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72、哭泣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寺庙又空又大, 阿瑶叫李淮修带着在里边走了一圈,走得小腿都发酸,后来是叫男人背回去的。

寺庙年龄很大了, 当时叫追兵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主殿几乎烧得看不出原形, 都是李淮修叫人后来修缮好的, 但是没有和尚住在这, 也没有香客往来,香火气息更是少见,因此显得有些落寞。路上只零星遇见几个洒扫的下人, 很是荒芜。

阿瑶伏在李淮修背上, 脸颊枕在他肩上, “我小时候同你相处过一段时间,可后来什么都不记得了。”

李淮修没说话, 只捏了捏她的大腿, 阿瑶就很轻地叹了口气, “我祖母不管我,身边的奴仆也不上心,大冬天的,我就掉到了池子里,就起来以后就大病一场。”

“好了就忘记了许多事情, 不然, 我第一眼见到你,就该把你认出来的。”阿瑶心里就是有这种直觉,她那时不认识李淮修,都还对他。

“祖母认出你了吗?”阿瑶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她起先不明白这个问题,老夫人为何就是不愿意她嫁给李淮修,现在才知道原因。

与其说是老夫人更看重沈意行,倒不如说是她心里发虚了,对着如今的李淮修,她心里不安。

李淮修嗯了一声,老夫人确实一眼就认出他了。

阿瑶有些唏嘘,挨了挨他的小臂,语气期期艾艾的,“还好你没事。”

“你若是出了事,我光是想想心里都仿佛缺了一块。”

李淮修没接她的甜言蜜语,拍拍她的屁股,语气淡淡的,“你病了?”

男人还在想她方才的话。

阿瑶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但是现在叫李淮修一问,仿佛就万般委屈了,语气都低了些。

“我发烧,烧了好几日,来的大夫都说我活不下来了,就算是活着,怕是也要把脑子烧坏了。”

李淮修沉默一会,想起玉人一样的小阿瑶,红扑扑的脸腮冻在冰湖里,软软的小手慢慢僵硬,她叫不出声,害怕地眼泪都掉不出来,在榻上发着高烧也没人守着,小小的人,啪嗒啪嗒地掉着眼泪

“你以后跟着我。”李淮修突然停住了,他拍拍阿瑶的屁股,语气还是很平静,“去哪都跟着。”

阿瑶在院子里睡了个午觉,醒来就要回京城了。

阿瑶明明只离开了一晚上,再进城里,却仿佛许久未回来了。

街上的积水已经叫人扫走了,这段时间城里戒严,街上少有人往来,现在人来人往的,竟然有了几分从前的味道。

往日里,该是只有些茶楼开着的,客人也不多,现在多了许多酒楼,连点心铺子都开了几个,街上的妇孺也多了起来。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他们考虑的其实并不多,能满足温饱就已经是满足了百姓们生活的大部分需求,一场大雨,已经驱散了他们生活中大部分的阴霾。

天气乌蒙蒙的,仿佛笼罩着一层纱,天边时不时响起一声闷雷,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站在院子里,见状笑得合不拢嘴,这是还要再下一场大雨,今年下半年不会再遭难了。

阿瑶同李淮修坐在轿子上,听着外边一派喜气的声音,女孩悄悄把帘子掀开往外看,看着看着,突然侧头看了李淮修一眼。

女孩抿了抿唇,嘴角两个小梨涡,“我从前掀起帘子,你还拿东西打我的手,你那时定是不心疼我的。”

李淮修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闻言动也不动一下。

“你想要什么?”男人笑了笑,平静道:“我向你赔礼道歉。”

阿瑶小脸微红道:“等我想好再说。”

