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朱大帅的归附,真的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155章

姚春暖并不知道, 朱大帅归附之日不远了。这会正忙着在伊春主城建立一座学事。

现在秋收已经收尾了,老百姓们也渐渐闲下来了,顶多再种点冬小麦, 就进入漫长猫冬时节, 孩子就更闲了,这段时间不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教育乃百年大计, 功在当, 利在千秋。不管他们能到哪一步, 教育以及培养人这一步都是不能少。即使他们最终失败了, 但人,还是华夏人, 是推动时前进动。

如今伊春军屯有私塾,在伊春主城,姚春暖想办一所学,集蒙学与大学为一。

而办学,最能请到一位或者几位大儒来坐镇。可是让人翻遍户籍室, 也抽空拜访或者暗访了一些有名望学者。能过得了眼, 有真实说, 都邀请前往学任职。

对于邀请, 这些学者都欣应允。如今城主大人不在, 就是城主,邀请,这些学者没办不当一回事, 更何况创办学是一件利国利民事。

翻遍了新伊春,就得了这么些人,没有一位家喻户晓大儒, 姚春暖很不满意,并为此着急火,伊春这个地方还是太小了太偏了。

转而将主意打到前来新伊春避祸老百姓。这些离乡避祸老百姓,很多手里要是没有户籍路引。就是原先有,但在路丢失了。对于这部分人,到了伊春之后,一切户藉都是新造。敢肯定,这些百姓里面肯定有大鱼,哪方面大鱼不知道,只是对方不冒,就无从得知。

后来姚春暖想了想,趁着运送新『药』材给巴渊时候也跟着回了伊春军屯,逮着巴渊说了目前难处,人紧缺,让他帮忙留意人。

姚春暖这么做也是没办了。一来,巴渊南闯北,认识人多。二来,那些不冒大鱼,但凡自己或者家人生病,需要找巴渊看话,难道还不通报真实姓名?

姚春暖和他说这事时,巴渊还不怎么放在,直到有一天,他这里来了一个人——当世大儒朱鸿涛。

在伊春到他,巴渊明显愣了一下,“你怎么来了?”

朱鸿涛笑道,“你都来了,我怎么不能来?”

“确实,这世没有你去不得地方。”巴渊说完这句,就开始炮制起手中『药』材来了。

朱鸿涛看他一副闲适模样,打趣道,“怎么,你打算一直就窝在伊春了?”

“嗯哼。”

“一直帮刑长风干活?”

知道他要说什么,巴渊罢罢手道,“我不管这些。”再说了,去哪不是给人看病?现在他还能教教徒弟,偶尔兴致时候制一点『药』粉『药』丸什么挺。

巴渊觉得现在生活很惬意。做完这些事,他偶尔还能整理一下行医手稿什么,将自己这些年得经验写下来。姚春暖说了,等他整理,就给他印刷成书。一旦成书,那便是名流千古存在啊。

其实不是没有人和他说过类似话,但他觉得不靠谱,他们根本没有能做这事,尽忽悠他一个老儿,太坏了。他相信姚春暖能,一定会让他想事成。有这么一颗萝卜在前面吊着,他是哪哪都不想去。

想到姚春暖,巴渊就想到先前交待事,不由得停下手中活,“最近我听姚春暖那丫说,要在伊春主城办个学,需要大儒坐镇,需不需要我给你引荐引荐?”

朱鸿涛喝茶运作一顿,“不用。”

口是非!巴渊撇嘴,“你就是个小气,人来都来了,就不能做点事?别忘了你现在吃人家新伊春喝人家新伊春,住还是人新伊春房子,享受着姚春暖那帮子人实施惠民政策……”

朱鸿涛黑脸,他以为他是他呢?想在哪干活就在哪干活?不过巴渊话也很有道理,因为城主府一直在做着平抑粮价事,故而伊春不像大梁很多地方粮食价格高昂和混『乱』,新伊春粮价堪称良价。在如今这样混『乱』世道,新伊春老百姓们生活,甚至可以说得是安居乐业。还有,治安也很,在收容了那么多来避难老百姓,整座城仍旧井井有条,没有出现混『乱』,可新伊春城主府那些管理者能。

就在这时,姚春暖接到探子汇报,告知甘化城所率领平叛大军已经抵达绥化,再往前就到伊春了。

姚春暖让人将消息快马加鞭地给大将军送去之后,就是全城张榜,告知老百姓平叛大军即将到来,新伊春需要关闭城门消息。姚春暖让人在榜写道,表城主府,对于关闭城门给大家造成不便道歉,望大家谅。再者就是,希望所有新伊春老百姓齐协共度难关。

这张榜言辞恳切,对于关闭城门造成些许不便,那是一点不满都没有,甚至有些泪点低老百姓听着都哭了。对于城主府号召,很多老百姓都表示支持,一定不会做叛徒什么。

这还是因为姚春暖所表城主府得了伊春民。自打伊春城换主人之后,老百姓日子是实打实地过了,所有人都不愿意现在生活被人破坏。听说朝廷平叛大军已经在路了,快到了,老百姓们一个个生不虞。

有些嘴快老百姓忍不住抱怨,平什么叛啊,他们一点都不想回到之前当大梁百姓日子吗?另外,有那精平叛,咋不打北狄去啊?去和外族人打啊,不管是胜是败,他们伊春老百姓都敬他们是条汉子!

