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娘子:还俗将军敲我门

《锦绣娘子:还俗将军敲我门》

第六百九十章 远方来客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互市的第一天像是过节一般,热闹非凡,晚上还有人在城外空地上架起篝火,边唱边跳。

部落的人顺利的得到了盐和布以及茶叶,商人和百姓也得到了想要的毛皮和药材,大家都很高兴。

三个城镇的百姓沉浸在百姓中,士兵们则不敢放松,坚持的守着城门和重要的地方。

互市第一天很重要,文天佑整个晚上都没有歇息,和各部落的族长聚了一聚,然后又亲自巡城,保证百姓和部落来人的安危。

第二天,一群人风尘仆仆的进到了兴安镇中,打听文将军的住所。

士兵警惕的看着他们,问他们做什么。

来人表明了身份,有个士兵给他们带路。

吃早饭时,没见到文天佑的人影,苏冬青让铁柱跑去问,说是去临山镇巡视还没有回来,苏冬青就把早饭放在锅中热着。

吃完饭,苏冬青在房后的菜畦中除草,燕子气喘吁吁的跑来,说是门口来了许多人,要找文夫人。

苏冬青愣了一下,洗干净手后,向前面走去。

算算日子,科考应该还没开始,应该不是来报信的……她在这里好像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怎么会有会要见自己的呢?

她并没有疑惑太久,到了府衙前,看到门口那群满身尘土的孩子,就明白了,是她在雍州买下的那群孩子。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看到苏冬青,一众来人便激动的出声道:“夫人,是我们啊……”

当初,苏冬青不忍心看到他们的家人为了一点粮食卖掉这些孩子,自己出钱买了他们,但却把卖身契恶都撕了,告诉他们是自由身,想回家或者去哪里都行。

但是那群孩子大都选择跟着她,同她一起在雍州养了一段时间鸡,后来文天佑来了,上奏了朝廷,让大周各地来接济雍州,苏冬青留在雍州没有意义便回京城了。

回去之前,她也让人安置了这群孩子,没想到她们竟然大老远的跑到了边关。

赶了这么久的路,这群孩子累坏了,各个面怀期待的看着苏冬青,说是听说文将军携家带口到边关来,他们就跟着来了,希望苏冬青收留她们,她们会种地也会织布做饭,什么都会做,不要赶她们走。

看她们一身疲惫的模样,苏冬青没说什么,只找了地方先让她们休息,等缓过来再说其他的。

燕子和铁柱好奇的看着这群人,他们兄妹以为这些人也是同他们一样,爹娘死前将她们托付给苏冬青照料,顿时生起同病相怜的感觉,跑前跑后帮他们拿被褥,倒水,洗脸,煮粥。

这群孩子是随着雍州的衙役来的,当初她离开时,交代了县衙要照顾这些孩子,因为有文天佑的缘故,县衙不敢敷衍。文天佑带兵经过雍州时,孩子们听说了这事,决定要来边关投奔,县衙也觉得他们这些孩子是烫手的芋头,立刻派人将她们送过来。

苏冬青接待了送孩子的衙役,问了他们这一路的事情,还有孩子们过去一两年的事情,知道孩子们过来是她们自己的主张,便客气的请衙役在这里歇下,待歇好再回去交差。

差役们本来还担心,县衙这番做为给文大将军添麻烦,他们这一趟怕是会吃挂劳,没想到竟然什么事没有,将军夫人还同他们说边关的互市开了,让他们逛逛再回去。

劫后余生,差役们都暗暗的松口气。

冬雪和月娘听说了这群孩子的事情,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找苏冬青。

用孩子换粮食和银子的人家日子都很难,孩子们既然被卖,回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得了苏冬青的恩情,不管是想要给自己找条生路,亦或者是报恩,她们跑到边关来都不意外。

苏冬青对人向来和善,冬雪和月娘体会最为深刻,无论实在南阳城还是京城,她们跟着苏冬青过的都很轻松快活,主人家不刻薄,十分大方,而且心眼好,对于她们做下人的来说就算是天大的福分了。

主人家对下人尚且如此,对待这些穷苦的孩子可想而知,肯定更是照顾。

这群孩子里面,有几个年纪的姑娘想的多,怕她们这次贸然过来会带来麻烦,想要找苏冬青求个情。

苏冬青把她们赶去睡觉,她们不敢违抗,只能乖乖的躺回房中。

这群孩子过来,苏冬青却是很意外,如果是在京城,她可能还有些发愁怎么安置她们,在边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简单不过了。

不过这些得等她们休息好再说了。

文天佑快到中午时回到府衙,听苏冬青说这事,便知道媳妇想要把这些人留下来,直接道:“我能做什么?“

文大将军想来都是如此的善解人意,苏冬青很高兴,亲自给他弄了奶酪焗牛肉。

文大将军很给面子都给吃光了,把儿子送给媳妇调遣帮忙。

壮壮拍着胸脯给爹爹保证,一定会完成任务。

文天佑和苏冬青看着儿子这般一本正经的模样,笑的开怀。

徒步走了几百里地,这群孩子也是累坏了,一直睡到晚上,醒过来时,天上铺满了繁星。

冬雪和月娘一直等着呢,听到她们起床的动静,便把粥端上来,让她们先填填肚子。

吃完饭,时候也不早了,苏冬青过来,同她们说,想要留下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后听话。

这个太简单了,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听话。

苏冬青早就清点了人数,一共六十六个,比雍州时多了好多个,问他们怎么回事。

这一问,许多人眼神明显就开始发虚了,紧张的吞咽着口水,一看就是心虚了。

苏冬青便问那个年纪最大的女孩芦花,芦花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苏冬青。

原来,苏冬青离开后,这些孩子的爹娘发现自己家孩子还是自由身,想要孩子跟着回家,被卖的大都是女孩,知道回去之后可能还会再被卖,到时候肯定没有好运气再遇到苏冬青,所以不愿意。

因为有衙门护着,这些人家也不敢来硬的,就让家里的孩子绣花和手帕什么,绣好了他们拿去卖。

其他人听说了这事还很羡慕,头一次听说衙门帮着样养孩子的,不但不吃自家的米粮,孩子还能帮着赚钱,这是好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