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59章兑现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时辰,天恩已经非常欢喜。

姐姐说的对,老天爷是公平的。他既有所得,必然要付出的。用脚走遍大明江山,是他的使命。完成使命之际,将来写一份游历,岂不是更有意思?要写游历的话,他就还得读点书,认一些舆图……这么一捋,天恩发现他有好多事要做。

这个发现,却让年轻的天恩十分欢愉。

他一点儿都不怕辛苦,他只怕没有意义,怕没有目标。梦中带笑的天恩,并不晓得江荻连用半个时辰的内力说话,又分神朗声说话是多么辛苦。江荻连着两日辛苦,尤其是今天,身心俱疲,便是梦中都不安稳。她梦见了陆通被人欺负,梦见顾籍再次受伤……

顾籍自然没有受伤。

他原打算跟着陆通一起去泰山书院的,结果被简钱送来的消息耽搁了脚步。有人在查陆通收受贿赂的事,没查到陆通的,却查到了陆父的。事不大,简钱做不得主,陆通来做不合适。顾籍自然而然地接了这桩事,令简钱去压制查消息的人,自己又去搜刮陆父受贿的“证据”。

简钱因他受伤,故意办事不利,想把顾籍给彻底留在沂水。只不过,这等小伎俩立即被顾籍察觉,结果是,顾籍当日下午便离开了沂水。

陆通在简平的陪同下,日夜兼程,十二这日傍晚,抵达泰安地界。因城门已落锁,未及进城。饶城而至泰山书院,要走六十里;自城南到城北,只有十余里。便是有人作伴,夜路六十里也不是那么好走的。陆通便做主城外歇息一日,次日天明再去书院。

这么一耽搁,便被刘景高给追上了。

八月十三这日,刘景高自东城门入城,陆通和简平由南门入城,刘景高一行人,先到的泰山书院。他人先到,但是他派人给刘观送的信刚进济南。刘观到来,最早是今日下午,迟则明日。刘景高这里刚和闵山长打了招呼,童子就报:“山长,孔夫子、陆举人求见。”

闵山长看了刘景高一眼,见他面色凝重,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他没想到是这样糟糕的情况。待陆通说完,跪求闵山长和孔夫子给个说法时,闵山长面色黑得可以出油,毫无压力的孔夫子,直接道:“山长,我建议将刘景高驱逐出书院。”

这是最坏的结果。

刘景高已经做好了这个打算,便不再给孔夫子面子,不客气地接话:“好在孔夫子没出仕,否则,凭这听一家之言便直接断案的性子,不知道要冤死多少人了。”

闵山长唯恐孔夫子再说出什么不过脑子的话,抢先道:“那你说下当时的情景。”

刘景高能说个啥?毒是他这边的,这一点有天恩在,他无法抵赖。那么,他只能说之前的事,把冲突引到江荻那里,一切都是江荻引起的。

陆通就道:“且不论内子一介民妇是否有胆量招惹刘师弟,刘师弟便直接下毒不成?”

刘景高自然分辩:“你那舅兄,不也同样夺了有毒的珠钗让我也中毒了吗?你若纠结我婢女下毒,我少不得拿你舅兄问罪了!”

听到这里,闵山长和孔夫子都已有了画面。

刘景高故意招惹江荻,江荻上当动手,反被下毒;结果因为江家人会武,导致刘景高自食恶果。然则,这是推论和臆测。别说不一定对,就是对了,也没证据,不能作准。这件事中,最庆幸的莫过于江荻、刘景高都安然无事。这个说法,却不能给陆通交代。反之,若以此江刘景高撵出书院,刘景高便不服。

闵山长头疼欲裂。

想了片刻,闵山长决定使用拖字诀,对刘、陆二人道:“此事我已知。事实如何,我自会派人核实。在那之前,各回各家过节吧。”

这个方案是刘景高所求,陆通自然不同意。

此前,他信了闵山长的话,结果害得江荻险些丧命。拼了不读书,他也不可能放过刘景高。做好了离开书院的准备后,陆通噗通一声跪向闵山长,最后一次请求:“若非天恩少爷到的及时,内子生死难料,还请山长尽早为弟子做主!”

被陆通逼迫的闵山长没好气道:“我也想为你做主,可是证据呢?凭你们两个上下嘴皮一说,我便劝刘景高退学?你自己将来也要做官的,你觉得可行吗?不行对吧?那么,今天已经是八月十三了,在你们任何一方都没有受伤的情况下,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闻言,陆通默默起身。

在闵山长的注目下,抬起头,道:“若不着急,弟子就不会丢下妻儿,日夜兼程赶来请三上做主。临行之前,弟子已和山长明言,弟子的妻儿不可欺。山长不尽快给弟子交代,弟子愿退学。”

听到退学的字眼,闵山长勃然大怒:“陆通,你以为你是谁!没有证据,你要我怎么给你交代?给你什么交代?你在书院外头的事,我凭什么给你交代?”

陆通之前退学有逼迫的成分,而今,在闵山长出尔反尔的一连串反问下,陆通彻底死心。退学,成了他的真心实意。想清楚后的陆通,看都没看得意的刘景高,转向孔夫子:“不肖弟子,给夫子添麻烦了。夫子这两年的教诲,弟子获益良多,请夫子受弟子一拜!”

不等他拜下去,孔夫子已将人扶住,并道:“你听话的很,没给我添麻烦。你便是离开泰山书院,依旧是我的嫡子,不必同我拜别。”

闵山长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接话:“孔师弟这话说的是。泰山书院的弟子,便是下了山,师承关系还在。”

也就是说,便是陆通退学,将来另拜师门、学有所成,泰山书院也会来分一杯羹。孔夫子不知道泰山书院的这规矩,他只知道自己的意思,因而明言:“我是说,我也决定下山正经授徒了。杂事上我不行,中直不错,我们师徒两个联手,学馆不是问题。”

因为懒,孔夫子选择傍着泰山书院;因为底线,孔夫子才能代表孔家入仕。

刘景高的事,闵山长越了他心中的界了。

孔夫子的话音未落,闵山长已面色大变。他还没想好怎么劝说孔夫子呢,童子又来报:“山长,柳举人同十几位其他书院弟子求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