甘化城并不知道伊春老百姓们对他以及他平叛大军反感,他此时已率军到了绥化,并与当地郡守汇合了。

就在他部下驻扎时候,他兵抓到一个深入两地交界采『药』山民。

得知这山民是伊春人,甘化城想问问这山民新伊春情况,刚问了个问题,还被对方呸了,还骂了平叛大军。

这么维护叛军老百姓,把甘化城给整懵了,“你们伊春城老百姓都和你一样那么拥戴刑长风等『乱』臣贼子?”

那山民梗着脖子说,“我们新伊春老百姓得很,不用你们来多管闲事!”

这样回答让他深感棘手。

且说大将军那边,他一接到姚春暖让人送来消息,就下令整军,另外再派人去请朱大帅。

这是驻扎以来,刑长风第一次相请,朱大帅也很给面子,人来得很快。

刑长风一朱大帅,也不废话,直接告诉他,前来伊春平叛甘化城已经在绥化驻扎,随时有可能攻打新伊春。他需要撤军了,让朱大帅调兵到城门来与刑家军换防。

朱大帅闻言一怔,甘化城这么快就到了?可是他还没下定决归附呢。

朱大帅完全想不起来前些日子他还对甘化城行军速度跳脚不已呢。此刻朱大帅只觉得这甘化城,果克他,就是个坏事家伙!

施眉一眼就看出自家大帅因何而失神,当下替他将换防一事应承下来。

刑长风此刻全副神都在平叛大军身,自没注意到朱大帅纠结。

施眉看出来了对方没时间搭理他们,拉着自家大帅提出告辞。

他一边出去,一边感叹刑长风等人理智和冷静,对方确实是想让伊春大营归附于他们,但在他们没松口前,不会过多地期待他们,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就比如现在吧,刑长风撤军回去应对平叛大军,将还有一战之北狄族留给他们应付,就是打着让对方牵制他们伊春大营目,让他们能专应付朝廷平叛。如今他们伊春大营实比北狄军队略强一两分。这样结果或许一直都在对方计算之中。否则话,为什么在那晚炸营之后,刑家军不再乘胜追击了?

思及此,施眉内一片激动,再看自家大帅神『色』,施眉估『摸』着时机到了。

回去之后,他速速让人隐秘地给刑长风送了一封信。

刑长风看完信之后,挑了挑眉,又让人快马加鞭地回了一趟伊春将姚春暖接来。

姚春暖得知了朱大帅有意归附消息,当即放下手中务,亲自跑了一趟嘉荫县。

当天晚,刑长风和姚春暖联袂登门,郑重邀请朱大帅加入他们。

朱大帅知道,他这次不能再视而不了。而且,在这么紧要关键当口,新伊春一二把手能亲自前来,可谓诚意十足。

面子给足了,而他也有归附,他当即深吸一口气,单膝跪下行礼。

礼毕,刑长风亲自将其扶起。

当晚,朱大帅携伊春大营并一县三镇归附新伊春消息传遍了军中,翌日时候,便传遍了整个伊春,并往外扩散而去。

朱大帅归附,真是众望所归。不止让底下伊春大营将士们欢呼不已,连原伊春老百姓们都开极了。特别是先前划给朱大帅三镇老百姓,有种终于回归了感觉,这样对嘛,都是伊春人,就该一块儿整整齐齐,不分什么新伊春旧伊春啊。

朱大帅归附,甘化城是最快接到消息。他接到消息时,整个人可谓瞠目结舌。

等反应过来时,忍不住跳脚骂娘不已,不是,这朱大帅怎么回事?!他率大军都到了绥化了,他们两军完全可以两面夹击,攻击刑长风,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他朱大帅怎么就归附了?

如果朱大帅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觉得解气。他一定会说,甘化城你也有今天,当初老子日盼夜盼你赶紧抵达新伊春!你倒,在后面慢慢地。明知北狄南下,伊春大营要顶着多大压,你丫还掉链子。现在你到缓化了是吧,老子直接倒戈,看你急是不急!

甘化城参军问,“甘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甘化城泄气地道,“按照太子指示,守城吧。”不让刑家军南下他们就算完成任务。

参军又问,“若是刑长风攻打松花府呢?”这可能『性』很大啊,不得不防。

甘化城火大地道,“你问我,我问谁?”他当知道刑家军完成了对伊春大营吞并,为了扩大地盘,攻打松花府可能『性』很大,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有什么办?太子就只给这点兵,守着不让刑长风等人南下都够呛,还想阻止人家攻打松花府吗?

能守住不让刑长风南下,就算首功。原本以为这首功易得,但现在,如果朱大帅和刑长风军队加起来,有十二三万人了吧?若两军联合南下,他这点兵真是螳臂当车了,他也只有让道份。

“赶紧把消息传给太子,看看怎么办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