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王爷炒绯闻

《我借王爷炒绯闻》

第699章 一朝前功尽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坐了一小会儿之后,蓝月儿终于坐不住了。她猛地站起了身,“要不然我出去走一会儿。”她一边说着,一边就要往外边走,却被凤九幽一把拉住了。

“等等,别这么着急,这不就来了吗?”凤九幽抬了抬下巴,示意蓝月儿看屋子外面。

蓝月儿顺着他的动作抬眼了外面看,只不过一眼而已,就彻底被惊的僵在了原地。

外面朝这里走过来的那一队人是干什么来的,他们手里提着的东西又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像食盒?

还没有等蓝月儿反应过来,那一队身穿浅绿色裙子的姑娘已经来到了屋门前。蓝月儿刚想让他们等一下,姑娘们在门口行了个礼,竟然不管不顾的直接鱼贯而入。

蓝月儿只能往旁边避让开来,看着那十多个姑娘一个一个地走进屋子里边,全部围在了桌子旁边,放下了手中提着的盒子。

桌面上其他东西很快被撤了下去,绿裙子姑娘们打开食盒,将里面装着的各种吃食一一取出,整齐地在桌子上面摆了个满满当当。

蓝月儿站在旁边看着她们的动作,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了,原来刚才凤九幽出去了一趟,就是干这件事情去了。

现在还没有到吃午饭的时间,不过厨房里面早就开始准备午餐所需要的食材了。这一大桌子的东西有主食有点心,还有汤水,全都是新鲜出炉的。浓郁的饭菜香气扑鼻而来,蓝月儿真的是一点都忍不住了。

摆好了这些饭菜,绿裙子的姑娘们笑盈盈的朝着蓝月儿走了过来,在蓝月儿诧异的目光之中牵住了她的手,蓝月儿感觉自己手心之中被放上了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低头一看,是筷子。

“娘娘现在已经饿了吧,快去吃些东西,这些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为首的绿裙子姑娘似乎一点都没有因为蓝月儿的身份而紧张,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轻轻拉着蓝月儿的手,带着她来桌子前面坐下。

“娘娘请用餐。”姑娘飞快的从旁边拿来了好几个小碗和碟子,盛汤的盛汤,捡菜的捡菜,盛好之后全数放在了蓝月儿面前。蓝月儿完全是被动地看着她们做完了这一切。

都已经做到这份上了,要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诱人的美食放在自己面前却不品尝一下,难道不是暴殄天物吗?

蓝月儿舔了舔嘴唇,心里想着我就尝一下,每种就尝一口,绝对不会多吃。

凤九幽坐在旁边离她半步远的地方,似笑非笑的看着蓝月儿。

半个时辰之后,蓝月儿捂着肚子瘫倒在了椅子上面,已经吃撑了。一大桌子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每样只吃一些,整个吃一遍也不少了。更何况其中的许多蓝月儿根本就忍不住只吃一点,有了第一口,就有第二口、第三口,后面根本完全遏制不住自己。

蓝月儿欲哭无泪的看了看桌子上面的残汤剩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吃的圆滚滚的肚子,这才发现那些大胆而温柔的绿裙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离开了,后面全是自己一个人坐在这里疯狂吃东西。

凤九幽走过来挪了一把凳子,在蓝月儿身边坐下,凑过来替她揉肚子,一边揉还一边笑着,“都说你不要忍着了,这下怎么办才好,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蓝月儿听了这话之后,只想打人。她愤愤不平地看着凤九幽,“还不是因为你故意用这种方法诱导我多吃一点,要不然我怎么可能吃这么多?”

这下可好了,自己努力了好几天的结果全部付之东流,甚至还不如前几天不少吃东西呢。

蓝月儿心里在默默流泪,饿了两天多,就这么全部化为泡影了。

凤九幽轻叹,“本来就不应该这样饿着自己。吃的多一点不是正常吗,为什么非要逼着自己吃那么点东西呢,脸都瘦了。”

蓝月儿摸摸自己的脸颊,并没感觉有瘦多少。她捋了捋自己身上的衣服,隔着一层衣服捏起了肚子上的那一点点肉,“哪里瘦了,你瞧瞧,这不还长了这么多肉吗?”

凤九幽挪开了她放在肚子上的手,“这怎么会是长胖,是我们的孩子长得太快了。难不成这些天你一直在担心这个?”

