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417章留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潘石的所料不差,一行人于十月中进入通州,并不做停留,直接换了马车,出通州城入顺天府城,赶到长安街时,天还没黑,陆通还没回家。

作为妹夫,又有陆母这个长辈在,潘石直接被引进了后院。

简记下乡收针线的活计,原本是江荻给陆母塞钱的路子。后来陆母有了孙子就不热衷于此事了,江芙正经是她的接班人,俩人熟得紧。后来暖暖兄弟两个大了,陆母不亲陆家,又想孙子有伴,便常带着孙子去江家。因此,陆母和江家所有人都熟悉,包括江芙在内。

所以,见着江芙和福官,不等他们娘俩见礼完毕,陆母已经笑容满面地拿出见面礼,口内先直夸福官好,又说江芙:“比从前还好看!”

礼尚往来,江芙也夸陆母:“婶婶头两年看着像四十的,现在看像三十七八的了,周身的气派也大变样。这要是走在路上,我都不一定敢认的。”

已经四十五的陆母,被她夸得笑容更深了。

离了陆父和董姨娘,她的心情舒畅;在这京城,陆家家境不显,但是比很多人都好。明显的,陆母此刻身着锦衣华缎,头戴金簪,腕上挂玉镯,身后又立着婢女,看起来气派不说,比还不到四十的潘母看着年轻多了。若非潘石在,江芙一定把实话说出来。

相对于陆母的热络,江芙看向江荻时,心虚又激动地叫了声:“大姐。”

江荻看着眼睛微红的妹子,训斥了句:“瞧你那点出息!还不把孩子抱过来给我瞧瞧?”

江芙逗着儿子,让他唤人:“叫姨。”

姨的音是最简单的,福官痛快地喊了人,却不去看江荻,而是指着江荻怀里的陆小三,说:“弟弟!”

已经一岁半的陆小三,上头有两个哥哥,对弟弟这个称呼那叫一个熟悉。听见这声呼唤,本能地回了声:“哥哥!”

两个加起来还不到四周岁的孩子,顿时都裂开嘴笑出了口水,大人们笑作一团。

方才板着脸的江荻也撑不住,笑道:“行了,省了我们大的人事,小孩子就可以自己玩了。严嫂子,小寒,你们带 两位少爷去我屋南炕上玩。再把老爷的东西送到前院,晚上我和姨太太一起睡。”

吩咐完后,江荻才去和潘石说:“我和阿芙两年多不见了,一肚子话要说。正好你们今天刚到,天色也不早了,干脆在家里对付一宿,明天一早我就送你们去郭家的宅子。哦,对了,我这么安排,阿芙你和妹夫同意吗?”

陆母第一个说:“安排得好,我肯定同意的。”

潘石:……

儿媳妇做主,婆婆顺从,这真的好吗?可看着明明比自己娘大五六岁,反而更先年轻的陆母,潘石没法说个不字。江芙那里说完“我听大姐的”后,他只能跟:“我正好想请教大姐夫学问的事,大姐这样安排很好。”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说话间,暖暖和小午两个归家。见到客人,小午不大记得了,暖暖却还记得,加上江荻连日的嘱咐。是以,一见到江芙,不等江荻吩咐,他已经高声叫道:“小姨!”

暖暖喊,小午就跟着:“小姨!”

两声小姨那样的亲切,立即把江芙的心都融化了——潘大妹的儿子和女儿,一来小,二来随了爹娘,都是腼腆的性子,哪有暖暖小午这么开朗?

江芙一手搂一个,欢喜得不行,又拿出自己的准备的东西:“我听说你们开始读书了,给你们做的书袋。我的手艺没你们奶奶的好,比你们娘可是好多了呢!”

见了那藏蓝打底、绣得龙飞凤舞的书袋,暖暖和小午一眼就喜欢上了,兄弟俩争先恐后道谢,暖暖还说:“小姨,这是你做的么?小姨你可真厉害,我娘根本不会做。奶奶的眼睛不好了,我娘不让她拿针线。所以我和弟弟用的,是小寒姐姐做的,可她没小姨做的好。”

童言童语间,把江芙和婢女放在一个等级做比。

江荻反应极快,儿子的话没说完就说:“我不会做针线,但是我做的饭菜好吃,比你们小姨做得好!我不输她!”

那模样,别提多得意了。

暖暖听了,委婉地提醒亲娘:“夫子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好和不好。这个道理我和弟弟都懂,没说娘不好,娘实在不用……这么说。”

潘石瞠目结舌。

这是一个七八岁孩子能说出来的话吗?想自己七八岁的时候,还不认识字呢!

旋即,潘石又转念一想,这是阁老府邸读书的孩子,和自己当然不一样。想到这,潘石收起惊讶,暗道:“不知道我儿子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

孩子回家没多会儿,陆通踩着落日的余晖家来,陆家开晚宴,所有人挤在一张大桌子上,热闹非凡。晚饭过后,被安排的妥妥当当的陆通,哀怨地看着江荻,和她确认:“只有一宿,对吧?”

江荻保证:“我只留阿芙在家里住一宿。”

陆通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和潘石去前院,把潘石送到客房后,陆通指着桌子上的两本册子说:“不是外人,我们也认识许久了,别的不多说,那上头的那本,是我会试之前做的一些笔记,写的一些心得,你看一看;下头的那本,是杨阁老自己的文章,以及他门下弟子的文章。你先看一下,我去见见陆鸣。”

这个杨阁老不是李时勉的亲家,而是天子这两年重用的另外一位阁老,杨荣。明年的会试主考官,便是他。

尽管潘石不认为自己能过,但是万一呢?陆通给他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好了,他真心道谢,并说:“大姐夫有事尽管去忙。”

陆通没和他客气,转身去了西厢。

陆鸣带回来的人,三个人都安排在了西厢。夏河带着米酒住,独住一间的,是潘石在船上见过的中年人,三十岁的老秀才,许仲山。

陆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他。

目标明确,夏河和米酒那里,陆通不过是点头示意,随意说了几句。待到许文山,陆通以庶吉士之尊,却先给许仲山见礼:“许师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