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厂公,该上早朝了

《女帝:厂公,该上早朝了》

第73章我女帝通晓内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次日清晨。

一个多月未开的早朝终于在百官连绵不断的奏折轰炸后,重开了。

早朝之上,原本一直负责宣告的司礼监太监被调到了宫门之外。

立于龙椅一侧的,是一身墨绿色宫装,面带蛇纹面具的蛇卫统领竹叶青。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随着竹叶青冷冷的一声高呼。

殿上的文武百官均是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将囤积了一个多月的国事一一朝着女帝汇报。

“启奏陛下,工部屯田试作玉米与土豆,已经从京郊各县推广而出,百姓个个拍手称快,高呼吾皇圣明。”

“启奏陛下,西北传来书信,灾情大多已处置妥当,灾民感恩吾皇圣明,各地都自发修建了不少感恩祠,感恩皇恩浩荡。”

......

本来,群臣对于女帝处理内政本没多大的期待,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启奏,反正他们都觉得,最终女帝还是会大手一挥,交给六部来处理。

而且,这次大多都是各地的喜报,这是自大夏朝衰败以来,可以说喜报最多的一次早朝。

听着同僚不断启奏的喜报,众多臣子心中都有数,这都是雨公公的功劳啊。

他们相信,女帝心中自然也是有数的。

可接下来的朝堂,女帝听了那些喜报之后,只是微微点头,而听了需要处理的国事,居然能够对答如流,甚至有的还能提出良好的决策和建议。

听到最后,就连首辅张忠正都不可思议的抬了抬头,想好好重新审视一下当朝女帝。

众官员均是一脸懵逼,心中大呼:妈耶!难道先帝显灵了?!女帝居然通晓内政国事了!!!

看着下面一众官员的神情,女帝心中简直了乐开了花,暗道:内政而已,不用他雨少白,朕也能处理的井井有条,看来朕在国师那里苦苦闭关了一个月,真的值了!!!

所谓养伤一个月,其实女帝的伤势并不重,她为了不再让雨少白瞧不起她,发狠一般,偷偷在国师秦川那里啃书读典了整整一个月。

一向不愿读书只好习武的女帝这般勤奋,就连秦国师都被惊的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还大病了一场,老骨头都轻了三两。

瞅着那些官员完全一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样子,这给女帝得意的啊,再又回答了一个国事之后,淡淡一笑道:“这些国事,平日朕只是想考验一下诸位爱卿的辅国之力罢了,今日朕兴致正高,诸位爱卿可还有本需要朕来解惑啊?”

“臣,有本!”

“臣,也有本!!”

“臣,有本!!”

......

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答复臣子的问题,就算女帝心情再好,也是顶不住文武百官的好奇心。

朝堂之上,许多官员热泪盈眶,心中大呼先帝显灵!

可就在这时候,礼部尚书从百官队列之中迈出一步,朗声道:“启奏陛下,西域使团携西域圣女于半月之前抵达京城,由于陛下龙体欠安,臣便将西域使团安置在了京城水陆码头附近的番坊行馆。”

“西域使团?”

女帝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听到这个问题,顿时皱了皱眉头。

这问题怎么回答?

国师那里,父皇的曾经批阅的奏折没提到番邦啊!

还是朕看漏了?

想到这里,女帝临危不乱,朗声道:“诸位爱卿,诸位爱卿觉得,西域使团此次来我大夏有何目的?”

首辅张忠正率先说道:“西域和大夏向来没有什么瓜葛,二者之间距离颇远,中间还隔着靖国,毫无利益冲突可言,突然前来,恐怕来者不善。”

“陛下,张首辅所言甚是。”

“陛下,臣觉得,既然不止来意,见一见便知道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大夏乃礼仪之邦!”

......

顿时,一众文官吵得不可开交。

而在朝堂之上的武将则有些忧心忡忡。

大夏与西域往日并无仇怨,所以完全没有对应之策。

而此时,大夏与靖国边境摩擦不断,如果交涉失败,西域一国突然插手大夏与靖国之间的纷争,到时候大夏将无比棘手。

集两国之力,齐而攻之,适时兵荒马乱,连陷数城恐怕......

等那时候,边关战乱之地,百姓将苦不堪言。

一个老将军捋了捋苍白的胡须,心道,先帝在位期间,两国建交也算还不错,只是从来没有这般突如其来的造访。

这种不预先告知的造访,通常不会是什么好事,恐有兵祸之乱!

女帝左右想了想,开口道:“以朕看,如若避而不见,有损大夏国威,礼部尚书汤有为听旨,明日早朝,接西域使团觐见!”

“臣,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