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479章和解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陆通扶柩回乡的第三日,陆父风光下了葬。

陆父头七刚过,顾籍到了。没人知道顾籍和江荻谈了什么,就知道顾籍的脸色,和陆家上下人的衣裳并无二至。原本话就不多的他,更加无言。

相顾无言,满室静谧。

咳了咳,陆通问江荻:“小哥的住处安排妥当了吗?”

这些年夏家庄的陆家扩建过两回,正经盖了单独的祠堂,供奉着陆通的祖父和祖母。除了祠堂,陆家大小还有五个院子,足够住。

可顾籍到了后江荻就和他说话,说完人还没动呢,哪来的机会安顿?

陆通此言,纯属没话找话。

江荻未答,顾籍自己说:“我还有事,不能耽搁,就不留宿了。”

顾籍只在陆家吃了顿素斋。

离开时,尽管他还是一脸惨白,却不忘告诉陆通:“你复出的事不用担心。”

陆通这孝刚开始守呢,就开始说复出的事,早的过了火。

不过,这也说明顾籍对妹夫的上心。这人啊,心中仍有念想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就像自己,哪怕在最绝望的日子里,因为一直想着举着灯的小姑娘,活得也很快乐。

送走顾籍后,守孝的陆家热闹了起来。

陆通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又是在翰林院加修过的。这么好的资源,江慕没有不用的道理。江家私塾他另安排了人做夫子,自己带着三位有希望冲击乡试的人,跑到夏家庄常住。

有一就有二。

想冲击会试的人,陆续慕名而来。不到重阳登山日,夏家庄山下的客栈,已经全部赁了出去。夏家庄,前所未有的热闹。

已经花甲之年的夏伯善,笑得褶子里连只蚊子都放不下。

于陆通而言,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他能为家乡,为故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让不得不守父孝的他,心安了许多。

读书、习武,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守孝的日子无趣、规律,但有意义地进行着。

宣德四年秋。

为父守孝年余的陆通,已经没有最初的情绪波动。他不仅和已经过世的陆父达成了和解,也和夏家庄的每一个人,包括离开家乡又重归的二房。

年迈的陆老二和大柳氏带着七岁的男孩归来。

陆畅这个男渣,死于非命。

把儿子当命的大柳氏,要不是还有个孙子要养,便要跟着去了。这会儿为了孙子,她咬牙挺住了。不过,她的精神气到底叫儿子抽走了大半。五十出头的大柳氏,比六十岁的大老太太还要衰老。

陆通如今的地位,不可能不管这对老的老,小的小。

不过,管也有管的法子。

在夏伯善等人的规劝中,陆通展示了足够大的善意,他托柳人从西赵给二房买了二十亩良田,三间的瓦房。二十亩田供养两个老人一个孩子,这起点比很多人家都好。七岁的小豆子正是入学的年龄,他愿意读书,江家私塾就是去处。不得大病,二十亩田养小豆子到成人不是问题。

至于陆老二夫妻的想法,简平亲自监视过了。

陆老二本性不改,让大柳氏闹腾,他想留在夏家庄,傍着陆通过活,倒是失了儿子的大柳氏直接拒绝:“如今我是没了儿子的人,拉扯豆子长大最要紧。现在听话,就是放长线吊大鱼。我不去闹,你也得老实给我待着!我现在可是很羡慕大嫂和三弟妹的。”

这两位,都是死了男人的。

陆家大老太太不仅死了男人,还没有儿子,更没有过继。不是去两个闺女那过些日子,就是回夏家庄避个暑。她的两个闺女仗着堂弟的势,日子都过得下去。头几年,陆家大姑奶奶还买了个灵巧的丫头,伺候大老太太。最近一年,因为陆家回乡,老太太直接在山上住了年余,过节都没去闺女家。

老太太想的很明白。

她不去闺女家,闺女就得来看自己,就能和陆通亲近。

这不,眼看着又是一年中秋,大老太太对自己的两个闺女说:“老二家就是个蠢的。回来这些天了,问都不问大妞一声!”

陆大姑奶奶就说:“大妞离开沂水都十年了吧,问也白问,问她做什么?”

大老太太不屑地切了声,说:“谁说白问的?问了起码说明还惦着,起码说明她还有点人性。可这狗改不了吃屎,自打她生了个儿子,她的脑子里就养起了蛆。”

越说越恶心。

陆二奶奶知道亲娘最不喜欢二婶,忙将亲娘的思绪拉回来:“娘,我听说老三也给三房送礼了?”

老三说的陆老二的闺女,被“卖出去”的那位。

提及这个侄女,老太太就说:“她跟她娘不一样,是个好的。”

去年中秋,安排节礼的时候,江荻顺手把陆三的也带上了,陆三回了同等的价值的礼,没有占便宜。和大柳氏不同,陆三姑奶奶这么多年就没靠过别人,隔房的堂兄,她一样没想过依靠。

陆三不在乎,别人会说。

比如大老太太,想起陆三的事,她就要说一番:“谁又是容易的呢?摸着良心说,你们这个弟妹,人厉害,会办事,心肠也够好的了。你们姐几个就不说了,当年大妞娘俩,那也是她救走的。有她在,大妞能差?大妞过的好,两个老不死的又活不了几年,给小豆子找个亲姐姐傍着,不比什么都强?”

总算把话又说回了原处,陆家两位姑奶奶总算明白了先前老太太的话。

想了想,陆二姑奶奶说:“娘,我们给二婶的礼,再加二两?”

大老太太直接拒绝:“没有必要。二两银子对你们来说不轻松,在他们眼里却没什么用。他们难时咱们没帮,这会儿做什么都没用了,还不如仗着一家人,不近不远地处着就行。”

陆二姑奶奶分辩:“我们家也是没能力才没帮的。”

大老太太厉声道:“结果就是没帮,那就别说什么废话了!”

一锤定音。

母女三人商定,携着原定的简礼去了陆宅。陆家大门外,堆满了报喜的人。今年山东乡试,共取举子一百零八位,沂水四位,许家湖两位。

西赵江慕,许家湖许家村,许树。

许树,许仲山的大侄儿。

初次参加乡试的暖暖兄弟双双落榜,这在陆通的预料之中。

根据兄弟的实力,考前陆通都不想让兄弟俩人去的,奈何陆家和他当年情况不同,有足够的金银支持他们“试考”,这是其一;其二,俩孩子又有江慕这个舅舅带着,加上圆圆,表兄弟三个组团去了趟济南,花银子感受了一番乡试的气氛。

极其浪费。

宣德五年会试大比,江慕名列二甲,入翰林院边缘,潘石再次落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