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奇

《张献忠传奇》

125 无心插柳好任务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梁二魁的第五大营在房县各乡镇的行动,正在进行中。

这个期间里,梁二魁就趁等待其他大队都在完成任务,由原驻守县城和陆续回来的大队,交替休息和行动,荡平了房县境内的两股最具武功实力的土匪,还喜得了七个前明军的将校,回到县城后,就只管等待其他所有大队完成任务回大营了。

梁二魁计划,等所有大队都回来齐了以后,在县城休息三天,连摆三天酒宴,然后就购车拉上在房县缴获并给百姓发放以后的钱粮物资,不疾不徐地往南阳进发了……

其实,王家军这一次大规模的摧毁陕、鄂、豫边界地区明朝基层政权和肃清富恶山匪的的行动中,除了丹凤和房县有刺儿头外,王自用虽然有心不给张献中的第八营派以硬任务,好看一看他会不会有情绪,所以就依次随机分配任务,结果按序分配,就把肃清襄阳的任务分给了张献忠。

可是没有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特意分配硬任务,张献忠还是遇到了合他口味的任务!

襄阳因占了水陆码头之便,人文和经济又历来都很发达,虽然只是一个县,但无形之中就成了鄂西重镇。

不过,这些都是张献忠到了襄阳,派探子去侦查之后才知道的,所以从开始接到任务,直到探子去侦查之后,才知道这一次的任务,原来还是很巴适的呢!

张献忠的第八营接到任务后,觉得不必与其他任务目标比他近的大营同一段路行进,就带着队伍和匠灶桩,走直线,经桃溪、瓦亭、丹阳、都司、黄集、米庄一线,直插襄阳。

一路上,不消说是要杀尽沿途乡镇里长、恶霸富豪和流氓匪徒的,这些只敢在庶民百姓面前称王称霸的小苍蝇,在义军面前,又特别是在第八大营面前,那是不足挂齿的,所以沿线虽然有些断断续西的时间耽误,但却没有惹眼的故事可摆。

这一次,张献忠的第八营与梁二魁的第五大营一样,不算最远,但也算较远的了,再加上路途耽误,也是从出发算起,到第十四天的上午,才到达了襄阳北面离襄阳县城二十多里远的团山镇。

既然这里距襄阳只有半个时辰的行军距离了,张献忠就决定,立即拿下团山镇,先在团山暂时扎营。

于是,走在前面的刘进忠的第一大队和马元利第二大队,力即就分左右快速包围了集镇,封锁了消息,张化龙的第三大队就闪电般进镇,向老乡打听了一下富恶和里正的情况,就快刀斩乱麻般杀灭了里正和镇上两家有民愤的富豪全家,其他大营就择地扎营。

当义军把里正富恶家的钱粮搜缴出来,按每人百斤粮的标准,给百姓分发了钱粮并做了嘱托后,镇上的百姓,对义军的要求,简直是言听计从,军民关系十分融洽。

驻扎下来后,只要严密封锁了消息,事情也就不急在一时,再说队伍刚刚连日行军,一路还要完成些小任务,十几天下来,也还是有点儿劳累的,张献忠就下令,下午休息,晚上摆酒宴,给大家肚子里补补油荤。

第二天,张献忠派出了十组探子,每三人一组,化妆成各式各样的身份,带上银两,分别绕道东门和西门进城,至少用两天时间,去详细打探情况,并模清各路目标的具体位置。

其实,张献忠除了派出了十组探子化妆进城去打探外,自己和谭青杨、申老镖头两人,也化妆进了城,去踩了一天点,然后回到军营,等候探子们打探完回来汇报。

这个襄阳县,不愧为鄂北重镇,不仅正当水陆码头,镖运、商业发达,而且乡脚还很宽,农桑税源也较广,在张献忠的记忆里,只比晋西的河津强,不会比河津差!

据探子们回来汇报和张献忠他们自己踩点所见所闻,县城里面的情况,还真是五彩缤纷!

先来说说县城里面有些啥子行当,再来说县太爷和县太爷的一家子。

襄阳,占了两个有利条件,一个是正当水陆码头,一个是乡脚宽,人口就多,税源就广。

因为地处水陆码头,商埠就多,店铺就多,镖业就发达,自然就有传艺授武的武馆了。

县城里面,有大中型商埠十几家,小商埠和各类店铺,那就是星罗棋布了,也因为是通商口岸,货物集散之地,客栈、酒楼、餐饮、车马行业,也就都很发达,所以不算林林总总的商埠和客栈店铺,单是镖行,就有四家,分别是“至诚镖行”、“虎威镖行”、“八方镖行”和“镇远镖行”。

除了镖行,大户人家和大型码头商埠,也需要有武功的伙计,对武师、镖头、镖师的需求,也就比较大,城里就有两家武馆,分别是“神风武馆”和“柳庄武馆”。

襄阳所在的鄂北地区,本就远没有山西、陕西和豫西北那么严重的旱情,而且地处汉水之滨,古有小天府之称,所以城乡经济比较宽裕,百姓虽然同样深受重重盘剥,总的来说,因条件好,还是要比北方重灾区的景况好上一些,加之商人多、富人多,城里就有四家赌馆,三家青楼,赌馆分别是“万豪赌馆”、“斗金赌馆”、“兴业赌馆”、“魁星赌馆”,青楼分别是“悦情苑”、“春香苑”和“怡红楼”。

