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06章烦恼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两年,江芙说是帮江荻做事,其实是在和江荻学做事。

从管家到读书识字,还有各色家务。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两年下来,江芙不仅技能进步,又因离了周氏后,她的为人处世也平和了一些。当然,性子还是那么急,嘴巴依旧挺毒的。即便如此,对比从前,江监生觉得,小闺女这样已经是极好的了。

江芙今年只有十二岁,按照江荻的计划,她还想带在身边两年的。等江芙十四五岁的时候,再给她定一门合适的亲事,下剩的,就让江芙去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多了董氏一行人,陆家没地方不说。再有一事,江家也离不开她,陈氏无法管家。

陈氏因家境富裕,没有一般村妇的泼辣,但她的见识在那里摆着。陈母开了口,江荻送了两个下人过去。就管着这俩人,陈氏都天天跳脚。

厨娘冯婆子,祖上五代都是厨子。耳濡目染之下,冯婆子的手艺达到了一般厨子的水准,在夫婿不能养家糊口的时候,她才能出来补贴家用。身为正统厨子,她做起饭菜来,自然更讲究口味。做菜多放油、糖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她又是做下人的,负责采买时,不贪私利是她的极限,断不可能像一般农妇那样,一文一文地去抠。

种种行径,在陈氏眼中就成了败家的存在,已经省吃俭用两年的陈氏,十分肉疼。

钱婆子从前的主家是千户,军户人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绝对不会细养。她用一样的法子来看圆圆,落在陈氏眼中,那就是不够尽心。

更让陈氏糟心的是,她不过说了两回,弄清楚原因的江慕和江监生,在养孩子一事上,都站钱婆子;采买之事上,也都站冯婆子。江家的家境并不差那几文钱,着实没必要。另外,冯婆子的厨艺确实不错。江家父子,都愿意多花几个钱,过舒服的日子。

江慕就和陈氏说:“这几个钱还要计较,我和爹这么不中用不成?放心,你男人养得起你们娘仨。”

陈氏那个怄啊。

这根本不是钱不钱的问题,问题是,能少花为啥要多花呢?陈母再来时,陈氏就和母亲诉苦:“多了两个人不出奇,这个月,家里的开销多了一吊钱了。一个月一吊钱,一年下来就是十二吊,薄田都能添两亩了。都怪娘开口要了下人,现在我想把人还回去都不合适。”

陈母虽然也肉疼,但是这会儿也得站女婿:“江家又不是出不起这点钱,你这是何必呢?”

陈氏就道:“那是一点钱吗?十吊钱,比我一年的进账还多啊!”

两年前,江慕把和江荻平分的那九十两银子都给了陈氏,后来买了东赵的宅子和十亩田。这两年,宅子赁了出去,赁钱是一年两吊;十亩田,一年也能落个三五吊的东西。加上陈氏每个月二百钱的零用,她不怎么使,都攒下来。零零散散的,一年下来,她也能攒十吊私房钱。

十吊钱,却是陈母一家数口人一年的余钱了,陈氏为此很是得意了两年。现在好了,家里添两个下人,直接把她一年的进账给添没了,她如何不急?江荻要搬去沂水的时候,距俩下人去江家满打满算不过一个月,陈氏叫两个下人急上了火不说,体重更是直线下降,一个月瘦了十斤。

得知原因后,江荻彻底放弃了带江芙进城的想法,放了江芙回家帮陈氏打下手,又把冯婆子讨了回来——钱婆子带孩子比陈氏好,因而保住了活计。

保住活计的钱婆子,更羡慕回陆家的冯婆子。

江芙管着厨房,同时管着西赵村妇的针线。她这一回家,既帮了家里的忙,自己的私房也没少落。陈氏眼馋,可她不会写字,实在做不了江芙的活,只能和其他村妇一样,做些基本的针线,挣最少的钱。十一月里,陈家大伯娶孙媳妇,陈氏回娘家的时候,不免又和陈母唠叨几句。

陈母还没说话呢,陈家老太太举起拐杖拍孙女。

老太太最是疼女娃的,她都动手了,可见陈氏有多错。陈氏连生气都不敢,生怕气坏了祖母,被全家人拍,只能哄着老太太高兴。陈老太太就道:“你也不用拿话哄我,有能耐把你日子过好了!给你找了这么好的婆家,你却不知足,还敢抱怨!”

“我哪有不知足!”陈氏嘀咕了句。

陈老太太人老了,耳朵也背了,但不妨她从陈氏的神色去判断她说了啥,直接就道:“成亲头几年,靠着没出嫁的小姑子就算了;这几年,小姑子嫁了,你又靠另外一个。我只问你,等你这个小姑子再嫁了,你怎么办?不想着怎么做好你本分的事,整天掉钱眼里了。是你当姑娘时,娘家饿着你了,还是去了婆家,你婆家把你饿出了一身膘?”

陈氏比别人都丰腴的身体,实在没法说她的日子不好。

陈母心疼闺女被训,就替陈氏解释了句:“婆婆不知道,那一家子除了爱娘,其他都是财主。”

陈老太太就转了火头:“江家大姑奶奶有个有钱的亲哥哥,小姑奶奶亲爹和哥哥都是秀才。你闺女有啥,你跟我说说。”

从前自以为傲的陈家,这么一比,顿成了个穷的。

陈氏母女两个都被老太太训了一顿,心里也舒坦了三分。然则,陈家的人,因从陈氏母女口中知道江家的富贵,纷纷动心。陈家已经嫁了闺女去江家,再娶江家女不现实。但是陈家的人也多啊,比如陈氏三伯娘的娘家侄子是个秀才。一听江芙十分能干且是个小富婆,就让陈氏从中说项。

陈氏直接以年纪大为由拒绝。

那个拐着弯的表哥,今年的新秀才不假,但今年都十八岁了,大了江芙整整七岁,根本不可能好吗?一听年纪要相仿,陈氏新晋的大侄儿媳妇立即就有了人选。她娘家弟弟今年十三,也在读书。她成亲的时候,弟弟是来过的,陈氏见过本人的,那少年长相不错……

诸如此类的人选,真是多的不得了。

经此一事,陈氏倒是把家族的亲戚认了个遍,也知道了家族特别多缺媳妇的光棍。陈氏从未应承哪个,即便如此,陈家的热情依旧不减,次数多了,江芙终究听到了些许音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