蓝月儿低着头,不太相信凤九幽说的话。“不对啊,我记得怀月幽的时候,这个时间还看不出来什么变化啊。怎么现在看起来都已经胖一圈了?”

看着蓝月儿坐在那里懵懵懂懂的样子,凤九幽耐心给她解释了一番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月幽那个时候长得慢一些,但并不代表着这个孩子和月幽一样。

到了现在,蓝月儿才终于恍然大悟,“我就说我饿了好几天了,肚子上的这些肉怎么还没有减下去,明明看起来也不算多,原来是这样。”她为自己此前的无知行为感到很不好意思,“早知道前几天就不故意少吃东西了,害得我忍了好长时间。”

凤九幽叹息着摇了摇头,又笑了起来,将蓝月儿搂在了怀中,继续帮她揉着吃撑了的肚子。

下午,经历了一场香甜的午睡之后,蓝月儿刚刚醒来不久就收到了凤九幽派人送过来的东西。

今天下午有点热,蓝月儿已经让人把冰盆搬到了自己摇椅的侧面,此刻正悠闲地坐在摇椅上面,有一搭没一搭的晃着椅子看书。

小兰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就多了一些东西。“娘娘,这是陛下派人给您送过来的。”

蓝月儿懒洋洋的抬起眼看了一眼,没看清楚小兰手中拿的是什么,只看那形状,应该是个信封。

“先放到旁边吧,一会儿我看。”蓝月儿没有当回事,又重新坐了回去,继续看书。

小兰把手中的东西放在了旁边的矮柜上,又取了个空着的茶壶,换上了清凉的薄荷茶,这才悄然退出去。

蓝月儿看书看着看着,眼角余光无意扫到了柜子上面放着的东西,总感觉自己漏掉了什么。

手中的书看不下去了,蓝月儿起身把小兰刚才带过来的东西拿过来,只扫了一眼,看到这信封上面几个熟悉的字迹之后就完全愣住了。

这字,分明就是江南城中城门口贴着的那张告示上面的,字迹简直是一模一样。

蓝月儿反反复复将封面上的几个大字看了好几遍,确定没有认错,每一个转折勾画都是一样的,肯定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她打开信封看了看里面的内容,是去年的除夕宴,肃王义子李熠给凤九幽写的信。

确认了心中的猜想,蓝月儿想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一样把这封信放到了旁边,迫不及待的看下面的一些东西。

并不全是信,还有一些奏折帖子之类,已经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整齐了。

蓝月儿一样一样往下看过去,全是熟悉的字迹,上面署名也确实是李熠,除夕宴,中秋宴,七夕宴等等全部都有。直到前年的除夕,上面没有李熠的署名,而是换了“肃王义子”这几个字。

李熠之前确实是没有名字的。回忆了一下凤九幽所说的肃王给他起了名字的时间,差不多能和这个时间对上。

蓝月儿啧了几声。就算这个李熠不是肃王的亲生儿子,但怎么也是养了这么多年的吧。这是个大活人,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竟然在养了这么多年之后才给他起了个名字。这肃王,是不是对这义子也太不上心了一些。

后面的那些东西就全都是没有李熠名字的了,蓝月儿已经确定了心中的猜想,不准备继续往下看了。

她将旁边看过的东西往自己这边拢了拢,准备稍作整理,却一不小心碰歪了手底下还没有看过的这些,几份折子掉在了地上。

蓝月儿收回了手,还是先收拾手底下的这些吧。她捡起地上掉落的折子,准备看看到底是什么时间的好放回原处,却在看到上面的字迹之后愣住了。

蓝月儿反反复复的把折子看了好几遍,确定这后面的署名是肃王义子,不是别人。

可是这些字虽然与蓝月儿记忆中的字有几分相似,但只要看多一些,不同之处仍然可以发现。尤其是蓝月儿这种印象深刻的人,第一眼看过去就能发现其中不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短短两三年时间,他的字就能改变这么大?

