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如今整个大梁,伊春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152章

姚春暖等大将军领军前来与她简单交接之后, 便回新伊春坐镇并主持工作了。

秋季,伊春军屯又是丰收的季节。

比起西北往南一带受干旱影响严重导致粮食减产,伊春一带受上天眷顾, 旱情轻微。整个伊春境内粮食减产一两成, 就这,伊春的老百姓都谢天谢地了。

而伊春军屯,因为科学的种植管理, 对粮食的产量一定的促进和增幅。而且姚春暖等人在规划夏种时, 考虑到干旱的影响, 种的粮食大多都是耐干旱的品种, 故而粮食产出还是正常的。这已经很难得了。

等几乎所其他品种的粮食如小麦稻谷菽豆等收割完毕时,终于可以挖红薯了。

七十亩的红薯地, 到了深秋,地上蔓延的红薯藤像是被吸完了营养,很是干枯,所的红薯藤都没浪费,全都被割成一捆捆的, 送回军屯的晒场制成青饲料, 放到仓库里储存起来, 等到冬天的时候, 拿来喂牲畜。

红薯就栽在一行行的垄上, 如今到了收获季节,垄上的泥土都裂开了,些直接『露』出里红『色』的红薯。

一眼, 垄上的裂缝很多,这代表了红薯丰收!

随姚春暖一令下,战士开挖。

七十亩地的红薯挖出来, 直接堆积成山。

挖完之后,光是称量,就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最终结果还是出来了,他一共收获了二十万斤红薯,亩产达到了两千八百多斤。

听到这个产量,所参与挖红薯的人除了姚春暖都呼吸一窒,尽管其中一部分人在夏季时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还是忍不住为之惊叹,这亩产两千斤的红薯是宝啊。

吴总管在一旁盘算,了这二十万斤红薯,年年初种上两千亩地,夏收时就能收获四五百万斤红薯,也就是说,年下半年起,他新伊春都不会缺粮了!也能养活更多的人,大将军也了再征兵的资本。

“天又到了给大将军那边送粮食的日子了,物资都准备好了吗?”吴总管。

姚春暖点了点头,“吴总管放心吧,天会送六头猪六羊,外加一些新做的豆腐还若干青菜过,这是两天的量,一定如数送达的。”他粮食选运了一批过,青菜和肉类每两天送一回。因为时天气虽然不热,但也能算是凉快,肉类还是放不住。所以新伊春那边,每两天必送几头猪羊以及若干的青菜过。

“嗯,大将军他在前线杀敌,我后勤一定要做好。”

伊春军屯丰收,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今年干旱,如今的粮食价格已经被无粮商户抬得很高了。

姚春暖按照原本的计划,等粮食都晒干之后,给原先的伊春军屯的屯民分粮食结算工分。在打下伊春主城及周边县镇之后,工分制度已经不适用了。如今已经不需要工分制度来培养屯民对伊春军屯的归属感了。再者这个制度的基础是量入为出,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她一个人搞不来。而且随以后他的地盘的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进来,这个计算量太庞大了。

但功勋值依然适用,但功勋值的取得需要战士通过做任务来获取,兑换楼里的东西,现在以稀少珍贵之物为主。兑换楼也一下子转为主要为军队服务。

不过在发粮食结算工分之前,在姚春暖等心人的『操』作下,伊春粮食没减产,甚至略丰收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消息引得国人,在当地已经过不下的国人,朝新伊春蜂拥而。

因为粮,就代表了活命的机会!更别提巴神医也在新伊春了。目前大梁的局势,像是『乱』世将始,而『乱』世,活活下才是头等大事。

这些投奔伊春而来的老百姓,姚春暖来者不拒,她深知,人才是限制一个地方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对这些流民或者逃荒逃亡的老百姓,姚春暖让人进行登记归档安置,而且还很重视最先逃荒到新伊春的流民。

姚春暖觉得,如今整个大梁,伊春算是为数不多的安全地之一了。他能第一时间赶到新伊春来,胆识,眼光,再不济,也证他是气运的人。

刑家军的伙食,对伊春大营的大头兵来说,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他两军联合防御第二天开始的。

因为第二天,他后勤就给他运来了几头猪羊和一些其他的青菜。

伊春军屯的猪养得又好,被结束职业生涯时,叫那叫一个高亢。当时伊春大营的士兵就觉得,这猪叫,应该是天底下第一好听的音了。

他眼睁睁地对方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一下子就将那些猪羊给杀了。

他中人还好忙地提醒对方别一下子杀那么多,现在的天气,肉放不住。

哪知对方也吃惊地他,回了一句,没想将肉存放到第二天的想法,他都是现杀现吃的。

什么?头猪头羊!他要一天内全部吃掉这么多肉?!而且那些猪他亲眼见了,都是肥嘟嘟的大猪,杀了后,那肥脂将近中指的半指那么厚。

对方没理他,把杀好的猪洗吧洗吧分解后就抬入大厨房了,连猪血猪内脏也没放过。

没多久,他大食堂的大厨房就飘出来一阵阵浓郁的肉香味,天惹,能馋个人哦。

如果这的伙食,偶尔一两次也就罢了,但天天如,谁受得了?

