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王爷炒绯闻

《我借王爷炒绯闻》

第747章 李熠的办法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蓝月儿得意洋洋的站在那里,欣赏自己的杰作,“橘白,怎么样,现在你脸上的纸条总比我多了吧。”

橘白见凤九幽已经进来了,哪里再敢和蓝月儿像刚才那样嬉戏。她匆匆低下头,行了个礼,“奴婢参见陛下。”

凤九幽有事要和蓝月儿说,朝门口微抬了一下下巴,橘白立刻会意,马上离开了。

蓝月儿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一张一张的往下撕着脸上的纸条。纸条粘得不牢,刚才玩闹的时候就已经很多掉了,现在轻轻一碰,又是一地碎纸。

凤九幽绕过那些纸走了过来,看着蓝月儿的动作叹了口气,“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不休息?”

蓝月儿清理干净了脸上的纸条,望着一地的纸拿脚尖拨了拨,“现在天都还没有黑呢,哪能睡得着?晚饭吃的多了,现在刚好缓一缓。”她看到了凤九幽手里面拿着的东西,“那是什么?”

凤九幽随手把那东西递给了她。蓝月儿坐在旁边翻看时,他道:“李熠到了临安后,休息了不过两天就上任了。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西湖旁边修建茶楼。”

蓝月儿手中的资料才刚刚看到李熠到达临安之后,知府宴请为他接风洗尘。闻言她偏了偏头,看着凤九幽,“茶楼?没记错的话,这一次的暴雨,临安也是受损严重的地方吧。这雨刚刚过去,临安还是一片萧条,他怎么就想起来建茶楼了,临安知府是谁,难不成他也同意了?”

凤九幽却没有回答蓝月儿的问题,只道:“先别着急,都在那上面写着,你先看完再说。”他面上一点不悦的神色也无,看得蓝月儿都忍不住挑了挑眉。

这李熠到底在那里干了什么,怎么看着凤九幽还挺赞同的样子?

蓝月儿继续看了下去。李熠身份特殊,一上任就得到了知府的尊重,不过也仅仅是这样而已,知府也没有想过他这个连功名都没有的同知能够帮上什么忙。临安因为受灾损失严重,知府现在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虽然朝廷赈灾的钱和粮食一点都不少,不用担心百姓因为天灾而活不下去,但这暴雨带来的影响一点都不小。现在本应该是农忙季节,许多百姓却是无所事事,许多人也找不到活可干。如果他们一直没有事情可做,很容易滋生事端。

知府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他倒是想把这些人全部聚拢起来,给他们安排一些活计做,但无奈库里的钱不允许,他又不可能再继续向朝廷讨银子。对于此番难处,李熠却主动站出来提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在他的极力劝说之下,临安知府私下里面约见了许多当地的富商豪绅,将他们聚在了一起。那场聚会之后,也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办法,总之这些富商们突然提出来要集体出钱在西湖边上建成一座豪华的茶楼,方便他们在西湖边肆意玩乐。

看到这里的时候,蓝月儿也不知不觉的笑了起来。她笑着摇了摇头,继续看了下去。

西湖旁边空闲的地方可不少。从这些人确定下来要建一座茶楼开始,就这么几天功夫而已,地址已经选好,现在知府正在找人设计茶楼的模样。据说茶楼的大体模样已经确定,现在只在决定那些细节的部分。

手中的信上面一共就记录了这么多,蓝月儿看完之后把信平放在了桌子上,低着头想了想,又忍不住笑了。

“这个李熠,我之前倒真是小瞧他了,想不到这人还有点本事。”蓝月儿也没有想到李熠竟然会来这么一手,叹道:“要是这人能为我们所用就好了,怎么偏偏就是老王爷的义子呢?唉。”

“再聪明的人,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也没有什么留着的必要。”凤九幽说,“不过这李熠有些不同寻常,到时候可以暂且留他一命。我有一种预感,他和老王爷的关系不如表面上那么亲近,说不定,会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蓝月儿想了想之后点点头,“他是老王爷收养的孩子,如果老王爷真的那么喜欢他信任他的话,他不会这么晚才有自己的名字。还记得我们当时找到的那些文书吗,这个李熠,恐怕是这两年才被确定为老王爷真正义子的。如果我们之前查的那些方向都没有错,说不定他会成为之后关键的一个突破口。”