有了疑惑之后,蓝月儿飞快地翻看了之前自己没有看过的那些东西,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这肃王义子的字迹,一共改变了三次。

凤九幽派人整理好的东西还算齐全,从肃王义子十三岁的时候呈上来的东西到现在都有,而且每年都有几份,时间还算连贯。十三岁到十五岁,此人的字迹清秀,颇像一个小姑娘的。

十五岁到十六岁,字的轮廓变得分明了起来。十六到二十,初步成型,二十到如今,也就是二十三,就是蓝月儿记忆中的字迹了。

一个孩童从开始写字到写出来的字带有自己的风格,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字迹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从青涩到成熟。

但这样的改变一定是逐步发生的,绝对不可能在某个时间节点上面发生如此巨大的突变。蓝月儿仔细对比了一下手中发生改变前后的那些字,时间间隔最短有一月多,最多也不过三四个月而已。尤其是最后一次,二十多岁,写字的风格已经差不多已经定型了,怎么可能又一次发生大的改变。

会不会是肃王有好几个义子,只不过他之前没有明说过收了几个孩子当做义子,大家就默认只有一个孩子了。蓝月儿忍不住胡思乱想,想要给这件奇怪的事情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

但很快她又摇了摇头,这样的话每个孩子都应该写这些祝贴啊,这也不可能。

“啊,怎么会是这样?”蓝月儿现在心里面烦躁不堪,忍不住使劲耍了耍脑袋,想把心里面那些郁闷全部甩走。

她把剩下的东西全部整理好,堆在了旁边,挑出来那几份有问题的,揣在怀里之后,就朝着御书房直奔而去。

凤九幽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蓝月儿会来,惊讶的望着急匆匆赶过来,出了些汗的她,“月儿,怎么这么着急,发生什么事了吗?”

蓝月儿把手中的东西往他的桌子上面一放,着急的讲述起来自己的发现。

凤九幽听着听着眉头也皱了起来。他拿起桌上的东西翻了翻,“字迹确实对不上。”

“所以肃王只有一个义子对不对,再没有其他人?”蓝月儿问。

凤九幽点点头,顷刻之间就明白了蓝月儿在说什么。“义子确实只有一人。但到底这人从始至终是否为同一人,可就不得而知了。”

“你的意思是,这义子中途被人调包了?”蓝月儿惊讶,“这怎么可能,如果不是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老王爷肯定会发现的,他总不至于连人都认不出来吧。”

凤九幽却摇了摇头。“说不定这人就是他换的。”

确定了这义子只有一个人,信却是明显由四个不同的人写的,蓝月儿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发懵。她使劲摇了摇头,又努力眨巴了几下眼睛,这才肯定自己是清醒的。

“你是说这人就是老王爷换的?他这么多年只向世人透露出自己有一个义子,却从不给这个孩子起名字,也不让他抛头露面,其实是因为这孩子不停的换人,所以一直没有定下来。”

这话说出口,蓝月儿自己都觉得有些魔幻。人又不是死物,岂能是说换就换的?

“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真的想找一个人当自己儿子的话根本不至于这么麻烦。”蓝月儿看了看散落在桌子上面的信函,“而且这样做肯定会有疏漏之处,比如说现在,如果像之前那样一年来不了多少信也就罢了,不注意发现不了。但放在一起这么一看,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到时候岂不是一查就能查出来了。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样一件事,究竟是有何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

凤九幽摇摇头,“月儿,你别忘了。如果不是你去了江南一趟,直到现在我们都不会将这些东西摆在一起来看。”

回想起之前肃王义子往宫里面递这些东西的频率,蓝月儿觉得凤九幽这话说的没错。“但是……总还是有风险的吧。”

“或许他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凤九幽整理好了桌面上散作一团的信件,重新收到了另一个地方。“月儿,这件事情我会派人去查,你先不要着急。”

蓝月儿点点头,笑了起来,“我就算着急也是无济于事啊。连李熠这个名字都是我从你这里听来的,真想查点什么东西,还不知道要从何处下手。不过无论肃王曾经把义子的这个身份给了多少人,现在李熠已经在外面抛头露面了,是不是说明肃王真正看中的是他,所以才给了他名字,把这个身份给了他。”

“有可能。”凤九幽道:“说不定肃王用的方法和训练暗卫差不多,将许多人放在一起训练,直到最后胜出的那个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名字,剩下的只有数字编号。”

蓝月儿想了想训练暗卫的场景,又把这个场景嫁接到养所谓“义子”的身上,忍不住咋舌。“还以为他是为了保护义子才久久不让他露面的,如果真实目的真的是这样,那手段也太残酷了些。”

暗卫竞争失败了,还可以去底层暗桩的分点做生意,装成普通人利用生意之便为暗桩提供情报。可这些孩子万一竞争失败了,又该何去何从?