李淮修只看她一眼,不说话了。

两人回了府上,就见柳嬷嬷眯着眼睛守在阿瑶的院子前头,柳嬷嬷夜里没睡好,见两人安全回来了才松了口气。

这京城里如今面上是欣欣向荣,暗地里却是各方势力都在涌动,柳嬷嬷总担心两人叫贼人害了。

李淮修叫阿瑶回去休息,自己同柳嬷嬷去了前院书房。

柳嬷嬷是李太子的奶嬷嬷,当初李太子南下躲到淮州,柳嬷嬷就是一路跟着去的,她本能改名换姓有个其他去处,不必跟着李太子担惊受怕,到底是舍不得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李太子当年惨死,柳嬷

嬷也险些随主子去了,若不是为了李淮修,她是没什么盼头的。

李淮修出生时柳嬷嬷就伺候在一旁,柳嬷嬷眼睁睁看着他从手臂长短长得这样高大,如今比他父亲还要出色,自己有能力带着一众老臣重新振兴李家,把那丧了良心的元帝逼到徐州去。

在柳嬷嬷记忆里那个神情冷淡的少年,如今都要娶小娘子了。

“主子,请柬已经备好了。”柳嬷嬷心里感叹,一边把一张请柬放在桌上,“您看看这样式。”

阿瑶的及笄礼与婚礼一起办,主子都是赞同的,柳嬷嬷自然也不会反对,只是时间紧张,一切都仔细了做。

这请柬上镶嵌着薄玉,边角勾着李府的标志,底色是大红色,但是丝毫不落俗套,看着华贵又大气。

男人把请柬拿起来看了看,倒也没说好不好,只叫柳嬷嬷再拿给阿瑶看看,这样的东西该是小娘子自己来选的。

婚期定在下月十八,是阿瑶生辰的第二天。

这里头的琐事多得很,李淮修不在乎银子,愿意花钱,事情就好办了许多,柳嬷嬷同他商议了些细节,说起宾客从哪个门进,主桌上坐些什么人。

李淮修靠在椅子上,面上没什么表情,但是柳嬷嬷知道他听得很认真。

这本来不该李淮修操心的,但是他上心了,时不时就会问问,柳嬷嬷干脆全部上报一遍。

柳嬷嬷说完这些以后也没离开,反而笑眯眯地看着李淮修。

“主子莫不是带着姑娘去了寺庙?”柳嬷嬷猜来猜去,也只能猜到这一个地方了。

李淮修嗯了一声,低头看着文书,眉眼俊朗,“许久未去了。”

杨氏生前是个会做人的,待李太子是一回事,待下人又是一回事,极为宽善很少责骂他们,东宫就没人不喜欢这位太子妃的,就是柳嬷嬷也时常怀恋她。

李淮修不再说话,柳嬷嬷迟疑地看了他一眼,到底没说什么。

李淮修看了看柳嬷嬷,似乎猜到她的顾虑,只淡淡道:“嬷嬷不必操心的。”

柳嬷嬷只得点点头,李淮修同李太子生得

像,性子却同与杨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杨氏性格之要强,当年的天子都斥责过她,说她善妒专横,生怕哪日起来,龙驹凤雏的太子就叫杨氏一把火带走了。奈何太子纵容,叫杨氏安安稳稳地做她的太子妃,天子说什么都护着。

李淮修比起杨氏,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自小就独,自己喜欢的物件,挨也不会叫旁人挨一下的,脸上要是露出些不耐的神色,李戾能吓得不敢说话。

柳嬷嬷唯恐他对上感情也是这般,两人那样般配,站在一起谁不说一声神仙眷侣,李淮修若是走极端,柳嬷嬷担心两人最后成了一对怨侣。

阿瑶这也忙着呢。

婚期已经定下了,她这个及笄礼的主角,第二天的新娘子,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

柳嬷嬷找了绣娘,要给阿瑶量尺寸,还有约莫半月就要成婚了,婚服要加紧着做,柳嬷嬷索性叫绣房都停工,专心供着阿瑶这边。

婚服的款式有许多,阿瑶简直挑花了眼,她拉着李淮修一起看,男人垂着眸子,倒是愿意陪她看,随意翻了翻,但是都只说好看,阿瑶无法,翻来翻去也做不好决定。

见阿瑶犹豫来犹豫去,李淮修看得好笑,叫绣房都做了。

这样多的婚服,哪里穿得完。

阿瑶想了想,想得自己小脸酡红,她悄悄挨到李淮修耳边,语气有些羞涩,“那我岂不是可以夜夜做新娘?”

