”

“很好,”

那两艘航空母舰在修改成功交付使用的时候,中官就是打着陆军战舰平台的口号说的,所以,德国人在惊奇之余,也感觉不出什么问题,只是觉得,陆军用战舰打仗,实在太不合实际了。

两艘新的航空母舰在建,设计的吨位在两万五千吨,这是真正的航空母舰,每一艘的设计装载飞机的能力是五十到七十架。

在水面舰只的研制时,周星也派遣人员,尤其是徐建寅亲自出马,来研制水下的作战武器,潜艇,对于潜艇的设计理念,基本内部构造,周星是比较清楚的,起码,一个真正参军过的人,其军事常识还是不错的,有了他的指导,中国潜艇的建造,研究发展,那是一日千里。

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面,周星也建立起了新的格局,上千万倭国移民劳工的进入,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所有的东北地区适龄的孩子,青年,都必须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号称职业教育的技术学习,相关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学习,对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抛弃不教,因为这些东西在中国社会里,就是你不教,也可以很好的传承了。

所有年轻人,都进入有军事化风格的中学里学习,采用严格的管理,凡是不服从学校规矩的,严厉惩罚,不能溺爱惯坏了。三年制期限,等学习结束,从中挑选成绩好的学生,进入高级学校进行深造。

整个东北,建立起来一整套的教育制度,都是速成的学校,职业学校,至于政治,经济,思想,哲学,统统不学,至于什么英语俄语倭语一类,也坚决不教,就学一个基本的职业技术,相关的基础数理知识。

学校老师不是没有吗?周星将学校的规模办得极大,往往一个县或者几个县就建立一个学校,学生数千,上万,老师呢,是原来北洋学堂的人,或者聘请的通汉语的德国等老师,还有从清国各地招聘的有过洋学经历的人。

学校实行了学生自学制度,因为印发了统一的浅显的教材,主要由学生自学,必要时候,少量的老师才巡回讲解。

强大的管理压力下,东北地区的学校办得相当好,五十万各年龄的学生都上学了,而且,一切教材,作业本,笔水一类的东西,统统免费,学生的生活费用,也不用你家里操心。

周星还宣布,凡是家里有适龄儿童和年轻不能进校的,逮捕家长治罪。

还规定,学生凡是在学校不好好学习,调皮捣乱的,以军法治罪,明确体罚措施。

周星将从倭国掠夺的大量社会财富,都用到了工业化上了,也用到了年轻人的教育上了。这跌,都为东北地区总体实力的突飞猛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倭国掠夺的钱财那么多,周星一辈子花也没有希望花完,所以,他彻底丧失了对于金钱的概念,将这些钱,千方百计地使用到刀刃上,因为有了大量金钱,周星能够从各国招募更多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其他高精尖的人才,组织了许多新的研究院,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

倭国来的数十亿资金,成为东北地区工业化大发展的基础,相当于输送了巨量的血液。

矿山的开采,钢铁为核心的冶炼和制造,铁路的建设一日千里,公路的开拓,也惹火烧身。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东北铁路部门迅速扩张,使用的数百万倭国劳工,也有相当的能量,在半年时间里,就将铁轨从沈阳往北铺垫到了吉林长春,从长春又往东西两处延伸,往北面的延伸,到了松花江边,直逼哈尔滨,当然,当时的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村庄,别人是不注意的,可是,周星已经规划了,要求必须通到这里,然后,建立一个东西横线向的新铁路,西北通往齐齐哈尔。

一年的时间,周星还在倭国坚持呢,詹天佑已经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从哈尔滨往南到大连,往北到黑河的纵贯东北地区的大铁路,而且,垂直方向的铁路建设,也非常之快,至少,和黑龙江省的省会齐齐哈尔沟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