又过了两天,蓝月儿想起来了杜姑娘的事情,于是让小兰出宫找了一趟花岫云,向她打听了一番有关杜姑娘父母的事情。

花岫云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和儿子一起搬到京城里面来住了,找起来很是方便。小兰出去了半天,很快就回来了。

对于这桩案子,小兰也是听了不少有关的事情,对这个死得不明不白的杜姑娘很是关心,只是苦于哪怕是官府来查案,都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只能暂时把案子压着。

见小兰这么快就回来了,蓝月儿还有些惊讶,“问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

小兰点点头,“郑夫人在和娘娘回来的第二天就去看望了杜姑娘的父母,据郑夫人所说,他们二位看过女儿留的信之后已经接受了杜姑娘自尽这件事,几天之后就主动去官府消了案子,这案子到现在就算是结了。”

她停了停,带着几分试探,小心翼翼的说道:“娘娘,郑夫人所说的那封信又是什么?”她从来没听过从哪里又翻出了一封信。

蓝月儿简单解释了几句,小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么看来,杜姑娘应该是很早就有这个打算了。唉,可惜了一个好好的姑娘,干嘛这么想不开?”

蓝月儿却莫名想要叹息。她的想法其实和杜姑娘的父母差不多,既然信上面的字迹不是造假,那就是杜姑娘早就已经有了死志,不过选择了投湖这么一个方法而已。但花岫云……蓝月儿心里明白,她肯定不会像自己这么想。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在两人出去游玩的时候,花岫云暂时把这件事情压到了心底。但蓝月儿知道,只要没能完全查清楚,这就是她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而花岫云始终坚信,杜姑娘不可能轻生。

说到花岫云,蓝月儿又忙问,“那岫云自己怎么看呢,她有没有告诉你她接下来要做什么?”

小兰想都没想,“郑夫人似乎接受不了这件事,非要自己去查,还说这其中一定有隐情。她说她前两日去了那间当铺,但当铺因为掌柜生病关门了,她准备过两日再去。”

“好,那你告诉她,下次去的时候叫上我,我和她一起去。”蓝月儿立刻决定了下来,就凭着花岫云的直觉,她也要跟着查一查。

“这……”小兰面上却有难色,颇有点不情不愿的样子。

“怎么了,不愿意再跑一趟吗?”蓝月儿看了她一眼。

“不是不是。”小兰赶紧摆摆手,“娘娘误会了。只是我觉得既然官府已经结案,杜姑娘的父母都已经认了,那这个案子应该结束了。娘娘现在本来就应该好好待在宫里养身体,最好不要经常往外面跑……”

她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细如蚊呐,显然也是底气不足的。

蓝月儿轻叹一声,“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宫里一动不动吧,就当出去散散心了。行了,岫云想要再查,那就陪她再查查吧,也能让她安心一些。”

小兰心想出去查案到处奔波,而且劳心劳神,怎么可能和散心一个样,但还是只能应了下来,又出宫跑了一趟,赶在天黑之前回来了。

小兰带回来了消息,花岫云打听到了这老板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大约后天当铺就能继续开门,她准备上午的时候去。

知道了具体时间,蓝月儿也没闲着,利用等候的时间跟凤九幽商量了一番关于李熠大张旗鼓的在城里面修建庇护所的事情。

这一商量,蓝月儿深刻的觉得李熠的目的并不简单。

“你不是说,按理来说,修建庇护所这种大规模的工程只能朝廷来操办,闲杂人等不能插手吗?他只是平白占着一个肃王义子的称号罢了,现在连一个像样的官职都没有,怎么能办这种事?”蓝月儿有些着急,凤九幽说过了,这些设施不是想建就建的,哪怕民间有人愿意出钱,也得先过问过当地的官府,官府上报给朝廷,批准了才可以。但很显然,李熠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流程,就直接开始动工了。

“他应该是买通了里面的人。你要知道,有些规定并不是被明文书写出来的,只是历朝历代大家都这么干而已。李熠就是钻了这个的空子。”在听蓝月儿讲了这件事情之后,很快的,暗卫也把消息送到了凤九幽手里。

他们查到的东西更多,已经知晓是知府身边的哪一个人被收买了。

“他……难道就不害怕朝廷派人下来问责吗?归根结底他没有经过正式的那一套流程,要是真的想查的话,很快就能把他扣押住。”蓝月儿皱着眉头,“而且听说他为这件事情自己掏了不少银子,那老王爷不可能不知道。我可不相信他不知道其中利害,怎么到现在都没有见他出来阻止李熠?”

