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第49章 挥泪相别永生相随 4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像卫士田云玉,离开后,便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个劳改工厂工作,因为他和一起从中南海调出的妻子胡秀云看不惯一些劳改干部不讲政策和腐化的工作作风,向上提了意见,结果待不下去了,不得不调动工作。后来他们找到了,听完他们的汇报,脸色严峻,没有表一句态,只是意味深长地对田云玉夫妇说:“社会的复杂性你们过去没有经验,以后会见得多的。看你们还能不能坚持信仰、坚持革命性,这是考验,是另一种比在我这里当卫士更复杂的考验!”

是的,社会是复杂的,的卫士同样难以避免这种复杂给自己的一生带来的曲曲折折,但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心目中都有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信仰。他们相信,只要在,中国就有希望,人民就有希望,他们自己也有希望。

可是,这种朴素信仰,随着一个又一个“批判”热潮,被冲击了,昔日的卫士们渐渐开始困惑了。他们给写的信寄不到了,那幽默、朴实的话也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不可接近的一个“圣人”。

他们在困惑中期待,在期待中困惑。那个他们熟悉的到哪儿去了?“我们卫士想念您啊!”

等待,等待,突然有一天,他们等到的是一声晴天霹雳——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卫士们时刻想念的主席与世长辞了。

“不,是不会死的!”

“他老人家身体一直是好好的啊!我们临走时,他还约我们去长江游泳呢!”

“他不会死的!他不会死的呀!”

大地哀恸,苍天悲泣。

人世间的哭泣,莫过于成年男子的哭泣。

当听到逝世的消息那一瞬,这些老卫士十有都哭得死去活来。他们不相信这是事实,在他们心目中,一直健康无比,他六十多岁游长江时,他们这些当年的小伙子都比不上。所以,他们不相信这严酷的事实,在他们心目中永远是不落的太阳。

9月9日这一天,李银桥正在厂里,当他接到通知说下午有“重要广播”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当时的“重要广播”常常有,不知从哪儿传出来的“最高指示”一下来,就是半夜也得起床去欢呼一番,见惯了,也就不放在心上。可这一次他一听广播,整个头脑就“嗡”的一声,像被什么东西重击了一下,立刻不省人事了……

这一宿,他和爱人韩桂馨整整哭了一夜。

“不行,我得到北京去!我要见老人家一面。”这位老卫士长似乎突然感到是自己失了职,似乎的突然离开人世与他没有尽到卫士长职责有关,第二天一清早就收拾了一下东西要上北京去。

“他们能让你见主席吗?”爱人担忧地问。她了解,也多少了解那个背后搞鬼把李银桥从身边撵走的人。

“我不管他们。主席生前对我有过吩咐,让我在他死了后每年到他坟头去看看他,现在他老人家不在了,我能不去吗?我不去就对不住他老人家。”李银桥固执起来了。此时此刻,谁也挡不住这位老卫士长的心。

他来到北京,可要进中南海和见遗容不是那么容易的,按正常渠道,必须通过中央办公厅。李银桥硬着头皮给“中办”打电话。此时,那位当年给李银桥小鞋穿的人,已是能左右中央的“大人物”了。“他来干什么?不安排!”有人给李银桥传来了这位“大人物”的话。

“让我走?我不走!不见一见主席我就是死在北京也不走!”李银桥不顾一切了。最后,还是在老战友兼好朋友——国务院事务管理局的高局长和“中办”秘书局赖局长的帮忙下,他才算在民族饭店安顿下来。

“老韩,我已经住下了,你快带媛媛和毛毛来。我这就给东北的卓韦打电话,让他请假也来北京一趟!”刚安顿好,李银桥便给在天津的爱人韩桂馨打了电话。此时,他那个被夸奖“长得漂亮”的儿子卓韦已是东北某部的一名解放军干部了,并且已经有了女朋友“毛毛”(本书合作者朱梅同志)。

没有,便没有李银桥的这一家。当全家人几经周折,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近他们熟悉的的遗体前,李银桥夫妇和儿女们哭成一片,怎么也移不动双脚……

“主席,主席——我来晚了!我没有保护好您!我没有伺候好您啊——”卫士长的声声悲恸的哭号,撕裂着瞻仰遗容的千千万万群众的心,那哭号汇入了神州大地痛悼主席的悲哀无比的大潮……

历史终于回到了真正的人民可以站出来说话的时代。

1976年10月,以为首的“四人帮”下台了。

1977年、1978年,党中央拨乱反正,颠倒的历史重新正过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又开始了新的光辉旅程。邓小平、杨尚昆等一批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在着手制订和设计新时期的现代化宏伟蓝图时,没有忘记为曾经为共和国添砖加瓦,在**中遭受迫害的一大批老同志平反伸冤。

1979年9月21日,在杨尚昆同志的直接关心下,离别中南海十七年的李银桥又回来了,被安排在中央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任副局长。

“杨主任,我,我们都是忠于的呀!”当李银桥重新见到自己的老首长杨尚昆时,忍不住伏在这位老革命家的怀里,痛哭起来。

获得政治新生的老卫士长李银桥,在赴新岗位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刚刚建好的纪念堂,去瞻仰他一生崇敬和怀念的的遗体。在的水晶棺前,李银桥一边流泪,一边鞠躬,连时间也忘了,直到工作人员挽着他走才离开。

