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93折桂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醒来的柳文海,听了陆通的话,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

那可是翰林啊!

考中进士且名列前茅,再参加庶吉士考核入翰林院学习三年,考核通过的人才能做翰林!那距离就像是秀才和进士相见,根本没有可比性!

见他面色激动,陆通笑道:“师兄不是说没斗志了么?”

柳文海冷哼。

没斗志?不存在的!在顾籍的安排下,他住进了魏翰林的家,对魏翰林言听计从。便是魏翰林让他住小屋、受寒,他都不在意;便是魏翰林让他一天写三篇文章,他都不觉得辛苦。因为他每一篇文章,魏翰林都会细致点评,教他如何拔高立意。

时间在满城举子的努力中一点点流逝。

二月初九,国子监大门打开,数万学子有序入内。托强训之福,第一次入考场的柳文海,在拿到卷宗后,立即忘了紧张和激动,只顺着之前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去答题,直到九日后交了最后的卷宗,才知道自己答完了人生无比重要的考卷。疲惫过了头的柳文海,在陆通的搀扶下,找到了顾家的马车。

见陈格也在,柳、陆二人顾不上疲倦,立即道谢。

顺天府的二月冻死个人,自入国子监考试开始的次日,便有举子陆陆续续被抬走。陆通、柳文海入考场的东西,是陈格准备出来的,火炉小巧又结实,炭是银丝炭,烧起来无烟无味。吃食带的多是蒸品,包子、烧麦都有,热一热就着茶水就能果腹度日的那种。

陆通诚心诚意道谢:“若非三哥准备的东西,我们不知要遭多少罪。”

没有参加考试的陈格表示:“有了那些东西,也很遭罪的。”

上一科他考过一回,便不肯考第二回了。他没有放弃了科考,只是有了自知而已。没那实力非要去参加,浪费银钱、白占地方、自己还遭罪,何苦来着?

顾籍没有经验,只说:“家里备好了热饭菜,回去吃完了好好休息两日。”

会试结束到放榜的日子,是顺天府最热闹的时候。实际两万多举子参加会试,最终能榜上有名的,也不过是零头的零头。从考场出来的那一刻,便是尘埃落定之际。只不过,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希望还是要有的。冲着那渺茫的希望,九成九的学子选择了等待。

等待的时候,街上四处可见不必苦读的举子。顾籍有事在身不能作陪,陈格早到了数年,便以地主的身份,招待了陆通柳文海,还在京城的伯府,宴请了山东举子。

苦读的日子过得快,玩起来的日子,过的就更快了。

二月底,会试结果如期张贴,随即许多人落泪。榜上有名的,流下欢喜的泪水,落榜的,默默垂泪。

陆通没有欢喜,也没有落泪。因为,他名列二十。这个名次,让顾籍松了口气。相对靠前的名刺,陆通又相对年轻,被留在二甲的可能性很大。考虑到这只是会试,还不是最终结果,以及落榜的柳文海,加上顾籍的性子,倒也没表现的很明显。

柳文海落榜,这是之前所有人都预测过的结果。但真发生了后,尤其是陆通榜上有名后,柳文海就更加落魄了。

在陆通关切的目光中,柳文海强打精神,与陆通道贺,又道:“放心,我不回山东的,怎么也得见着你蟾宫折桂的。”

科举本来就是很难的路,能在这条路上一起走到的底的人,太少了。

尽管难,陆通还是想要,所以,他沉思了一宿,与柳文海商议:“师兄的文章我是看过的,比从前在沂水时进步了许多,可见魏翰林之能。师兄不过留在京城,跟着魏翰林读上三年,下一科直接冲击二甲更好一些。”

若能如此,自然是极好的。

柳文海却没有立即应承,而是道:“我想一想,你好好准备殿试。”

他要想的是,要花多少人情和财力,才能再跟着魏翰林读三年。顾籍是陆通嫡亲的舅兄,而他不是。

陆通一时没想到柳文海的心思,只说殿试的事:“明天就是殿试了,实在没什么好准备的。”

这倒是事实,柳文海便笑,道:“那你好好休息,我的事不急,等殿试结束再说。”

陆通应声。

次日,顾籍亲自送陆通入朝,三日后,殿试结果公布:山东青州沂水陆通,二甲十三名,把去岁山东的解元都比了下去——陆通前科的解元,三年前已高中外放了出去。

大比之年,各省都有专人侯在京城,殿试结果一出,立即抄送到各省,由省及府到县。三月初三出的殿试结果,三月初十,沂水县衙,握着官邸、满身文气的王坤,突然爆喝一声:“好!太好了!”

二甲十三名,把解元都比了下去,实在解气!

陆通固然有才,但在自己任职期内出来的进士,王坤谈不上功不可没,但绝对有功,且能受禄!进士已有,接下来,有孔夫子坐镇,两年后的乡试,沂水再出那么三五个举人,他的官路,必然晋升!

轻含笑,王坤让人送信到陆家。

听闻儿子高中,陆母欢喜得直落泪:“我儿中了,我儿中了!”

一句话一直翻来覆去地说,江荻瞧见,收了欢喜,假作与陆母商议:“这样的好事,定要全家都跟着欢喜才行。以婆婆看,发多少赏钱合适?”

听见江荻的话,陆母勉强回神后,道:“哦,对,是得发,发多少钱是吧,五百钱,成么?”

陆母这几年一心一意带孙子,钱都不挣了。江荻倒不曾亏着她,按月给一吊钱零用。再加上逢年过节的孝顺,零零散散的,陆母也不少攒。不过,一个人五百钱,这是她的极限。

江荻就道:“单说五百钱多和少说不准,这钱要是婆婆出,便是极多了。”

陆母听了就道:“不少就行,你让人去我那里取钱,按人头,每人五百钱。”

江荻应声。

除了陆母按人头给的五百钱,江荻这里另外加的赏钱,每人当月领三份月钱。即,每人多领两份月钱。那月钱二三百的,看似吃亏,由陆母的“平均”找补后,倒也不怎么显了。发了月钱,江荻又让陆母帮着准备饭菜,并断言:“这样的好消息不日就传遍的,来道喜的不知多少,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婆婆要帮帮我才是。”

陆母无不应下的。

江荻的话说完没多会儿,陆家就有客临门。江家因离得远,傍晚收了消息,赶到时天都黑了,江芙则是次日才到。江芙刚到,撸了袖子就要帮忙,被江荻叫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