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设计师

《巅峰设计师》

第十七章 停站策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等到看上去是姗姗来迟但是实际上却是最后一个被叫到的李信安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有着“李信安为什么有资格参加赛前准备会”的想法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已,很多人也有,大部分人都如同李信安一样将这种想法放在了脑子里,诸如法拉利的车队领队多梅尼卡利就直接将这种想法放在了脸上。

阿隆索坐在多梅尼卡利的下首,刚才在面对车迷的时候的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了,仿佛再用这种严肃的表情向在座的工程师们施压一般,刚才他请斯戴拉叫李信安上来的时候甚至没有咨询多梅尼卡利的意见,给阿隆索这样一辆慢车的多梅尼卡利似乎也不太好意思在这种小事上和阿隆索多纠缠,于是李信安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参加了这次会议。

“那么,我想我们现在的重点只有一个了。“车手马萨的赛道工程师斯梅德利说道,“考虑到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低,这条赛道的温度也不是很高,对于轮胎的磨损也不会很厉害,几乎不用考虑其他的问题,所有的赛车都是用的差不多的调教,那么,我们明天是三停还是两停?”

两停就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换两次胎,三停就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换三次胎,换胎越多,在比赛中的单圈速度就越快,换胎越少,单圈速度相对而言就比较慢,但是会省下一次换胎的二十几秒的时间,往往这也是根据赛车的保护轮胎的能力、车手的驾驶风格以及进一次维修站需要花费的时间甚至对手的策略而定的。

关于换胎的最经典的一次战例就是2004年的法国站比赛,当时阿隆索还在雷诺队,还是一位年轻车手,阿隆索在排位赛获得发车杆位,在比赛前段他的表现滴水不漏,牢牢地将当时还没有退役的七次世界冠军车王舒马赫压在身后。为了超越阿隆索,法拉利实施了一种让人震惊的战术。他们选择让舒马赫主动先进站,借阿隆索进站之机完成超越,其后舒马赫的赛车连续刷新单圈最快成绩,将阿隆索越甩越远。在双方都完成三次进站之后,舒马赫领先阿隆索20多秒,这时法拉利出人意料地让舒马赫第四次进站。原来,舒马赫的前两次进站都没有加足燃油,为的是让赛车以比较轻的车身跑出高速,用车速加战术将阿隆索彻底击败。

当然,2004年的F1比赛车队还可以加油,所以在轮胎和油量的选择方面有着更多的余地,2012赛季的F1已经不能在比赛中进行加油了,所以油量的选择已经没有了,但是新胎对旧胎的优势还是存在的,一般来说,车手和车队还是会选择较快的战术,因为在赛道上,只有一辆快车才能解决问题,减少进站的次数虽然可以节省进站的时间,但是在赛道上就较为被动,所以正常情况下,在比赛中单圈速度较快的赛车一般都不会选择进站次数较少的战术,从而凭借快车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现在的法拉利已经没有一辆快车了,所以斯梅德利才会将“两停还是三停”这种问题抛出来。

当斯梅德利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法拉利的赛道工程师和策略工程师的脸色多少都有些难看,法拉利的赛车并不是如同索伯车队的赛车一般拥有着出众的保胎能力,之所以要考虑是不是要用两停策略,唯一的原因就是法拉利的赛车实在是太慢了,慢到和中游赛车一样的程度,车队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拿到可怜的积分,而不是去争夺冠军。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在比赛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敢肯定三停还是两停会更好。

“我想两停还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车队经理多梅尼卡利见没有人吭声,似乎现在也是他这个车队经理出来说话的时候了,领头说道,“我们会在巴塞罗那站迎来大升级,现在我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拿到更多的积分,毕竟我们现在在车手积分榜上还排名第二的位置,只要在积分榜上不是落后对手太多,就是胜利。”

“扯淡……”

整个会场一片安静,只有李信安爆出一句中文来,他本来以为谁也不会听懂他说的是什么,但是显然他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法拉利的车队经理多梅尼卡利对李信安怒目而视,意大利人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侵犯。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菲利佩(马萨)就可能没有机会进前十了。”斯梅德利继续说道,“我们的赛车由于后悬挂的问题,对轮胎的压力并不小,如果使用两停,最好的结果就是维持现在的排位。”

“我们是法拉利,我们什么时候为了冠军以外的位置战斗过?”李信安再也忍耐不住,说道,“保胎是索伯车队干的事,我们不需要除了第一以外的位置。”

“第一?”多梅尼卡利冷笑道,“从这个位置以现在的车到第一位?你能今天晚上求来一场雨么?”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沉默,李信安看了看周围。

一个支持他的人都没有,即便是费尔南多-阿隆索也没什么表情。

李信安是一个车迷,他不是专业人士,对于法拉利的车组成员来说,他刚才的说法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

“不能两停。”李信安继续说道,“我们的车虽然排位赛不快,但是正赛速度和对手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一旦在比赛后期,大家的车都轻了之后,几乎就是排位赛模式了,一旦轮胎不如对手,谁都可以超过我们,二停在赛道上实在是太虚弱了。”

还是没有人理睬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