“说不定,李熠做这件事情,就是在老王爷的授意下。”凤九幽笑得意味深长。

蓝月儿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呆滞了两秒,猛然回头,“你是不是已经查到了什么,赶紧告诉我。”

凤九幽笑笑,摇了摇头,“这种私底下的事情暗卫怎么可能查得到,只是我的一个猜想罢了。”

蓝月儿肩膀塌了下去,明显有些失望。

“那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派人阻止他?”凤九幽一点想动手的意思都没有,看起来好像默许了李熠在江南的这些小动作。

“为什么要阻止他,他做的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吗,而且还是自掏腰包。”凤九幽反问。

“这和是不是好事没什么关系。”蓝月儿已经开始有点烦躁了,“他这种做法不就是越俎代庖吗,你不罚他,难不成还想奖励他?”

在蓝月儿的注视之下,凤九幽点点头。

“不会吧,难不成你真想因为这件事情奖励他?”蓝月儿被吓到了,还以为什么时候凤九幽也学会开玩笑了。她抬起右手,在凤九幽面前挥了挥,“不会是你还没睡醒吧?”

凤九幽笑着抓住了蓝月儿不安分的手,放在了桌上。“当然不是。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无论初衷是什么,他做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况且他都已经表现的这么张扬,到了现在,估计全城的百姓都已经知道,夸他是大善人。月儿,你说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出面阻拦,百姓对阻拦的人会是什么态度?”

蓝月儿想都不用想就脱口而出,“肯定是厌恶了。”她马上想明白了。大家对于即将修建成的庇护所满怀期待,毕竟据说有些房屋破旧,没有修缮好的人都可以暂住在那里。这个时候谁率先跳出来当恶人,谁就会遭到城中百姓的一致厌弃。

就算是想要惩罚李熠,也不能挑这个时间,用这个理由。相反的,朝廷不但不能惩罚他,反而还要对此事表扬与扶持,让大家都看到朝廷的态度。

“原来如此。”蓝月儿喃喃自语,“他之前一定就计划好了要这么干,使得朝廷无法出手。”

蓝月儿心里面对于这个李熠的戒备又加深了几分,毕竟万一根据那些字迹完全不同的信得出的结论是真的,这个人可是被肃王千挑万选选出来的。

很快就到了约好的,和花岫云一起去杜姑娘留东西的那家当铺的时间。早上出门的时候,蓝月儿特意留意了一下外面的天空。

天阴沉沉的,乌云压得很低,一看就是即将下雨的征兆。小兰带好了东西,出门顺着蓝月儿的视线望天,“娘娘,真的要今天出去吗,今天或许会有大雨。”

蓝月儿回头看了她一眼,“时间都已经约好了,现在改也来不及了。下雨就下雨吧,反正到时候问完了就赶紧回来,没问题的。”

小兰点点头,带上了一把沉重的油纸伞。

运气还算好,直到遇到花岫云,外面都没有下雨。

花岫云等了好几天,可算等到了老板病情痊愈开门的日子,已经等不及了。蓝月儿被她拉着,很快就来到了这家当铺。

当铺距离杜姑娘家很近,拐几个弯就到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铺的位置距离街道有些远,平日里根本没有多少生意。

朝着当铺的方向走过去的时候,蓝月儿望了望四周。这一片在京城里面应该属于住宅区了,附近除了这一家,就只有一家药铺和点心铺。

但药铺和点心铺与它并不一样。汤药和点心是生活之中常备的东西,但当铺不是一般都开在街上繁华之处,尤其是客栈附近居多吗?来当铺的人大多都是从外地匆匆赶来,想用身上携带的东西换点钱的,开在这种地方,那简直是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好好做生意啊。

蓝月儿拉了拉急匆匆往前走的花岫云,“岫云,这家当铺是什么时候开的?”

花岫云停住了脚步,想了想,“我倒是没怎么留意。不过算下来的话,或许是八九年前?月儿,你问这个干什么,有什么用吗?”

