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

《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

第950章 第九百八十章逆流而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现在已经进入到八十年代中期,人们的工资水平仍然不高,普通的医生每月的固定工资还不到二百块钱。

而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吃大锅饭,不管干多干少,奖金都是一个水平。

在这样的机制下,大家也很难有干劲儿,完全是凭着责任感在完成任务。

李春兰在招聘启事上写得清楚,凡是来她新医院工作的医生,基础工资每月二百块钱,在基础工资以外奖金是按劳发放。

什么叫做按劳发放,就是你干多少活,就能拿到多少钱的奖金,干的活越多就拿到的奖金就越多。

李春兰举了个例子,如果收一个病人给医院带来了五百块钱的收入,那么就可以给收治的医生提上百分之一的利润,也就是五块钱。

这五块钱会累积在奖金里边,随着当月工资一起发放给医生。

至于医生最终能拿到多少钱,就看他这个月的劳动量多少了。

假如医生当月能收治一百个病人,每个病人带给医院的利润都按照五百块钱来算,那么这个医生当月的奖金就是五百。

招聘启事就登在晚报上边儿,大家一看到这个招聘启事就炸了,这可是五百块钱奖金呀,要知道现在即便是在大机关当领导干部,也拿不到这么多的工资。

到了第二天,看过晚报的医护人员就兴冲冲的往仁德大药房跑,差点踩破了李春兰的门槛。

经过了几天的招聘,李春兰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愿意来诊所工作的人虽多,却是缺乏高端人才。

即便是给出了优厚的薪资待遇,那些原本在大医院或者是高校等地方的医生,也不愿意来小小的诊所工作。

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不管李春兰开出多少钱,在别人眼中诊所的工作都是临时工,而临时工是没有前途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春兰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扭转大部分人的观点,她只能矮子里边儿拔将军,从前来招聘的人里边选出了三十名医护人员。

招完了医护人员就该招后勤人员了,后勤人员里面包括门房收发室还有开水房,这里边招聘的工作人员不需要有专业技术,只要勤快有责任心就可以。

因为要求比较低,又考虑到上班距离的问题,李春兰就没有在报纸上登启示,而是直接把启事贴到了大药房的门口儿。

出乎李春兰的意料,竟来应聘这些职位的人竟然也很多,第二天一大清早,她的办公室就多了七八位大爷大妈。

不过仔细一看,这些大爷大妈都很眼熟,李春兰十分惊讶,“你们不都是来这儿看过病的病人吗?”

大爷大妈们就笑眯眯的说,“对呀对呀,我们都找你看过病,不过现在我们的病好了,每天呆在家里觉得无聊,正好大家伙看病也都认识了,能谈得来,就想一起到你这来找点事做!”

李春兰不由得扑哧一笑,“那感情好,帮你们看病挣了点钱,现在都得当工资再给你们发回去!”

大家伙一起笑了起来。

这群大爷大妈年纪都不是很大,一个一个瞅着身体健康,腰板儿挺直,精神状态非常好。

李春兰一边征求大家的意意见,一边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很快就把他们的工作岗位给安排妥当了,来的这些人不多不少,刚好把医院的后勤人员给招够了。

李春兰为人实在,给后勤人员的工资待遇也不低,每个月一百五十块钱,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医院吃饭。

万事俱备,现在就等着跟枣仁堂交接房屋了,一周后就到了交接的时间。

李春兰带上了两名助手,还有财务人员一起赶到了枣仁堂。

枣仁堂已经被腾空了,白景琦神情落寞,站在枣仁堂的牌匾下边发呆,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人搬过来梯子准备摘牌子了。

李春兰倒是十分能理解白景琦的心情,想当初她刚进京的时候枣仁堂是何等的红火,如今却是日薄西山,已经到了摘牌儿的地步。

“春兰,你来了,那我们就办交接手续吧,”白景琦看到了李春兰,有些自失的一笑,就示意手下把相关文书递过来。

这些文书都是房屋转移合同,李春兰一一看过,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就示意手下的财务人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支票。

自此,枣仁堂正式摘牌,直接换上了仁德医院的牌匾。

白景琦不胜唏嘘,他的儿子帮着把换下来的牌匾包好,又扶着老父亲慢慢离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心经营,李春兰终于把医院做大了,有了房子之后,她立刻找人装修,按照目前最新的理念装修病房配设备。

枣仁堂原有的装修就不错,因此维修装潢的时间大大缩短,仅仅过了一个月,新的仁德医院就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

有了仁德医院,李春兰就把原来的大药房全部腾空,所有的人员设备全部都搬到了新的医院来。

原有仁德大药房的位置不错,李春兰准备在大药房的位置开一个火锅店。

她认真观察过这一片步行街,这一片都是以商业为主,根本没有经营餐饮业的店铺,这就造成了大家兴致勃勃的逛上一天街,最后还得饿着肚子离开的局面。

李春兰觉得,她在这里独树一帜开个餐馆,刚好能解决这部分逛街的人没地方吃饭的问题。

这都是李春兰后续的发展计划,目前她暂时还顾不上,因为仁德医院的手续还没有完全办下来。

目前私立医院还是新兴事务,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各个具体管理部门,大家都对仁德医院持怀疑态度,他们怀疑仁德医院的医德医风,也怀疑这家医院能否为病人提供过硬的医疗。

李春兰跑了不少地方,差点磨破了嘴皮子,期间还请石景宁和谢子修帮着出面,最后总算是把手续给办妥了。

在秋日一个晴朗的天气里,阳光照得仁德医院的牌匾闪闪发光,门口的鞭炮震天响,李春兰笑容满面和请来的嘉宾一起为仁德医院医院剪彩。

她的前半生一直顺着流水而行,从今天开始她将逆流而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