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奇

《张献忠传奇》

142 托付和受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王自用刚服用过参汤一会儿,离得近又已经闲着的张献忠几人和他的匠灶桩主将王泗,紧随着中军的匠灶桩主将们就进屋来了。

大家突然见了这个场景,本以为王将军只是病重而已,刚才传令兵说叫他们前来听后事,以为是听错了,可此刻见了王将军这个样子,正还在发愣,陆续又有大营主将赶过来了,就听医官班主说:“众位将军,切勿悲伤!王将军的病,起自王嘉胤、混天龙二位大将军仙逝之后,长时间没有引起注意,到现在已经病入膏肓了,王将军积痼突发,从脉象上看,已时日无多,汤药也只能起到暂时提升精神的作用,所以,王将军请众位将军前来,是要向众位将军托付大事的!”

众人听了这一席话,这才意识到事情重大,无不失声痛哭。

张献忠听了,不自禁地来到床前,“扑通”跪下去,拉着王自用的双手痛哭起来。

张献忠这可是真诚的,因为他的人生,就是这位让他敬如父兄的王将军,让他得到了转折的,所以他这两年多来但凡行事,从来都要考虑到千万不能让王将军失望,甚至不能让王将军感到不高兴!而他虽然一直野心勃勃,却从来没有冒出过要打王将军的算盘的歪主意,他对王将军,那可是实实在在地忠心无二的!这时,他见了这个他的仅次于他的父母的大恩人,突然病发就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怎么也忍不住悲从中来!

其他所有将领,包括从第八营起以后的众多明军降将,谁不对王自用给了他们第二人生而感恩不尽呢?所以,王自用躺的这间大卧室里,一时间哭声一片!

后面接到通知的将领,因为听说是去听王将军安排后事,虽然没人相信王将军会有三长两短,但这说法、口气和传令兵的神态,实在让众将领着急,所以凡接到通知的,无不火速赶来探视。

病榻周围,医官们虽然在安慰将领们,但他们自己却也在哭泣,而王自用见这些生死兄弟如此难过,他自己虽然喝了参汤,精神暂时好了一点儿,但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劝慰兄弟们,也不自禁地抽泣起来。

不多会儿,十八个大营的将领,有的是主将副将一起来的,有的营盘的事情还没安排好,就是主将和匠灶桩主将来的,不消说,稍后赶来的将领获知了实情,也忍不住哭成了一片。

这样集体悲痛了一会儿,王自用怕自己还不能完成嘱托就生命终止了,就先忍住哭泣,在伺从的搀扶下坐起身来,斜靠着床头,说:“众位兄弟,还请大家节哀,自古生死有命,悲伤也无济于事。只是,本将有个心愿,本将不能继续带领大家完成大业了,但希望众兄弟不辜负本将的期望,接过起义大旗,把起义大业进行到底 。”

王自用说着,歇了口气,接着说:“当务之急,是要落实本将的继承人,因为三军不可一日没有主将。但本将病发突然,来不及提前布局,所以请众兄弟前来,征求众兄弟的看法,然后趁本将一息尚存之时,为我王家军的起义大业定下根基。这就请兄弟们发表一下看法吧,看看由谁来顶替本将,继续带领大家完成大业最为稳妥?”

众将领听了,擦了眼泪,还在相互看着,心里在思考推举谁来接替王将军,但立即就已经有几人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们推举八大王老弟!”

原来,这几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第一大营到第七大营的主将汪兆麟、温一霸、温三虎、梁大奎、梁二魁、严锡命和王国麟七人!

这一下,王自用就放心了!

王自用本来想过,直接把位置授给张献忠的,但还正是担心王家军资格最老的七大元老将领内心不服,日后张献忠不好处理,简直没想到,这七人竟然最先表态推荐张献忠!

汪兆麟扥七人话没落音,大家都嚷开了:“对对,我们也都推荐八大王老弟!”

有将领说:“八大王老弟用兵,肯定能够很好继承王将军的用兵之道的,王将军完全可以放心!”

有匠灶桩的将领说:“八大王老弟特别仗义,全局观强,后勤这方面也能让王将军放心!”

张献忠内心确实一直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统帅三军,能够像王将军那样叱咤风云,但此刻,他还还是感到很意外,既意外所有将领都推举他,也意外这种内心期盼,竟然会来得这么快!听着众将领说话,只是本能地摆着手说:“小弟实在感谢众位兄长的抬爱,但小弟年纪尚小,经验不足,自知才能不继,唯恐辜负了将军和众兄长的重托,还请众位兄长慎重考虑!”