“已经开了八九年了?”蓝月儿还挺惊讶,“这当铺已经开了这么久了吗?”按这个时间算算,大概是在凤九幽即位之后没多长时间,这个当铺就已经开在这里来了。

花岫云道:“是啊,你没说我还没注意到,这当铺已经开了这么久。不过说来也奇怪,我来来往往这么多次,几乎没看到过这当铺里面有什么生意。就这样还能开这么久,看这老板应该是个不缺钱的。”

两人继续往前走着,不过脚步慢了许多。这个天气很少有人愿意出门,街上的人都不多,更别说这里了。蓝月儿语气之中带着几分调侃,“这老板岂止不缺钱,简直就是浪费钱。这当铺里面至少有两个伙计,他不仅不赚钱,还得每月给这两个伙计贴月钱。”

当初当铺里面的伙计给杜姑娘的父母送信的时候,说的是这个包袱当时是另外一个伙计收到的,因病没有及时送来。不赚钱还养着两个闲人,这老板算得上是个善人了。

花岫云没有多想,只是愈发觉得这个当铺有些古怪。她摇摇头,“不说了,我们已经到了。”

当铺的门这个时候还紧闭着,但这个时候,当铺应该开门了。花岫云敲了敲门,“有人在吗?”

门内传来说话的声音,“今日不待客,客官还是请回吧。右转之后接着直走出了这条巷子,再往前走走,街上有好些家当铺。”

花岫云道:“我们不是来典当东西的,是有别的事情来找这里的老板,还请开门放我们进去。”

门内的声音犹豫了一会儿,“那好吧,你等等。”

门内的声音踢里哐啷响了一阵,随后脚步声出现在了门口。随着一声门闸被拉开的声音,一个穿着灰布麻衣,腰间扎着一条深蓝色带子的小伙探出了脸。

“您是……”对着花岫云,小伙皱了皱眉头,然后恍然大悟,“哦,我记起来了,您是郑夫人对不对,是来问度姑娘的事情吗?”

花岫云明显之前经常来这里,虽然没怎么来过当铺,但当铺里面的伙计明显记住了她。她微微点头,“是我。那日把包袱给杜家父母送过去的那个人是你吗?”

伙计挠挠头,“不是我,是六哥送过去的,我是收到包袱的那个。那几日我生病了,所以没有及时把包袱送到杜家父母手上。我这心里一直很是过意不去,没有脸见他们,就让六哥给送过去了。”

看着两人还站在门口,伙计赶紧往旁边挪了挪,“二位先进来吧,外面看起来要下雨了。”

蓝月儿跟着花岫云进去,伙计看着蓝月儿,又看了看身后跟着的小兰,有些好奇,“郑夫人,这位是……”

花岫云不欲多说,“是我的一个朋友,陪着我过来的。你这地上怎么这么乱?”

因为外面下雨,屋子里面有些昏暗。所以虽然是大白天,但伙计还是在里面点上了灯。灯光可以照亮的地方,整个地面上都堆满了东西。蓝月儿打眼一扫,似乎都是当铺里面的。

再抬头看一看货柜上的东西,蓝月儿后知后觉发现这些柜子架子全都空了。

伙计嘿嘿一笑,“我们老板说在这地方生意不好,想换个地方,这不,我正收拾东西着呢。”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油灯放着的地方,“郑夫人来之前,我就坐那里装东西,过去开门还把一堆叠好的衣服碰乱了。”

蓝月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一摞散得七零八落的衣服,衣服还碰倒了旁边的东西。原来刚才开门之前听到的响声就是因为这个。

花岫云没想到这当铺开在这里已经十年都没有搬过地方,结果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就要搬走,忙问,“那你们老板呢,你六哥呢,他们怎么没过来?”