李淮修就笑,那书抵开她红扑扑的面颊,让她不要净是说些叫自己后悔的话。

到了下午,冯老就上门来了。

冯老是来商量及笄礼同成亲的场地的,他当然不能只拿李淮修的好处不干事,现在就是他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及笄礼在李家办了,出嫁总不能也在李家出,阿瑶又不想回冯家,就只能在冯老家中办,叫来自己的媳妇儿子就开始准备了,他们要把阿瑶当亲生的看,日后亲生的准备怎么送嫁,阿瑶的只能比那更好。

今个上门就是为了阿瑶的聘礼来的,李淮修去冯家提的亲,那聘礼也留在了冯家,日后冯老送嫁时,总不能没有聘礼晒呀。

阿瑶不知道李淮

修有没有安排,但是她是不想叫这些事情去打扰他的。这几日大雨,各方都蠢蠢欲动,李淮修做事从不刻意瞒着阿瑶,她也是知道一些的。

男人很忙,好几个晚上没睡个整觉了,阿瑶心疼他,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就自己做了。

老夫人上次写了信,说是同意阿瑶嫁给李淮修了,但是不许她过继,阿瑶想了想,笑道:“爷爷您尽管去府上接,老夫人定是扫榻相迎的。”

冯老如何敢啊,他一想起自家大嫂那张橘皮一样的老脸就忍不住打寒战,但是小娘子这样笑意盈盈地劝说着,直说老夫人绝不会为难他的,冯老一梗脖子,就准备自己去了。

老夫人把冯家的声誉放在天上,在她看来除了她生的都不能算是冯家人,更何况冯老这一支早就从主家分出去的,老夫人就是没有也要变一些聘礼出来,哪里能叫冯老觉得她小家子气。

阿瑶一点也不担心他要不回来。

连着又过了几日,京城里差不多就察觉到淮王府上的动静了。

府上从丫鬟到小厮,人人都做了新衣裳,从这个月月初就开始发赏钱,面上都是喜气洋洋的,特别是在主子面前,万万不能面带晦色,给主子添堵,招惹晦气。

这些异状叫旁人看了就知道,这淮王多半是要办亲事了,娶得还是冯家大娘子。暗地里说什么的都有,一只眼睛看着淮王府,一只眼睛望着镇南王府,就盼着出个什么大事情,叫他们有些谈资,只是面上依旧是一团和气,等着淮王府散消息出来。

离及笄礼还有七八日的时候,衣裳就都做好了,挨个试了尺寸,把该改的地方改一改。

阿瑶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府上就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柳嬷嬷说王氏同冯璟喻上门来拜访的时候,阿瑶第一反应就是那半份嫁妆,倒也没犹豫,叫知夏取了出来。

阿瑶同王氏没有情分,也不想拿她的东西,如今拿走了正好。

王氏这一趟来的也不容易,冯清雅在府上不安分,同王氏吵了好几架,她自小叫王氏捧在手心里养大,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

就算是做错了,王氏也该要护着她的。

王氏本来只是不想见她的,谁知这几日恢复了以往的社交,同京城里这些夫人一来往,就知道了冯清雅前些日子不仅没安分地躲在家里,还闹得满城风雨。

她不仅同一个公子有了首尾叫人发现了,过后还要将人家公子的未婚妻子害了去,明里暗里地暗示自己要同镇南王府上结亲事,姐姐还在匪窝里呢,就开始筹谋她的婚事。

王氏听得是满肚子火,更别提那些夫人看她的眼神。

她以往有个善心的名头,勉强能同京城最尖尖上的那群大妇们搭个边,如今冯秉怀跟着元帝还在徐州,京城里的风向标早就变了。王氏的好名声也叫冯清雅败得差不多了,女儿带在身边养成这幅德行,母亲又能好到哪里去?