临安那边,连日阴霾的天才刚刚放晴。

知府和李熠一同在一条小道上慢慢走着,两人身后都没有跟任何人,只有他们二人并排走着。

知府仰起头来望了望天空,那里乌云已经散去,云后终于探出头来的太阳带来了微薄的暖意。空气依旧潮湿,但是比起前些日子来,已经好上太多,最起码脚下的土地不再湿、软泥泞。

他缓缓对身边人说道:“你刚来这里的时候,我听闻你是肃王义子,只准备把你供着,也没期待你做什么。没想到是我看走了眼,肃王义子,果然名不虚传。”

李熠笑了笑,“不敢当不敢当,在其位谋其政,我也不过看知府大人连日劳心劳神,绞尽脑汁想要想个法子为大人排忧解难罢了。这件事情能成,还是得了大人允许,我才敢这么办。”

知府笑着点了点头,对他这个回答还算满意的样子。两人沿着西湖边往前走,很快就到已经规划好了的地方。

这湖边的一块地原来长得都是一些杂草野花。每至春末夏初,总有不少人来这里嬉戏游玩,也是许多文人常来的去处。只不过这一片也只有这些景物,不远处一座不大不小的凉亭给这些人提供了歇脚的地方,但也仅限于此。

而现在,这些本来生长茂密的杂草已经被完全除干净了。这一片光秃秃地镶嵌在湖边,从远处看上去格外不协调。

“这块地方很快就能盖起来一栋茶楼。”知府站在这片空地上,往周围望了望,“等到明年立夏,这茶楼应该建的差不多。初春时先在外面撒上花种草种,明天这个时候,这些花草就能重新长起来了。”

“是啊,把地上的这些花草全部除去可是麻烦。这一块地一共一亩多二分,建茶楼的时候可得费一番功夫。”李熠感叹了一声,“今年冬天是有的忙了。”

“总归是一件好事。”知府说道,转头看向李熠的时候目光里面带了几分好奇,“贤弟,你初到这里不久,怎么就想出来这个法子,让那些人乖乖的往外掏钱呢?”

李熠含蓄地笑了笑,“这不算什么高明的法子,我也只不过想着要为大人分忧,所以才出此下策。”

“哎,贤弟,你可太谦虚了。管他什么法子,只要当下是最有用的,那就是好法子。难不成你是藏着掖着,不肯告诉我?”知府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李熠,一定要追问出来。

李熠无奈之下只好说道:“我想着如今临安许多百姓的生计都没有着落,必须得给他们找个活做才行。但此次受灾的百姓人数太多,要给他们发工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朝廷不可能掏钱,那就只能从那些富商豪绅口袋里面掏钱了。”

见知府点了点头,依旧在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看,李熠只能继续往下说道:“让他们平白无故往外掏钱,肯定是不愿意的。就算是做善事,也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附庸风雅。无论是真的有才还是装模作样,他们每年举办的茶会,却都是学着以前文人墨客的模样举办。让他们自掏腰包在这里建一栋茶楼,既能玩乐,又能洗一洗身上的铜臭,他们自然欣然前往。”

知府合掌大笑起来,看起来好像第一天听到这个计划似的,大声道:“好,不愧是李贤弟。”

李熠无可奈何的跟着他笑了笑,心道何必这样。这个计划虽然是他最开始提出来的,但自己也只不过是点了那么一两句而已,最后拍板还是由知府来的。他能同意这么做,自然是想清楚了其中的原委。既然如此,又何必在这里故作不知,装模作样再问一次?

他道:“还是知府大人英明,大人爱民如子,一门心思只为临安的百姓着想。临安能有大人这么一位知府,可谓是百姓之福。”

知府十分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李熠的吹捧,心情舒畅地带着他在这片空地周围逛了一圈。杂草被清理干净之后,露出来的光秃秃地面并不怎么好看,知府却硬是带着李熠围着这一片地,绕了一圈才回来。

“这茶楼什么时候可以开工?”知府问李熠。

李熠心中很快计算了一下,“上一次画好的图样子,荆家老爷不太满意,说是西屋那样风水不太好,要改一改里面的布局。相信再过上几天,应该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