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第106章卡车来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孙坚打完电话,又赶着回来陪李墨林聊天。

孙坚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特意多去了解了一下李墨林。

这一了解,倒是把孙坚吓了一跳,县城国营厂的厂长和大部分管理都认识李墨林,跟李墨林的关系也都还不错。

像李墨林这种结交四方的人,就算没有深厚背景,孙坚也不想得罪,要是能把关系处理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到大用处。

中午,孙坚和李墨林小酌两杯,一直到下午四点,卖车的人来了。

这车是隔壁溪川县溪川第一五金厂,这家五金厂的经营范围很广,拉手类、门窗类、工具类的五金他们都做,规模也都不小,这个类目上,他们是邵洲市最大规模的。

要不是他们有这个规模,也不可能在有车的情况,又申请到了新的指标。

溪川第一五金厂一共来了两人,都是副厂长,一个负责财务,一个负责公司交通运输。

孙坚笑着给双方做完介绍。

负责财务的副厂长叫黄文昌,负责交通运输的副厂长叫顾法明。

双方打过招呼,顾法明惊叹道:“李老板这生意规模不小呀!要用这么大的车。”

黄河JN150目前是国内国产最大的重卡,个体户又是刚刚起步,很少有能用到这么大车的。

就算是很多国营厂,目前都是在用轻卡。

重卡这玩意比较稀罕,想买的人少,买得起的人更少,就算溪川第一五金厂想要卖指标点,也不怎么好找。

但五金厂有一个好,他们不着急,可以骑驴找马,我拖个一年半载也无所谓。

但买车的人很难再找到第二家。

总而言之就是信息不透明,买家很难找到卖家,卖家也不容易找买家。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信息差,只要有人掌握了双方的信息和意愿就能空手套白狼。

李墨林谦虚的说道:“顾厂长过奖了,我这都是小生意,小打小闹比不得两位,以后还请顾厂长、黄厂长多多照顾。”

国营厂的领导的权利仅仅限于工厂之内,普通人如果不拖关系进工厂,他们的权利对普通人而言,没有任何用处。

但对于李墨林而言,他们的权力和人脉关系就能帮自己非常好的发展。

国营厂在未来十年依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私人企业对于国家来说,只是一个“添补作用”和“幼苗期”。

整个八十年代,国家几乎都是一个态度,私企可以死,国营企业绝对不能出问题,海量国营企业如果死了,几亿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私人企业目前是没有这个能力解决的。

顾法明“哈哈”一笑,说道:“就怕有心无力呀!”

李墨林说道:“怎么会呢!市场越来越开放,咱们还是有很多合作机会的嘛。”李墨林心里有一个想法,溪川第一五金厂是有很多机械的,要是自己能弄到一些,自己打铁生意就能扩展了。

而且,五金厂必须要用到金属,如今商业虽然放开了,但私人想要买到大量的新铁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原因也简单,国内的钢铁产量不大,如今又在发展之中,很多地方要用到钢铁、煤炭等,国家自己都不够用,私人想要弄一点,难度就比一般的材料、资源更高。

一阵闲聊后,孙坚说道:“各位,现在时间也不早了,顾厂长和黄厂长还要回去,卡车的事,我们先商量下来,等会在去吃个饭。”

现在可没有什么夜生活,就算你想唱歌歌,按个摩也没有这样的地方,招待人基本也只能吃吃喝喝,最多就是打打牌。

李墨林当即说道:“行啊!顾厂长、黄厂长,这个指标和卡车的价格以及流程具体是个什么样?”

黄文昌说道:“价格之前说好了嘛,新车指标一万二,车子四万,这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顾法明跟着说道:“流程倒也没有什么流程,李老板给钱,我们给车,哈哈!”

现在可没有什么登记,真要追起来,这车反而是在溪川第一五金厂的名下,傻子都知道,现在私人是没有资格买汽车、卡车的,在正规渠道,你拿着钱也买不着。

李墨林也没二话:“那行,有个事我想跟三位商量一下,这个柴油、机油,以后三位能不能帮帮忙。”

卡车可不同于摩托车。

摩托车油耗不高,跑的也不远,李墨林随便想点办法就能弄到油票。

这卡车写着百公里油耗25L,实际开起来会不会飚到30L都不好说,生意做宽了,平均每天可能都要跑百公里左右,这么一算,每天至少要准备30L柴油,一个月要准备100L才行。

汽油票、柴油票普通人是没有的,有车的国营单位、官方、部队这样的单位才有,一般人根本弄不到。

李墨林最好想办法的地方自然是国营厂,但国营厂的柴油票都是有量的,他们自己用完,也剩不下多少。

顾法明叹了口气,说道:“李老板,不瞒你说,我们的油也不怎么够用,一个月最多给你二十斤公。”

现在柴油、汽油都不按升算,大多是按公斤或者斤算。

李墨林经常会去买汽油,现在70号汽油每公斤一毛五分钱;柴油每公斤一毛二。

现在的油价是真不贵,问题是买不到。

孙坚说道:“李老板,我这边一个月能给你五十公斤。”

孙坚管着整个县的供销社,权力其实很大,县供销社因为要进货,也是有车的,上面分配地油反而比一般国营厂多。

一公斤柴油大概有1.2升,七十公斤大概是84L,李墨林每次去加油总会跟油站的人攀攀关系,应该也能弄到一点,差不多够用了。

李墨林面带笑容:“那实在太感谢了。”

大家都没有说油价,一是大家知道李墨林不会给低了,二是相比几万的车,一两毛的柴油,实在算不上什么。

一个月几块十几块钱,一年也就一个百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