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记

《风土记》

第四十六章 血案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收到消息的大公子急急忙忙带兵赶到国舅府时,因老太太在他们手里,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言相劝母亲与妹妹,竟被大骂一顿,只得以兵对峙。

这时的大公子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知道城外平叛正在关键时刻,加上内外兵力不足,何况也希望能劝下母亲与妹妹放了老太太,不至将事情推向极端,与君父为敌,所以暂时压下了此事,一时也没有派人出城通知酋长,争取转圜余地。

期间,因太太不岔儿子竟带兵来为难母亲,竟不一条心,曾问大公子:“为什么别人就有好儿子,事事想着母亲,我的儿子却来与母亲为敌?”

大公子答曰:“那是因为别人的是好母亲,事事均为儿子设想周到!”气得太太大骂畜生。大公子只道:“我之前就想劝母亲消停些,后来想想,母亲肯定不会听,现在却迟了!”

大公子前来对峙,老太太虽没有落得好,却使紫宁儿暂时没了折磨,否则还不知会怎样。

就在太太他们见大公子不敢轻举妄动,心里松了一口气,府外的大公子只不停的好言相劝时,他们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事情陡然发生,老太太竟趁了看守她的侍女一个不注意,三尺白绫吊在了房里。

待察觉后报出去时,噩耗传来,太太他们一时手足无措,浑身冰凉,急忙赶到屋子内看时,老太太已没了气息,至此已是绝路。

大公子看着头发散乱、浑身是血的紫宁儿抱着老太太的尸身大哭,一个踉跄,面色瞬间苍白,差点软倒在地。

跟在大公子身边一同入内的田才一屁股坐倒在地,看着已站不大稳的大公子与惊慌失措的众人,暗想:“完了!”

大公子情绪稍微平复后,右手陡然握住剑柄,时松时紧,已现汗渍,只在杀与不杀、反与不反之间徘徊不定。

可两边骨肉至亲,酋长势大又修为高深,大公子只感一阵无力,最后只得跌坐在田才身边,剑连鞘掉在身侧,发出叮叮之响,说不出话来,耳边只有紫宁儿声嘶力竭的哭喊:“你们害了老太太,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果然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之前只把力气放在了外边,没想到后院才是真正的决胜之地,现在的大公子连骂人的心情也没有了。

酋长离开平乱时,命大公子监国,并将京城的防务交了给他,那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心里已有了底气,如今只剩下彷徨。

也罢,交给君父处置吧,这时的大公子心里是这般想的。

国舅是先于大公子清醒过来的,此时的他没有伤痛,也不似众人惊慌,尚有几分理智,看了已近乎失神的太太一眼,心一狠,竟拔剑刺向大公子。

田才清醒的也快,加上大公子也已回神,在田才的提醒之下,大公子急忙一滚避开,捡起兵刃,反手连剑带鞘击退国舅,随之拔剑出鞘,起身杀向国舅。

头领启战,跟随的两派之兵一时也战作一团。兵刃交击与呼喝声传来,太太随之也清醒了过来,见竟是儿子要杀舅舅,急忙喝止。

国舅先起了歹意,大公子冷哼一声,哪里肯听。

大公子也不是头脑简单之辈,略一寻思,已大概猜到国舅是想杀他嫁祸,以增加脱身的可能性,而他经国舅提醒,现在也想杀了国舅为老太太洗雪冤屈,以减轻酋长回京后自己将面临的责难与压力。

国舅哪里是大公子的对手,只数招就被大公子一剑划开脖子,亡于剑下,气得太太抱住国舅的尸体大哭大骂。

大公子在田才的提醒之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喝止了还在对打的众人后,带着侍卫、府卫杀尽了国舅府的家卫,随后尽屠了国舅一家。

至亲血尽,太太手指大公子,尚未骂出口,已气晕了过去,倒在地上无人敢过问。

持剑的大公子望了大小姐一眼,厉眼血身,吓得大小姐一声尖叫,跌倒在地,急忙爬去外面躲了。这下更是慌得无措,事情发展至此,更惊更怕。

大公子看了倒地不醒的母亲一眼,命侍女扶起带回宫去看管起来,终究没有再出手。

这一天夜里,起了刀兵的不只是宫里与国舅府,还有众位祭司、长老的府里,甚至于其他没有什么盼头的部分权贵之家。

酋长带着众祭司、长老领军平乱,各祭司、长老府里的力量抽调了不少,之前酋长众人仍在城里观战时,各府里的子孙尚有克制,待得报酋长带着众人已杀出城去,再听闻四方皆乱,也不知平乱需得几日,一时猜测众位老人一时半刻是回不了京的,甚至猜测有人永远也回不了京也不是不可能。

二长老亡后,紫峰的顺利备位长老给了众多府里的后辈一个极好的示范,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勇气,一些人的心思已慢慢的走向了歧途。

二祭司、三祭司、四祭司、大长老、三长老、四长老家无一例外的,也不知是谁听了谁的怂恿,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这天夜里,众多子孙在孝派与不孝派之间发生了争执,最后演变为火拼,剩下的所有家卫及下人均卷了进去,杀得京里哀声四起,一片凄凉。

其实那些家人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已经知道了“五九”之事,祭台就那么巴掌大点的地方,能活命的就那么几个人,自己家的老人家是最有可能有名额在手的,老人家若愿意将名额放出来,儿孙满堂的,家中亲族这么多人,给谁呢?

那好吧,谁剩下就给谁,老人家也不用为难,不用纠结!何况你瞅瞅二长老家,眼看着紫峰怕是就有名额了不是?多好的路子,多好的指引,那简直就是上天给的提示嘛,不抓住的是傻蛋!

还有哪,若是老人家真想自己活命,谁也不给,待回家见了残象,子孙近乎死绝,心痛心伤心哀心死之下,有很大几率也会改变主意,那活着的人就有机会了不是,所以大家该拼一拼嘛,为自己挣条活路,谁也别为难谁,谁也别笑话谁!

所以,从开始的起了心思到后来的互相指责、攻讦,变成了孝与不孝两派,再到后来的互相攻杀,血流成河,也就顺理成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