“八大王老弟就别再推辞了,我等已经表了态了,最终怎样决定,那就全凭王将军说了算吧!”众人都说。

王自用见大家心中的想法如此高度一致,心中十分宽慰,就说:“众位兄弟,其实,本将心里也想把位子传给献忠贤弟的,但本将不能置众兄弟的主张于不顾吧,所以要先听听大家的想法,再作定论。既然大家都高度信任献忠贤弟,那本将就决定,把王家军主将的职位,传给张献忠!献忠贤弟,你就别再推了,否则既会伤了众兄弟的心,也会让本将入了土都会心中不安!文算师,写遗诏,写好后,本将签名按手印即可。”然后把他想写的遗诏的大意,告诉了文算师。

文算师写好遗诏,把笔墨蘸好,请王自用签了名,待墨迹干后,王自用又在名字上按上手印,叫:“张献忠听令!”

张献忠见大局已定,再说推辞的话,反倒会显得虚伪了,就在王自用床前双膝跪下,说:“末将听令!”

王自用气力不支,还是让文算师念遗诏,文算师就接过来,当众念道:“某王自用,一介武夫,本无大志,奈何看不下官府朽烂,受不了庶民涂炭,遂与知交王嘉胤兄和混天龙兄拉竿起义,欲救百姓于水火,誓建清明之世道,起事以来,幸得志同道合众义士相佐,是以颇有成效!奈何天定人命,王某中年夭折,未能遂其愿也!现把王家军义旗授予先锋大营主将张献忠,顺天心,合将意,王家军全军主将共同拥戴张献忠继承王某未竞之志,唯盼张献忠与全军众将领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力争十年之期,推翻朱明王朝,为天下黎庶广造福祉!此令!王自用临终绝命!”

文算师念完后,把遗诏卷起来,用黄绢封好,双手递给张献忠。

王自用道:“王家军新任大将军张献忠接令!”

起义军是拉竿子起事的组织,不像朝廷,体系健全,各级文武百官,都有官印为凭,故称印信,就连皇帝老儿,也都有一枚传国玉玺,而草头军性质的起义军,就只能当众托付了,像王自用这样,还要写一纸遗诏,有书为凭,就算是很正规和慎重的了。

张献忠双手接过遗诏,先朝王自用拜了三拜,又回过身,朝数十个大营将领和匠灶桩将领拜了三拜,然后说:“小弟承蒙将军和众兄长厚爱,临危受命,誓与众兄长同心同德,完成将军未竞大业!从今往后,还望众兄长多多指教,多多提点!当然,小弟更切切盼望奇迹出现,将军能够病去春回!”

这时,这间挤满了人的大房间里,气氛异常凝重,人虽多,但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到!

张献忠说完后,王自用说:“王某只能感谢献忠贤弟和众位兄弟的美意了,但王某自知,还能不能熬过今天,都未可知,趁还有一口气在,王某就再做一次最后安排:从即刻起,献忠贤弟就接管中军守御大队、中军各职能部门、中军各类卷宗和中军匠灶桩,至于第八大营,仍由献忠贤弟带领,日常事务,献忠贤弟可委托谭青杨兄长辛苦,时机成熟时,再由献忠贤弟做主安排第八大营的事情。”

王自用说到这里,脸色越来越难看,已经有了气力不济之象了。

张献忠见王自用说得如此吃力,连忙说:“一切谨遵将军之命,小弟还请将军放心!”

王自用喘了几口气,老郎中又过来给王自用扎了两处银针,王自用稍好了一些,撑着劲儿说:“众兄弟都听着,前些天开闲聊会,兄弟们留给王某去和高将军讨论的问题,王某虽然把大将军之职位传给献忠贤弟了,但最后还得说一说,王某自己的看法是,摧毁朱明王朝基层政权和武装力量的这个阶段,王家军和闯军,不宜一同行动,因为这既浪费时日,又容易暴露目标,而两军虽然都是起义军,但因军队的成因之异,就像同一父母所生的两兄弟一样,长时间在一起,难免有所摩擦,形成内耗,于起义大业不利,所以,万一王某等不到高将军到来,就请献忠贤弟和重兄弟好自为之,王某既去,高将军便是你们的长辈了,在不违逆高将军的前提下,还是分头行动为好……”

王自用说到这里,生命终结之象越来越明显了,最后的话还没说完,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尤其是两眼已经在失神了!

张献忠和众将领见状,连忙再次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地说:“将军请放心,我等一定事事和张将军商量,遵从张将军的决断,并处好与闯军的关系,定当竭尽全力,完成将军奠定的未竞大业!”

看到这个场面,王自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到甚是欣慰,脸上现出了微笑。

医官们见了,立即给王自用又扎了几处银针,还端来参汤,缓缓地给王自用喂食,以期尽量延长些时间。

医官班头说:“张将军,众位将军,王将军已经完成了嘱托,你们且退下,好让王将军歇息着,再加上我等悉心料理,看看能否有奇迹出现。”

老医官这一说,众人都生怕多打扰王将军歇息了,纷纷道着“将军保重”,退着出了房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