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奇

《张献忠传奇》

302 枸坪关伏击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张献忠计划,今年从四川东北角朝四川走,秦良玉必然不知道,咱就不再重走闯军已经走过的线路了,咱从巴中、西充一线进川,拉开大网横扫过去,顺道好把川中地区的府县先给灭了,拿下成都后,就少了川中这一片的剿灭任务了。

有道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要是兵部仍然还是熊文灿主事,那么,张献忠的这个计划,一定能够实现,就算不那么顺利,但打到成都去过大年,还是有把握的。可是,也许是朱明王朝的气数,还不该在今年就到尽头吧,所以兵部换了个杨嗣昌!

张献忠的王家军出了城口后,第一天行进了约八十里路,天黑前就扎营埋灶做饭,第二天吃过早饭再继续前进。

接近半中午时分,走在最头里的谭青杨、申老镖头和萧望南,并不知道前面就是枸坪关,因为去年冬季,正是他们和第七大营,来拿下的太平,在全太平的城乡,并没有听说这里有个什么枸坪关,而且所过之处,也没有见到有什么很有军事价值的地形和地名,而这个时候,也没见到有前哨探子回来报告敌情。因为不知道,也就没有特别警惕,就仍然按部就班地行进着。

这个枸坪关,除了张献忠在这里遭过伏击,这个地名出现在了张献忠的故事里外,相关的史书上和地理著作中,并无记载,而且在当地也几乎没人提起。

原来,这里只是有一个大院落,也许不知那朝那代这里盛产枸树吧,后来人们就把这个院落叫成了枸树坪,仅此而已。

左良玉则是根据张献忠的军队行进的时间和进度,看到枸树坪前面这一段山路,还比较适合设伏,而且地形也不是很险要,不会让人感到这里有伏兵,而且要是伏击太吃力,退路也很好,就是说,要是张献忠军的抵抗太强有力了,撤退起来也很方便,于是在动员老乡暂避的时候,一打听地名,才知道这里叫枸树坪,于是出于军人习惯,在布署伏击时,张口闭口就把这一带驿路地段叫成了“枸坪关”。

不过,左良玉设伏,还有一层鬼精灵心计,他早估计到,像张献忠这么鬼的人,不可能盲目行军,下令所有伏击段,在设伏前已经清走了伏击段内的山民后,要是再有人经过,就有可能是张献忠的前哨探子,所以见到行人,不管军装便装,一律放行过去,切不能让他们看到有伏兵。

所以,谭青杨他们的前哨探子沿途并没有看到有行人,更别说可疑行人和军队了,就一直在继续往前走。

眼看第八大营已经进入伏击圈了!

紧接着,中军和中军后面的第一、第二、第三大营,以及后面的六七个大营,就是说,前面的十来个大营,都已经在伏击圈里面了!

埋伏在高处的左良玉眼见得已经有不下十万多人在伏击圈里了,虽然后面的队伍还在继续走着,心想,张献忠的人应该大多数进入伏击圈了,反正是吃不下的,只需重创,把他们的兵力消耗一些,让他们一天天变成惊弓之鸟即可,于是下令:“行动开始,发射响箭!”

随着伏击圈中段山坡上一声刺耳尖啸,两头也紧跟着响起了响箭的尖啸声,响箭的声音还没叫过,两边山坡上就密集地射出了火箭,中间靠前段的一面山坡上,百门红衣小炮的炮弹也在陆陆续续射向驿路上的队伍和驿路两边的空地、草坡,炮弹爆炸声顿时响彻山谷!

伏击攻击虽然发起得很是突然,但走在路上的义军,也只是刚听到响箭时,惊愕了一下,很快就意识到中了埋伏,各大营的将领校尉急喊:“兄弟们防箭防炮,全面反击——!”