王氏在宴会上受了冷遇,回去又碰上冯清雅找她要银子,当下同冯清雅发了脾气。

冯清雅吓坏了,更多的是难堪,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罢了,如何就要叫王氏当着丫鬟婆子的面来责骂她。

她无父无母,本就敏感一些,王氏以往甚至从未给过她脸色看,更不提打骂她了,冯清雅忽然遭了她的冷脸,又怕又气,一甩袖子,躲会房间里哭开了。

王氏此时还不知道,阿瑶被那淮王抓走是因为冯清雅,因此只觉得格外地疲惫,心里也难受起来,说着就哽咽了,“我算是白养你了,养来养去养成仇。”

冯清雅虽说性子顽劣,但是与王氏相处了十几年,哪能没有感情,闻言就大哭起来,“我不是你亲生的,你就看我不顺眼了,那土匪来的时候,我该和我亲娘一起走的!”

冯清雅这话一喊出来就后悔了,出了一身冷汗。这事要是叫王氏知道了,这还得了。

一旁一个手上还缠着绷带的丫鬟,见状心里一跳,抢在冯清雅辩解之前一下跪在了地上,看着王氏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了。

她在冯清雅身边受惯了打骂,却不想这个时候还受牵连了。这事情说出来,冯清雅没事,她们这群丫鬟怕是要被发卖出去,因此这丫鬟半点不敢隐瞒,三言两语全说了

,求王氏放她们这群丫鬟一马。

原来他们一家人从江南回来的时候,陈氏就已经到了冯清雅身边,甚至平日里还有书信来往,就这样瞒了王氏十几年。

王氏听得脑袋一嗡,冲进去扬手就给了冯清雅一巴掌,打完以后,自己的手心颤,心里也在颤。王氏温和惯了,这下算是叫冯清雅伤透了心,她含辛茹苦把冯清雅养大,倒不如陈氏三两句挑拨的话。

冯清雅身子不好,她是实打实地上了心,十几年如一日地关注她的饮食,要什么给什么,衣裳首饰自己拿嫁妆贴补,谁都不能说她一个不好。

这样细心养着,叫她亲娘几封信就动摇了,王氏怎么能不伤心,她想起如今不愿意回家的阿瑶,心里更是滴血一样的疼。

冯清雅此番就是哭瞎了眼睛王氏也不想搭理她了,更不想听她辩解,第二天就早早地催促冯璟喻来了李府。

王氏观念陈旧,觉得那些家中大官多,家族底蕴久的高门才是值得嫁的权贵之家。不然当初也不会费尽心思嫁给了冯秉怀,谁承想风光不过几年,冯家就一日不如一日了。她现在还想着把阿瑶劝回去,沈世子既然愿意娶她,能做人上人,又何苦嫁给一个土匪出身的人呢。

李府的人客客气气把二人请了进去,王氏看着这满府张灯结彩的样子,胸口像是挨了记闷锤。

这该是阿瑶要成亲了。

两人叫丫鬟领着进了正堂,没等一会,门前就出现了一个窈窕的身影。

阿瑶来的很快,知夏抱着个箱子跟在她身后。

女孩在府上就像在家中一般,打扮得简单,上身一件素色的对襟小衣,下身同色的百褶襦裙,乌发雪肤,唇不染自红,亭亭玉立地立在堂下,叫人看得移不开眼。

王氏一见到她就红了眼睛,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要叫什么。

长高了,以前面上还有稚气,如今越发像个大人的样子了,腰肢细细的,走路带着股独特的韵味,那眉眼长得同王氏年轻时简直有五分相似,王氏看着看着,心里像是住了窝蚂蚁,难受得喘不过气来。

这个小娘子长到这般大,她夏日

没有给她打过扇子,冬天里也没暖暖她冷冷的小手,一次也没有。

阿瑶倒是很平静,王氏于她而言,本来就是个陌生人,十几年都不见一面,怎么指望能有感情。

冯璟喻现下来这里也是有些局促,他本就觉得对不起阿瑶,现在见了阿瑶就觉得尴尬,只好立在一旁不说话了。

阿瑶叫两人不要这般紧张,笑着问了一句,“嫂子是不是要生了?”

