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娘子:还俗将军敲我门

《锦绣娘子:还俗将军敲我门》

第六百九十二章 心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苏冬青认真跟她们说读书的好处,孩子们都被她描绘的美好未来感染了,一个个的点头如捣蒜,“我们愿意读书识字!”

苏冬青满意的点头,“好,明天就开始学习。”

听说了她的决定,文大将军立刻派人用剩余的木头制作桌椅板凳,边关这里可没有书,苏冬青买了笔墨和纸给壮壮,让他把跟朱夫子学的三字经和千字文写下来。

壮壮是个顶认真的孩子,答应了之后就一丝不苟的默写。

苏冬青也没闲着,用泥巴在打通的房间墙上涂了厚厚的一层泥巴,泥巴中掺杂着很多石灰,待泥巴干燥以后,将墙打磨光滑,用作黑板。

当然,因为情况所限,只能用烧黑的木棍代替粉笔。

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本身。

壮壮抄写的很快,文天佑回来时也会帮儿子一起写,爷俩的动作飞速,很快每个孩子都拿到了新鲜出炉的手抄书。

在开课之前,苏冬青同她们讲了,这个学习是强制的,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就算是死记硬背,这两本书上的文字都得学会。

当然,苏冬青也明白,每个人资质和天赋不同,一样的入门,以后能到达的高度也不一样。

能够读书识字,孩子们兴奋的不能自己,怎么会不愿意呢。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这三个镇上至今还没听说有什么夫子,苏冬青便代劳了,虽然她没有功名在身,但接受过那么多年的教育,还是有些底气的。

而且,识字和科举的目的大不一样,她不用担心自己做错了会误人子弟。

就在苏冬青在兴安镇教一众孩子识字的同时,大周科考在即,天下的学子的心都被牵动着。

文天立苦读大半年,废寝忘食,还要担心大着肚子的妻子,生生瘦了十多斤。

赵婉儿心疼她,过了最难受的时候,每天给相公调制各种吃食,心也是悬着。

柳元安也很拼,从前他苦读书想要洗刷家里的冤屈,现在柳家被翻案,很多人看着他埋头苦读都很不解,明明是皇上最宠爱的表弟,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不去享清福,偏偏要走这条路。

他们不知道,柳元安从前在文家时,就被苏冬青教导,人一定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样这辈子才能不白活。

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靠着科考正式成为朝廷官员,替表哥分忧。

当然,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原因……

比如,南疆那边杨俊棋又来书信了,说他已经晋升了,问柳元安以后能不能给他划拨粮草时候多加点。

柳元安一个月要收到一封来自南方的书信,每次看都止不住的笑,现在国子监的人都知道,他的挚友是杨家的杨俊棋。

临近科考,杨俊棋来的书信更多了,一封接着一封,很多同窗看了觉得奇怪,一半人都知道朋友在紧张的忙碌,不是应该暂时不要打扰吗?

苏正非和文玉轩听说了这事,心里头只觉得好笑,杨俊棋那个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最大的乐趣就是逗柳元安,而且他也清楚柳元安是个认真的人,可能是怕他紧张,所以特意多写信来安抚这个远方的朋友。

李贤知道了这事,还问过他,杨俊棋是不是太闲了,天天给你写信。

柳元安立刻给好朋友开脱,说他都是百忙之中抽空写的,忙的字迹都快飞出来了。

听他这样维护杨俊棋,李贤心里头还有些吃味,杨家这个小子运气好啊,比他更早认识柳元安,算是让他占到这个便宜了。

柳元安也同表哥打探边关的事情,知道一切顺利就放心了。

文天立先考试,考之前他陪着赵婉儿去了寺庙,在赵婉儿的煎熬等待下,文天立考了整整三天。

考场条件简陋,学子们都受了不少罪,但为了功名前途,这些并不算是什么。

考完,就是最折磨人的等待时间。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文天立却是天天陪着妻子,弥补他之前埋头苦读时的冷落。

因为是在南阳城考试,考完之后,赵婉儿的许多亲戚都来打探,赵婉儿只客气的说等榜。

赵婉儿当初嫁给文天立时,赵家许多亲戚都说她眼瞎了,家境殷实的小姐非要下嫁给一个穷秀才,而文天佑那时还是被朝廷通缉的犯人,文家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后来,天下大定后,文天佑成了大英雄,赵家曾经说风凉话的那些人先是哑巴了,然后便开始巴结她。

赵婉儿是个淋得清的人,所以当初才会选择文天立,见了亲戚的各种嘴脸后,自然不愿意相与,她也知道许多人背后说她走了狗屎运,攀上了一棵大树。

再后来,文天立中了举人,她娘家大都是行商的人,不能入仕,一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这次在文天立考试前,亲戚们送了许多补品,都是好言好语的,逮着赵婉儿的爹娘就夸,夸赵婉儿识人,以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赵家的爹娘养的女儿争了气,也是觉得脸上颇有光。

赵婉儿同他们说,她相公和文将军夫妇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咱们家可以引以为豪,但平素行事要谨慎,别做不好的事情,被人抓住了把柄,一样要栽跟头。

赵家人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自家好运道很多人都眼红,平时一点都不张扬。

这次亲戚街坊来打听女婿的事情,赵家二老都非常谦虚,只道出了榜才能知道结果。

很快,柳元安和苏正非等人也开始了考试。

兰儿大概是最揪心的了,因为里面有她三个哥哥和未来的夫婿。

那厢,苏冬青在边关也掐着日子,算他们都考完了,并没有发信,而是等着南阳城和京城的信件。

苏冬青第一次教这么多孩子,然后才清楚明白,在学习这块,人和人的差距可真是大。

像是柳元安他们,都是一点就透的人,聪明,记忆好,反应快,读书看上去不难,现在她也看到了,普通人读书还是很吃力的,她能做的就是给与耐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