原来,早在阳城挨过红衣小炮轰击过后,王自用还健在时,就根据挨炮轰时红衣小炮的炮弹飞行特点和爆炸特点,把战场防炮术写进了培训录,每当休整培训时,都要训练战场防炮术,所以义军虽然被动意外挨炮,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让炮弹爆炸点的,也懂得避让不及了就伏地躲炮,完全不被炸着是做不到的,但只要会避让,却能在一大半的程度上避免被炸。

另外,义军在罗猴山设伏重创左良玉后,城口休整训练期间,义军也认为,既然咱能这样伏击官军,那就难免哪一天大队伍行进途中同样遭到官军的伏击,所以在训练时,义军就特别训练了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来减少伤亡,不致像于罗猴山的官军那样被杀得太过惨烈。

随着各大营的将校们这一声喊,凡是将校和轻功好的卒尉,甚至有功夫的士兵,纷纷飞身,腾空跃起,一边拨箭,一边迅速跃上了官军的伏击阵地,甚至还有跃到了小炮阵地上去的,上去就是一顿好杀!

军士们不能飞身腾空,则在原地,尽量站得稀疏一些,急挥双头叉挡箭,同时在炮弹飞来时注意着防炮!

将校高手们反而跃进了伏击阵地来杀人,自然第二波、第三波火箭,能射出来的就越来越少了,而红衣小炮发射出一枚炮弹后,要装上第二枚,然后用草纸火捻点然引线,引线还要“嗤嗤嗤嗤”燃一小片刻,才能点然引信发射出去,而红衣小炮的射程,只略微比弓箭远一点儿,炮阵地也就在弓箭手阵地的稍后一点儿的山坡上,所以这些训练有素的将校高手一遇到突袭,就立即行动了,这一百门红衣小炮,竟然有一多半没能发射出第二发,但全部都没有机会再发射第三发炮弹,炮手就身首异处了!

红衣小炮一失去威力,弓箭手又被大量杀掉了,将校高手就专找官军将尉对杀,但伏击阵地上却并没有见到有将官,于是就大杀伏击阵地上的军士!

随着这一瞬间的变化,义军军士不必拨箭矢了,还反而挥动双头叉朝山坡上冲,而山坡上的伏军也扔掉弓箭,挥刀挺枪,纷纷跳出伏击阵地,呐喊着朝山下冲杀!

张献忠、景大山、吴刚、肖锋、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和中军守御大队的将领们,以及其他有功夫的,也都一样,一听到响箭就警觉了,一见到火箭和炮弹在飞,立即喊叫一声,就分别飞身跃上两面山坡上官军的伏击阵地,很快就把官军的弓箭火炮阵地给打散了,让官军不能练续发射火箭和持续发射炮弹。

左良玉军发起伏击,张献忠军奋起反击,说话说了这么久,其实,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这也就是埋头喝几口温水吞下肚去那么一小片刻!

紧接着,驿道上、驿道两边的空地和两边的山坡上,因为没办法再继续发射火箭和炮弹了,两军官兵就乒乒乓乓、吆五喝六地打杀在了一起,一时间,前后近十里长的这一段两边高中间低的开阔山沟里,密密麻麻,尽是正在生死搏斗的军士,义军将领校尉则在针对官军大开杀戒,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山谷里黄尘滚滚,两军杀得天昏地黑,鬼哭狼嚎!

左良玉身边的一干高层将领,站在伏击圈中段一处既高又隐蔽的地方,观看着战局。

按照官军的战法,两军对垒,自然是将领先出阵,攻城爬云梯,就是军士先上,而设埋伏打伏击,则是弓箭火炮做开胃菜,紧接着着由旗尉级军官带领士兵率先冲杀,将领校尉们压阵,最后冲杀。因而,刚开始发起伏击时,官军的校尉以上军官,都还在伏击阵地的后面观战。

左良玉看到,他的军队,头一波密集的火箭从两边射出,夹杂着炮弹也在爆炸,心中甚是高兴。但他立即就又看到,张献忠军队刚一开始遭到火箭和炮击,队伍中立即就往两边伏击阵地上飞身跃上去了很多高手,没几下,就打乱了伏击阵地上弓箭手和炮阵地的阵形,紧接着,弓箭火炮竟然停了,两军提前开始了互相搏杀,并很开杀成了一锅粥!