阿瑶以往也是个善于交际的小娘子,神色柔和一些便叫两人的神色不再僵硬了。

冯璟喻点点头,面上也放松了一些,“怀的是双胎,估计月底就要生了。”

王氏提起这件事情心里也欣慰,平复了情绪一齐说了两句话。

他们来者是客,对于客人而言,阿瑶总不能叫他们丧着脸出去,旁人还要以为淮王府待客不周,不知要传出写什么话来。阿瑶见两人不再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就提起了正事。

女孩叫知夏上前来,把这小盒子放在桌上,“我已经过继出去了,这嫁妆给我拿着也不合适,你们带走吧。”

这话叫王氏听来心都要碎了,方才阿瑶同她好声好气地说话,她还以为这孩子心里还想着自己呢,怎么一下就说自己已经过继出去了。

王氏勉强笑道:“这是娘该给你的,你这是作甚?”

阿瑶摇摇头,微笑道:“我已经过继出去了,日后若是再相见,也不该叫您母亲的,这东西拿着自然是不合适的。”

冯璟喻听了坐在一旁苦笑,他已然看明白了,阿瑶待他们不是亲热,是客气,自然好言好语的。若把他们当亲人,必然不会这般生疏的。

他悄悄叹了口气,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家人如今成了这幅模样。

王氏还没反应过来,现在几乎要淌下泪来,她坐在阿瑶旁边的高脚椅上,伸手想握住阿瑶的手,叫阿瑶不着痕迹地移开了手。

“你是不是不高兴了,娘以往是叫猪油蒙了心,但也是有苦衷的,日后必然不会再那般了。”

王氏觉得阿瑶该体谅自己的,老夫人不是个好婆婆,当初王氏带走冯清雅固

然是为了挣个好名声,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老夫人。老夫人偏心偏到胳肢窝里,从来就是把二房当宝,大房当草,若是王氏敢只带走自己的女儿,老夫人定是要留下她尽孝的。冯秉怀要是独自去江南十几年,哪里还会记得京城里的妻子呢。

王氏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但是对上阿瑶清凌凌的眼睛,忽然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她僵硬地扯了扯嘴角,“这嫁妆你拿着,哪能就这样过继出去了,你同娘回家去,娘以后定是最疼你的。”

时人过继都是要开祠堂,记族谱的,哪里是说过继就能过继的。

王氏说着说着就掉起了眼泪,“娘是想你的,就是那么些年,娘脑子转不过来弯来,你祖母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她本就偏心小叔子,看我们大房不顺眼,娘亏欠了你,以后都补偿给你,我若是……”

阿瑶并不想同她过多解释,直接打断了她,女孩垂了垂眼睛,缓缓道:“那日,若不是雅姐儿连累,我也不会叫淮王带走了。”

“你说对我有亏欠,你是苦衷的,何不替我找回公道呢?”阿瑶冲她笑了笑。

王氏在阿瑶这里,不过就是个知道姓名的陌生人,阿瑶不在乎她是不是真的会为了自己去惩罚冯清雅,不在意她是否真的疼爱自己,现在能堵住她的嘴就是了。

王氏一愣,看着阿瑶客套生疏的神色,心里慢慢泛起苦水。

过了良久,女人苦笑一声,“娘不知道她做了这样的事情……定是要给你个交代的。”