第二件事,李银桥想的是他那些过去一起工作了多年的卫士同伴们。他走后,信守诺言,再也不曾设过卫士长,李银桥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像昨天一样,关心和照顾好他的那些卫士。于是,他在工作的同时,四处奔波,一个一个地为当年多多少少受到不白之冤和不公正待遇的老卫士们奔走,恢复工作的恢复工作,调回北京的调回北京。

第三件事,是他和爱人韩桂馨一起想到的。去世了,也成了政治要犯被关进了大牢,的家人怎么样了?这是他们最担忧和关心的。他们首先来到了毛岸青家。的这位有病的儿子尚好。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妻子邵华对丈夫很照顾。让李银桥夫妇更高兴的是他们看到了惟一的孙子毛新宇,小毛新宇长得还真像哩!的大女儿李敏也过得不错,他们从她那儿也知道了贺子珍的一些情况。李银桥夫妇最牵挂的是李讷。李讷是所生,从小跟着过着动荡的战争生活,解放后也一直吃大食堂。李讷深得喜爱,但她身体一直不太好,入狱无疑对她打击是很大的。父亲没了,母亲又成了反革命分子,李讷此时也已离婚,独自带了个儿子,生活过得艰难。李银桥夫妇来到了李讷家,看到这位当年蹦蹦跳跳,学着父亲的腔调唱《空城计》的的女儿,如今变得如此孤苦伶仃,不禁掉下了眼泪。

“李讷,日子还长呢,再成个家吧。”韩桂馨关切地说。李讷感激地握着这位好阿姨的手,叹气道:“我妈妈是反革命,谁肯找我啊。”一旁的李银桥忙劝道:“你爸爸还是人民领袖呢!你是的女儿!”见李讷有些意思,李银桥夫妇便开始到处物色。偏巧,有一天他家来了一位老战友,叫王景清。老王当年是的警卫员,后来到昆明军分区当参谋长。王景清因妻子病逝了,此时正是单身,李银桥夫妇觉得王景清与李讷很般配,便做起了红娘。经过一段时间的彼此了解,李讷和王景清终于结成良缘。他们结婚时,杨尚昆同志还特意送来一个大被套、一包巧克力糖,并附上贺词,把自己和全家人的名字都签上了。王光美同志知道此事后,表扬李银桥夫妇办了一件好事。当李讷把自己这段婚事告诉狱中的时,问:“是谁介绍的啊?”李讷说:“是李银桥叔叔。”不知是自谴丧良心的事做得太多了,还是说了一回公道话,竟长叹一声道:“李银桥是个好人啊!”

1984年1月,李银桥调到公安部任老干部局副局长。因长期革命斗争和工作的艰辛,加之**的残酷迫害,他身患多种疾病。为了不辜负要求他的“永远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他毅然谢绝了几个重要职务的聘任,于1988年1月从岗位上正式离休。

李银桥从岗位上退下来,除了考虑给更年轻、身体好的同志腾出位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在时刻激励他,他要在有生之年把它完成好。

这就是让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真正了解,了解战争年代中,工作和生活中那个真实的,而不是那个被人捧为神的圣坛上的,也不是那个被人贬低了的。

“银桥,我活着的时候你不要写,我死了以后可以写,如实地写……”在世时,就对李银桥这样说过。

没有比这更重要、更紧迫的事了。特别是看到国内一阵又一阵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浪潮和国际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不断侵袭人民共和国肌体,腐蚀和拉拢我们的党员、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下一代时,李银桥再也坐不住了。他不顾自己有病的躯体,在小桌子旁,在病榻上,开始了他神圣的使命……终于,正当一部分群众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处于严重混乱的状态,怀疑中国该不该走社会主义道路,怀疑该不该把从广场的纪念堂请出,怀疑靠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该不该继续执政时,他的《走向神坛的》、《走下神坛的》和《在身边十五年》等一部部真实记录形象、正确宣传的作品出版了,并且赢得了广泛的读者。从繁华的首都王府井,到偏远的云南傣族村寨、漠河的军营哨所,干部们、学生们、士兵们手捧署有李银桥大名的介绍的书,专注地看着、品味着、议论着……

“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要是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像那样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勤政廉政,中国绝不会没有希望!”“看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还要靠思想指导……”人民从李银桥的书中校正对,对思想的诸多看法,人民感谢李银桥,因为他做了一件不可低估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的事。

又一个9月9日,李银桥、孙勇、李连成、田云玉、封耀松……还有他们这些老卫士的家属、子女来到纪念堂,拜谒他们敬爱的。又一个12月26日,的诞辰,在李银桥夫妇的组织下,这群老卫士和的家人毛岸青、邵华、李敏、孔令华、李讷、王景清,在身边工作过的革命老人朱仲丽聚集在一起,缅怀。

“我们这些人,生为的卫士,死为的鬼魂。我们将和他老人家永生永世相伴相随……”卫士们庄严地对我们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