另外,坐收钱财的,除了县衙以外,还有一个机构,叫“襄阳同业会”。

一听“襄阳同业会”这个名号,估计读者朋友就已经知道是咋回事儿了。

商业、货运发达,地盘大乡绅多的襄阳,除了上述特殊的行业外,其他像书院、私塾、医馆、药堂、裱画、戏园、茶馆等等行当,也明显多于其他县城,感觉这个襄阳,比一个府城都差不多了。

也许因为这里是鄂北重镇吧,襄阳还驻扎了一个千户所的戍军。这个戍军千户所,与其他长期不打仗的官军,大同小异,指挥使无不狂喝兵血。

本来,襄阳条件不错,戍军是能够得到县衙的一些补贴的,就是说,中下层军官和军士,不应该饿饭,而且还能领到部分军饷的,但却仍然过不上正常日子,军心就十分涣散。

戍军千户所的指挥使叫诸葛韬,武功平平,只会旋风腿和步阵刀,放在武林中,最多能算个中等高手,但他的小舅子司马钥,也是他的副将,却会柳叶功和天蚕腿,能算上乘内功了,他能与县衙保持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衡,偶尔还能坐在一起把酒言欢,还就靠了他的小舅子。

不过,这诸葛韬,在利益方面,就连他的参将都是被排挤在外的,而他的参将一点儿不比司马钥的武功差,但在官军中,你能干又能怎样?那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

张献忠、谭青杨和申老镖头获知襄阳戍军的情况后,就知道第八营又要增加现成兵员了,而且还能增加一个大队级的将领了!

再来细说襄阳的县令梅廷璇,年龄已过花甲,在襄阳经营有三十几年了,别看他长得身高而瘦削,整个人就像一个衣架顶了一顶官帽和挂了一套官服,连走路都像是在飘着移动似的,不知者还会以为他弱不禁风,但他却是个会降龙功的顶级武功高手!

想想吧,一个经营了三十几年的县令,这个襄阳县,能够不姓梅吗?

咱们的梅大人,有九房妻妾,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女儿都三十了,而他的高堂也还双双健在,真正是儿女成群,四世同堂!要是再过一两年,他的大儿子的已娶妻的儿子又该给他添重孙子了,要是两个高堂都还老不死,那可就是五世同堂了!

于是,每当有人夸梅大人福气好,祖坟冒了青烟时,梅廷璇都要说:“这人呀,多做善事,必有好报嘛!君不见我梅某人,当一方父母官,从来都广做善事,所以才能儿女成群,四世同堂的嘛!”

那就来看看咱们的梅大人,是怎样做的善事吧。

首先,梅大人一家,在乡下有两处农庄,一处六百多亩,建有一所大庄院和粮仓,另一处七百多亩,也建有一所大庄院和粮仓,两处农庄,分别由两个女儿和女婿打理。

其次,县城里有武馆一家,叫“神风武馆”,是硬把原神风武馆给盘成了他家的,由练太极功和阴阳腿的梅老大经营武馆,除收徒赚钱外,暗中却干劫镖和打家劫舍的勾当,因而武术教头、教师竟有十六个,学徒却随时不足三十个!

再次,县城里有镖行一家,也是硬盘下了原宁远镖行,盘过来后,更名为“虎威镖行”,交由也是练太极功和阴阳腿的梅老二经营打理。

这虎威镖行一挂牌开业,肥镖好镖,另三家镖行就别想承镖了,所以这个襄阳城里,镖货业务虽多,那三家镖行却生意平平,还偶尔被劫镖,因而也就能维持生意而已,要是像陕北因连年大旱镖货太少的镖行,被虎威镖行这一整,就会像申老镖头一样,早就给整关门了!

梅老三因骨骼清奇,梅大人就四处寻师,送去学了混元功,学成回来后,就接手经营原来由梅廷璇的小舅子帮着经营的“襄阳同业会”,梅老三接手后,日常业务还是由他的小舅舅打理,只不过老板换成了梅老三而已。

除此以外,襄阳有三家由外地人来开的大商号,一家大酒楼,全部赌馆和青楼,梅大人都占有三成干股,否则就别想在襄阳这块宝地上发财!

至于县官府官流行的吃里正、吃赈济、吃基建、吃诉讼、吃冤案、吃死刑、吃山匪、吃税粮、吃名额、吃礼金……梅大人那是一样都不少,而且流经襄阳的汉水,还能源源不断地给梅大人冲来河防银!

所以,财源滚滚的梅大人,在县城里建的“梅宅”,占地能超三十亩,而且神风武馆、虎威镖行和襄阳同业会的三个临街大院落,也全是梅家的私产!

可见,这襄阳县的梅大人,是不是比朝廷龙椅上那个崇祯,日子过得滋润爽心多了?

当探子们把探得的情况向将领们汇报完后,文算师就根据汇报,把县城里的县衙、梅宅、神风武馆、虎威镖行、襄阳同业会、万豪赌馆、斗金赌馆、兴业赌馆、魁星赌馆、悦情苑、春香苑、怡红楼、二十四家民愤很大的大户和其他几家镖行武馆的地形位置图绘制下来,待和探子们一起校对纠正后,大家发现,简直就是一份《襄阳城区图》了!

不过,各组探子们都没听说,这襄阳的地面上,有什么成气候的土匪山寨,也许是梅家的武功太强了之故吧,或者是土匪们都直接在梅家的武馆、镖行和同业会里面任职了,不必再立山寨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