这日下午,阿瑶有些坐立难安,请柬几日前就已经发出去了,一些想同李府打好关系的人都早早地备了份礼品,现在已经送到李府来了。

阿瑶一一规整着礼品单子,该入库的就好好入库,谁送了,谁没送,拿着朱红小笔挨个记上。

这些做完了,她又要去看账册,那厚厚一沓账册,叫知夏直皱眉,劝阿瑶不要再看了。

“姑娘这就要办大礼了,看这些东西作甚,不若去院子里玩一玩。”

阿瑶只好放下账册,魂不守舍地去了院子里头。

女孩在

院子里荡了会秋千,有些愣神地看着院子里的池塘。

阿瑶静不下心来,心里像是藏了只小兔子,上蹿下跳地她心慌。

马上就是及笄礼了,接着就是成婚,阿瑶要嫁给李淮修了。按照习俗,李淮修从现在开始已经不能见她了。

下次见面,要等到成婚夜里,男人拿秤杆挑起她的盖头,她那时就是他的妻子了。

李淮修昨日夜里也没回来,只白天同她一起用了膳,阿瑶知道他很忙。

女孩一个人在院子里荡秋千,天边的太阳慢慢落下来,刮起了带着凉意的小风。

知夏叫她去屋子里歇息,免得在外头吹风着凉了,“您这几日越发金贵,可别着凉了。”

阿瑶就点点头,回了屋子就睡在榻上,知夏叫她用晚膳,她也不想用。

女孩把自己缩在被子里,抱着颗夜明珠,忽然莫名其妙地掉起了眼泪。

阿瑶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阿瑶不知道其她的待嫁的小娘子是如何的,她自己确实是有些难受,她说不出缘由,觉得心里慌慌的,特别想同人说说话。

可是知夏懂的也没有她多,柳嬷嬷在忙着筹备成婚那日的事宜,李淮修也不能来。

阿瑶很轻地吸了吸鼻子,面颊叫夜明珠照得莹润如玉,一个人啪嗒啪嗒地掉起了眼泪,她知道自己该要坚强的,但是就是忍不住。

别人这样的日子,应该都是有娘亲陪在身边的,但是阿瑶没有。

她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夜晚,心里害怕又有些委屈。

女孩抱着夜明珠哭得默不作声,袖子都湿了一半。

被子忽然被人拨开了,一只温热的手在阿瑶面上抚了一下,擦了擦她的泪珠子。

李淮修坐在榻边,垂着眸子看着她,男人用手背挨着她柔软的脸腮,语气很平静,“哭什么。”

柳嬷嬷苦着脸站在外间,显然是没拦住。

这不合礼数啊!

阿瑶怔了怔,眼泪把眼睛都糊住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接着就像归巢的小鸟一样含着泪扑进了李淮修怀里。

“哥哥!”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久等了呀~第二更今天应该来不

及了,给小天使们鞠躬~明天补上!

李淮修和阿瑶这辈子就结这一次,想尽量给他们最好的婚礼呀~所以写得有点慢

希望小天使们今天多多留评呀~给大家发个小红包,沾沾哥哥和阿瑶的喜气呀!

谢谢小天使们的营养液!会加油加油努力更新的!

这是个预收,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去专栏收藏呀~

嫂嫂万安

明月嫁到谢家时,谢琅玉十四岁,得了怪病,不爱说话,生得漂亮单薄,像个玉人。

明月怜爱他,牵着他的手在廊下走,叫他谢家的小玉郎

后来,明月的丈夫去世,谢家的小玉郎成了权倾朝野的谢郎。

明月低着头,手指都不敢露在火红的婚服外,又一次嫁进了谢家。

谢琅玉二十岁,面无表情地掀开她的盖头。

明月不敢看他,抖着声音叫他谢郎。

谢琅玉变得高大俊朗,一双眸子望着她,在烛火摇曳下,低声叫她嫂嫂。

ps:苏文,女大男三岁,双处

苏文,女主美得惨绝人寰

(开文前可能会有调整)

感谢在2021-07-15 23:36:05~2021-07-16 22:23: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rm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鹤一呦、重庆刘文我男人 2瓶;老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