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狂歌

《大业狂歌》

第一卷 盛世大隋 第六十五章 分野之丧(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陈宇和宫人御医们一起赶到园中,只见太子被扶到长椅上躺下来,身体还在轻微的抽搐,嘴角留有些沫迹,额头上有明显的灰尘和淤痕。

几个御医正围着他施针捏脉掐人中,周围的人小心伺候着,个个神色紧张。杨广看着自己突然病倒的儿子,眉头紧皱,脸色非常的不好看。萧皇后扶着他的手臂,万分的焦急,时不时的抹一下眼角。

看到这样的情景,陈宇的心沉到了底。这几个月天天都在防着这个事情,结果阴差阳错之下还是没防住。

初步的施救之后,宫人把太子抬走要做全面救治,杨广和萧皇后也跟着去了。

陈宇找到一个内侍,问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太子殿下怎么会突然病倒?”

内侍抹了一把头上的汗道:“太子殿下央求主上能把他留在身边,主上不准,殿下就一直苦求。按照礼法,太子每求一次,都要行一次跪拜之礼。主上一直不准,太子就一直跪求,直到……,哎……”

陈宇叹了口气,李枚第定然是把话带到了,而一贯稳重的太子今天却没有听劝,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现在想想,白天应该全力劝阻太子,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杨昭由此一病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御医们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杨广找来巫者询问,巫者说是废太子杨勇的鬼魂作祟,为此还跳了几天大神,做了法事。结果当然是没有丝毫用处。

几天后,陈宇被太子身边的从人唤去说话。再见到杨昭时,他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虚弱的连说话都非常吃力。

“将军……坐。”,屏退了从人后,杨昭有气无力的说道。

“殿下不要动,好好保存体力,相信不日就将康复。”,陈宇坐在他身边,心中亦是黯然神伤。

“将军莫要安慰我了……咳咳……”,杨昭咳嗽两声,又道:“悔不听将军劝告,终尝苦果……”

“是我失职,没能劝阻殿下。”,“将军莫要自责,偏偏那天将军被主上派了出去,这……只怕都是天意吧,我认命了。”

说到这里,杨昭无神的眼睛看着屋顶,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本欲一展胸襟,奈何天不假命,惜哉……”

说完又看着陈宇道:“我已时日无多,按照嫡长次序,齐王杨暕必定继承太子之位。那时,将军可要小心了啊。”

陈宇点头道:“料也无妨,殿下不要悲观,宫中御医医术精湛,必有回天之术。”

杨昭摇头苦笑道:“他们要是有办法,早就把我治好了。还是将军的太极舞,让我逐渐好转,可惜啊……”

陈宇没有说话,当初杨广说过,太极舞若是对杨昭的身体有益处,就能加官进爵。而现在,太子却命不久矣……。别说加封,不责罚就很不错了。

杨昭像是猜出了陈宇的心事,说道:“将军莫要担心,我已经给主上解释过。太极舞卓有成效,只怪我自己行事不慎。”

陈宇也笑了一声,笑的非常苦涩:“殿下,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您都病成这样,还在为我担心……,在下真是……”。想到这里,陈宇一阵心酸,几乎也要落泪。

杨昭缓声道:“能结识将军,真是幸甚至哉。承诺将军的太子太傅,柱国看来是无望了。但我已经求主上答应,赐你左卫将军之职。”

陈宇泪水终于还是下来了:“太子殿下……”

杨昭艰难的笑笑:“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了,而我亦有求于将军。”,陈宇抹掉眼泪,说道:“殿下尽管说,在下万死不辞。”

杨昭眼神中突然露出一丝从未出现过的狠意,少气无力的话语也多了一份坚定:“杨暕纵情声色,亲近小人,绝对不能当上天子,不然我大隋江山怕是要坏在他手上!我的三个儿子恐怕亦会凶多吉少……”

接着又看看陈宇:“将军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让主上改变心意,不要立他为太子!”,这几句话耗费了他极大的体力,刚说完就又咳嗽起来。

一个左卫将军想彻底扳倒一个皇子,这可不是说话那么简单。陈宇有些为难道:“这……,恐怕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要知道杨广就三个儿子,老三杨杲还没杨昭的大儿子年龄大。能继承太子位的最佳人选,怎么看都是杨暕,所以未来几年他很是风光。

杨昭又道:“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但这是我最后的嘱托,务请将军全力而为啊!”

假如陈宇真的弄倒了杨暕,那最合适的继承人却很有可能是杨昭的大儿子杨倓,也就是杨广的长孙。想到这里,陈宇就明白了,杨昭为什么一定要委托陈宇办成此事。

看着杨昭艰难的样子,陈宇一咬牙,点头答应道:“我会尽力的,齐王残暴不仁,若是继承大统,将会是我大隋的噩梦。而我和他亦有过节,肯定会被他报复。所以太子请宽心,于公于私,我都不会让他好过的。”

杨昭总算是放心的松了口气,又道:“我的二儿子杨侗最是聪慧,深得我喜爱。我已经交代过刘良娣,等杨侗五岁的时候,会敬你为师。届时,就烦请将军多为教导。”

陈宇赶紧拱手道:“如此殊荣,在下怎么敢当……”,“将军莫要推辞……”

说话间,杨昭咳嗽的更厉害了,陈宇赶忙答应下来。

看着杨昭脸色不断变差,陈宇叹了口气道:“殿下请安心静养,不要轻易放弃。相信上天会眷顾殿下的。”

杨昭呵呵笑道:“借将军吉言了。”

又随便说了几句,陈宇告辞离开。

回到家中,陈宇独自坐在屋里,静思将来的应对策略。太子死后这几年,是杨暕最为得意的时候,恐怕也会是陈宇最不得意的时候。不过杨暕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心眼,这个不是吃过一次亏就能长记性的,利用这一点,未必没有机会彻底打翻他……

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二,太子杨昭病逝,年仅二十三岁。杨广让内史侍郎虞世基写文哀吊,谥号元德太子。他的大儿子杨倓被封为燕王,二儿子杨侗被封为越王,三儿子杨侑封代王。

魏征主撰的隋书,对杨广的批评非常严苛,但对元德太子十分敬重。书曰:元德太子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降年不永,哀哉!

仅仅一天之后,楚国公杨素亦撒手人寰。这位为大隋立下不世功勋,被两代皇帝重用同时又猜忌的重臣,走完了自己壮阔的一生。

太史依照星象曾对杨广说:隋楚分野有大丧。不管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他都说对了。

太子自然会受到皇室级别的葬礼待遇,后来杨广为了纪念他,还专门在他的陵墓旁修建了寺庙。

而杨素也可谓是风光大葬,不但追赐光禄大夫,太尉公,十郡太守,还有轀车,班剑,鼓吹的最高规格葬礼待遇,最后还立碑记述他的功绩。杨素的家人,亦被赏赐了粟麦五千石,布帛五千匹。

杨家对这一切自然是感恩戴德。本来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惜杨广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说了句:“使素不死,终当夷族”。看来杨素说的很对,若不是他很自觉的把自己“善终”了,肯定全家都不得善终。而这句不合时宜的话,亦为杨玄感以后的造反埋下了祸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