左良玉心里有些微微的遗憾,觉得没能如愿在火箭和火炮轰击的过程中,就像自己在罗猴山遭伏那样,几波火箭和炮弹,就把张献忠军射杀掉一大部分!但左良玉看到这一幕,脑子里灵光一闪:自己以后要是在这类地形再遇到这类伏击,贼军的这种反击方式也可以为我所用啊,这样岂不就大大减少了初期伤亡了?

然而,战场上的情形,却让左良玉越看越觉着不对劲儿了!

当火箭和炮弹一停下,两军粘在了一起开始互杀后,没几下子,义军的双头叉的威力就越来越明显了!官军的腰刀与义军的双头叉对杀,腰刀不仅长度够不着,而士兵们又都是普通常人,没有功夫,更没有内功,只不过是经常打斗和训练,比一般人手法稳准一些,兵器用得纯熟而已,所以腰刀够不着义军士兵,双头叉却够得着官军士兵,用腰刀砍过来吧,双头叉一下就叉住了,而双头叉砍过来或刺过来,腰刀却不一定恰好挡得开!官军中用长枪的,虽然枪柄也可以打人,但要致敌于死命,却得刺杀,枪的长度倒是比双头叉长,但长枪一刺过去,就被双头叉叉住了,要是长枪被叉住的同时被双头叉格挡开了,双头叉的那一头,一顺过来就会要了命!

当然,隔得很远的左良玉,是不能看请双方兵器到底是怎样的不对称的。

接下来的混战,让左良玉很困惑,自己的军队,怎么这么快就败象明显了呢,拿过单筒望远镜一看,虽然望远镜的性能不好,但还是能看得到,倒在地上的,和正在倒地的,差不多都是自己的军士,而贼军似乎就少多了!

难不成我左良玉打伏击,反而还被张献忠伏击了?

双方鏖战在一起后,并没有多久一小会儿,左良玉就感到张献忠这根骨头实在太硬,要想一口两口吃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罗猴山就算是他们伏击我们吧,但这次可是我们伏击他们啊,地形也很相似,我们还有炮呢,怎么还是不像有胜算呢?难怪这些起义贼军能坐到这么壮大,看来还真是特别能打的啊!对付张献忠,还得先拖累他,一步一步消耗他,先把他啃残缺了,再来一口吃掉他!

因左良玉站的位置很高,不能用望远镜近看整体战场,只能看到大家在混战,具体谁杀谁,怎样过招,那是看不清的,但就在他感到这次只能微微消耗一下张献忠之时,却再次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赶紧拿过望远镜观看,竟然看到了一个小将正在伏击阵地上腾挪跳跃,所过之处,官军那是成双成对地频繁倒下!

好在战线长,左良玉还没能看到张献忠本人和另外三个小将呢,要不然,他会让他的军队继续被屠杀,而且要不了多久,还会轮到他的将领们被屠杀了!

左良玉到底是个是个分得清五阴六阳的高手,他一见到了那个小将,感到今天这一次的伏击,必须到此为止了,就下令鸣金收兵。

左良玉这里锣声一响,紧接着锣声就往两头两边传了开去,明军听到锣声,纷纷跳出战圈,撒丫子就往后坡逃跑,炮兵则在将尉的掩护下,拼死扛回了红衣小炮和炮弹箱,而左良玉本来也从没指望过一役就能搞定张献忠,所以,在确定伏击地点时,就看好了退兵的路。

就见明军纷纷往上坡上逃跑,义军就紧跟着追杀,明军们跑着跑着,就钻进了树林和山坳里,不多一会儿就不见了。

张献忠觉得,双方打得正酣畅,虽然杀死了不少明军军士,但民军的将领都还没出战,博杀才刚开始,明军还没有一点儿败象,怎么明军就鸣金收兵了呢?

佯败诱敌,另有埋伏!

张献忠脑子里猛地蹦出了这个念头,眼见着自己的兵将还在追击,赶紧下令:“快,鸣金收兵!”

于是,义军这边的收兵锣声,也传了开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