本来呢,近来伙食所改善的伊春大营的士兵觉得这打仗的日子能吃上这的饭菜还不错,但了刑家军这么个对比在,顿时让他觉得碗里的饭菜都不香了。

这天,又到了饭点,伊春大营的一个小兵,端饭碗挨近了同端饭碗在路边吃饭的刑家军老兵。当他到对方碗里竟然一片油亮软烂的肉片时,忍不住咽了咽水说,“你刑家军军营的伙食是的好啊。”

这些日子足够他对刑家军的伙食了个深刻的了解了,就像他姚功曹姚大人那天说的,他的主食是糙米饭、粗面馒头、杂粮饼子、黑面窝窝头等,管饱,不限量,但不能浪费!先前姚功曹姚大人说伊春军屯每天要杀八头猪八成年羊,他还将信将疑,现在他完全信了。

刑家军的老兵一将肉连饭扒进嘴巴里,等将肉吃下肚子后才,笑,“还行,今天比较幸运,抢到一块肉片。”

伊春大营的小兵说,“就算没肉,你的菜起来油汪汪的,也比我的水煮菜好吃。”

就在这时,又一个伊春大营的小兵蹲下,捶胸顿足地,“你的后勤做得很好,还你长官对你可好。当初征兵的时候,我怎么就没你伊春军屯呢,悔啊,我悔啊。”他是年前刚加入伊春大营的新兵,这时的恨不得时光倒流,回到年前让他重新做一次选择。

刑家军的老兵同情地了两位新兵蛋子一眼,想了想安慰,“其实一年前,咱和你的伙食是差不多的。”是什么时候开始,他的伙食开始变好的呢?好像是姚功曹姚大人加入大将军的幕府之后?

没多久,朱大帅就知了刑家军的伙食馋人的事了。

这帮没出息的家伙!朱大帅骂完自己的兵又骂刑长风姚春暖等人『奸』诈,最后自掏腰包让后勤每日给士兵供点肉食或者油水。

狄罗大军处

“大王,伊春那边好像增兵了。”刑家军和伊春大营换防的第一日,他并没刻意隐藏自己的动静,终于被狄罗军所察觉。

隗希哲觉得蹊跷,伊春怎么可能还增兵呢?

别以为他不知,大梁如今烽烟四起,东南西北四个方面就个方面在开战,更别提两位异姓王和一位大将军前阵子举旗造反了,其腹地也是内战不断。

他研究过华夏的历史,他喜欢说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他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大梁朝廷应该将能抽调的兵力都抽调平叛了。上位者都会选择速战速决安内,再来攘外。在这的前提下,朝廷应该不会也无给边境增兵了。

那么这支增援伊春的军队的出现就很蹊跷了,让人猜不来历。隗希哲对伊春军屯刑长风所带领的那支刑家军很是忌惮,他如今已经知了当初趁他兄弟内『乱』的时候进入狄罗族境内打劫的是刑家军,捕捉他打野食的狄罗人当俘虏的也是刑家军。

因为刑长风特意没『露』脸,所以隗希哲并不知新增的军队是刑家军。

打隗希哲都没想到增援的军队会是刑长风率领的刑家军,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两者在这时根本主不可能联手。华夏人挺喜欢内斗的,两者应该势同水火才对。目前虽然没打起来,那是时机未到,等时机到了,要么就是刑家军偷袭伊春大营,要么是伊春大营和前来平叛的大军前后夹击刑家军。

“天,咱的主力换成进攻上城门试试。”

隗希哲的心情很沉重,连续攻城次,他都没讨到便宜,次伊春大营的士兵出乎意料地顽强。

自打头一天出师不利之后,他北狄族就像是中了诅咒一,被对方遏制了一往无前的势头,和往年相比,十分不顺。

本来他北狄族经过这大半年的干旱,不少族人没熬过世了,加上后来打野食,更是直接损失了一万多的青壮,现在伊春又增兵,消彼长,对方是越来越难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