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75章结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藏不住,欲盖弥彰,正是眼下顾籍和江荻出身的形容。

顾家故去的老爷子知道顾籍是谁,二管家一直跟着他,也知道他是谁;顾指挥史也知道,这么多人知道,就意味着还有更多人知道。

一时间,顾籍想的有些多,思绪飘得极远。

见他脸色不对,陆通连忙道:“小哥,我跟你保证,我便是不言和,也不会让人觉得我不是。如王知县所言,我年轻,能没点血性吗?说白了,刘大人那里来言和,不过是个演他的戏,并不是真心要赔礼,我又何必舔着脸去大方的原谅呢?”

陆通这番话只证明了一件事,他真的明白,并有自己的理解。

顾籍思绪勉强地收了回来,问了句:“那你到底是什么打算?”

陆通斟酌言辞,谨慎回答:“不言和,只结仇。把矛盾放到明面上,如此一来,我将来的仕途但有一丝受阻,便可推到刘都御史那里,只说他在压制我,便能让刘都御史百口莫辩。”

顾籍听了陷入沉思。

陆通继续表明自己的观点:“一件事,通常是多面的。只是某些面更大,更能让人看到,对那人来说,便成了唯一的一面,才有了片面的说法。小哥看问题比我全面,我承认,但选择的时候,并不是面大就必胜的……”

在娶了江荻四年后,在成为举人两年后,陆通依旧温和的同时,开始展露自己身上温和的锋芒。虽不刺眼,但已真实存在。顾籍欣赏着陆通的变化,也承认他的话倒也不见得错。是以,在陆通说完后,顾籍最终道:“按你想的去做吧,我在后头兜着。”

被认可的陆通,面露欢喜。

他的目的就是被认可,为此也做好了各种努力的准备,真被顾籍认可后,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啊。便是情绪控制很好的陆通,也难以做到心平气和。

顾籍瞧得分明,失笑,道:“好了,你且回去和阿笛也说一声吧。早些弄完,你去孔家读书,我呢,带妹妹回去认认亲吧。”

不带我的认亲叫什么认亲?

陆通想也不想的就说:“阿荻认亲日后再认也使得,小哥自己认祖归宗更要紧。”

顾籍抬眼看他,道:“不止认亲,还有拿我母亲的陪嫁。母亲的陪嫁都是妹妹的,这事是我母亲在的时候就定下的事。因所有人都认为妹妹不在了,这部分嫁妆就被梁家要了回去。妹妹不去,我如何索来?”

“梁家是?”

“自然是我母亲的娘家。”

想起顾籍的表妹成了他人之妻,陆通摸了摸鼻头。不管岳母这份陪嫁多寡,小舅子是一定会要来的。无关别的,应得的。叹息一声,陆通不再纠结,只叮嘱顾籍要好好照顾江荻。这等废话,自然被顾籍好一顿冷嘲热讽。招架不住的陆通,赶紧转移话题:“小哥,孔夫子的事,又是怎么一回事?”

闻言,顾籍非常愉悦地表示:“我正要问你呢,他怎么会做了你的夫子,还对你这样好?他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陆通不解:“嗯?误会什么?那六一居士的手稿不是小哥送的?我不是顾家的女婿?”

顾籍耐心地解释:“是我送的,但却不是为了你。永乐七年,曾祖父把父亲的东西都给了我,包括他的一些手记,尤其是建文年间的。我看了其中一件,便是父亲和孔家三十六先生的约定。因为下西洋,耽误了不少时间,到永乐九年才到。正好林安进了泰山书院,我就派人把手稿送给了孔三十六先生,并告诉他,我父亲的后人,如今在泰山书院,希望他能照顾一二。但明说是哪个,只说若是有缘,自能得见。”

陆通:……

他敢保证,顾籍一定是故意的。

其实不是。

顾籍给孔三十六送东西,只是完成父亲的遗愿,并按照顾父可能的行为,做了隐藏。他认为,只有这样,孔三十六才更有兴趣。他猜对了孔三十六的反应,只不过不知道孔家的规矩。阴差阳错之下,成就了陆通。至于陆通的拜师礼,则是顾父亲手抄的六一居士手稿。便是不送给孔三十六,送给其他人,也一样是宝物。

送礼这事上,顾籍不是故意的,但是现在特特说给陆通听,的确是故意的,直接把天聊死。陆通的一番好意思,直接喂了狗后,索性不再操那操不着心,起身,道:“那小哥休息会儿,我去看看阿荻。”

江荻听了陆通的选择,也不问缘由,只道:“就听你的吧,我以后多长点心就是了。”

陆通调侃她:“你长点心?还是算了吧。”

江荻但凡能长点歪心思,能叫周氏母女害两回?江慕和江荻这对兄妹,江慕是从里到外,憨得实实的;江荻的憨,带着孔,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碍的,一旦遇到坏人,那眼总是堵上那么几个,天真了三分。陆通又纵着她,这才是刘景高下毒得手的原因。

陆通想的是,今后他会在给纵容加个限制,不是什么事都让着江荻。

顾籍、陆通两口子三人定下主意,下午再会面时,陆通的态度就很明确了。敬刘观是长辈,是高官,但不认和;刘观很好脾气的表示:“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们多待两日,待到你消气。”

第二日,不光是沂水王坤、赵家等人,便是青州府的官吏都来了,把陆家不大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的。

按照陆父的计划,这是最好开口的时候,令他头疼的是,陆通竟然没叫他陪客,太不孝了!

被陆父怨念的陆通,努力周旋于各级官吏之间,任凭旁人怎么说,就是不应一声刘景高伤害江荻是“误会”,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定。

王坤虽然不解事情,但知道陆通不是那没分寸的,便没多言,借着县衙有事,溜了。赵家大老爷原也是要劝和的,柳文海赶过来说了孔家力挺、平江伯府也出面的事后,赵家大老爷没了言语,只吩咐下去:敬着陆家,敬着陆家大奶奶。

因见青州知府过于努力劝和,同他十年交情的赵大老爷,在他手中写了几个:陆娘子非富即贵。

青州知府感激地看了赵大老爷一年,和刘观并不熟的他,便“努力”地劝了陆通,陆通态度强硬后,他各种口头威胁了一番也就罢了。

刘家祖孙中秋都没正经过,屈尊降贵,废了两日的口舌,结果陆通就是不变通,刘观的脸色落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