伙计摆了摆手,脸上的表情竟然有些怅然。“郑夫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掌柜的一直不怎么喜欢我。还是因为六哥的关系我才能留在这里混口饭吃。这些收拾东西的杂活自然是我干,掌柜的和六哥肯定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花岫云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在这里好好干。”

伙计笑得有些憨傻,“我们掌柜的说搬了地方之后生意能好上不少,说不定我的月钱也能涨一些。郑夫人,到时候您一定要常来啊。”

花岫云笑笑,“那是自然。不过现在,我还是想和你打听一下有关杜姑娘的那件事。”

伙计好像意识到自己把话题带偏了,赶忙点点头,“好好,郑夫人,你想问什么就问吧,我知道的一定告诉你。”

他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了两个凳子,拍了拍上面的灰想要两人坐下,但四周看了看,又找不到放凳子的地方。伙计有些着急,四下张望着寻找着空闲的地方。

哪怕屋子里面的光线昏暗,蓝月儿都能看出来他忙的有些出汗。

“不用找地方坐了,我们就是想过来问问,问完了就走。”蓝月儿出声阻止了他,只怕再不阻拦,他就得先在这里打扫出一块地方才行。

伙计直起身体,笑了笑,“真的不好意思了,这里太乱了。”

花岫云轻轻摇头,“没关系。你收到包裹具体是哪一天,现在还记得吗?”

伙计微抬着头回忆了一下,“具体的时间我也记不清了,不过大概是,出事之前四五天的样子。”他在衣服上面擦了擦手,“杜姑娘出事的时候我回老家治病去了,回来才知道这件事。当时没想着在老家待那么久,所以忘了把包袱托付给六哥,没想到竟然迟了。”

他神色黯然,显然是因为这件事情自责。

“没事的,晚一点送去也好。”花岫云垂下了眼睑。如果真的按照约定的时间将这包袱送到了杜家父母手里,他们不知道该有多伤心。迟了那么多天,最难过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反而更加容易接受些。

伙计点点头,“郑夫人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那杜姑娘把包袱放到你这里的时候说了什么,她当时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经过详细说一遍吗?”

伙计道:“我尽量吧。”时间有点久了,他只能一边回忆一边说。

杜姑娘来的那天是个阴天,和今天的天气有些像。阴沉沉的,但是没有下雨。

当铺里面没有什么生意,他每日要做的事情就是清扫一下柜台上面的浮灰,隔几天将架子上的东西点一点,剩下的大把时间就坐在柜台后面,从敞开的大门望着外面,无所事事。

白天基本上都是他在店里,晚上六哥会来换班,偶尔白天也会来。这天六哥来店里转了一圈,前脚刚走,后脚杜姑娘就过来了。

没想到能在店里遇到杜姑娘,他还挺不可思议的。

杜家是这一片还算富裕的人家了,不可能缺钱用的,杜姑娘也从来没在这典当到过什么东西。他眼尖,一下子就看到杜姑娘手里还拿着个包袱。

“杜姑娘想要当什么东西?”他赶紧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的看着杜姑娘。

杜姑娘脸色却看起来不怎么好。她慢慢的摇了摇头,从肩膀上解下了包袱,轻轻放在了柜子上。

他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点,暗想不会是杜家出什么事了吧。

杜姑娘缓缓开口,“有一件事我想拜托你。”

他赶紧道:“姑娘有什么事就直说,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帮忙。”

杜姑娘勉强笑了笑,“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就是这里有个包袱,想让你把它送给我父母。”

伙计诧异地看了看被放在柜子上面的包袱,“这……姑娘为何不亲自送去?”

“我有别的事情要做。”杜姑娘当时的表情看起来很难过,“这包袱不是让你今天送过去,六天之后再送。那个时候我可能不在这里,只能麻烦你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脱下了腕上戴着的镯子,“这个就当是辛苦费,麻烦一定要把这包袱送到,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还有,不要让别人看到里面的东西好吗?”

他从来没见过杜姑娘这么严肃的表情,愣愣的点点头。杜姑娘飞快低下头说一声谢谢,又嘱咐了一遍,随即转身就走了。

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杜姑娘已经出了门。

毕竟是在当铺里面当伙计,掌眼的功夫还是有几分的。他下意识看了看手中的镯子,清绿透亮,一看就是好东西。

“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收。”他一边说一边拿着镯子追了出去,却发现杜姑娘已经不见了。

他只能将镯子收好,想着下一次见到杜姑娘的时候再把镯子还给她。至于杜姑娘说的离开,他下意识觉得杜姑娘可能要出远门,来不及送包袱里面的东西了。

伙计在身上摸了摸,找出了一个布包,打开之后是那枚绿镯子,“这就是杜姑娘给我的镯子,我本想再见到时还给她,现在也没法还了。郑夫人,刚好你在这里,能不能帮我把这镯子还给她爹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